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朱 熹

 

数据整理:尹小林



 卷五十二·孟子二 



  ◎公孙丑上之上



    △问夫子当路於齐章

    “‘以齐王,犹反手’,不知置周王於何地?”曰:“此难言,可以意会, 如汤武之事是也。春秋定哀间,周室犹得。至孟子时,天命人心已离矣。”去伪 

    △问夫子加齐之卿相章

    或问:“‘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何分句?”曰:“只是‘虽由此霸王不 异矣’,言从此为霸,为王,不是差异。盖布衣之权重於当时,如财用兵甲之类, 尽岸与他。”乐毅统六国之师,长驱入齐。盖卿 

    公孙丑问孟子“动心否乎”,非谓以卿相当富贵动其心;谓伯王事大,恐孟 子担当不过,有所疑惧而动其心也。闳祖 

    孟子之不动心,非如扬雄之说。“霸王不异矣”,盖言由此可以行伯王之事。 公孙丑见其重大,恐孟子或惧而动心。德明 

    德修问:“公孙丑说不动心,是以富贵而动其心?”先生曰:“公孙丑虽不 知孟子,必不谓以富贵动其心。但谓霸王事大,恐孟子了这事不得,便谓孟子动 心,不知霸王当甚闲事!”因论“知言、养气”。德修谓:“养气为急,知言为 缓。”曰:“孟子须先说‘我知言’,然後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先 问浩然之气,次问知言者,因上面说气来,故接续如此问。不知言,如何养得气?” 德修云:“先须养。有尺,便量见天下长短。”曰:“须要识这尺。”文蔚 

    先生问赵丞:“看‘不动心’章,如何?”曰:“已略见得分明。”曰: “公孔丑初问不动心,只道加以卿相重任,怕孟子心下怯慑了,故有动心之问。 其意谓必有勇力担当得起,方敢不动其心,故孟子下历言所以不动心之故。公道 那处是一章紧要处?”赵举“持其志无暴其气”为对。曰:“不如此。”赵举 “集义所生”以为对。曰:“然。”因言:“欲养浩然之气,则在於直;要得直, 则在於集义。集义者,事事要得合义也。事事合义,则仰不愧,俯不怍。”赵又 问:“‘夫有所受之也’,是如何?”曰:“公如此看文字不得。且须逐项理会, 理会这一项时,全不知有那一项,始得。读大学时,心只在大学上;读论语时, 心只在论语上,更不可又去思量别项。这里一字理会未得,且理会这一字;一句 理会未得,且理会这一句。如‘不动心’一段,更著仔细去看,看著方知更有未 晓处。须待十分晓得,无一句一字窒碍,方可看别处去。”因云:“横渠语录有 一段说:‘读书,须是成诵。不成诵,则思不起。’直须成诵,少间思量起,便 要晓得,这方是浃洽。”贺孙 

    先生问周看“公孙丑不动心”章。答云云。先生曰:“公孙丑初间谓任此重 事,还动心不动心?孟子答以不动心极容易底事,我从四十已不动了。告子又先 我不动心。公孙丑又问不动心有道理,无道理,孟子又告以有。於是又举北宫黝 孟施舍之勇也是不动。然彼之所以不动者,皆强制於外,不是存养之功。故又举 曾子之言云,自反缩与不缩。所以不动只在方寸之间。若仰不愧,俯不怍,看如 何大利害,皆不足以易之。若有一毫不直,则此心便索然。公孙丑又问孟子所以 不动者如何,孟子遂答以‘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若依序问,当先问知 言。公孙丑只承孟子之言,便且问浩然之气。”贺孙 

    器之问“不动心”一条。曰:“此一段为被他转换问,所以答得亦周匝。然 止就前段看语脉气象,虽无後截,亦自可见。前一截已自见得後面许多意足。” 贺孙 

    问:“告子之不动心,是否?”曰:“告子之不动心,是粗法。或强制不动, 金录作“脩身不能不动”。不可知;或临大事而金录作“不”。能不动,亦未可 知,非若孟子酬酢万变而不动也。”又问:“正如北宫黝之勇作“养勇”。否?” 曰:“然。”谟 去伪同。

    告子不动心,是硬把定。闳祖 

    北宫黝孟施舍只是粗勇,不动心。德明 

    孟施舍北宫黝是不畏死而不动心,告子是不认义理而不动心。告子惟恐动著 他心。德明 

    问:“集注云‘施,是发语声’,何也?”曰:“此是古注说。後面只称 ‘舍’字,可见。”问:“有何例可按?”曰:“如孟之反舟之侨尹公之他之类。” 德明 

    问:“集注云:‘子夏笃信圣人。’何以言之?”曰:“这个虽无事实,儒 用录云:“此因孟子说处文义推究,亦无事实可指。”但看他言语。如‘日知其 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看他此处。闳祖录云: “便见得他有个紧把定底意思。”又把孟子北宫黝来比,便见他笃信圣人处。” 夔孙 儒用录云:“详味之,有笃信圣人气象。”闳祖略。

    问:“孟施舍量敌虑胜,似有惧也,孟子乃曰‘能无惧’,如何?”曰: “此孟施舍讥他人之言。舍自云:‘我则能无惧而已。’”问:“那是孟施舍守 约处?”曰:“孟施舍本与北宫黝皆只是勇夫,比曾子不同。如北宫黝孟施舍孟 贲,只是就勇上言;如子襄曾子告子,就义理上言。”去伪 

    问:“如何是孟施舍守约处?”曰:“北宫黝便胜人,孟施舍却只是能无惧 而已矣。如曰‘视不胜,犹胜也’,此是孟施舍自言其勇如此。若他人,则‘量 敌而进,虑胜而会,是畏三军者’尔。‘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去 伪。

    引曾子谓子襄之言,以明不动心之由,在於自反而缩。下文详之。闳祖 

    曾子守约,不是守那约,言所守者约耳。僩 

    今人把“守气不如守约”做题目,此不成题目。气是实物,“约”是半虚半 实字,对不得。守约,只是所守之约,言北宫黝之守气,不似孟施舍守气之约; 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所守之约也。孟施舍就气上做工夫,曾子就理上做工 夫。淳 

    寻常人说“守约”二字极未稳。如云“守气不如守约”,分明将“约”字做 一物,遂以“约”字对“气”字。所谓“守约”者,所守者约耳。谟 去伪同。

    孟子说“曾子谓子襄”一段,已自尽了。只为公孙丑问得无了期,故有後面 许多说话。自修 

    “不得於言”,只是不晓这说话。“言”,只似“道理”字。淳 

    “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得於心,勿求於气”,此告子不动心之法。告子 只就心上理会,坚持其心,言与气皆不理会。“不得”,谓失也。有失於其言, 则曰无害於心。但心不动,言虽失,不必问也。惟先之於心,则就心上整理,不 复更求於气。德明 

    “不得於言,勿求於心”,此正孟子告子不动心之差别处。当看上文云: “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孟子却如此答,便见得告子只是硬做 去,更不问言之是非,便错说了,也不省。如与孟子论性,说“性犹杞柳也”, 既而转“性犹湍水也”。他只不问是非,信口说出,定要硬把得心定。“不得於 言”,谓言之失也;“勿求於心”,谓言之失非干心事也。此其学所以与孟子异。 故孟子章末云:“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端蒙 

    “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得於心,勿求於气”。“不得”,犹曰失也。谓 言有所不知者,则不可求之於心;心有不得其正者,则不可求之於气。孟子谓言 有所不能知,正以心有所不明,故“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可”。其不得於心 者,固当求之心。然气不得所养,亦反能动其心,故“不得於心,勿求於气”, 虽可而未尽也。盖知言只是知理。告子既不务知言,亦不务养气,但只硬把定中 间个心,要他不动。孟子则是能知言,又能养气,自然心不动。盖知言本也,养 气助也。三者恰如行军,知言则其先锋,知虚识实者;心恰如主帅,气则卒徒也。 孟子则前有引导,後有推助,自然无恐惧纷扰,而有以自胜。告子则前後无引助, 只恁孤立硬做去,所以与孟子不动心异也。“不得於言”以下,但作如此看,则 此一章血脉贯通,而於知言养气,诐、淫、邪、遁之辞,方为有下落也。至於 集义工夫,乃在知言之後。不能知言,则亦不能集义。言,如观古圣贤之言,与 听今人之言,皆是。端蒙 

    “不得於心,勿求於气”者,不失其本,则犹可也。不得於言,而不求於心 以考其所失,则其中顽然无所知觉,无以择其义之所安,故断之以“不可”。 端蒙 

    “不得於言,勿求於心”,是心与言不相干。“不得於心,勿求於气”,是 心与气不相贯。此告子说也。告子只去守个心得定,都不管外面事。外面是亦得, 不是亦得。孟子之意,是心有所失,则见於言,如肝病见於目相似。陆子静说: “告子亦有好处,今人非但不识孟子,亦不识告子,只去言语上讨不著。”陆子 静却说告子只靠外面语言,更不去管内面。以某看,告子只是守著内面,更不管 外面。泳 

    问:“告子谓:‘不得於言,勿求於心。’是自己之言耶,是他人之言耶? 若要得後面知言处相贯,则是他人之言。”曰:“这一段,前後都相贯,即是一 样言语。告子於此不达,则不复反求其理於心。尝见陆子静说这一段,大段称告 子所见高。告子固是高,亦是陆子之学与告子相似,故主张他。然陆氏之学更鹘 突似告子。”至云:“陆氏之学不甚教人读书看文字,与告子相似否?”先生曰: “便是。”先生又谓:“养气一段,紧要处是‘自反而缩’,‘以直养而无害’, ‘是集义所生者’。紧要处在此三句上看。”至 

