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上的门

  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共有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4道城池;一条贯穿南北、长达7.8公里的城市中轴线,又将它们串联于一体。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平衡对称,高低有别,错落有序,构成了一幅世间独有的壮美画卷。其中包括午门在内,大大小小的门就有17座之多……

  作为紫禁城正门的午门,气势雄伟庄严,令人望而生敬。明清时期,它曾是皇权至上的重要标志,不仅在北京众多城门中独树一帜,而且在中轴线上的诸门也别具特色。

  昔日北京城包括四重城池,它以宫城即紫禁城为核心,外面再围以皇城、内城和外城。城门设施复杂,除了具有出入城市的通道作用外,更重要的是对外防御功能,实际是一组防御设施建筑的总称。城门一般包括:城楼,筑在与城墙连为一体的城台上,城台正中辟城楼门,为城门防御的最后一道防线;瓮城,即建在城楼前的一座小城堡,其墙体与城楼左右城墙相连,平面呈方形、长方形或半圆形,起到防御线外移、保护城楼的作用;箭楼,筑在瓮城上与城楼相对,朝外的三面每层辟有对外攻击或防御的箭窗,其下城台与瓮城相连;闸楼,形似“小箭楼”,亦三面辟箭窗,筑在瓮城之上,其下辟门,但不设门扇,而设可以起吊的“千斤闸”。北京的四重城墙共有20多座城门,由于每重城墙的作用不同,城门的功能、构造也不尽相同。宫城、皇城只有城门楼,有的甚至不筑城台;而内城、外城城门,则所有设施一应俱全。

  至于紫禁城内部,大大小小的宫门不计其数。但它们更接近于“宅门”,里面或为举行大典的场所,或为皇帝理政所在,或为皇家的私密空间。这些宫门的大小、高矮和建筑造型,主要取决于礼制、等级和建筑美学,防御功能远不及城门。

  北京城的布局,鲜明地体现皇权至上和大一统思想。其中的一大特点,就是以一条贯穿南北中轴线为骨干,宫殿、坛庙、衙署和其他重要建筑皆依附于此。在这条南起永定门、北到钟楼,长达7.5公里的中轴线上,包括午门在内的大小不同、错落有序的门,就有17座之多。

  永定门

  明永乐时期(1403—1424年)初建北京城时,只有内城,没有外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为抵御蒙古人的骚扰,才决定在原有的城池之外再建一重城郭。后因工费高昂,朝廷无力支撑,仅在南部建成一部分后,东西城墙便分别折而向西、向东,与原有的内城南墙衔接。此后,北京城便呈现出“凸”字格局。外城周长28里,共开有7门。南墙正中即正门永定门,其左右两边为左安门、右安门;东西两墙分别有广渠门、广安门;东北、西北角与内城相接处,又各开一门,即东便门和西便门。

  永定门位于外城南垣正中,为外城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城门,也是北京中轴线最南端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重建,由城楼、箭楼和瓮城3部分组成。

  城楼面阔5间、24米,进深3间、10.5米,连城台通高26米。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

  箭楼规制与城楼差距较大,为单檐歇山式灰筒瓦顶,面阔3间、12.8米,进深1间、6.7米,连城台通高15.85米。南、东、西3面各辟箭窗二层,南面每层7孔,东西每层3孔。北侧楼门为过木式方门,楼下城台正中对着城楼门洞处辟一券洞门。

  瓮城呈方形,两外角为圆弧形,东西宽42米,南北长36米。永定门内东有关帝庙,西有观音寺、永寺庵、佑圣庵。

  1950年拆除永定门瓮城,并在城楼东西城墙上各辟一豁口通道道;1957年城楼、箭楼同时被拆除。2004年,为迎接北京奥运会,重建的永定门城楼又在原址上落成。

  正阳门

  北京内城城墙周长46里,开有9门。南墙正中即正门正阳门,东西两面分别有崇文门、宣武门;东墙开2门,南为朝阳门,北东直门;西墙开2门,南为阜成门,北为西直门;北墙亦开2门,东为安定门,西为德胜门。

  正阳门位于内城南垣正中,是内城九门中最为高大、雄伟的一座城门,俗称“大前门”。正阳门由瓮城和4座城楼组成,包括城楼及门、箭楼及门、东闸楼及门、西闸楼及门:

  城楼建在高13.2米的城台上,楼高27.76米。面阔7间,通宽41米,通进深2l米,为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顶。

  箭楼高26米,坐落在瓮城南端凸出近10米的城台上。台高12米,正中辟券门,与城门相对,门洞内设“千斤闸”。箭楼面阔7间,通宽62米,通进深32米,其中后抱厦进深12米。重檐歇山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顶,东、西、南三面辟箭窗,南面四层每层13孔,东西各四层每层4孔,抱厦左右各l孔,共有箭窗86孔。

  东西闸楼规制相同,位于瓮城东西两侧,于楼下瓮城开券门,门内有“千斤闸”,门上筑闸楼。楼面阔3间,单檐歇山小式灰瓦绿琉璃剪边顶。楼内侧辟方门,外侧有箭窗两排共12孔,两旁侧各开孔小方窗。

