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比赛项目纵览

曲棍球

  曲棍球(Hockey)这一名称起源于法语,意思是牧羊人的棍杖。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体育项目之一,曲棍球的出现要比最初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早1200年或者更多。

  最早的“考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在埃及尼罗河流域的贝尼·哈桑(Beny Hasson)发现的第十六个坟墓的壁画上,有两人相对而立且手持弯曲木棍彼此交互重迭,这很可能就是现代曲棍球运动的前身。另一个“证据”是1922年在雅典海岸防波堤上发掘的古代遗迹中,雕刻在坡壁上的一幅浮雕,描绘着6个球员参加一种类似曲棍球的游戏。浮雕中,4人持棍在旁站立,中央两位似做曲棍球的争球动作,与现代曲棍球的争球方式十分类似。

  历史学家认为,曲棍球运动在许多国家的古文明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在中国、印度、波斯等国也有历史记载。依据推论,古代人类就曾以树枝和棍棒打击或滚动球状物,用以庆贺凯旋;或向固定的目标物滚掷石头,或用棍仗逗弄圆石滚转自娱。这些活动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和不断改进,渐渐演化成现在的曲棍球运动。

  现代曲棍球运动却是起源于19世纪初的英国,是较早进入奥运会的项目之一。1908年,男子曲棍球被列入第4届伦敦奥运会比赛项目,但在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曲棍球项目被排除在外。1920年的安特卫普奥运会上,曲棍球又重新回到奥运赛场上。在1924年的巴黎奥运会上,巴黎奥运会的组织者以曲棍球运动没有统一的国际组织为由拒绝接受。从1928年阿姆斯特丹举行的第9届奥运会起,曲棍球成为常设比赛项目。女子曲棍球项目在1980年第22届莫斯科奥运会才开始增设。

  从20年代开始的30年间,印度几乎垄断了所有世界冠军,夺得了从1928年到1956年共6届奥运会金牌。印度曲棍球历史上一共出现过5个巴比尔-辛赫,第一个辛赫率领印度队6-1击败荷兰队,夺得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曲棍球男子金牌。

拳击

  拳击运动源远流长,它起源于人类产生之初。为了生存和竞争,人类发明了它。最初,它是保护人们生命财产的一种手段。有记载表明,它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就有“公元前40世纪,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发现拳击的遗迹”的记载。古埃及人用象形文字记载了拳击用的护具“皮绷带”。后来大约在公元前17世纪,拳击运动经过地中海的克里克岛传播到古希腊。公元前5世纪在爱琴海岸发掘的一对磁瓶上,有两人相互攻防的拳击图案。在希腊神话中,传说雅典王子赛希阿斯(公元前1000年)就通晓拳术,曾玩过这种拳击。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考古发掘中,也发现了1700年以前拳击活动的遗迹。

  自从古罗马皇帝西奥多雷斯下令禁止拳击后,拳坛几乎寂寞了4个多世纪。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对古罗马拳击的粗野影响难以忘怀;另一方面因为欧洲各地时兴骑马斗剑,马上技术抑制了拳击的发展。骑士体育是属于统治阶级和贵族的,而且必须是基督徒。而拳击作为一种自卫技术、娱乐活动,在民间仍然不断地流行着,只是不能公开比赛。

  公元8世纪,奥斯曼大帝执政,法庭制定了一种新制度:“斗审”。就是在审判中遇到疑难案件,命令诉讼双方进行决斗,胜利者获胜诉。如果是贵族间的诉讼,就接贵族习俗骑马、穿护身甲胄进行斗剑;而平民间的诉讼,则以拳击决胜负。从此,拳击在平民百姓中更为广泛地流传了。

  公元1200年间,传教士圣倍纳丁看到当时许多青年在斗剑中丧生的悲剧,设法推行拳击代替斗剑。他废止了古罗马拳击的野蛮方法,提倡赤手拳击,使之成为以锻炼身体为原则的体育活动。圣倍纳了在意大利的西纳开设了一所拳击训练学校,亲自担任教练,并主持拳赛,执行裁判工作。在赛程中遇有可能发生危险的紧急关头,他会及时命令停止比赛,以防止不必要的伤害事故发生。这种改良的拳击,逐渐在青年中流行起来。圣倍纳了一生始终热衷于拳击运动,使中断了几个世纪的拳击东山再起,成为拳击史上不可磨灭的里程碑。

  到了16世纪拳击运动越过了多巴海峡,传播到了英国。公元17世纪末,拳击在英国复兴起来。公元18世纪初,在英国出现了有奖的拳击比赛。1719年产生了被称为现代拳击始祖的第一位英国拳击冠军詹姆斯·菲格(1695—1734年),并把冠军保持了11年之久,他有“无敌将军”的美称,菲格的拳击是没有防护的徒手的“生死”型格斗。他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拳击学校,成为英国拳击运动员的培养摇篮。