    林问“不得於言,勿求於心”。曰:“此章文义节节相承,须逐节次第理会。 此一节只言告子所以‘先我不动心者’,皆是以义为外,故就告子所言以辩其是 非尔。”又问:“浩然之气,便是西铭意思否?”曰:“考论文义,且只据所读 本文,逐句逐字理会教分明。不须旁引外说,枝蔓游衍,反为无益。如论浩然之 气,便直看公孙丑所问意思如何,孟子所答如何,一径理会去。使当时问答之意, 一一明白了,然後却更理会四旁馀意未晚。今於孟子之意未能晓得,又却转从别 处去,末梢都只恁休去。”又问:“诐、淫、邪、遁之意,如何辨别?”曰: “诐、淫、邪、遁虽是四般,然才有一般,则其馀牵连而生,大概多从诐上 起。诐只是偏,才偏,便自是一边高一边低,不得其正。如杨氏为我,则蔽於 仁;墨氏兼爱,则蔽於义。由其蔽,故多为蔓衍,推之愈阔。如烂物相似,只管 浸淫,陷在一处,都转动不得。如墨者夷之所谓‘爱无差等,施由亲始’。‘爱 无差等’是其本说,又却假托‘施由亲始’之言,栽接以文其说是也。淫辞如此, 自不知其为邪。如列子达生之论,反以好色饮酒为善事,而不觉其离於道也。及 其说不行,又走作逃遁,转从别处去。释氏毁人伦,去四大。人谓其不可行,则 曰:‘虽不毁弃人伦,亦可以行吾说。’此其所以必穷也。”又问:“性善之论 与浩然之气如何?”曰:“性善自是性善,何与於此?方理会浩然之气,未有一 些涯际,又却说性善,又如適来西铭之问也。譬如往一处所,在路留连濡滞,正 所要往之地愈不能达。何如且一径直截去,到此处了,却往他所,何害?此为学 者之大病!”谟 

    问“气,体之充”。曰:“都是这一点母子上生出。如人之五脏,皆是从这 上生出来。”夔孙 

    问:“血气之气与浩然之气不同?”曰:“气便只是这个气,所谓‘体之充 也’便是。”炎 

    志乾,气坤。升卿 

    问“志至焉,气次焉”。曰:“志最紧,气亦不可缓。‘志至焉’,则气便 在这里,是气亦至了。”卓 

    李问:“‘志至焉,气次焉’,此是说志气之大小,抑志气之先後?”曰: “也不是先後,也不是以大小,只是一个缓急底意思。志虽为至,然气亦次那志, 所争亦不多。盖为告子将气忒放低说了,故说出此话。”淳 

    郑太锡问“志至焉,气次焉”。曰:“志最紧要,气亦不可缓,故曰:‘志 至焉,气次焉。’‘持其志,无暴其气’,是两边做工夫。志,只是心之所向。 而今欲做一件事,这便是志。持其志,便是养心,不是持志外别有个养心。”问: “志与气如何分别?”曰:“且以喜怒言之:有一件事,这里便合当审处,是当 喜,是当怒?若当喜,也须喜;若当怒,也须怒,这便持其志。若喜得过分,一 向喜;怒得过分,一向怒,则气便粗暴了,便是‘暴其气’,志却反为所动。 ‘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他心本不曾动,只是忽然吃一跌,气才一暴,则其心 志便动了。”贺孙 

    或问:“‘志至焉,气次焉’,此是说养气次第。志是第一件,气是第二件。 又云‘持其志,无暴其气’,此是言养气工夫,内外须是交尽,不可靠自己自守 其志,便谓无事。气才不得其平,志亦不得其安,故孟子以蹶趋形容之。告子所 谓‘不得於心,勿求於气’,虽是未为全论,程子所以言‘气动志者什一’,正 谓是尔。”曰:“然。两者相夹著,方始‘德不孤’。”胡泳 

    “‘志至气次’,只是先後。志在此,气亦随之。公孙丑疑只就志理会,理 会得志,气自随之,不必更问气也,故云。”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何也?孟子下文专说气,云蹶趋之气,亦能动心。”德明 

    “持其志,无暴其气”,内外交相养。盖既要持志,又须无暴其气。持志养 气二者,工夫不可偏废。以“气一则动志,志一则动气”观之,则见交相为养之 理矣。端蒙 

    既持其志,不必言“无暴其气”可也。然所以言者,圣贤有这物,便做这事。 公孙丑犹疑而问曰:“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 何也?”持其志,只是轻轻地做得去;无暴其气,只是不纵喜怒哀乐。凡人纵之。 节 

    问:“‘持其志,无暴其气’处,古人在车闻鸾和,行则鸣佩玉,凡此皆所 以无暴其气。今人既无此,不知如何而为无暴?”曰:“凡人多动作,多语笑, 做力所不及底事,皆是暴其气。且如只行得五十里,却硬要行百里;只举得五十 斤重,却硬要举百斤,凡此类皆能动其气。今学者要须事事节约,莫教过当,此 便是养气之道也。”时举 

    先生问:“公每读‘无暴其气’,如何?”郑云:“只是喜怒哀乐之时,持 之不使暴戾。”曰:“此乃是‘持其志’。志者,心之所向。持志却是养心,也 不是持志之外别有个养心。持者,把提教定。当喜时,也须喜;当怒时,也须怒; 当哀时,也须哀;当乐时,也须乐。审教定後,发必中节,这是持志。若无暴其 气,又是下面一截事。若不当喜而喜,与喜之过分,不当怒而怒,与怒之过分, 不当哀乐而哀乐,与哀乐之过其节者,皆是暴其气。暴其气者,乃大段粗也。” 卓 

    或问:“人之气有清明时,有昏塞时,如何?”曰:“人当持其志。能持其 志,则气当自清矣。然孟子既说‘持其志’,又说‘无暴其气’,圣贤之言不偏 於一类,如此。盖恐人专於志,而略於气故也。正如说‘必有事焉’,又说‘勿 正心’;说‘勿忘’,又说‘勿助长’,皆此意也。”问:“伊川论持其志曰: ‘只这个也是私,然学者不恁地不得。’”先生曰:“此亦似涉於人为。然程子 之意,恐人走作,故又救之,曰:‘学者不恁地不得。’”因举程子云:“学者 为习所夺,气所胜,只可责志。”又问:“既得後,须放开。不然,却只是守。” 曰:“如‘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也。然此理既熟,自是放出,但未能得如此 耳。”人杰 

    或疑气何以能动志。曰:“志动气,是源头浊者,故下流亦浊也。气动志者, 却是下流壅而不泄,反浊了上面也。”盖卿 

    气若并在一处,自然引动著志,古人所以动息有养也。升卿 

    “遗书曰:‘志一动,则动气;气一动,则动志。’外书曰:‘志专一,则 动气;气专一,则动志。’二者孰是?”曰:“此必一日之语,学者同听之,而 所记各有浅深,类多如此。‘志一动则动气,气一动则动志’,此言未说‘动气 动志’,而先言‘志动气动’,又添入一‘动’字,不若後说所记得其本旨。盖 曰志专一,则固可以动气;而气专一,亦可以动其志也。”谟 

    “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今人奔走而来,偶吃一跌,其气必逆 而心不定,是气之能动其心。如人於忙急之中,理会甚事,亦是气未定也。卓 

    问:“蹶趋反动其心。若是志养得坚定,莫须蹶趋亦不能动得否?”曰: “蹶趋自是动其心。人之奔走,如何心不动得?”曰:“蹶趋多遇於猝然不可支 吾之际,所以易动得心。”曰:“便是。”淳 

    知言,知理也。节 

    知言,然後能养气。闳祖 

    孟子说养气,先说知言。先知得许多说话,是非邪正人杰录作“得失”。都 无疑後,方能养此气也。┿ 人杰同。

    孟子论浩然之气一段,紧要全在“知言”上。所以大学许多工夫,全在格物、 致知。僩 

    知言养气,虽是两事,其实相关,正如致知、格物、正心、诚意之类。若知 言,便见得是非邪正。义理昭然,则浩然之气自生。人杰 去伪同。

    问:“养气要做工夫,知言似无工夫得做?”曰:“岂不做工夫!知言便是 穷理。不先穷理见得是非,如何养得气。须是道理一一审处得是,其气方充大。” 德明 

    知言,则有以明夫道义,而於天下之事无所疑;养气,则有以配夫道义,而 於天下之事无所惧。焘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既知告 子之失,而未知孟子之所以得,敢问焉,而孟子告之。“我知言”者,能识群言 之是非也。浩然,盛大流行之貌,盖天地之气,而吾之所得以充其体者也。孟子 能知人言之是非,告子乃自以其言为外,而不复考其得失;孟子善养其气,而告 子乃以为末而不求,其得失可见矣。端蒙 

    胡文定说:“知言,知至也;养气,诚意也。”亦自说得好。木之 

    胡氏云:“格物,则能知言;诚意,则能养气。”闳祖 

    问:“知言在养气之先,如何?”曰:“知是知得此理。告子便不理会,故 以义为外。如云‘不得於言,勿求於心’,虽言亦谓是在外事,更不管著,只强 制其心。”问:“向看此段,以告子‘不得於言’,是偶然失言,非谓他人言也。” 曰:“某向来亦如此说,然与知言之义不同。此是告子闻他人之言,不得其义理, 又如读古人之书,有不得其言之义,皆以为无害事,但心不动足矣。不知言,便 不知义,所以外义也。如诐、淫、邪、遁,亦只是他人言,故曰‘生於其心’; ‘其’字,便是谓他人也。”又言:“圣门以言语次於德行,言语亦大难。若非 烛理洞彻,胸次坦然,即酬酢应对,蹉失多矣!”因论奏事而言。问:“此须要 记问熟,方临时一一举得出?”曰:“亦未说记问。如沙中之事,张良只云: ‘陛下不知乎?此乃谋反耳!’何尝别有援引?至借箸发八难,方是援引古今。” 问:“伊川龟山皆言张良有儒者气象,先生却以良为任数。”曰:“全是术数。” 问:“养虎自遗患等事,窃谓机不可失。”曰:“此时便了却项羽,却较容易。 然项羽已是无能为,终必就擒也。”德明 今按:“闻他人言”之说,与集注异。

