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病夫”之辱

昔日吸食鸦片的场所。一进门就有一尊象征中国人屈辱史的“东亚病夫雕塑”。

李小龙影视作品中击碎耻辱牌匾

  泱泱大国,东方巨龙,五千年文明,亿万炎黄子孙……地大物博、人杰地灵,一直是华夏儿女的骄傲。可几何时,“东亚病夫”――这个侮辱性的帽子扣在了我们的头上,列强的欺凌、外人的不屑、甚至是自我的卑微。

  中国近代的体育史,就是一本辛酸的血泪史,而自强不息的中华儿女,用赛场上的奋勇拼搏,把这本辛酸史打造成了奋斗史、成绩册。

  “东亚病夫”蔑称来历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在柏林举行。

  中国申报了近三十个参赛项目,派出了140余人的代表团。在所有的参赛项目中除撑杆跳高选手进入复赛外,其他人都在初赛中即遭淘汰,最终全军覆没。中国代表团回国途经新加坡时,当地报刊上发表了一幅外国漫画讽刺中国人:在奥运五环旗下,一群头蓄长辫、长袍马褂、形容枯瘦的中国人,用担架扛着一个大鸭蛋,题为“东亚病夫”。

  从此,“东亚病夫”就成了外国人对中华儿女的蔑称。当奥运与中国触电的时候,没想到首回的结缘是这么痛苦、这么萧条。

  邀请清王朝未果,远东运动会先河

  中国作为世界大国,自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之日起,就与她结下了难以割舍的不解之缘。

  1894年国际奥委会在筹备第一届奥运会之际,就向当时中国的清王朝发出了邀请,但没有得到答复。1904年以后,奥林匹克运动逐渐为一些有识之士所关注,国内的一些报刊杂志开始对其进行报道,奥运精神得以在华夏大地上传播。1913年中国政府参与发起了奥林匹克运动在亚洲的先驱——远东运动会(最初名为“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1915年国际奥委会承认远东体协,并邀请中国参加下届奥运会和奥委会会议。

  旧中国参加奥运会,刘长春国人第一位

  1924年第八届奥运会上,中国首次派3名运动员参加了表演赛。

  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中国派观察员宋如海对其进行了考察工作。

  1931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被国际奥委会承认为“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国正式参加奥运会的历史自此开始。

  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中国派出由刘长春等6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刘长春在100米、200米预赛中位居小组第五、六名,未能取得决赛权,他是中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选手。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中国派出140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篮球、足球、游泳、田径、举重、拳击、自行车等七个项目的比赛。

  1948年第14届奥运会,中国派出33名男运动员参加了篮球、足球、田径、游泳和自行车等5个项目的比赛,但没有一人进入决赛。

  杨传广广为传扬,洛杉矶激动赛场

  1952年第15届奥运会在芬兰的赫尔辛基举行。中国正式接受邀请较晚,只派出了40人的代表团,可当代表团到达赫尔辛基时,比赛已接近尾声,只有吴传玉参加了百米仰泳比赛。

  1960年罗马奥运会上,中国台北选手杨传广夺得十项全能比赛银牌,这是中国人获得的首枚奥运会奖牌。

  1979年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名称为“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设在中国台湾省台北市的奥委会的名称为“中国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自此,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有了参加奥运会的机会。

  1980年和1984年中国代表团两度参加了冬季奥运会。

  1984年第二十三届洛杉矶奥运会,中国派出353人组成的大型代表团,其中225名运动员参加了除足球、拳击、马术以外的其余16个大项的比赛,共夺得15枚金牌,8枚银牌,9枚铜牌,名列本届奥运金牌榜第四位,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此后的几届奥运会,中国均派出大型代表团参赛,并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

  回顾中国与奥运的多年碰撞,情感因为奥运而开始,缘分因为体育而延续。

  两次申办花落花开,北京奥运期待精彩

  1991年,中国北京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举办2000年夏季奥运会的申请,最后惜以二票之差未获成功。

  1999年,北京市政府再次提出承办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经中国奥委会同意后,由市长亲自前往国际奥委会总部递交了申请书。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取得了金牌榜及奖牌榜均列第三位的好成绩,标志着中国体育水平开始步入世界一流行列。

  2001年北京时间7月13日22:10,北京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上获得第29届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

  中国彻底洗去“东亚病夫”屈辱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最新一期的《求是》杂志刊文指出,国运盛,体育兴。从“东亚病夫”刻骨铭心的屈辱,到笑傲世界体坛的扬眉吐气,中国体育的发展壮大见证了人民共和国繁荣富强的历程,见证了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转自搜狐体育

发布日期:2008-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