  菲格死后,他的得意门生约翰·布劳顿(1704—1789年)继承了他的拳击事业。为了使拳击减少伤害事故,他组织了拳击俱乐部。为了使拳击更富有体育精神,他于公元1743年8月16日又推出了新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职业拳击运动比赛规则,命名为“布劳顿规则”。规则主要规定不准打击已倒地者和不准打击腰部以下任何部位。同时,布劳顿又发明了第一种软皮手套,以保护脸部皮肤。后来布劳顿还在伦敦建造一所大型竞技场,作为专门教授拳击和组织拳赛的中心。由于布劳顿对拳击运动提出了新的方向,对拳击的健康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后人称他为“拳击之父”。WWW.17HE.COM

  公元1792年,英国拳击冠军门道沙为了推广拳击,加入马戏团到英伦三岛各地,做拳击表演,积极宣传拳击。1798年他写成拳击史上第一本拳击指南,定名为“拳击艺术”,深受人们的欢迎。门道沙是位研究拳击的先驱者,也是开展拳击运动的功臣。

  1838年,英国伦敦在布劳顿最初的规则基础上,制定颁布了《伦敦拳击锦标赛规则》,被用在了拳击比赛中。1853年还对这一规则进行了修改。1865年,英国伦敦业余竞技俱乐部成员。记者约翰·古拉哈姆·千巴斯又进一步完善修订了新的拳击规则,英国昆士伯利的侯爵约翰·肖鲁图·道格拉斯担任了这个新规则的保证人,并把它命名为英国“昆士伯利拳击规则”。在这个规则中,明确规定了参加拳击比赛的人必须戴拳击手套,比赛的每个回合打满3分钟,回合之间休息1分钟;比赛中禁止发生搂抱和摔跤现象,否则被判为犯规;一方被打倒后开始数秒,如果10秒钟被打倒的人不能站起来,就判定对方胜利等内容。这个规则基本上形成了后来拳击比赛的竞赛框架,为促进拳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英国昆士伯利规则形成之后,大约经过20年的反复实践和运用,才逐渐被人们肯定。例如比赛必须使用手套的规定,一直到1892年9月7日约翰·L·萨里班和基姆·哥培德戴着五盎司重的拳套进行了世界第一次重量级冠军赛,这个规定才最终在拳击比赛规则中确定下来,并被所有的拳击比赛所采用。上述规则的不断修订和完善,特别是英国昆士伯规则的最终确定,为促进现代拳击比赛奠定了基础。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英国拳击爱好者的努力,为推动和促进现代拳击比赛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现代拳击运动于18世纪起源于英国,当时比赛不戴拳套,亦无规则和时间限制,直至乙方丧失继续比赛的能力为止。英国著名拳击家J-布劳顿于1743年针对拳击比赛的混乱局面,制定出了最早的一份拳击规则,又在1747年设计了拳击手套,对近代拳击运动的开展做出了贡献。

  1839年,英国颁布了新的伦敦拳击锦标赛规则,1853年进行修改,禁止用足踢、头撞、牙咬的低击等动作,并规定拳击台四周用绳围起,1867年英国记者钱伯斯编写了新的拳击规则,强调拳击中的战术和技巧。1880年伦敦成立了英国业余拳击协会,1881年举行了第1次锦标赛。

  1896年,第一届夏季奥运中,由于希腊君王认为拳击太为暴力、危险而且不为人道,因此不批准拳击列入该届的比赛项目之一。1881年,英国业余拳击协会成立,拳击开始传到世界各地。1904年在圣路易举行的第3届奥运会上,男子拳击第一次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但在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中,由于瑞典法律不准许拳击运动,因此一度消失了。1920年,拳击运动再次列入奥运比赛项目的名单之中,一直到现在。

柔道

  柔道起源于日本古代的柔术。日本明治10年,日本青年嘉纳治五郎汲取众多柔术流派的长处,始创了一套适合青少年锻炼身体,便于防身自卫的技术体系,为区别于其他柔术,称为“柔道”。

  经过嘉纳治五郎先生的辛勤努力和大力提倡,1882年在日本的东京下谷北稻荷街的永昌寺,建立了日本最早的“讲道馆”,用以训练和传授柔道。很快柔道便在日本全国普遍开展起来。1895年,日本成立了“大日本武德会”,大力宣传和推广柔道,并制订了柔道比赛的统一规则。从1930年起,柔道在日本学校中成了青少年的必修课。在军队、警察部队以及其他各种场所也开始教授柔道,并在全国各地通过各种柔道比赛,使柔道逐渐成为日本普及的运动。1948年,日本举行了柔道锦标赛。1949年,成立了全日本柔道联盟。