    有问“知言”。先生曰:“言之所发,便是道理。人只将做言看,做外面看。 且如而今对人说话,人说许多,自家对他,便是自家己事,如何说是外面事!” 坐中有聂尉,亦建昌人,与谦言:“先生向日说:‘傅子是天理战罢,人欲宅 眷。’又云:‘傅子是担著官纲担子,到处胡撞人,胡把竞人。’”谦 

    气,一气。浩然之气,义理之所发也。闳祖 

    浩然之气,是养得如此。方子 

    浩然之气,清明不足以言之。才说浩然,便有个广大刚果意思,如长江大河, 浩浩而来也。富贵、贫贱、威武不能移屈之类,皆低,不可以语此。公孙丑本意, 只是设问孟子能担当得此样大事否,故孟子所答,只说许多刚勇,故说出浩然之 气。只就问答本文看之,便见得仔细。谟 

    气,只是一个气,但从义理中出来者,即浩然之气;从血肉身中出来者,为 血气之气耳。闳祖 

    问:“浩然之气,是禀得底否?”曰:“只是这个气。若不曾养得,刚底便 粗暴,弱底便衰怯。”又曰:“气魄大底,虽金石也透过了!”夔孙 

    或问:“孟子说浩然之气,却不分禀赋清浊说。”曰:“文字须逐项看。此 章孟子之意,不是说气禀,只因说不动心,滚说到这处,似今人说气魄相似。有 这气魄便做得这事,无气魄便做不得。”

    文振说浩然之气。曰:“不须多言,这只是个有气魄、无气魄而已。人若有 气魄,方做得事成,於世间祸福得丧利害方敌得去,不被他恐动。若无气魄,便 做人衰飒慑怯,於世间祸福利害易得恐动。只是如此。他本只是答公孙丑‘不动 心’,缠来缠去,说出许多‘养气’、‘知言’、‘集义’,其实只是个‘不动 心’。人若能不动心,何事不可为?然其所谓‘不动心’,不在他求,只在自家 知言集义,则此气自然发生於中。不是只行一两事合义,便谓可以掩袭於外而得 之也。孔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看来这道理,须是刚硬,立 得脚住,方能有所成。只观孔子晚年方得个曾子,曾子得子思,子思得孟子,此 诸圣贤都是如此刚果决烈,方能传得这个道理。若慈善柔弱底,终不济事。如曾 子之为人,语孟中诸语可见。子思亦是如此。如云:‘摽使者出诸大门之外。’ 又云:‘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孟子亦是如此,所以皆做得成。 学圣人之道者,须是有胆志。其决烈勇猛,於世间祸福利害得丧不足以动其心, 方能立得脚住。若不如此,都靠不得。况当世衰道微之时,尤用硬著脊梁,无所 屈挠方得。然其工夫只在自反常直,仰不愧天,俯不怍人,则自然如此,不在他 求也。”又曰:“如今人多将颜子做个柔善底人看。殊不知颜子乃是大勇,反是 他刚果得来细密,不发露。如个有大气力底人,都不使出,只是无人抵得他。孟 子则攘臂扼腕,尽发於外。论其气象,则孟子粗似颜子,颜子较小如孔子。孔子 则浑然无迹,颜子微有迹,孟子,其迹尽见。然学者则须自粗以入细,须见刚硬 有所卓立,然後渐渐加工,如颜子、圣人也。”僩 

    问:“浩然之气,即是人所受於天地之正气否?”曰:“然。”又问:“与 血气如何?”曰:“只是一气。义理附于其中,则为浩然之气。若不由义而发, 则只是血气。然人所禀气亦自不同:有禀得盛者,则为人强壮,随分亦有立作, 使之做事,亦随分做得出。若禀得弱者,则委靡巽懦,都不解有所立作。唯是养 成浩然之气,则却与天地为一,更无限量!”广 

    或问:“浩然之气,是天地正气,不是粗厉底气。”曰:“孟子正意,只说 人生在这里,便有这气,能集义以养之,便可以充塞宇宙,不是论其粗与细、正 与不正。如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只是理如此。若论盗跖,便几於无此 心矣。不成孟子又说个‘有恻隐之心,无恻隐之心’。”

    问“浩然之气”。曰:“这个,孟子本说得来粗。只看他一章本意,是说个 不动心。所谓‘浩然之气’,只似个粗豪之气。他做工夫处虽细腻,然其成也却 只似个粗豪之气,但非世俗所谓粗豪者耳。”僩 

    “浩然之气”一章说得稍粗。大意只是要“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气 便浩然。如“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如 “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自家有道理,对著 他没道理,何畏之有!闳祖 

    “孟子‘养气’一章,大纲是说个‘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上面从北 宫黝孟施舍说将来,只是个不怕。但二子不怕得粗,孟子不怕得细。”或问: “‘合而有助’,‘助’字之训如何?”曰:“道义是虚底物,本自孤单;得这 气帖起来,便自张主皆去声。无所不达。如今人非不为善,亦有合於道义者。若 无此气,便只是一个衰底人。李先生曰:‘“配”,是襯帖起来。’又曰: ‘若说道“襯贴”,却是两物。气与道义,只是一滚发出来,思之。’‘一滚 发出来’,说得道理好。‘襯帖’字,说‘配’字极亲切。”从周 (盖卿 录云:“先生因举延平之言曰:‘“配”是襯帖起来。若道个“襯帖”,却 是两物。道义与气,只是一滚发出来,思之。’‘“一滚发出来”,说得道理好。 “襯帖”字,却说得“配”字亲切。孟子分明说“配义与道”,只是襯帖。 不是两物相襯贴,只是一滚发出来。但道理得此浩然之气襯贴起,方有力量, 事可担当。若无是,则馁矣。’又曰:‘义与道,若无浩然之气襯帖起,纵有 一二合於道义,未免孤单。’”後盖卿录、震录记黎季成所问两条,疑同闻,而 有详略。

    “浩然之气”一章,孔子两句尽之,曰:“内省不疚,夫何惧忧何!”僩 

    问:“他书不说养气,只孟子言之,何故?”曰:“这源流便在那‘心广体 胖’,‘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处来。大抵只是这一个气,又不是别将个甚底 去养他。但集义便是养气,知言便是知得这义。人能仰不愧,俯不怍时,看这气 自是浩然塞乎天地之间!”榦 

    问:“‘养气’一章,皆自大学‘诚意’一章来。”曰:“不必说自那里来, 只是此一个道理,说来说去,自相凑著。”道夫 

    问:“向看‘诚意’章或问云:‘孟子所论浩然之气,其原盖出於此。’道 夫因诵其所谓浩然之说。先生谓:‘也是恁地,只是不要忙。’不知此语是为始 学者言养气之理如此?”曰:“不是恁地。这工夫是忙不得,他所以有‘勿忘、 勿助长’之论。”道夫 

    问:“浩然之气如何看?”曰:“仁义礼智充溢於中,睟然见面盎背,心广 体胖,便自有一般浩然气象。”曰:“此说甚细腻,然非孟子本意。此段须从头 看来,方见得孟子本意。孟子当初如何便当大任而不动心?如何便‘过孟贲远矣’? 如何便‘自反而缩,千万人吾往矣’?只此勇为不惧,便是有浩然之气。此说似 粗而实精。以程子说细考之,当初不是说不及此,只门人记录紧要处脱一两字, 便和全意失了。浩然之气,只是这血气之‘气’,不可分作两气。人之言语动作 所以充满於一身之中者,即是此气。只集义积累到充盛处,仰不傀,俯不怍,这 气便能浩然。”问:“‘配义’之‘配’,何谓‘合而有助’之意?”曰:“此 语已精。如有正将,又立个副将以配他,乃所以助他。天下莫强於理义。当然是 义,总名是道。以道义为主,有此浩然之气去助他,方勇敢果决以进。如这一事 合当恁地做,是义也。自家勇敢果决去做,便是有这浩然之气去助他。有人分明 知得合当恁地做,又恧缩不敢去做,便是馁了,无此浩然之气。如君有过,臣谏 之,是义也。有到冒死而不顾者,便是浩然之气去助此义。如合说此话,却恧缩 不对,便是气馁,便是欿然之气。只是一气馁了,便成欿然之气;不调和, 便成忿厉之气。所以古人车则有和鸾,行则有佩玉,贵於养其气。”问:“‘气 一则动志’,这‘气’字是厉气否?”曰:“亦不必把作厉气。但动志,则已是 不好底气了。‘志动气者什九,气动志者什一’,须是以志为主,无暴其气。孟 子当初乃剩说此一句,所以公孙丑复辩。”问:“集义到成此浩然之气,则气与 义为一矣。及配助义道,则又恐成二物否?”曰:“气与义自是二物。只集义到 充盛处,则能强壮,此气便自浩然,所以又反来助这道义。无是气,便馁而不充 了。”问:“配者,助也。是气助道义而行。又曰‘集义所生’,是气又因义集 而後生。莫是气与道义两相为用否?”曰:“是两相助底意。初下工夫时,便自 集义,然後生那浩然之气。及气已养成,又却助道义而行。”淳 

    厚之问:“浩然之气,迫於患难方失。”曰:“是气先歉,故临事不能支吾。 浩然之气与清明之气自不同。浩然,犹江海浩浩。”可学 

    浩然之气乃是於刚果处见。以前诸儒於此却不甚说,只上蔡云:“浩然,是 无亏欠处。”因举屏山喜孙宝一段。可学 

    问:“上蔡尝曰:‘浩然之气,须於心得其正时识取。’又曰:‘浩然,是 无亏欠时。’窃谓夜气清明,以至平旦,此气无亏欠而得其正,即加‘勿忘、勿 助长’之功以存养之,如何?”曰:“夜气者,乃清明自然之气。孟子示人要切 处,固当存养。若浩然之气,却当从‘吾尝闻大勇於夫子’之语看之,至‘配义 与道,无是馁也。’於此得其正而无亏欠,则其气浩然,天下大事何所做不得!” 又问:“浩然之气,原本在於至大至刚。若用工处,只在‘必有事焉,而勿正, 心勿忘,勿助长’否?”曰:“‘勿忘、勿助长’,亦只是涵泳底意思。用工全 在集义。”佐 

