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学术期刊——《人文中国学报》第三期
 
 

主办:香港浸会大学
出版:上海古籍出版社
刊号:7-5325-4165-7
时间:1996年12月
定价:68.00元

編輯委員會:
(姓氏筆畫為序)

余達心
中國神學研究院

宗靜航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林啟彥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梁元生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陳永明(主編)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單周堯
香港大學中文系

馮耀明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

黃國彬
香港嶺南學院翻譯系

潘銘燊
香港教育學院

鮑紹霖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

鄺健行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羅秉祥
香港浸會大學宗哲系

顧問委員會:

安樂哲 吳宏一
沈宣仁 余英時
李歐梵 周策縱
韋政通 徐中約
孫國棟 張玉法
傅佩榮 趙令揚
劉述先 劉殿爵
謝志偉 顏清湟

《人文中国学报》第三期

《淮南子俶真韻讀》(頁19)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劉典爵

  王念孫遺稿《淮南子韻譜》以古韻分部編排,列出《淮南子》一書叶韻韻字。《韻譜》旨在研究西漢古音而不在研究《淮南》。本文嘗試依《淮南子.俶真篇》正文編排,標出《韻譜》所收用韻之部分,俾便治《淮南》學者查檢;而《韻譜》有所脫漏未足者,試作補訂。

清末至抗日戰爭前我國教學法的改革(頁47)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 周漢光

  我國自清末至抗日戰爭前後,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政治、經濟大變革。在教育上,也經歷了從傳統走到近代化的道路。其間不獨建立了我國近代的學制,在課程與教材方面,也隨著社會的演進,有了新的發展。至於教學法方面,因受了西方教育思想與教學方法的影響,也更能照顧學生的需要,注重啓發式的教學與學生的自學。

  本文的目的,在評述(1)清末至民國成立前、(2)民國成立至五四運動,及(3)五四運動之抗日戰爭前三個階段我國在教學方法方面的發展。其中有因社會背景不同、條件不同,外來的教學經驗未必都能在中國開花結果:有些經改良後為我國不少學校所採用:也有些由我國教育家自行創設而適應本國國情的教學方法。無論如何,這個時期我國教育法的改革,對日後我國教育的發展都有長遠的影響。

分析與綜合——形聲字的雙重特性(頁91)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 周國正

  本文從製碼/編碼及解碼/析碼角度檢討有關漢字(主要是形聲字)特性的兩種看法:一、漢字是詞符性的(logographic),二、漢字字形與讀音之間的關係是晦澀的(opaque)。這兩種看法都是建基於這樣的認識——漢字是整體性的,而拼音是分析性的。實際上這種認識從製碼角度而言既不盡恰當。漢字其實具有既綜合、又分析的特性,心理語言學對漢字進行測試時,結果往往會與預期不符,原因可能就在於此。

老子哲學的無的概念之研究(頁119)

 香港浸會大學宗哲系 吳汝鈞

  《老子》中有三個最重要的概念:道、無、有。要言之,到是真理,無與有表示道這真理的形上性格。但無一概念的内容非常豐富,經筆者細心研究,發現無一概念起碼有六面意思。一、指本體的道。道是客觀的實體,是實際存在的,且是天地萬物成立和滋長的超越依據。無亦是這個意思。二、是本體的道的描述語。無表示道以沖虛為體,由於可長生無窮妙用,包括創生萬物在内。三、表示道的虛無為用。虛無狀態之能有用,由於“反”的義理。四、表示工夫修行。要撤除一切的障礙,化解人生的挫折。五、表示處事方法或態度。這便是無爲和無不為。無爲是不妄爲,不可以做干擾人的本性的事。能如此,則一切都能辦的妥當,這便是無不為。六、指主觀的實踐境界。即在主觀的心上實現客觀的道而成的一種沖虛的精神境界。

  貫串無的這六面意義的,是虛無的狀態。這是客觀的道的性格,也是主觀的心境。

對《白馬論》的邏輯分析(頁151)

 香港科技大學人文文學部 葉錦明

  白馬論的論旨是“白馬非馬”。此說一向以來引起了不少爭議。其實,“白馬非馬”這命題是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語義詮釋的。本文通過邏輯分析的方法,把其中不同的語意詮釋分析清楚,以揭示並由此消解白馬論的誤導性。

商代的秋冬祀典(頁165)

 香港大學中文系 連劭名

  根據殷墟出土的甲骨刻辭的記載,商代已經有了祈請農業豐收的祀典,稱爲“帝秋”、“告秋”、“告秋稱”等等。秋季農作物收穫之後,有“登黍”、“登米”、“登新鬯”的儀式。向祖先貢獻新收穫的穀物和新釀製的香酒。一年中最隆重的祭祀在冬季,全體宗族成員、親戚故舊齊集於宗廟之中,共祭祖先,然後舉行盛大的宴會,就是文獻中所說的“鄉飲酒禮”。

論黃山谷詩的襲變(頁179)

 梁巨鴻

  江西詩派論山谷作詩之法,謂有奪胎法及換骨法。但都無法指出如何謂之奪胎、如何謂之換骨;所舉例子,有渾淆的、有附會的,都無從驗證其所以為作詩之法。此外,山谷本人點石成金之說,亦指在答洪駒父之書牘中偶一提及,實在也沒有提出個甚麽方法,徒增崇拜者的虛美而已。今論黃山谷詩的襲變,意欲指出山谷詩襲取前人詩句之法。簡言之,是用前人的概念為基礎,而更作出新的境界,使讀者在舊有的概念上,有深一層的思考。這種作法,名之為「襲變」。本論文意欲探討山谷作詩之法,及欣賞山谷詩之法,至於山谷詩襲變之類型、意義、價值、影響等俱無涉。

「蘇詩始學劉禹錫故多怨刺」辨(頁199)

 劉衛林

  歷來論蘇軾詩學源出者,往往徵引《後山詩話》「蘇詩始學劉禹錫故多怨刺」這條材料,來説明蘇軾詩與劉禹錫詩的關係。本文從詩歌内容、作品風格及文獻資料各方面,論證蘇軾諷刺詩與劉禹錫詩本無關係。並指出蘇詩多怨刺實有本身原因,非學自劉禹錫。從而得出蘇軾雖曾學劉詩,然而決不在於怨刺的結論,推論今本《後山詩話》所載「蘇詩始學劉禹錫故多怨刺」之說,未必可信。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