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古都——北京历史名称知多少

国学网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随着朝代的更迭,前后共拥有六十多个正名和别称,是中外城市中历史名称最多的一个。

  幽都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上古时期,黄帝部落曾联合炎帝部落,在北京附近的涿鹿大败九黎部落,并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蚩尤,这就是著名的“涿鹿之战”。从此,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成为五帝之首。相传黄帝后来在这一带建立部邑,称幽陵。黄帝之孙的颛顼,号高阳氏,掌管祭祀天神,曾到幽陵祭祀。共工获罪,亦曾被流放于幽陵。到了帝尧时代才建立幽都,幽都即古代北京。

  蓟城 公元前11世纪(约前1027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封帝尧之后于蓟,封召公奭于燕。据史料记载及考古发现,蓟在今北京广安门附近,燕在今房山琉璃河附近。蓟和燕既是封国之名,亦是国都之名。后来,南面的燕国势力日盛,逐渐吞并了北面的蓟国,并将国都迁至蓟城,故蓟城又被称为燕都,从西周至春秋战国,一直不曾易名,这就是现在北京的前身。公元前226年,王翦率秦军一举攻破蓟城,燕亡。秦王嬴政于此设置蓟县,为广阳郡守驻地。

  汉初广建王侯,先封“异姓七国”,又封地“同姓九国”。蓟县于高祖五年(前202年)被划为燕国辖地。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天下设立十三州。其时州郡分级尚未明确,蓟县归属亦摇摆不定,或属广阳郡治下,或归幽州管辖。故广阳、幽州都曾是代指北京。

  直至西晋时,朝廷改广阳郡为燕国,而幽州迁治范阳。十六国后赵时,幽州驻所迁回蓟县,燕国改设为燕郡,历经前燕、前秦、后燕和北魏的统治而不变。

  隋朝开皇三年(583年),始废除燕郡;大业三年(607年),又改幽州为涿郡。唐初武德年间,涿郡复称为幽州。贞观元年(627年),幽州划归河北道管辖。无论是隋的涿郡还是唐的幽州,都以蓟城为治所,因此蓟城又被称为涿郡幽州。隋唐时期,蓟城在我国北方的军事地位十分突出,隋炀帝和唐太宗在全国统一之后,都曾利用蓟城做为基地,向东北进行征讨。后蓟城成为范阳节度史的驻地。755年,安史之乱暴发。翌年,安禄山称大燕皇帝,以范阳为燕京,建国号为“大燕”。唐朝平乱后,复置幽州,属卢龙节度史节制。

  五代初期,军阀刘仁恭在这里建立割据政权,自称燕王,913年为后唐消灭。937年,即后唐清泰三年,后唐节度使石敬瑭勾结北方的契丹,许诺以割让国土为条件,换取辽太宗(耶律阿保机次子耶律德光)发兵协助,自己篡位当上了后晋皇帝,随之割让“燕云十六州”,并尊称辽太宗为“父皇帝”,自称“儿皇帝”。幽州自此归入辽邦。

  燕京 辽是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契丹族所建立的政权。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各部落,建立了契丹国,都城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称为“皇都”。随后登基称帝(辽太祖),改国号为“辽”。

  938年,辽太宗将国都“皇都”改名为“上京临潢府”,升幽州城为陪都,为“五京”之一,改称“南京析津府”,也称“燕京”。“燕京”之号即始于此。之所以要在幽州城建立陪都南京,一是由于这里有利的地理形势,便于将其作为向南进攻中原的据点;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契丹占据了燕云十六州以后,统治疆域大大扩展,而且新占领的地区人口稠密,物产丰饶,自然条件优越,经济文化和生产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契丹族原来活动的北方草原地区。因此,为了加强对新占领地区的统治和掠取更多的财富,幽州城自然而然地成为辽在华北的政治中心。

  辽国时期的燕京城,是“五京”之中规模最大和最为繁华的一座,中心位置在今广安门一带。北京现存最古老的地上建筑,就是当年曾矗立在辽燕京城内的密檐式十三层八角砖塔,位于广安门北滨河路西侧的天宁寺院内,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了。

  中都 当辽与北宋沿着塘泺一线南北对峙的时候,活动在东北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日渐强盛起来。1115年,首领完颜阿骨打创建了大金国,建都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

  北宋宣和四年(1123年),宋、金联合伐辽,攻占燕京。宋、金议和后,燕京回归北宋,建燕山府(因临近燕山脚下),故燕京又称燕山

  然而不到两年,金人卷土重来。宣和六年(1125年),金军在俘虏了辽天祚帝,拔掉心腹之患后,又乘胜南下攻宋。到达燕京城下时,北宋守军不战而降,燕京沦陷。金军随即长驱直入,渡过黄河,直逼北宋都城汴梁。这时宋徽宗如惊弓之鸟,急忙传位给儿子赵桓,即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汴梁被金军攻破,徽、钦二帝以及宗室、官僚三千余人都成了阶下之囚,北宋王朝灭亡。随后金国在燕京设立了“中书枢密院”和“行尚书省”,以便就近统治新征服的北宋领土。至此,金朝的势力范围一下子扩大到淮水沿岸。