    信州刊李复潏水集有一段说:“浩然之气,只是要仰不愧,俯不怍,便自然 无怯惧。”其言虽粗,却尽此章之意。前辈说得太高,如龟山为某人作养浩堂记, 都说从别处去。闳祖 

    孟子“养气”一段,某说得字字甚仔细,请子细看。

    浩然之气,须是识得分明,自会养得成。若不见得直是是,直是非,欲说不 说,只恁地含含胡胡,依违鹘突,要说又怕不是,这如何得会浩然!人自从生时 受天地许多气,自恁地周足。只缘少间见得没分晓,渐渐衰飒了。又不然,便是 “行有不慊於心”,气便馁了。若见得道理明白,遇事打并净洁,又仰不愧,俯 不怍,这气自浩然。如猪胞相似,有许多气在里面,便恁地饱满周遍;若无许多 气,便厌了,只有许多筋膜。这气只论个浩然与馁,又不然,只是骄吝。有些善, 只是我自会,更不肯向人说。恁地包含,这也只会馁。天地吾身之气非二。贺孙 

    两个“其为气也”,前个是说气之体段如此,後个是说这气可将如此用。 僩 

    问:“伊川以‘至大至刚以直’为绝句,如何?”曰:“此是赵岐说,伊川 从之。以某观之,只将‘至大至刚’为绝句,亦自意义分明。”煇曰:“如此却 不费力。”曰:“未可如此说,更宜将伊川之说思之。”煇 

    问:“程子以‘直’字为句,先生以‘以直’字属下句。”曰:“文势当如 此说。若以‘直’字为句,当言‘至大至刚至直’。又此章前後相应,皆是此意。 先言‘自反而缩’,後言‘配义与道’。所谓‘以直养而无害’,乃‘自反而缩’ 之意。大抵某之解经,只是顺圣贤语意,看其血脉通贯处为之解释,不敢自以己 意说道理也。”人杰 

    “古注及程氏皆将‘至大至刚以直’做一句。据某所见,欲将‘至大至刚’ 为一句,‘以直养而无害’为一句。今人说养气,皆谓在‘必有事焉,而勿正, 心勿忘,勿助长’四句上。要紧未必在此。药头只在那‘以直养而无害’及‘集 义’上。这四句却是个炮炙锻炼之法。直,只是无私曲,集义,只是事事皆直,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便是浩然之气。而今只将自家心体验到那无私曲 处,自然有此气象。”文蔚云:“所以上蔡说:‘於心得其正时识取。’”曰: “是。”文蔚问:“塞天地莫只是一个无亏欠否?”曰:“他本自无亏欠,只为 人有私曲,便欠却他底。且如‘万物皆备於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亦只是 个无亏欠。君仁臣忠,父慈子孝,自家欠却他底,便不快活。‘反身而诚,乐莫 大焉’,无欠阙也。以此见浩然之气只是一个‘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王德修云:“伊川却将‘至大至刚以直’,与坤卦‘直方大’同说。”曰:“便 是不必如此。且只将孟子自看,便见孟子说得甚粗,易却说得细。”文蔚 

    伯丰问“至大至刚以直”字自绝句。曰:“古注如此,程氏从之。然自上下 文推之,故知‘以直’字属下句,不是言气体,正是说用工处。若只作‘养而无 害’,却似{禾儿}笔写字,其话没头。观此语脉自前章‘缩、不缩’来。下章又 云‘是集义所生’,义亦是直意。若‘行有不慊於心,则馁矣’,故知是道用功 夫处。‘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心’字连上句,亦得。但避大学‘正心’, 故将‘心’字连下句。然初不相干,各自取义。古注‘正’字作‘望’字解。如 将‘心勿忘’属上文,‘勿助长’属下文,亦不须如此。只是浩然之气养之未至, 而望有之,便是正。如其正时,只是望之而已。至於助长,则是强探力取,气未 能养,遽欲加人力之私,是为揠苗而已。”┿ 饶录云:“至于期望不得浩然时, 却未能养。遽欲强加力作弄,要教浩然,便是助长也。”

    黎季成问:“伊川於‘以直’处点句,先生却於‘刚’字下点句。”曰: “若於‘直’字断句,则‘养’字全无骨肋。只是‘自反而缩’,是‘以直养而 无害’也。”又问“配义与道”。曰:“道义在人。须是将浩然之气襯贴起, 则道义自然张主,所谓‘配合而助之’者,乃是贴起来也。”先生作而言曰: “此语若与孟子不合者,天厌之!天厌之!”盖卿 

    黎季成问:“‘至大,至刚,以直’,三者乃气之本体,阙一不可。三者之 中,‘直’字尤切,今集注却似以直来养此气。”曰:“不用直,却著甚底来养?” 黎云:“集义工夫是养。”曰:“义便是直。此‘直’字,从曾子‘闻大勇於夫 子,自反而缩’处说起。後来又说‘集义’,与此‘以直养而无害’,皆一章紧 切处。所谓浩然之气,粗说是‘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无所疑畏。故上面 从北官黝孟施舍说来,只是说个不怕。但二子不怕得粗,曾子不怕得细腻。”黎 又问:“‘配义与道’,集注云‘配者,合而有助’之意。窃疑‘配’字,罕有 以助为释者。”曰:“公如何说?正好商量。”曰:“浩然之气,集义而成者, 其用则无非义,其体则道也。”曰:“却如何是合?”曰:“浩然之气,与道义 无间异。”曰:“如此则是无分别,此一段都缓慢了。公归去仰卧思量,心必不 安。”黎又云:“先生之意甚明切。某所疑,‘配’字非助。”曰:“此谓道义 得浩然之气助之,方有张主。如以一碗水攙一碗水,则刚果勇决,无所疑惮, 有以任重做得去。若个人做得一件半件事合道义,而无浩然之气来配助,则易颓 堕了,未必不为威武所屈,贫贱所移,做大丈夫不得。”又云:“‘助’字,释 ‘配’字乃得之。”李先生云:“助,是陪贴底字。”先生又曰:“某解此段, 若有一字不是孟子意,天厌之!”又曰:“无此气之扶持之,仁或见困於不仁, 义或见陵於不义。”震 

    “遗书以李端伯所录最精,故冠之篇首。然端伯载明道所言,以‘至大至刚’ 为句,以‘直养’二字属下句。及杨遵道录伊川之言,则曰:‘先生无此说,断 然以“至大至刚以直”为一句。’二说正相抵牾。”曰:“‘至大至刚以直’, 赵台卿如此解。‘直养’之说,伊川嫌其以一物养一物,故从赵注。旧尝用之, 後来反覆推究,却是‘至大至刚’作一句,‘以直养而无害’作一句,为得孟子 之意。盖圣贤立言,首尾必相应。如云‘自反而缩’,便有直养意思。集义之说 亦然。端伯所记明道语未必不亲切,但恐伊川又自主张得别,故有此议论。今欲 只从明道之说也。”谟 

    问:“明道以‘以直养而无害’为句,伊川云:‘先兄无此说。’何也?” 曰:“看那一段意思,明道说得似乎有理。孟子所谓‘以直’者,但欲其无私意 耳。以前头说‘自反而缩,自反而不缩’处,都是以直养底意思。气之体段,本 自刚大,自是能塞天地,被人私意妄作,一向蔽了他一个大底体段。故孟子要人 自反而直,不得妄有作为,以害其本体。如明道所说,真个见得孟子本意。”又 云:“伊川为人执,便道是‘先兄无此言’也。”

    问:“伊川作‘以直’点如何?”曰:“气之体段,若自刚大外更著一二字 形容也得,然工夫却不在上面。须要自家自反而直,然後能养而无害也。”又问: “诐、淫、邪、遁”。曰:“诐,只是偏。诐,如人足跛相似,断行不得。 且杨墨说‘为我’‘兼爱’,岂有人在天地间孑然自立,都不涉著外人得!又岂 有视人如亲,一例兼爱得!此二者皆偏而不正,断行不得,便是蔽於此了。至淫 辞,则是说得愈泛滥,陷溺於中,只知有此而不知有他也。邪辞,则是陷溺愈深, 便一向离了正道。遁辞,则是说得穷後,其理既屈,自知去不得,便别换一个话 头。如夷之说‘施由亲始’之类,这一句本非他本意,只临时撰出来也。”先生 又云:“‘生於其心,害於其政’者,是才有此心,便大纲已坏了。至‘发於其 政,害於其事’,则是小底节目都以次第而坏矣。”因云:“孟子是甚么底资质! 甚么底力量!却纤悉委曲,都去理会,直是要这道理无些子亏欠。以此知学问岂 是执一个小小底见识便了得!直是要无不周匝,方是道理。要须整顿精神,硬著 脊骨与他做将去,始得。”时举 植同。

    王德修说:“浩然之气,大、刚、直,是气之体段;实养处是‘必有事焉’ 以下。”曰:“孟子浩然之气,要处只在集义。集义是浩然之气生处。大、刚与 直,伊川须要说是三个,何也?”大雅云:“欲配‘直、方、大’三德。”曰: “坤‘直方’,自是要‘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大’,自是‘敬义立而德不 孤’。孔子说或三或五,岂有定例。据某看得,孟子只说浩然之气‘至大至刚’, 养此刚大,须是直。‘行有不慊於心’,是不直也,便非所以集义,浩然从何而 生?曾子说‘自反而缩,自反而不缩’,亦此类也。如‘必有事焉’,是事此集 义也。‘而勿正’,是勿必此浩然之生也。正,待也,有期必之意。公羊曰: ‘师出不正反,战不正胜。’古语有然。‘心勿忘’,是勿忘此义也。‘勿助长’, 是勿助此气也。四句是笼头说。若论浩然之气,只是刚大,养之须是直。盖‘以 直’只是无私曲之心,仰不愧,俯不怍。如此养,则成刚大之实,而充塞天地之 间不难也。所以必要集义,方能直也。龟山谓‘嫌以一物养一物’,及他说,又 自作‘直养’。某所以不敢从伊川之说。”大雅 