  为鼓励柔道运动员积极向上、刻苦训练,嘉纳治五郎设立了柔道的段位制:一、二、三、四、五段腰带颜色为黑色;六、七、八段腰带颜色为红白相间的腰带;九、十段腰带颜色为红色带。未入段者又分为五个等级:一、二、三级系茶色腰带;四、五级系白色腰带。1949年,欧洲成立了柔道联合会。1951年7月,由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士、日本等12个国家发起成立了国际柔道联合会。本部设在日本东京,会长为嘉纳履正(嘉纳治五郎之子)。

  1956年,在日本东京举办了第一届世界柔道比赛。1964年5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18届奥运会上,男子柔道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在1968年奥运会上,柔道项目被取消。1972年,男子柔道再次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女子柔道也始于日本。早在1893年,嘉纳治五郎就在日本讲道馆开始招收女生,传授柔道。20世纪70年代,女子柔道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起来。1978年,国际柔道联合会正式决定举办世界柔道比赛,并对女子柔道比赛的体重级别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这一决定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女子柔道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1980年11月29日,在美国纽约举办了第一次女子柔道比赛,当时有27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名运动员参赛。

  1964年5月,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18届奥运会上,男子柔道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1984年,国际奥委会同意将女子柔道列入1988年奥运会表演项目。1992年第25届奥运会上,女子柔道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赛艇

  赛艇是奥运会最传统的比赛项目之一。赛艇是由一名或多名桨手坐在舟艇上,背向舟艇前进的方向,运用其肌肉力量,通过桨和桨架简单杠杆作用进行划水,使舟艇前进的一项水上运动。舟艇上可以有舵手,也可以无舵手。

  赛艇运动多在江河湖泊等大自然水域中进行,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受到大自然的沐浴,能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增强全身肌肉力量,调节神经系统平衡,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赛艇运动员的肺活量在各项体育项目中占第一位,可达7000毫升,有人把赛艇运动称为肺部体操。

  赛艇比赛开始时,各艇在起航线后排齐。发令员发令后,各艇以最快的速度划向终点,以艇首到达终点的先后判定比赛胜负。在天然水域比赛,天气情况对比赛成绩会产生影响,甚至前后两组比赛时的天气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比赛成绩也不具有绝对的可比性。所以,赛艇比赛成绩没有世界纪录。

  赛艇运动起源于英国。17世纪泰晤士河的船工们经常举行划船比赛。1715年为庆祝英王加冕,首次举行赛艇比赛。1775年英国制定赛艇竞赛规则,同年成立了赛艇俱乐部。

  1811年伊顿公学首次举行八人赛艇比赛。1829年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首次举行校际赛艇比赛。民众对这种比赛非常感兴趣,观众较多。以后又逐渐增设一系列的杯赛,参加比赛者已不限于两校,除英国外,还有几十个国家派队参加。1839年举办赛艇杯赛。

  1846年英国人在艇舷上安装了桨架,增加桨的长度,提高划桨效果;1847年又将重叠板的外龙骨艇改装成平滑的内龙骨艇,提高了赛艇速度。

  1857年美国的巴布科克(Babcock)发明滑座,运动员划桨时身体能前后移动,可以有效地利用腿部力量。1882年俄国人将封闭式桨栓改为活动式桨环,增大划桨幅度。1890年英国制定类似现代的赛艇竞赛规则。

  1896年第1届奥运会已将赛艇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但由于天气恶劣临时取消。1900年第2届奥运会上举行了赛艇比赛,设6个单项。但当时的比赛规则不完善,比赛的距离、航道和比赛细则都不明确。1934年,国际赛艇联合会规定比赛必须在2000米的直道上举行,宽度至少可容纳3条艇比赛。

  由于奥运会设立赛艇项目,并设有较多单项,促使各国对赛艇运动高度重视,推动了这项运动的发展。

  从1976年开始,允许女子运动员参加奥运会赛艇比赛。历届奥运会女子赛艇比赛项目变化见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轻量级赛艇比赛及新规则被引入奥运会,男子、女子同时设立了轻量级赛艇项目,比赛仍为14项。

沙滩排球

  沙滩排球最早出现在20年代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其在美国的开展比竞技排球更为广泛,被视为美国排球的“国粹”。一到夏季,人们便涌向海滩,架起球网,在柔松的沙滩上,充足的阳光下,尽情地跳跃、滚翻、鱼跃。人们还把游泳、冲浪、打排球结合起来,享受着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乐趣。