  金皇统九年(1149年),位居金国丞相的完颜亮(金太祖之孙)发动政变,杀死金熙宗,篡位为帝。为了巩固帝位和有效地统治中原,下诏迁都燕京。天德三年(1151年)三月,完颜亮命梁汉臣、孔彦舟、张浩、蔡松年等征调军队40万人、工匠民夫80万人在燕京旧址扩建新都,全力营建宫殿城池;另派画工去北宋故都开封,测量和描绘北宋的宫殿园囿,依样在燕京仿建。

  1153年,金正式迁都燕京。完颜亮特意下诏改元,改新年号为“贞元”,升内外文武官员皆进级一等。为促使留恋故土的王公贵族们尽快搬迁,也为了防止亲族中的敌对势力盘踞故都,完颜亮又下令拆毁了会宁府的宫殿宅第以消除后患。迁都后,完颜亮仿效辽国的“五京”制度,定燕京新都为“中都大兴府”;另外定四个陪都:今内蒙古宁城西南为“北京大定府”,北宋故都开封为“南京开封府”,今辽宁省辽阳为“东京辽阳府”,今山西省大同为“西京大同府”。

  金中都城是环绕着辽燕京城扩建而成的。基本是在燕京城的基础上全城外扩三里,外城墙平面基本呈正方形,宫城完全仿照北宋都城开封皇宫的样式,其部分建筑构件和大量的珍宝陈设,也是当年从开封搜掠来的原物。完颜亮还将先帝的皇陵也迁移到金中都来,后建的皇陵在西郊大房山。至此,金中都也正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而北京作为我国封建王朝统治中心的历史也真正开始了。

  当年的中都曾盛极一时,城内建有三十六座宫殿,市肆繁华,民丰物阜。今天的钓鱼台、玉渊潭、香山、玉泉山、北海、陶然亭都曾经是当年金代皇家的离宫别苑。只可惜这样的辉煌只了延续了短暂的63年。十二世纪末,中国北方的又一个游牧民族——蒙古族逐渐强盛起来。蒙古族在唐朝时被称为“蒙兀室韦”,原活动于今黑龙江省的额尔古纳河一带,八世纪时开始西迁,游牧于斡难河和怯绿连河之间(今外蒙古乌克巴托以东地区)。1206年,铁木真正式建立蒙古政权,在斡难河上即位蒙古大汗,被各部尊为成吉思汗。1214年,金宣宗迫于蒙古的威胁而迁都“开封府”。1215年,成吉思汗举兵南下,金朝覆灭,中都城被蒙古铁骑彻底捣毁,毁于战火,竟成一片废墟。

  大都 成吉思汗攻下中都后,复旧称燕京。作为蒙古贵族统治汉地的重要据点。窝阔台开始在这里派驻断事官,建立行政机构,统辖汉地诸路,时称燕京行台或行尚书省。

  1260年三月,元世祖忽必烈在开平即大汗位,建元中统。在汉地分置十路宣抚司,并在燕京设行中书省,分遣宰执人员,行省事于燕京。后将设在开平的中书省移至燕京,与燕京行中书省调整合并。中统四年(1263)升开平为上都,至元元年(1264年)改燕京为中都。四年(1267年),忽必烈为消灭南宋,统一中国,决定在旧金中都城的东北郊外,营以金代的大宁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八年(1271年)十一月,诏告天下,正式建国号大元。九年(1272年),改中都为大都,定为都城。十三年(1276年),新城完全建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元大都,也即今天旧北京城的前身。蒙古文为Khanbalik,汉字音译为汗八里,蒙语的意思为“汗城”,即可汗所居之处,马可·波罗在他著名的游记中就称大都为汗八里。

  大都北连朔漠,南控中原,西拥太行,东濒渤海,地势优越,城周约28600米,呈坐北朝南的矩形,城墙夯筑,外傅苇草,以防止雨蚀。它的南墙濒原金口河,相当于今长安街的南侧,北墙在今安定门与德胜门北八里小关一线,东、西城墙的南段即明、清两代北京的城墙。

  城内布局“左祖右社,面朝背市”,一盖依《周礼·考工记》之记载,并按“国中九经九纬,径涂九轨”的原则,分划成东西与南北向的街道坊衢。城门与宫殿也多取《易经》命名。这同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建元“至元”一样,都是“仪文制度,遵用汉法”的重要内容。环城共开十一门:正南为丽正,其东为文明,西为顺承;北面,东为安贞,西为健德;正东为崇仁,其南为齐化,北为光熙;正西为和义,其南为平则,北为肃清。