    气虽有清浊厚薄之不齐,然论其本,则未尝异也。所谓“至大至刚”者,气 之本体如此。但人不能养之,而反害之,故其大者小,刚者弱耳。闳祖 

    “以直养而无害”,谓“自反而缩”,俯仰不愧,故能养此气也,与大学 “自慊”之意不同。自慊者,“如好好色,如恶恶臭”,皆要自己慊足,非为人 也。谟 

    “以直养”是“自反而缩”,“集义”是“直养”。然此工夫须积渐集义, 自能生此浩然之气;不是行一二件合义底事,能博取罃然之气也。集义是岁月之 功,袭取是一朝一夕之事。从而掩取,终非己有也。德明 

    “养而无害”。要养,又要无害。助长是害处。又曰:“‘必有事焉’,只 是‘集义’。”炎 

    “‘至大至刚’气之本体,‘以直养而无害’是用功处,‘塞乎天地’乃其 效也。”问:“塞乎天地,气之体段本如此。充养到浩然处,然後全得个体段, 故曰:‘塞乎天地。’如但能之,恐有误字。所谓‘推之天地之间,无往而不利’, 恐不然。”曰:“至塞乎天地,便无往不可。”德明 

    问:“浩然之气如何塞乎天地?”曰:“塞乎天地之间,是天地之正气。人 之血气有限,能养之,则与天地正气亦同。”又问:“塞,莫是充塞否?”曰: “是遍满之意也。”去伪 

    问“塞乎天地之间”。曰:“天地之气无所不到,无处不透,是他气刚,虽 金石也透过。人便是禀得这个气无欠阙,所以程子曰:‘天人一也,更不分别。 浩然之气,乃吾气也,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一为私意所蔽,则慊然而馁,却 甚小也。’”又曰:“浩然之气,只是气大敢做。而今一样人,畏避退缩,事事 不敢做,只是气小。有一样人未必识道理,然事事敢做,是他气大。如项羽‘力 拔山兮气盖世’,便是这样气。人须是有盖世之气方得。”文蔚录云:“塞天地, 只是气魄大,如所谓‘气盖世’。”又曰:“如古人临之以死生祸福而不变,敢 去骂贼,敢去徇国,是他养得这气大了,不怕他。又也是他识道理,故能如此。”

    问:“‘塞乎天地之间’,是元气体段合下如此。或又言:‘只是不疑其行, 无往不利。’何也?”曰:“只为有此体段,所以无往不利。不然,须有碍处。” 问:“程子:‘有物始言养,无物养个甚?’此只要识得浩气体段否?”曰: “只是说个大意如此。”问:“先生解西铭‘天地之塞’作‘窒塞’之‘塞’, 如何?”曰:“後来改了,只作‘充塞’。横渠不妄下字,各有来处。其曰‘天 地之塞’,是用孟子‘塞乎天地’;其曰‘天地之帅’,是用‘志,气之帅也’。” 德明 

    气,只是这个气。才存此心在,此气便塞乎天地之间。泳 

    问:“人能仰不愧,俯不怍,便有充塞天地底气象否?”曰:“然。才有不 慊於心,便是馁了。”广 

    上章既说浩然如此,又言“其为气也,配义与道”,谓养成浩然之气以配道 义,方襯贴得起。不然,虽有道义,其气慑怯,安能有为!“无是,馁也”, 谓无浩气,即如饥人之不饮食而馁者也。德明 

    气配道义,有此气,道义便做得有力。淳 

    郑问:“‘配义与道’,‘配’是合否?”曰:“‘配’亦是合底意。须思 是养得这气,做得出,方合得道义。盖人之气当於平时存养有素,故遇事之际, 以气助其道义而行之。配,合也,助也。若於气上存养有所不足,遇事之际,便 有十分道理,亦畏怯而不敢为。”郑云:“莫是‘见义而不为,无勇也’底意思 否?”曰:“亦是这个道理。”又曰:“所谓‘气’者,非干他事。只是自家平 时仰不愧,俯不怍,存养於中,其气已充足饱满,以之遇事,自然敢为而无畏怯。 若平时存养少有不足,则遇事之际,自是索然而无馀矣。”卓 贺孙同。

    或问“浩然之气,配义与道”。曰:“如今说得大错,不肯从近处说。且如 ‘配’字,是将一物合一物。义与道得此浩然之气来贴助配合,自然充实张主。 若无此气,便是馁了。‘至大至刚’,读断。‘以直养而无害’,以直,方能养 得,便是前面说‘自反而缩’道理。‘是集义所生’,是气是积集许多义理而生, 非是将义去外面袭取掩扑此气来。粗说,只是中有主,见得道理分明,直前不畏 尔。孟施舍北宫黝便粗糙,曾子便细腻尔。”谦 

    “配义与道”,配从而合之也。气须是随那道义。如云地配天,地须在天後, 随而合之。妇配夫亦然。毕竟道义是本,道义是形而上者,气是形而下者。若道 义别而言,则道是体,义是用。体是举他体统而言,义是就此一事所处而言。如 父当慈,子当孝,君当仁,臣当敬,此义也。所以慈孝,所以仁敬,则道也。故 孟子後面只说“集义”。端蒙 

    问“配义与道”。曰:“道义是公共无形影底物事,气是自家身上底物。道 义无情,若自家无这气,则道义自道义,气自气,如何能助得他。”又曰:“只 有气魄,便做得出。”问:“气是合下有否?”曰:“是合下有。若不善养,则 无理会,无主宰,或消灭不可知。或使从他处去,亦不可知。”夔孙 

    “养气”章,道义与气,不可偏废。虽有此道义,苟气不足以充其体,则歉 然自馁,道气亦不可行矣。如人能勇於有为,莫非此气。苟非道义,则亦强猛悍 戾而已。道义而非此气以行之,又如人要举事,而终於委靡不振者,皆气之馁也。 “必有事焉而勿正”,赵氏以希望之意解“正”字,看来正是如此,但说得不甚 分明。今以为期待之意,则文理不重複。盖必有事於此,然後心不忘於此。正 之不已,然後有助长之患。言意先後,各有重轻。“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 夏”。数子所为,本不相侔;只论养勇,借彼喻此,明其所养之不同尔。正如公 孙丑谓“夫子过孟贲远矣”!孟贲岂孟子之流!只是言其勇尔。谟 

    方集义以生此气,则须要勉强。及到气去配义与道,则道义之行愈觉刚果, 更无凝滞,尚何恐惧之有!谟 

    问“配义与道”。曰:“此为理会得道理底,也须养得气,才助得它。” 夔孙 

    “配义与道”,只是说气会来助道义。若轻易开口,胡使性气,却只助得客 气。人才养得纯粹,便助从道义好处去。赐 

    “配义与道”。道是体。一事有一理,是体;到随事区处,便是义。士毅 

    问:“气之所配者广矣,何故只说义与道?”曰:“道是体,义是用。程子 曰:‘在物为理,处物为义。’道则是物我公共自然之理;义则吾心之能断制者, 所用以处此理者也。”广 

    “配义与道”,如云“人能弘道”。可学 

    气、义互相资。可学 

    问:“浩然之气,人人有之,但不养则不浩然尔。”曰:“是。”又问: “‘配’字,从前只训‘合’,先生以‘助’意释之,有据否?”曰:“非谓配 便是助,但养得那气充,便不馁。气充,方合得那道义,所以说有助之意。” 义刚 

    “‘配义与道’,集注云‘配者,合而有助’之谓。”炎谓:“此一句,从 来说不分晓。先生作‘合而有助’,便觉得宾主分晓,工夫亦自有径捷。”曰: “语意是如此。气只是助得道义。”炎 

    问“合而有助”之意。曰:“若无气以配之,则道义无助。”煇 

    问“合而有助”之意。曰:“气自气,道义自道义。若无此气,则道义亦不 可见。世之理直而不能自明者,正为无其气耳。譬如利刀不可斩割,须有力者乃 能用之。若自无力,利刀何为?”力行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有一样人,非不知道理,但为气怯, 更帖襯义理不起。闳祖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配,合也。义者,人心节制之用; 道者,人事当然之理。馁,不饱也。气由道义而有,而道义复乘气以行,无异体 也。得其所养,则气与道义初不相离,而道义之行,得以沛然无所疑惮者。若其 无此,则如食之不饱,虽欲勉於道义,而亦无以行矣。气者,道义之成质,故必 集义乃能生之。集义,犹言“积善”。端蒙 

    “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将这气去助道义,方能行得去。若平时不得养, 此气衰飒了,合当做底事,也畏缩不敢去做。如朝廷欲去这一小人,我道理直了, 有甚怕他不敢动著。知他是小人不敢去他,只是有这气自衰了。其气如此,便是 合下无工夫。所谓“是集义所生者”,须是平时有集义工夫,始得。到行这道义 时,气自去助他。集义是平时积累工夫,“配义与道”,是卒然临事,气配道义 行将去。此两项,各自有顿放处。但将粗处去看,便分晓。春秋时欲攻这敌国, 须先遣问罪之词。我这里直了,将这个去摧他势,他虽有些小势力,亦且消沮去 了。汉高祖为义帝发丧,用董公言:“明其为贼,敌乃可服。”我这个直了,行 去自不怕得它。 

    或问:“‘配义与道’,盖人之能养是气,本无形声可验。惟於事物当然之 理上有所裁制,方始得见其行之勇,断之决。缘这道义与那气冢合出来,所以 ‘无是,馁也’。”曰:“更须仔细。是如此,其间但有一两字转换费力,便说 意不出。”又问:“後面说‘集义所生’。这个养气底规模,如何下手?都由酬 酢应接,举皆合义。人既如此俯仰无愧,所以其气自然盛大流行。”焘录云: “问养气。曰:‘酬酢应接,举皆合义,则俯仰并无愧怍。故其气自然盛大流行。’” 曰:“这後方可说配义。集义与配义,是相向说。初间其气由集义而生,後来道 义却须那气相助,是以无所疑惮。”胡泳 