  正阳门瓮城巨大,呈圆弧形,宽108米、深85米。瓮城内城楼门左右建有观音庙和关帝庙。正阳门历年多有修缮,1915年为改进交通,北洋政府拆除瓮城及东、西闸楼,原来封闭的瓮城成为开阔的场地。

  大清门

  大清门位于皇城天安门之南、内城正阳门之北,是明清两代皇城正门天安门的外门,又称“皇城第一门”。始建于明永乐时期(1403—1424年),初称“大明门”,清顺治元年(1644年)改名“大清门”,民国元年改名“中华门”。

  大清门无城台,南向五楹,正中三阙,单檐歇山、飞檐重脊黄琉璃瓦顶。门南侧左右有石狮、下马碑各一。门前为正方形、深广数百步小广场,周绕石栏,名为“天街”,俗称“棋盘街”,以形似棋盘之故也;门北侧左右各有东西向廊房110间,称“千步廊”,再折向东、西,有北向廊房各34间,皆连檐通脊。

  1959年扩建天安门广场,中华门被拆除;1976年,又在其遗址处修建了毛主席纪念堂。

  天安门

  北京皇城城墙周长18里,城门实为8座。老北京所谓“内九外七皇城四”,说的是内城、外城、皇城分别开有9门、7门和4门。这里的皇城4门是指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和西安门。实际上,天安门南面的大清门、北面的端门,以及左右两侧东西向的长安左门、长安右门,二门外侧的东三座门、西三座门,南北向的公生左门、公生右门,也都属于皇城城门。

  天安门位于皇城南垣正中,为明清时代皇城的正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称“承天门”,天顺元年(1457年)被焚,成化年间(1465—1487年)重建;清顺治八年(1651年)改建并更名为“天安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再次重修。

  明代承天门面阔5间,进深3间;清顺治八年改建后,城台高13米,下部为高1.6米的汉白玉石须弥座,上部涂朱色,辟5座券门,通高33.7米;城楼面阔9间,进深5间,以应《周易》“九五,飞龙在天”之意,楼外绕以汉白玉石栏,重檐歇山黄琉璃瓦顶。门前有“外金水河”,上建5座石桥,这就是人们熟知的“外金水桥”。桥南左右设石狮一对;天安门前后又各设一对华表,分居东、西。

  1958年改造天安门广场时,将天安门北侧马道包在了城台内;1969年天安门城楼落架重建,对其原来的规制、结构、装饰均有改动和变化;1984年城楼再度大修,原有的规制及装饰又得到了恢复。

  端 门

  端门位于天安门和午门之间,建筑规模、形式与天安门基本相同,为北京皇城的第三道门。始建于明永乐时期,清康熙六年(1667年)重修。端门内外两侧一字排开,各有朝房数十间,分列皇家六部公署。南面东朝房正中有“太庙街门”,通往太庙;西朝房正中有“社稷坛门”,通往社稷坛。

  端门东西两端与朝房相连,为老北京惟一一座没有城墙的城门。

  午 门

  紫禁城城墙周长6里,开有4门,即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也是宫城4座城门中最壮观的一座。前有端门、天安门、大清门,后有太和门。各门之内,两侧排列着整齐的廊庑。这种以门庑围成广场、层层递进的布局形式,突出了皇宫建筑威严肃穆的特点。午门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嘉庆六年(1801年)又修。

  午门平面呈“凹”字形,沿袭了唐朝大明宫含元殿、宋朝宫殿丹凤门的形制,是从汉代的门阙演变而成。午门通高35.60米,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墩台正中开3门,两侧各有一座掖门,墩台两侧设上下城台的马道。墩台上正中门楼一座,面阔9间,进深5间,重檐庑殿黄琉璃瓦顶。墩台两翼各有廊庑13间,俗称“雁翅楼”。廊庑两端建有重檐攒尖顶的方亭,正楼两侧又设钟鼓亭各3间。午门整座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呼应,形若朱雀展翅,故又有“五凤楼”之称。

  午门是颁发皇帝诏书的地方。每年腊月初一,要在午门举行颁布次年历书的“颁朔”典礼;遇有重大战争,大军凯旋归来,要在午门举行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明代皇帝处罚大臣的“廷杖”,也在午门外进行。每逢重大典礼及重要节日,都要在这里陈设体现皇帝威严的卤簿仪仗。

  午门以内,中轴线上的太和门至顺贞门诸门,都属于紫禁城内的宫门。

  太和门

  太和门位于午门之北,是紫禁城外朝宫殿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最早称“奉天门”;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被焚,四十一年(1562年)重新建成,改称“皇极门”;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称“太和门”;顺治三年、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光绪十四年(1888年)再度被焚毁,次年重建。

