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论史》 中国诗论史(上中下)
作  者:霍松林 主编
出 版 社:黄山书社
ISBN:9787807074595
出版日期:2007-1-1
定  价:¥160.00 元
 

  本书对历代诗词曲论专著进行逐一研究。凡重要者介绍其作者、时代和版本情况,概述其主要的理论内容,评价其在中国诗论史上的地位;凡理论价值不高者则列入“存目”,只作简介。全书分诗论、词论、曲论三类,各按成书先后编排,包含诗论专著302种,词论专著104种,曲论专著31种,总计437种。

  霍松林,1921年生,甘肃天水人。著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文艺理论家、诗人、书法家,德高望重,蜚声四海。幼承家学,有“神童”之誉。早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1951年赴陕执教至今,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一编 先秦两汉诗论

概 说

第一章 中国诗论的滥觞和“诗言志”说的提出
  第一节 中国诗论的滥觞
  第二节 春秋赋诗、引诗和“诗言志”说的提出

第二章 儒家诗教的建立——孔门诗论
  第一节 孔子及其思想
  第二节 孔门诗论
  第三节 孔门诗论的评价和影响

第三章 战国诗论
  第一节 战国墨、道、法、杂诸家诗论
  第二节 孟子论《诗》
  第三节 荀子论《诗》
  第四节 屈原诗论

第四章 汉代今文经师的《诗》学
  第一节 三家《诗》
  第二节 刘向的《诗》论
  第三节 《礼记》论诗

第五章 《毛诗》和郑玄论《诗》
  第一节 《诗》毛氏传
  第二节 《毛诗》序
  第三节 郑玄论《诗》

第六章 汉代非正统诗论
  第一节 《淮南子》论诗
  第二节 司马迁论诗

第七章 汉代屈原论
  第一节 西汉屈原论
  第二节 班固和王逸论屈原

第二编 魏晋南北朝诗论

概 说

第一章 曹魏诗论
  第一节 曹丕、曹植的诗论
  第二节 阮籍、嵇康的乐论

第二章 两晋诗论
  第一节 陆机与西晋诗论
  第二节 东晋评诗的风气与葛洪、李充的诗论

第三章 诗学日尊与诗体的律化——文笔之辨和诗的声律说
  第一节 文笔之辨与诗学日尊
  第二节 永明体与声律论

第四章 南北朝诗论派别的分野(上)
  第一节 古体、今体与宫体之界别与论争
  第二节 本之雅什,兼重缘情绮靡——沈约、萧子显与萧绎

第五章 南北朝诗论派别的分野(下)
  第一节 萧统与《昭明文选》
  第二节 颜之推与北朝诗论

第六章 刘勰的诗学巨著《文心雕龙》(上)
  第一节 刘勰与《梁书·刘勰传》
  第二节 “文之枢纽”与“唯务折衷”
  第三节 “剖情析采”与“以裁厥中”

第七章 刘勰的诗学巨著《文心雕龙》(下)
  第一节 以构思为中心的创作论——《神思》兼及《养气》
  第二节 对体制风格的认知与创作规范——《体性》与《定势》
  第三节 批评论中的“圆照”、“博观”、“六观”和“见异”——《知音》

第八章 钟嵘的评诗专著《诗品》
  第一节 钟嵘的身世和《诗品》的体例
  第二节 明体与评诗的理论体系
  第三节 评体与评诗的标准和审美原则

第三编 隋唐五代诗论

概 说

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论
  第一节 王通和隋代诗论
  第二节 唐初史官论诗
  第三节 “四杰”和陈子昂

第二章 盛唐诗论
  第一节 李白和杜甫
  第二节 殷瑶和王昌龄

第三章 中唐诗论
  第一节 皎然和刘禹锡
  第二节 韩愈
  第三节 元结、白居易与元稹

第四章 晚唐五代诗论
  第一节 杜牧和李商隐
  第二节 皮日休及其他
  第三节 司空图
  第四节 晚唐五代的句图、诗格和本事诗

第四编 两宋及金代诗论

概 说

第一章 北宋的诗歌革新
  第一节 诗歌革新的发端与反对西昆体的斗争
  第二节 范仲淹、梅尧臣与苏舜钦
  第三节 诗歌革新的集大成者欧阳修

第二章 北宋中期的诗坛纷争
  第一节 道学家论诗
  第二节 司马光和王安石
  第三节 苏轼

第三章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第一节 黄庭坚
  第二节 陈师道和吕本中
  第三节 杨万里

