风筝史话

  风筝的历史源远流长,从第一只木鸢问世至今,风筝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的风筝起源于春秋时代,发明者为墨翟(公元前480年─公元前420年)。据《韩非子外储说左》记载,墨子因受天上飞鹰的启迪,“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种木鹞,实际上就是木制风筝。后来他的学生公输般(世称鲁般)根据他的设想,便“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后又“制木鸢已窥宋城”。这种风筝当时被称为“木鸢”或“风鸢”。而后逐步发展为“纸鸢”。据《诚斋杂记》载:韩信准备谋反时“作纸鸢放之,以量未央宫远近,欲穿地入宫中”。《独异志》载:太清三年(公元549年),梁武帝被叛军侯景围困在南京附近的台城,简女献计作纸鸢,把诏书藏在里面,传出城外,搬来援兵解围。在风筝诞生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风鸢”主要被用于战争,是战争时通讯和侦探的重要工具。而风筝作为人们喜爱的娱乐玩具,是从隋唐时代开始的,由于这一时期造纸业的发展,人们开始用纸张来糊制风筝,正是纸质材料在取材上的相对便宜和方便,为风筝(纸鸢)的普及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纸鸢被称为风筝是从五代开始的,据《询刍录》记载,五代时期亳州刺史李邺,在纸鸢上制纸哨,声如筝鸣,纸鸢由此而得名风筝,并一直沿用至今。其实“风筝”一词在五代以前早已出现,并另有所指,唐代诗人李商隐在《燕台》中就有“西楼一夜风筝急”的诗句,高骈则专门写过一首《风筝》诗:“夜静弦声响碧空,客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这里的风筝实际上是指悬挂在屋檐下的“铁马”(也作檐马),因用金属片制成,风起而作声,故名“风筝”(见《辞海》“风筝”词条)。

  宋代,是我国风筝的发展阶段。之所以成为发展阶段,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宋代城市文化经济的繁荣和民间手工业的兴起,二是宋代提倡传统的节日风俗,这就为风筝的发展和进入节日的娱乐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存的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当时北宋都城汴梁,清明时节繁荣热闹的景象。繁盛的城市文化经济不仅适应了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且为风筝在城市和民间的普及打下了基础。因此在北宋放风筝已是民间常见的娱乐活动,并有一些学者对民间风筝开始进行研究。宋代元丰人高承在《事物纪源》中就曾对民间风筝的历史渊源、名称等做了专门考证。这一时期,民间放风筝也被用作进行创作的一种题材。北宋初期画家郭忠恕就是其中一例。据潍县真武祠中苏东坡文记载:“郭忠恕,洛阳人,善书画,尤善山水。因与监察御史争朝堂,被贬乾州司户……有富家子喜画,日给美酒,待之甚厚,久乃以情言,且致匹素。郭忠恕先为画小童持线车放风鸢,引线数丈满之……”。苏轼不仅记述了郭忠恕刚正不阿的性格,而且将其善于以风筝为题材进行创作如实记录了下来。北宋宰相寇准也曾作《纸鸢》诗:“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由此可见,北宋时期民间放风筝已是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也是文人墨士艺术创作中的一种题材。

  到了南宋时期,宫廷内开始提倡奢靡的节日风俗,清明等传统节日更加盛行,放风筝成为宫廷和民间在清明期间一种不可缺少的活动。据《挥尘后录》记载,北宋皇帝宋徽宗,“即位之初”曾在“罢朝余暇”“放纸鸢为戏”。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每到清明时节,人们便背上饭食到郊外竟放纸鸢,直至日暮方归。“少年郎竟放纸鸢,以相勾引,相牵剪截,以线绝者为负”。宋苏汉臣作的《百子图》里也有放风筝的生动场景。由于风筝的普及,社会上出现了一种专门扎风筝、放风筝的艺人,并以此技艺为生。

  元代是我国戏剧艺术的兴盛时期,然而作为民间艺术的风筝,在元代的史料中却少有记载,这主要是由于元代的统一,结束了三百年南北政权并立的局面。疆域的扩大,一度沟通了我国与西方文化的交流。我国的“四大发明”传入西方。而西方的天文学、医学、算学等也陆续传入我国,促进了元代上层文化的发展。但元代初期不设科举制度,这一社会变化,使一些“沦落无望的文人墨士,原可‘货与帝王家'的满腹才学连同满腹不平之气,都只能与伎乐之伍了”(《中国戏剧学史》)。文人墨士投入元代文坛之中,发挥了他们的才能,出现了一批以关汉卿为代表的戏剧家、文学艺术家,写下了大量反映元代权豪横行霸道和揭露官府贪暴腐朽的作品,形成了我国戏剧艺术的辉煌时代。但由于元代统治者的穷奢极侈和官吏的贪暴,国内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统治者为维护其封建统治,对广大人民实行前所未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建立“里甲制度”监视人民行动,为防止人民起来反抗,施行了不准民间私藏铁器、十家合用一把菜刀的规定,这不仅使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悲惨的境地,而且也使风筝这种民间手工艺品的生产失去了基本的生产工具。试想,十家才准用一把菜刀,何从谈起劈竹子、扎风筝呢?何况在生活极端贫苦的情况下,人们也没有心思去放风筝搞娱乐活动。