    李问:“‘无是,馁也’,是指义,是指气?”曰:“这是说气。”曰: “下面如何便说‘集义所生’?”曰:“上截说须养这气,下再起说所以生此气。 每一件事做得合义,便会生这气;生得这气,便自会行这义。伊川云:‘既生得 此气,语其体,则与道合;语其用,则莫不是义。譬之以金为器,及其器成,方 命得此是金器。’‘生’字与‘取’字相对说,生是自里面生出,取是自外面取 来。且如今人有气魄,合做事,便做得去。若无气魄,虽自见得合做事,却做不 去。气只是身中底气,道义是众人公共底。天地浩然之气,到人得之,便自有不 全了,所以须著将道理养到浩然处。”贺孙 

    问:“前贤云:‘譬如以金为器,器成方得命为金器。’旧闻此说,遂谓 ‘无是,馁也’,‘是’字指道义而言。”先生曰:“不知当时如何作如此说。” 力行 

    孟子做义上工夫,多大小大!养气只是一个集义。

    孟子许多论气处,只在“集义所生”一句上。去伪 

    或问“集义”。曰:“只是无一事不求个是而已矣。”恪 

    或问“集义”。曰:“集义,只是件件事要合宜,自然积得多。”盖卿 

    或问“集义”。曰:“事事都要合道理,才有些子不合道理,心下便不足。 才事事合道理,便仰不愧,俯不怍。”因云:“如此一章,初看道,如何得许多 头绪,恁地多?後来看得无些子窒碍。”贺孙 

    问“集义”。曰:“集,犹聚也。‘处物为义’,须是事事要合义。且如初 一件合义了,第二、第三件都要合义,此谓之‘集义’。或问伊川:‘义莫是中 理否?此理如何?’曰:‘如此说,却是义在外也。’盖有是有非,而我有以处 之,故为义。”端蒙 

    “集义”,谓如十事有一事不合义,则便有愧。须是集聚众义,然後是气乃 生。“非义袭而取之”,非是於外求得是义,而抟出此气也。震 

    “养浩然之气”,只在“集义所生”一句上。气,不是平常之气,集义以生 之者。义者,宜也。凡日用所为所行,一合於宜,今日合宜,明日合宜,集得宜 多,自觉胸中慊足,无不满之意。不然,则馁矣。“非义袭而取之”,非是外取 其义以养气也。“配义与道”者,大抵以坤配乾,必以乾为主;以妻配夫,必以 夫为主。配,作随底意思。以气配道义,必竟以道义为主,而气随之,是气常随 著道义。谟 

    或问“是集义所生者”一句。曰:“‘是集义’者,言是此心中分别这是义 了,方做出来,使配合得道义而行之,非是自外而袭得来也。‘生’字便是对 ‘取’字而言。”卓 

    或问:“人有生之初,理与气本俱有。後来欲动情流,既失其理,而遂丧其 气。集义,则可以复其性而气自全。”曰:“人只怕人说气不是本来有底,须要 说人生有此气。孟子只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又说‘是集 义所生者’,自不必添头上一截说。吕子约亦是如此数摺价说不了。某直敢说, 人生时无浩然之气,只是有那气质昏浊颓塌之气。这浩然之气,方是养得恁地。 孟子只谓此是‘集义所生’,未须别说。若只管谓气与道义,皆是我本来有底; 少间要行一步,既怕失了道义,又怕失了气。恰似两只脚并著一只袴,要东又牵 了西,要西又牵了东,更行不得。”胡泳 

    问:“此气是当初禀得天地底来,便自浩然,抑是後来集义方生?”曰: “本是浩然,被人自少时坏了,今当集义方能生。”曰:“有人不因集义,合下 来便恁地刚勇,如何?”曰:“此只是粗气,便是北宫黝孟施舍之勇底,亦终 有馁时。此章须从头节节看来看去,首尾贯通,见得活方是,不可只略猎涉说得 去便是了。”淳 

    问:“孟子养浩然之气,如所谓‘集义’,‘勿忘勿助’,‘持其志,无暴 其气’,似乎皆是等级。”曰:“他祇是集义。合当做底便做将去,自然塞乎天 地之间。今若谓我要养气,便是正,便是助长。大抵看圣贤文字,须要会得他这 意。若陷在言语中,便做病来。”道夫 

    “集义,故能生浩然之气”。问:“何以不言仁?”曰:“浩然之气无他, 只是仰不愧,俯不怍,无一毫不快於心,自生浩然之气。只合说得义。义,便事 事合宜。”德明 

    问一之:“看浩然之气处如何?”曰:“见集义意思,是要得安稳。如讲究 书中道理,便也要见得安稳。”曰:“此又是穷理,不是集义。集义是行底工夫, 只是事事都要合义。穷理则在知言之前。穷理,是做知言工夫,能穷理,然後能 知言。”淳 

    问:“浩然之气,集义是用功夫处否?”曰:“须是先知言。知言,则义精 而理明,所以能养浩然之气。知言正是格物、致知。苟不知言,则不能辨天下许 多淫、邪、诐、遁。将以为仁,不知其非仁;将以为义,不知其非义,则将何 以集义而生此浩然之气。气只是充乎体之气,元与天地相流通。只是仰不愧,俯 不怍,自然无恐无惧,塞乎天地。今人心中才有歉愧,则此气自然消馁,作事更 无勇锐。‘配义与道’者,配是相合而有助。譬如与人斗敌,又得一人在後相助, 自然愈觉气胜。告子‘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得於心,勿求於气’,只是一味 勃然不顾义理。如此养气,则应事接物皆去不得。孟子是活底不动心,告子是死 底不动心。如孟子自是沉潜积养,自反而缩,只是理会得道理是当。虽加齐卿相, 是甚做不得?此章正要反覆子细看:公孙丑如何问?孟子如何答?孟子才说‘志 至焉,气次焉,持其志,无暴其气’,公孙丑便以志为至,以气为第二等事,故 又问何故又要无暴其气?孟子方告之以不特志能动气,而气亦能动志也。气能动 志,须是寻常体察。如饮酒固能动志,然苟能持其志,则亦不能动矣。”侍坐者 有於此便问:“直、方、大如何?”曰:“议论一事未分明,如何隔向别处去。 下梢此处未明,彼又不晓,一切泛然无入头处。读书理会义理,须是勇猛径直理 会将去。正如关羽擒颜良,只知有此人,更不知有别人,直取其头而归。若使既 要砍此人,又要砍那人,非惟力不给,而其所得者不可得矣。又如行路,欲往一 处所,却在道边闲处留滞,则所欲到处,何缘便达。看此一章,便须反覆读诵, 逐句逐节互相发明。如此三二十过而曰不晓其义者,吾不信也。”谟 

    “养气”一段,紧要只在“以直养而无害”,“是集义所生”,“自反而缩” 等处。又曰:“‘非义袭而取之’,其语势如‘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 却不是说有无四体底人。言此气须是集义方生得,不是一旦向义外面袭取得那气 来,教恁地浩然。”植 

    问:“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非义袭而取之也’,如何?”曰:“此是反 覆说,正如所谓‘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是积集众义所生, 非是行一事偶然合义,便可掩袭於外而得之。浩然之气,我所固有者也。”广 

    问:“‘集义’,是以义为内,‘义袭’,是以义为外否?”曰:“不必如 此说。此两句是掉转说,如云:‘我固有之也,非由外铄我也。’盖义本於心, 不自外至。积集此义而生此气,则此气实生於中。如北宫黝孟施舍之勇,亦自心 生。”又问:“集注云:‘非由只行一事,偶合於义,便可以掩袭於外而得之。’” 曰:“集义是集众义,故与只行一事相对说。袭,犹兵家掩袭之‘袭’,出其不 意,如劫寨相似,非顺理而行,有积集工夫者也。”人杰 

    “非义袭而取之”,谓积集於义,自然生得此气,非以浩然为一物,可以义 袭取之也。德明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须是积习持养,则气自然生,非谓一 事合宜,便可掩取其气以归於己也。闳祖 

    问“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曰:“今说‘集义’,如学者工夫, 须是於平日所为之事,求其合於义者而行之。积集既久,浩然气自生。若说‘义 袭’,则於一事之义勇而为之,以壮吾气耳。袭,如用兵掩袭之‘袭’,犹曰於 一事一行之义,勇而为之,以袭取其气也。”人杰 

    正淳问:“‘非义袭而取之’,如何?”曰:“所谓‘义袭而取之’者,袭, 如用兵之袭,有袭夺之意,如掩人不备而攻袭之。谓如才得行一件事合义,便将 来壮吾气,以为浩然之气可以攫拏而来,夫是之谓袭。若集义者,自非生知,须 是一一见得合义而行。若是本初清明,自然行之无非是义,此舜‘由仁义行’者。 其他须用学知。凡事有义,有不义,便於义行之。今日行一义,明日行一义,积 累既久,行之事事合义,然後浩然之气自然而生。如金溪之学,向来包子只管说 ‘集义,袭义’。某尝谓之曰:‘如此说孟子,孟子初无‘袭义’。今言‘袭义’, 却是包子矣!其徒如今只是将行得一事合义,便指准将来长得多少精神,乃是告 子之意。但其徒禁锢著,不说出来。”┿ 

    “非义袭而取之”,见江西人只爱说“义袭”,不知如何袭?只是说非以义 掩取是气。盖气自内而生,非由外而入。盖卿 

    问:“无浩然之气,固是襯贴他义不起。然义有欠阙,即气亦馁,故曰: ‘行有不慊於心,则馁矣。’窃谓气与义必相须。”曰:“无义则做浩然之气不 成。须是集义,方成得浩然之气。”德明 

    浩然,要事事合义。一事馁,便行不得。可学 

    问:“明道说浩然之气,曰:‘一为私意所蔽,则欿然而馁,知其小矣。’ 据孟子後面说:‘行有不慊於心,则馁矣。’先生解曰:‘所行一有不合於义, 而自反不直,则不足於心,而体自有所不充。’只是说所行不义,则欿然而馁。 今说‘蔽’字,则是说知之意,不知何如?”曰:“蔽,是遮隔之意。气自流通 不息,一为私意所遮隔,则便去不得。今且以粗言之:如项羽一个意气如此,才 被汉王数其罪十,便觉沮去不得了。”广 