  太和门面阔9间,进深3间,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上覆重檐歇山黄琉璃瓦顶,下为汉白玉基座。门前设铜狮1对、铜鼎4尊,均为明代遗物。太和门左右各设一门,东曰“昭德门”(明代称“弘政门”),西曰“贞度门”(明代称“宣治门”)。前有一宽阔广场,内金水河自西向东蜿蜒流过;河上横跨石桥5座,名“内金水桥”。

  太和门在明代和清初是“御门听政”之所,皇帝在此与臣下议事,颁发诏令。

  乾清门

  乾清门是紫禁城内廷的正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

  乾清门面阔5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坐落在高1.5米的汉白玉石须弥座上,周围环以雕石栏杆。门前三出三阶,中为御路石,两侧设鎏金铜狮一对。两侧又有“八”字形琉璃照壁,华贵富丽且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其他各门迥然有别。

  乾清门既是连接外朝与内廷的通道,在清代又是“御门听政”的所在。

  坤宁门

  坤宁门位于紫禁城内廷的坤宁宫与御花园之间,建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为后三宫通往御花园的主要门户。它面阔3间,进深1间,单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北向,两侧山墙斜出“八”字形照壁。

  天一门

  天一门位于紫禁城御花园内,为钦安殿院落的正门,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与钦安殿同时建成。初名“天一之门”,清代改称“天一门”。

  钦安殿为宫中的一座道观,殿内供奉“玄天上帝”,亦名“真武大帝”。明清时期,每年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之日,皇帝来此拈香行礼,祈求真武大帝保佑皇宫免受火灾。

  天一门主体由青砖砌成,正中开单洞券门,内装双扇朱漆宫门。黄琉璃瓦歇山顶,檐下有绿琉璃瓦仿木结构的椽、枋、斗拱,门两侧各出琉璃影壁与院墙相连。“天一”取《易经》“天一生水”之意,直接反映出宫殿避火的愿望。

  承光门

  承光门位于钦安殿后,北对贞顺门,始建于明代。仅1开间,双扇大门,庑殿式琉璃门楼。左右各接转角琉璃矮墙,分别与集福门、延和门相连,再与顺贞门一同围合成一个袖珍院落。门内设鎏金铜卧象一对。此门形似牌坊,作用又与影壁相似,现于门外设故宫导游图,故不开启,游人可从左右的集福门、延和门进出御花园。

  顺贞门

  顺贞门位于紫禁城内廷中轴线北端,南对承光门,为御花园的北门。始建于明初,原称“坤宁门”,嘉靖十二年(1533年)改称今名。

  顺贞门在形式上为随墙琉璃门,共3座。门外为一小型广场,俗称“北横街”,隔街与神武门相对。顺贞门为内廷与神武门之间的重要通道,过去无故不开启,更不准闲人出入。

  神武门

  神武门是紫禁城的北门,位于宫城北垣正中。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称“玄武门”;清康熙年间重修,为避康熙皇帝名讳而改称“神武门”。

  神武门通高31米,平面为矩形。城台底部为汉白玉须弥座,辟3门,门内左右设马道可登城楼、城墙。城楼面阔5间,进深3间,四周围廊,环以汉白玉石栏杆。重檐庑殿顶,覆黄琉璃瓦。

  旧时城楼上设钟鼓,每日黄昏后鸣钟108响,然后敲鼓起更,至次日拂晓复鸣钟。皇帝住在宫中时则不鸣钟。清代一年一度的皇后祭先蚕,由仪仗导引出入神武门正门。每3年一次选秀女,应选秀女进宫待选时则由神武门偏门进出。

  北上门

  北上门位于神武门外,北对景山门。面阔5间,进深2间,正中明间及左右次间为门,各有一对朱漆金钉门扇。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顶。北上门本为紫禁城后花园——景山的正门,故宫博物院成立后曾作为神武门的外门,而将其第二道门改为景山公园的正门。

  20世纪50年代,拓宽景山前街马路时被拆除。“景山”匾额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景山门

  景山门南对北上门,门内为绮望楼。建筑形式、体量与北上门基本相同,亦面阔5间、进深2间,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顶。

  寿皇门

  寿皇门为景山寿皇殿院落之门,为随墙琉璃门3座。其中中门最高,两侧门略低,每门均安双扇实榻朱漆大门,纵横各9颗门钉。门外设石狮1对,牌楼3座。

  寿皇殿始建于明代,原来的位置并不在中轴线上,而是在景山中峰东北。到了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才改建在景山中峰正北。殿内平时悬挂历代皇帝画像,皇帝死亡时则作为临时停灵的殡宫。

  寿皇殿现辟为北京市少年宫。

  地安门

  地安门是北京中轴线上最北的一座门,位于皇城北垣正中,南对景山、北对鼓楼,为皇城的北门,俗称“后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始称“北安门”,俗称“后门”;清顺治九年(1652年)重建,改称“地安门”。地安门无城台,门基为青白石,红墙,单檐歇山黄琉璃瓦顶。面阔7间,进深3间,正中明间及左右次间为门,各有一对朱漆金钉门扇,左右稍间、末间为值班房。

  1955年2月,地安门被拆除,其材料后来被用于修建天坛北门。

发布日期:2008-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