  在明代以前,我国民间放风筝的习俗,主要流传在南方的广大地区。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定都北京以后,中国的文化经济中心逐渐北移。到明代中叶,清明节放风筝之风俗在北方地区已普及盛行。据明《永平(今河北卢龙)府志》记载,清明时节“家家树秋千为戏,闺人挝子儿赌胜负,童子团纸为风鸢引绳而放之”。明代著名的史书画家徐渭,一生写下了10多首关于风筝内容的题画诗,如“柳条搓线絮搓绵,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清天。”“我亦曾经放鹞嬉,今年不到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可见放风筝已成为我国南北地区普遍的一项娱乐活动。

  清代是我国风筝发展的繁荣时期,尤其是乾、嘉年间,由于当时国内政局一度比较稳定,农业生产与城市文化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统治者为显示“太平盛世”,也提倡节日活动。每至清明时节,人们在春回大地、草木皆绿的大好时光,兴致勃勃结伴去郊外游玩放风筝。据《扬州画舫录》载:扬州人“于清明时放纸鸢……漫以成俗。”乾隆十八年春,潍县知县郑板桥被罢官后,在题画诗中写下了“闲逐儿童放纸鸢”的诗句。清道光《平度州志》载:“清明祭墓行负土礼,童子放纸鸢,女子作秋千戏。”放风筝不仅作为娱乐在民间普及,在文化经济发达的京津地区和以手工业著称的山东潍坊地区,风筝作为民间艺术,它的内容、题材、扎制工艺等也有了较大的发展。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了对风筝这一民间艺术进行研究和探索,如著名文学巨匠曹雪芹,不仅把风筝写进了古典名著《红楼梦》的故事情节中去,而且还对我国风筝的历史、名称演变、风筝种类、扎制工艺等作了大量考证、研究,于清乾隆年间,写出了我国第一部关于风筝艺术的专著《南鹞北鸢考工志》。

  随着时代的变迁,风筝在民间流传、发展,逐步形成各自的地方特色,形成了中国风筝的三大产地:北京、天津和山东潍坊。

  北京的风筝虽起步较晚,但因受宫廷风筝制作的影响发展较快,而且具有自己明显特色。清代宫廷中把放风筝当作一项娱乐,各地官吏把民间涌现出来的富有“吉祥如意”内容而制作精巧的风筝,作为进贡礼品,并把扎制、绘画的能工巧匠选送到京都,为宫廷扎制风筝。宫廷风筝的制作,不同于民间风筝,它不计工本,不惜代价,因而在选料、制作、绘画等各道工序,都极为讲究,所制作的风筝富丽堂皇,花样百出,姿态各异,是一种高雅精制的艺术珍品。各地世代制作风筝的艺人云集京城,为北京的风筝发展提高起了重要作用。艺人们除为宫廷制作风筝外,还在京城开设风筝店铺,每年清明前后扎制风筝出售,在北京形成了较大的风筝市场,风筝也成为京城人们清明节期间不可缺少的娱乐品。通过各种风筝的商品交易,给当地和外地艺人提供了相互学习、借鉴的机会,艺人们根据北京人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和宫廷的特殊环境,经过长时间的创造、演变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曹雪芹、金福忠、哈国梁为代表的北京宫廷风筝流派。在我国开埠较早的商业城市天津,由于交通方便、文化经济繁荣、手工业十分发达,其民间风筝制作精良、形象逼真、色彩独特。风筝艺人们借助于天津手工业发达的有利条件,对其民间风筝制作工艺进行了革新。为解决风筝销售和放飞时携带困难的问题,艺人们将风筝制作工艺实行总体设计、分解制作、以竹为榫、铜箍连接的方法,使数丈长的风筝可以拆卸,折叠成很小的体积,装入纸袋或盒中,把民间风筝制作技艺与工艺美术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使风筝制作水平大幅度提高。以魏元泰为代表的风筝艺人在长期的风筝制作实践中,匠心独运创作出了“活眼鹰”、“银鼓燕”等独具特色的风筝,被称为天津风筝一绝。

  这一时期,地处山东半岛咽喉之位的潍县,胶济铁路贯穿其中,因受外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较大,手工业发展迅速,素有“三千砸铜匠、九千绣花女”之称,潍县的风筝同刺绣、嵌银,仿古铜、蓝印花布、木版年画等一样,成为畅销货。因而,城乡专业风筝铺增多,出现了一大批以“潍县风筝十大家”为代表的风筝艺人,他们在风筝制作工艺上发挥自己的特长,熔其他艺术于风筝创作之中,形成了多姿多彩而又个性鲜明的潍坊风筝流派。如:胡敬珠的龙头蜈蚣风筝,起飞后造型特异;将木版年画半印半画到风筝上的杨家埠风筝:唐家的板子风筝等。潍县的风筝大量涌入市场,吸引了大批外地风筝客商。在古老的潍县白浪河沙滩,形成了很大的风筝专卖市场。各类民间风筝琳琅满目,其内容丰富,色彩鲜艳,富有乡土气息,以扎、糊、放俱佳而倍受客商欢迎。近代诗人裴星川在其竹枝词中写道:“风筝市在东城墙,购选游人来去忙,花样翻新招主顾,双双蝴蝶鸢成行。”记录了当时潍县风筝市场的盛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当代风筝在5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先后经历了恢复发展、遭受挫折、空前繁荣三个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民间的风筝进一步得到普及发展,国家体委把放风筝活动列为体育比赛项目,放风筝成为全国人民文化体育的重大活动。特别是潍坊市自1984年至2001年连续成功举办了18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为风筝艺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风筝的制作、放飞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壮观景象,风筝艺术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进入了我国风筝史上的鼎盛时期。

发布日期:2008-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