    问:“集注云:‘告子外义,盖外之而不求,非欲求之於外也。’”曰: “告子直是将义屏除去,只就心上理会。”因说:“陆子静云:‘读书讲求义理, 正是告子义外工夫。’某以为不然。如子静不读书,不求义理,只静坐澄心,却 似告子外义。”德明 集注非定本。

    养气二项:“敬以直内,必有事。义以方外。”集义。方 

    孟子论养气,只全就已发处说;程子论养志,自当就未发处说,养志莫如 “敬以直内”。各是一义,自不妨内外交养。不可说孟子救告子义外之失,而姑 为此言也。

    “必有事焉”,是须把做事做。如主敬,也须是把做事去主;如求放心,也 须是把做事去求;如穷理,也须是把做事去穷。僩 

    郑天禧问:“‘必有事焉而勿正’,当作绝句否?”曰:“元旧是恁地读。” 卓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此言“正心”,自与大学语脉不同。此“正”字 是期待其效之意。“仁者先难而後获”。正心是先获意思,先获是先有求获之心。 古人自有这般语。公羊传云:“师出不正反,战不正胜。”此“正”字,与孟子 说“正心”之“正”一般。言师出不可必期其反,战不可必期其胜也。贺孙 

    问“必有事焉而勿正”之义。曰:“正,犹等待之意。赵岐解云:‘不可望 其福。’虽说意粗了,其文义却不错。此正如‘师出不正反,战不正胜’之‘正’。 古人用字之意如此,言但当从事於此,而勿便等待其效之意。”或问:“此便是 助长否?”曰:“‘正’,未是助长,待其效而不得,则渐渐助之长矣。譬之栽 木,初栽即是望其长,望之之久而不如意,则揠苗矣!明道曰‘下言之渐重’, 此言却是。”後因论“仁者先难而後获”,洽曰:“先解‘勿正’字,颇有後获 之意。”曰:“颇有此意。”曰:“如此解,则於用工处侭有条理。”曰: “圣贤之言,条理精密,往往如此。但看得不切,错认了他文义,则并与其意而 失之耳。”洽。

    “必有事焉,而勿正”,有事,有所事也;正,预期也。言人之养气,须是 集义。苟有未充,不可预期其效,而必强为以助其长也。端蒙 

    “必有事焉,而勿正”,这里是天命流行处。谟 

    “‘勿正’所以为预期者,亦犹程子所谓‘思而曰善,然後为之,是正之之 意’欤?”曰:“程子此言稍宽。今以正为预期者,却有引据,所谓‘战不正胜’, 是也。”谟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是养气中一节目,饶本作:“集 义中小节目。”不要等待,不要催促。淳 

    事、正、忘、助相因。无所事,必忘;正,必助长。闳祖 

    “集义”,如药头;“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如制度。 闳祖 

    “必有事焉”,谓有所事,只是集义也。正则有所待,盖必之之意。“勿忘, 勿助长”,但勿忘,则自然长。助长,则速之如揠苗者也。德明 

    或问“必有事焉,而勿正”。曰:“正便是期必。集义多,则浩然之气自生。 若著一个意在这里等待他生,便为害。今日集得多少义,又等他气生;明日集得 多少义,又等他气生,这都是私意,只成得一个助长。恁地,则不惟气终不会生, 这所集之义已不得为是了。”

    或问“必有事焉而勿正”。曰:“正是等待之意。如一边集义,一边在此等 待那气生。今日等不见,明日又等不见,等来等去,便却去助长。”恪 

    “勿正心”,勿期其浩然也。“勿忘”者。勿忘其下工夫也。“助长”者, 无不畏之心,而强为不畏之形。节 

    “勿忘,勿助长”,本连上文“集义”而言,故勿忘,谓勿忘集义也。一言 一动之间,皆要合义,故勿忘。助长,谓不待其充,而强作之使充也。如今人未 能无惧,却强作之,道我不惧;未能无惑,却强作之,道我不惑,是助长也。有 事,有事於集义也。勿正,谓勿预等待他,听其自充也。升卿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下两句,非是覆解上两句,此 自有浅深。勿正,是勿期必其如此;勿助长,是不到那地位了,不可硬要充去。 如未能集义,不可硬要浩然。才助长,在我便有那欺伪之心,施於事,末梢必不 胜任,譬如十钧之力而负千钧。故助长之害最大!端蒙 

    “必有事焉”,谓集义。正,是期望;忘,是不把做事;助长,是作弄意思。 世自有此等人。孟子之意,只是如此粗言之。要之,四者初无与养气事。只是立 此界至,如东至某,西至某,其中间一段方是浩然处也。”必大 

    问:“预期其效如何?”曰:“集义於此,自生浩然之气,不必期待他。如 种木焉,自是生长,不必日日看觑他。若助长,直是拔起令长。如今说不怕鬼, 本有惧心,强云不惧。又如言不畏三军者,出门闻金鼓之声,乃震怖而死。事见 孟子注。须积习之功至,则自然长,不可助长也。”德明 

    “养气”一章在不动心,不动心在勇,勇在气,气在集义。勿忘、勿助长, 又是那集义底节度。若告子,则更不理会言之得失,事之是非,气之有平不平, 只是硬制压那心使不动,恰如说打硬修行一般。端蒙 

    问“必有事焉而勿正”章。曰:“‘必有事焉’,孟子正说工夫处。且从上 面集义处看来,便见得‘必有事焉’者,言养气当必以集义为事;‘勿正’者, 勿待也;‘勿忘’者,勿忘其以集义为事也;‘助长’者,是待之不得,而拔之 使长也。言人能集义以养其浩然之气,故事物之来,自有以应之,不可萌一期待 之心。少间待之不得,则必出於私意有所作为,而逆其天理矣,是助之长也。今 人之於物,苟施种植之功,至於日至之时,则自然成熟。若方种而待其必长,不 长则从而拔之,其逆天害物也甚矣。”又云:“集养是养气底丹头,必有事便是 集义底火法。言必有事者,是义气之法度也。养得这气在此,便见得这个自重, 那个自轻。如公孙丑言‘加齐卿相,得行道焉’,以为孟子动心於此。不知孟子 所养在此,见於外者,皆由这里做出来。”又曰:“孔子与颜渊‘用之则行,舍 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这‘有是夫’,言我有这个道理在,不是言有用舍、 行藏也。”又云:“心有所主宰,则气之所向者无前,所谓‘气盖世’之类是也。 有其心而无其气,则虽十分道理底事,亦有不敢为者,气不充也。”卓 

    看助长说,曰:“孟子‘必有事焉’,‘勿忘’是论集义工夫,‘勿正’与 ‘勿助长’是论气之本体上添一件物事不得。若是集义,便过用些力亦不妨,却 如何不著力得?苗固不可揠,若灌溉耘治,岂可不尽力。今谓克治则用严,养气 则不可助长,如此,则二事相妨,如何用功!”┿ 

    “勿忘,勿助长”,自是孟子论养气到这里,不得不恁地说。如今学者先要 把个“勿忘,勿助长”来安排在肚里了做工夫,却不得。

    明道云:“‘勿忘,勿助长’之间,正当处也。”此等语,更宜玩味。大凡 观书从东头直筑著西头,南头筑著北头,七穿八透,皆是一理,方是贯通。古人 所以贵一贯也。必大 

    “‘必有事焉’,只消此一句,这事都了。下面‘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 恰似剩语。却被这三句撑拄夹持得不活转,不自在。然活转自在人,却因此三句 而生。只是才唤醒,这物事便在这里,点著便动。只此便是天命流行处,便是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便是仁义之心,便是‘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 谢氏所谓‘活泼泼地’,只是这些子,更不待想像寻求,分明在这里,触著便应。 通书中‘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一章,便是这意思。见得这个物事了,动也 如此,静也如此,自然虚静纯一;不待更去求虚静,不待体认,只唤著便在这里。” 或曰:“吾儒所以与佛氏异者,吾儒则有条理,有准则,佛氏则无此尔。”曰: “吾儒见得个道理如此了,又要事事都如此。佛氏则说:‘便如此做,也不妨。’ 其失正在此。”僩 

    侯师圣说“必有事焉,而勿正心”,伊川举禅语为说曰:“事则不无,拟心 则差。”当时於此言下有省,某甚疑此语引得不相似。“必有事”是须有事於此, “勿正心”是不须恁地等待。今说“拟心则差”,是如何?言须拟之而後言,行 须拟之而後动,方可中节。不成不拟不议,只恁地去。此语似禅,某不敢编入精 义。义刚 可学录云:“拟心则差,是借语。”

    问:“‘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疑孟子只是养气节次。近 世诸儒之语,把来作一段工夫,莫无妨否?”曰:“无妨。只看大意如何。”曰: “诸儒如此说,虽无害,只是孟子意已走作。先生解此却好。”曰:“此一段, 赵岐注乃是就孟子说,只是颇缓慢。”可学 

    “‘必有事焉,而勿正’,却似‘鸢飞鱼跃’之言。此莫是顺天理自然之意 否?”曰:“孟子之说,只是就养气上说。程子说得又高。须是看孟子了,又看 程先生说,便见得孟子只说‘勿忘,勿助长’;程先生之言,於其中却有一个自 然底气象。”去伪 