  后来这种海滩娱乐形式被越来越多崇尚户外运动的人所喜爱,并逐渐风靡各地。1927年开始传入欧洲,在当时是法国“裸体主义者”的活动项目之一;20世纪30年代,两人制沙滩排球赛出现;20世纪40年代,由官方组织的两人制比赛出现,那时的比赛,一般没有奖金。选手们一场比赛下来,可能只收到一桶可乐做为奖励;20世纪50-60年代,沙滩排球成为了美国加州海滩上,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并且和流行音乐一起,开始进一步的发展。从70年代开始,广告、奖金等商业因素,介入了沙滩排球比赛。

  1986年,第一次国际性沙滩排球比赛,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该运动在一批优秀巴西选手的带领下,进一步职业化、商业化。

  1992年,国际排联(FIVB)成立了沙滩排球部。

  1993年,国际奥委会在蒙特卡洛召开会议,接纳沙滩排球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首届奥运会沙滩排球比赛于1996年7月23~28日在美国亚特兰大一个能容纳10000名观众的体育场内举行。有24支男队和24支女队参加了比赛。

  沙滩排球在第27届和28届奥运会中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随着沙滩排球运动商业化和职业化步伐的加快,沙滩排球运动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在日益增大。

射击

  据史料记载,射击运动最早起源于狩猎和军事活动。15世纪,瑞士就曾经举办过火绳枪射击比赛。500多年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就兴起了跑鹿射击的游戏活动。19世纪初期,欧洲一些国家还举行过对活鸽子射击的游戏,这些都是现代射击比赛的雏形。

  1896年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前,欧洲不少国家已经成立了射击协会等组织,并相继举行过射击比赛。1897年举行了首届世界射击锦标赛。国际射击运动联合会建立于1907年,原名为"国家射击联合会和协会的国际联盟",期间数次更名。1998年7月15日正式命名为"国际射击运动联合会"(InternationalShootingSportFederation),简称为"ISSF"。国际射联是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的国际业余射击运动在国际和世界水平比赛中唯一的管理机构。

  在现代奥运史上,除了1904年第3届奥运会和1928年第8届奥运会外,射击在其余各届奥运会中都是正式比赛项目。1896年在雅典举行的第1届奥运会上,射击比赛设5个项目。1920年第7届奥运会上增加到21个项目,也是迄今为止历届奥运会中射击设项最多的一次。2008年北京奥运会,射击项目将设置15个比赛项目。

  从1968年起,允许女子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射击比赛,但当时并没有设专门的女子项目,她们可与男子同场竞技。从1984年奥运会起,开始设立部分女子项目,1996年奥运会开始将男、女射击比赛完全分开。

  射击项目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的国家有中国、美国、俄罗斯和德国等国家。我国射击健儿在奥运会上成绩斐然,在已参加的奥运会中一共获得了14枚金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射击运动员许海峰获得冠军,取得了中国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射箭

  射箭的渊源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5万年。射箭活动曾经在古代的非洲、欧洲、亚洲等地区流行。中国的射箭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发明了弓箭,弓箭一直是人们狩猎和军队打仗的重要武器。

  现代射箭运动于14世纪起源于英国,它由武士的军事需要演变成娱乐运动。16世纪出现了三种射箭的运动形式:第一种是对靶射箭,第二种是地靶射箭,第三种是漫游射箭。

  1673年英国成立皇家射箭协会,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射箭组织,同时也是第一个接纳女子为会员的协会。同年,英格兰约克郡开始举行方斯科顿银箭赛,一直延续至今。18世纪初,射箭传入美国,1828年成立费城射箭联合会。1844年举办第1届全英射箭锦标赛。1861年英国射箭协会成立,统一竞赛规程。1879年成立全美射箭协会,同年在芝加哥举行第1届全美射箭比赛。

  目前,三项重要的世界射箭锦标赛是:世界室外射箭锦标赛,世界室内射箭锦标赛以及世界野外射箭锦标赛。

  射箭在现代奥运会上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在第2、第3、第4、第7届奥运会设有射箭比赛,由于射箭项目没有统一的竞赛规则,第7届奥运会后,射箭项目被取消。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步是在1931年正式成立国际射箭联合会(简称国际箭联),国际箭联制定了国际箭联轮赛规则。直到1972年,国际奥委会才将优雅、古老和传统的射箭运动正式列入奥林匹克比赛大纲。男、女团体均于1988年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自从射箭项目再次进入奥运会后,男子比赛一直由美国人占据优势,女子比赛则是韩国选手一枝独秀。中国女队在射箭比赛中也具备一定实力。

发布日期:2008-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