第四章 南宋三家诗话
  第一节 张戒及其《岁寒堂诗话》
  第二节 姜夔的《白石道人诗说》
  第三节 严羽的《沧浪诗话》

第五章 南宋道学家论诗
  第一节 朱熹
  第二节 真德秀的《文章 正宗》
  第三节 包恢的心学与诗学

第六章 陆游、叶适和刘克庄
  第一节 陆游
  第二节 叶适与永嘉四灵
  第三节 刘克庄

第七章 宋代两种倾向的词论
  第一节 婉约词论的先驱李清照
  第二节 豪放词论的张扬者苏轼、王灼、胡寅与范开

第八章 金代诗论
  第一节 赵秉文
  第二节 王若虚及其《滹南诗话》
  第三节 元好问及其《论诗三十首》

第五编 元明诗论

概 说

第一章 元代诗论
  第一节 元初诗风的转变和理论的表现
  第二节 元中后期诗论
  第三节 《瀛奎律髓》和《唐才子传》
  第四节 元代词曲论

第二章 明初诗论
  第一节 宋濂等的正统诗论
  第二节 高楝的《唐诗品汇》

第三章 从李东阳到前七子的复古诗论
  第一节 李东阳
  第二节 李梦阳
  第三节 何景明和徐祯卿

第四章 复古之风之再起——后七子的诗论
  第一节 前七子复古声浪之衰息与嘉靖中期之反复古
  第二节 后七子复古思潮之再起——谢榛、李攀龙
  第三节 王世贞和王世懋
  第四节 后七子的追随者和胡应麟

第五章 嘉靖、隆庆、万历间的文学新思潮和诗论
  第一节 徐渭
  第二节 李贽
  第三节 汤显祖
  第四节 民歌的鼓吹和冯梦龙

第六章 晚明性灵派的诗论
  第一节 焦兹、屠隆与性灵派的起来
  第二节 袁宗道、袁宏道和袁中道
  第三节 钟惺和谭元春

第七章 明末诗论
  第一节 陆时雍和许学夷
  第二节 陈子龙

第八章 明代词曲论
  第一节 明代词论
  第二节 明曲概述和明初曲论
  第三节 徐渭、何良俊和晚明的本色之论
  第四节 李贽、汤显祖、沈琮和才情、声律之争
  第五节 王骥德、吕天成及其他

第六编 清代诗论

概 说

第一章 钱谦益和虞山诗派的论诗“三绝”
  第一节 钱谦益
  第二节 《围炉诗话》、《钝吟杂录》和《载酒园诗话》

第二章 清初三大家的诗论
  第一节 黄宗羲
  第二节 顾炎武
  第三节 王夫之

第三章 叶燮和《原诗》
  第一节 叶燮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原诗》的诗学观
  第三节 薛雪的《一瓢诗话》

第四章 清代前期的五部重要诗论专著
  第一节 贺贻孙的《诗筏》
  第二节 金圣叹的《杜诗解》
  第三节 《诗辩坻》、《静志居诗话》和《茧斋诗谈》

第五章 清代四个重要诗派的诗论(上)
  第一节 神韵派的代表人物王士祯及其理论主张
  第二节 格调派的代表人物沈德潜及其理论主张

第六章 清代四个重要诗派的诗论(下)
  第一节 性灵派的代表人物袁枚及其理论主张
  第二节 肌理说的代表人物翁方纲及其理论主张

第七章 清代中期的其他诗论家
  第一节 赵翼和他的《瓯北诗话》
  第二节 李调元和他的《雨村诗话》
  第三节 洪亮吉和他的《北江诗话》
  第四节 方东树和他的《昭昧詹言》
  第五节 潘德舆和他的《养一斋诗话》

第八章 清代词论(上)
  第一节 王士祯、邹祗谟与陈维崧的阳羡派词论
  第二节 朱彝尊、汪森和浙西派词论
  第三节 浙派后继者厉鹗、王昶、吴锡麒和郭麟

第九章 清代词论(下)(附曲论)
  第一节 张惠言和常州派词论
  第二节 常州派词论大家周济
  第三节 清代前、中期的几部重要戏曲论著

第七编 晚清诗论

概 说

第一章 晚清诗论
  第一节 晚清新兴诗论的先驱——龚自珍和魏源
  第二节 黄遵宪的“新派诗”和梁启超的“诗界革命”论
  第三节 晚清传统诗论——刘熙载、何绍基和陈衍

第二章 晚清词曲论
  第一节 谭献、陈廷焯、况周颐论词
  第二节 刘熙载、谢章 铤、王国维论词
  第三节 王国维的曲论

后 记

淡定从容的气性朴实厚重的学问
——评霍松林主编《中国诗论史》

汪涌豪  文汇读书周报

  皇皇三大册,洋洋百余万字,由霍松林主编,漆绪邦、梅运生、张连第三先生历十余年撰写的《中国诗论史》终于出版了。开卷细读,深感评骘的平情与允妥。其朴厚的体调和从容的意态,更让人想见老辈学人的谨重与端严。