  新城建成后,旧城并未毁弃,仍是大都的一部分。当时习惯把新城称为北城,旧城称为南城。但旧城居民大多移居新城,因而新城繁荣,旧城萧条。新城中市集三十余处,主要分布在海子、鼓楼附近与西城的羊角市一带,商业十分繁华。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采纳郭守敬的建议,重凿了大都东接通州的漕渠,定名通惠河。

  北京 元朝末年,反抗蒙古统治者的农民大起义,如暴风骤雨席卷全国,朱元璋兼并了起义军陈友琼、张士诚的势力之后,占领了江南半壁江山,并于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派大将徐达、常遇春帅师北伐。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府(今南京)为京师,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是年八月二日(9月12日),明军攻陷元大都,改称北平府。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封第四子朱棣于北平为燕王,以巩固北方的守卫,防御蒙古族的南犯。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文即位,年号建文。燕王朱棣拥兵自重,以诛奸为名,发动靖难之变,攻入应天,从他侄儿的手里夺取了帝位。朱棣即位之后,鉴于威胁明王朝的主要危险仍然是来自塞外的蒙古族残余势力,首先迁都北平,并把北平改称北京,应天府为留都。明北京城的营建,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才基本上竣工,前后延续了十五年之久。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正式迁都北京。

  1644年,清军入关,明朝灭亡,清朝亦在北京建都,也称京师顺天府,属直隶省。并且实行旗民分居政策,也就是八旗居住内城,汉人和回民居住外城。

  清朝的统治者完全沿用了明朝的北京城,没有什么变动,就连紫禁城在内,也只是对建筑物做了一些重修和局部的、小范围的改建、增建工作。清朝一代在200余年间为满足统治者的享受,大规模地开发了北京西北郊的园林风景区,营建了规模空前、华丽非凡的离宫建筑群。这就是通常所称的西北郊“三山五园”,即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和畅春园、圆明园。清代皇帝在这里观览山水,处理朝政,成为与北京城中紫禁城并重的另一个政治中心。清代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与这一带的园林有密切关系。有人称清代北京是一南一北的“双城”制,可谓不无道理。

  1911年,辛亥革命暴发,清朝覆灭。1月1日,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同年3月迁都北京,直至1928年北伐军攻占北京,张作霖逃回东北,北洋政府垮台。起初北京的地方体制仍依清制,仍称顺天府。1913年,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直辖于北洋政府。这一时期,北京新建了有轨电车系统,和一批优秀的文化教育机构,如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协和医学院等。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由北京退回沈阳途中,在皇姑屯被日本帝国主义者阴谋炸死。同时,南京国民党政府任命阎锡山为京津卫戍总司令,全权接收北京事务。阎锡山进驻北京后,南京政府于15日宣布“统一告成”。6月20日宣布改直隶省为河北省;四大家族之一的陈立夫提出国民党首府在南京,北京不宜用京字,因改北京为北平,为特别市,同时撤销京兆地方。

  1930年6月,北平被降为河北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这一时期,北京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但在文化教育方面仍有相当的优势,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的波士顿”。

  1937年七·七事变后,7月29日,北平被日本侵略者占领,在这里成立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日伪政府于10月12日,将北平又改为北京。

  1945年8月21日,第十一战区孙连仲部收复北京,并重新更名北平。1945年日寇投降后,又改为北平。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9月21日,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北平重新更名为北京,并确定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里宣告成立。

  日下 由于北京自金代以来便长期居于全国统治中心的地位,故亦常被称为“日下”。该词始见于《晋书》,颍川距晋国都洛阳极近,故称日下。后来唐朝诗人王勃作《滕王阁序》时有“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之句,即运用于此典故,此后便以“日下”为国都的代称。清人朱彝尊的《日下旧闻考》中的“日下”即指北京。

  春明 起源于唐代,唐朝首都长安的正门(东门)名为春明门,古人认为东方主春,于是后人遂以“春明”作为首都的别称,北京成为国都后,也曾被称为“春明”。清人孙承泽著有《春明梦余录》,盖其意即此。

  京城 唐天宝元年(742年)以前,称首都长安为京城,以后京城就泛指国都,北京成为国都后,也多将其称为京城,时至今日也是人们称呼北京最常用的代名词。

  京师 京师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公刘》:“京师之野,于时处处。”后世遂称国都为京师。还有一种说法,陕西凤翔有山曰京,有水曰师,因周文王和武王在此建都,故统名为京师,以后便将京师当成国都的代称。北京被定为国都后,常被称为京师。

发布日期:2008-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