  霍先生,尤其是三位具体的撰者都是个人20年前拜识的学界前辈。说起这20年,古文论研究大抵走的是如下两条发展路径:一是以“述”为主,立足于文本的清理和总结,还原古代文学批评的基本样态;一是以“作”为主,立足于原典背后意义的阐发与建构,以接续传统资源的当下生命。从目前看,走前一条路的人多些,成果也更丰富,通史之外,一些分体通论的不断出现,在在呈示着这一路研究的耕深拓广。如今,又添此新作,阵容与规模更不同凡响了。全书从诗学批评切入,是为分体专论。但因作者用力勤,论列细,所谓绠长而汲深,故所得甚夥。至从先秦说起,一贯直下晚清,眼界阔而视境远,更使全书在格局上拉来了与同类著作的距离,故又可称辙远而遇广。

  具体地说,尽管全书采用的是按朝代分编,依年代为序的通行体例,且立论与判断少有惊听回视之论,但有一分事实,说一分道理,朴实到极处,恰恰体现出一种难得的淡定与自信。更不要说在许多史料的处理和细节究明方面,都有自己的见解。其平易中见奇崛的贴体确当,娓娓叙述中见从容做细活的静气与耐力,足以纠正“老手颓唐”的旧说,而向人垂示一种从心所欲的高上境界。其间尤可肯定者有三:

  一是背景交待不惮烦细,纤悉备至。这一点看似简单,其实最见功夫。盖一般著述介绍某一种文学思潮或观念、命题时,通常也交待背景,但多常识的重复,草草说过,既不能提携起一个特定时段趣尚变化的消息,也鲜少近事切理的针对性。本书这部分内容不仅翔实,且多为作者读书自得,故运用得既精到恰好,又绰有余裕。譬如论及刘勰生平及其与佛学的关系,就能结合南朝特殊的文化氛围,将《梁书》与《南史》本传相对照,点出前者“然勰为文长于佛理”一句用“然”字转折来区分不同阶段刘勰思想的差异,对了解作者生平殊为关键;而后者删去此字,是将论文为文混为一谈,影响所及,一直至于今人对《文心》旨趣的偏误理解。可谓其大无外,其小又无内。如此于细小处见大义,眼光是很老辣的。

  再是缕列分析往复再三,切中肯綮。本书对各家理论都能做到条分缕析,概括无遗。由于材料精熟,解读精细,有时即使一段文字、一个命题,也能分析出几重涵义,从而使歧义、多义与复义之间隐藏着的古人的深在思想,一一得到究明与落实。譬如介绍金代赵秉文的诗论,于《答李天英书》一文,寥寥数句,能厘析出互相关联的三层意思,从而解明其在如何学古方面所持的立场。类似的例子书中还有很多。当然,不看具体的对象,不酌量问题的轻重,全盘一味如此,也不免支离。作者的这种分析,通常与一个时代诗学发展的主干与脉络相挂联,在火候的把握上足称允当。

  最后是立论判断稳妥含蓄,引而待发。记得汪容祖《史学九章》曾对学术研究中“纵任今情笼罩而疏于识古”的现象提出过批评。再往前,乾嘉学派要人于“古人之身处”多下功夫,而对“后人所知,乃反详于古人”也多有否定。本书作者于此可谓恪守分际,没有把握,从不把话说死。如对“诗言志”这个命题,能从春秋赋诗、引诗说起,指出它尽管涉及作诗,但主要指用诗。“诗以言志”既是理性的行为,那么此“志”必然指用诗者的理性之“志”,而非作诗者的抒情之“志”。这就清理了“志”的理解上存在的种种误读,并排除了“情”的搅扰。引申下去,传统诗论在某种意义上多是读诗用诗之论,即旁观者的工具论,儒家的许多诗论学案都围绕“诗以为用”展开,强调诗的工具性、手段性和功利性,这些都与言说者的旁观身分有关。故诗论是可以分为两途的,用诗者、旁观者之论与作诗者、当行者之论正不相同。当然,这类后续引申,作者通常是谨重不言的,只是字里行间,逗而待出。倘读者细加寻绎,自能浚发思考,有所领会。

  若要说本书的不足,在新材料的占有与拓展方面还是稍有欠缺。譬如近年来为学界广为关注的上博简《孔子诗论》等就未被引入,其实类似这样的新资料,正涵养着学术转进的新的生机。此外对诗论中“道”的关注充分,对“技”的层面,具体到写作技巧、表现手法和字法句法等关注太少,其实这恰恰最能体现传统文学走向自觉过程中,自身本位落实的轨迹,它小可以明了古人真实的趣味和期许,大可以开显传统文论的“汉语性”基因,因此是可以做大的拓辟与发明的。至若未能充分关注域外研究,以达成不同文明的“多边互镜”,更广泛存在于当下的古文论研究,岂只本书未能突破。于此,我们或许要特别提出:仓促求新,固然不足取,躁竞求异,更要不得。但一种摆落窠臼的放空自己,一种脱弃常套的探索未知,用他者的眼光和今天的视境,去原古人的立场,明古人的文心,是不是就一定与立论稳健、行文不苟的迂徐大度不能相容?应该也未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