    问“鸢飞鱼跃”与“必有事焉”之意。曰:“说著相似,又不甚相似;说不 相似,又却相似。‘必有事焉’,是才举这事理,便在里了。如说话未断,理便 在此了。”夔孙 

    韩退之诗云:“强怀张不满,弱念阙易盈。”“无是,馁也”,虽强支撑起 来,亦支撑不得,所谓“揠苗”者也。闳祖 雉录见语类。

    或问“知言养气”一章。曰:“此一章专以知言为主。若不知言,则自以为 义,而未必是义;自以为直,而未必是直,是非且莫辨矣。然说知言,又只说知 诐、淫、邪、遁之四者。盖天下事,只有一个是与不是而已。若辨得那不是底, 则便识得那是底了。谓如人说十句话,有四句不是,有六句是;若辨得那四句不 是,则那六句便是是底了。然非见得道理十分分明,则不能辨得亲切。且如集义, 皆是见得道理分明,则动静出处,皆循道理,无非集义也。而今人多见理不明, 於当为者反以为不当为,於不当为者反以为当为,则如何能集义也!惟见理明, 则义可集;义既集,则那‘自反而缩’,便不必说,自是在了。”又曰:“孟子 先说知言,後说养气,而公孙丑便问养气。某向来只以为是他承上文方论气而问, 今看得不然,乃是公孙丑会问处。留得知言在後面问者,盖知言是末後合尖上事。 如大学说‘正心修身’,只合杀在‘致知在格物’一句,盖是用工夫起头处。” 焘 

    “诐辞知其所蔽”。诐是偏诐,只见得一边。此理本平正,他只说得 一边,那一边看不见,便是如物蔽了。字凡从“皮”,皆是一边意,如跛是脚一 长一短,坡是山一边斜。淳 

    “淫辞知其所陷”。陷,是身溺在那里。如陷溺於水,只是见水而不见岸也。 夔孙 

    陈正己问:“‘诐、淫、邪、遁’,如何是遁底模样?”曰:“如墨者夷 之之说穷,遂又牵引‘古之人若保赤子’之说为问。如佛家初说剃除髭发,绝灭 世事;後其说穷,又道置生产业自无妨碍。”贺孙 

    孟子说“知言”处,只有诐、淫、邪、遁四者。知言是几多工夫?何故只 说此四字?盖天地之理不过是与非而已。既知得个非,便识个是矣。且如十句言 语,四句是有诐、淫、邪、遁之病,那六句便是矣。僩 

    或问“诐、淫、邪、遁”。曰:“诐辞,偏诐之辞也。见诐辞,则 知其人之蔽於一偏,如杨氏蔽於‘为我’,墨氏蔽於‘兼爱’,皆偏也。淫辞, 放荡之辞也。见淫辞,则知其人之陷於不正,而莫知省悟也。见邪辞,则知其人 之离於道;见遁辞,则知其人之说穷而走也。”去伪 

    问:“此四辞如何分别?”曰:“诐辞,乃是偏放一边,如杨氏之仁,墨 氏之义。蔽者,蔽於一而不见其二。淫者,广大无涯,陷於其中而不自知。邪, 则已离於正道,而自立一个门庭。遁辞,辞穷无可说,又却自为一说。如佛家言 治产业皆实相。既如此说,怎生不出来治产业?如杨朱云:‘一毫何以利天下?’ 此是且分解其说。你且不拔一毫,况其他乎?大抵吾儒一句言语,佛家只管说不 休。如庄周末篇说话亦此类。今入与佛辨,最不得便宜,他却知吾说而用之。如 横渠正蒙乃是将无头事与人作言语。”可学 

    “诐辞知其所蔽”,诐是偏诐之“诐”。偏於一边,不见一边,只 是蔽耳,如遮蔽相似。到得就偏说中说得淫,辞便广阔。至有所陷溺,如陷在水 中,不见四旁矣,遂成一家邪说,离於正道。到得後来说不通时,便作走路,所 谓“遁辞”也。如释氏论理,其初既偏,反复譬喻,其辞非不广矣。然毕竟离於 正道,去人伦,把世事为幻妄。後来亦自行不得,到得穷处,便说走路。如云治 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岂非遁辞乎?孟子知言,只是从知其偏处始。璘

    诐,是偏诐,说得来一边长,一边短。其辞如此,则知其心有所蔽矣。 淫,是放荡,既有所蔽,说得来渐次夸张。其辞如此,则知其心有所陷矣。邪辞 是既陷後,一向邪僻离叛将去。遁词是既离後走脚底话。如杨氏本自不“拔一毛 而利天下”,却说天下非一毛所能利;夷子本说“爱无差等”,却说“施由亲始”; 佛氏本无父母,却说父母经,皆是遁辞。人杰 赐录云:“诐辞是一边长,一 边短,如人之跛倚。缘它只见这一边,都不见那一边,是以蔽。少间说得这一边 阔大了,其辞放荡,便知他心陷在这里。邪说是一向远了。遁辞是走脚底话,如 墨者夷之”云云。

    诐是险诐不可行,故蔽塞。淫是说得虚大,故有陷溺。邪则离正道。遁 则穷;惟穷,故遁。如仪秦杨墨庄列之说,皆具四者。德明 

    诐、淫、邪、遁,蔽、陷、离、穷,四者相因。心有所蔽,只见一边,不 见一边,如“杨氏为我,墨氏兼爱”,各只见一边,故其辞诐而不平。蔽则陷 溺深入之义也,故其辞放荡而过。陷则离,离是开去愈远也,故其辞邪。离则穷, 穷是说不去也,故其辞遁。遁,如夷之之言是也。闳祖 

    先之问:“诐、淫、邪、遁‘四者相因’之说如何?”曰:“诐辞,初 间只是偏了。所以偏者,止缘他蔽了一边,如被物隔了,只见一边。初间是如此, 後来只管陷入里面去,渐渐只管说得阔了,支蔓淫溢,才恁地陷入深了。於是一 向背却正路,遂与正路相离了。既离了正路,他那物事不成物事,毕竟用不得, 其说必至於穷。为是他说穷了,又为一说以自遁,如佛家之说。”贺孙 

    或问诐、淫、邪、遁“四者相因”之说。曰:“‘诐’字,是遮了一边, 只见一边。如‘陂’字,亦是一边高,一边低;‘跛’字,亦是脚一边长,一边 短,皆是只有一边之意。‘淫辞知其所陷’。淫,便是就所诐处多了,被他只看 得这一边,都盖了那一边。如人攧在水里,只见得那水,更不见有平正底道理。 诐是少了那一边,淫是添了这一边。然诐与淫,只是见偏了,犹自是道理在。 然只管淫而不止,便失了那道理。既是不正,无缘立得住,便至於遁。遁则多讨 物理前来遮盖。”

    沈庄仲问诐、淫、邪、遁之辞。文蔚曰:“如庄周放浪之言,所谓‘淫辞’。” 曰:“如此分不得。只是心术不正,便自节次生此四者。如杨墨自有杨墨底诐、 淫、邪、遁,佛老自有佛老底诐、淫、邪、遁,申韩自有申韩底诐、淫、邪、 遁。如近世言功利者,又自有一种诐、淫、邪、遁。不特是如此,有一样苟且 底人,议论不正,亦能使是非反覆。张安道说:‘本朝风俗淳厚,自范文正公一 变,遂为崖异刻薄。’後来安道门人和其言者甚众,至今士大夫莫能辨明,岂不 可畏!”文蔚 

    问:“诐、淫、邪,遁之辞,杨墨似诐,庄列似淫,仪秦似邪,佛似遁。” 曰:“不必如此分别,有则四者俱有,其序自如此。诐,是偏诐不平,譬似 路一边高,一边低,便不可行,便是蔽塞了一边。既蔽塞,则其势必至於放荡而 陷溺。淫而陷溺,必至於邪僻而叛道。才问著,便遁而穷。且如杨墨‘为我’ ‘兼爱’之说,可谓是偏颇。至於‘摩顶放踵’,‘拔一毛利天下不为’,便是 不可行。夷之云:‘爱无差等,施由亲始’,不是他本意。只为被孟子勘破,其 词穷,遂为此说,是遁也。如佛学者初有‘桑下一宿’之说,及行不得,乃云 ‘种种营生,无非善法’,皆是遁也。”德明 

    淫、邪辞相互。可学 

    孟子离此四病,所以知人言有四病。方 

    问:“程子说:‘孟子知言,譬如人在堂上,方能辨堂下人曲直。’所谓 ‘在堂上’者,莫只是喻心通於道者否?”曰:“此只是言见识高似他,方能辨 他是非得失;若见识与他一般,如何解辨得他!”广 士毅录云:“才高於众人 了,方见得。与众人一般低,立在堂下,如何辨得人长短!”

    问:“孟子知言处,‘生於其心,害於其政’,先政而後事;辟杨墨处说 ‘作於其心,害於其事’,先事而後政。”曰:“先事而後政,是自微而至著; 先政而後事,是自大纲而至节目。”雉 

    “孟子说知言、养气处,止是到‘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住。公孙丑疑孟子 说知言、养气忒担当得大,故引‘我於辞命则不能’以诘孟子。孟子对以‘恶, 是何言也’!丑又问:‘昔者子夏子游子张皆得圣人之一体’,意欲以孟子比圣 人。故孟子推尊圣人,以为己不敢当,遂云‘姑舍是’。”去伪 

    问:“颜子‘具体而微’,微是‘微小’或‘隐微’之‘微’?”曰:“微, 只是小。然文意不在‘小’字上,只是说体全与不全。” 

    “颜子所知所行,事事只与圣人争些子,所以曰‘具体而微’。”焘 

    “具体而微”,伊川言“合下小”,是言气禀。如“三月不违”,则有乏处。 因五峰与张说。方 

    问“浩然之气”後面说伯夷伊尹孔子“是则同”处。曰:“後面自是散说出 去,不须更回引前头。这里地位极高,浩然之气又不足言,不须更说气了。有百 里之地,则足以有天下,然‘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则有所不为,此是甚么样 气象!大段是极至处了。虽使可以得天下,然定不肯将一毫之私来坏了这全体。 古之圣人其大根脚同处,皆在此。如伊尹‘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 一介不以取诸人,系马千驷,禄之以天下弗视弗顾’,与此所论一般。圣人同处 大概皆在此,於此而不同,则不足以言圣人矣。某旧说,孟子先说知言,而公孙 丑先问养气者,承上文方论志气而言也。今看来,他问得却自有意思。盖知言是 那後面合尖末梢头处,合当留在後面问,如大学所论,自修身、正心却说到致知、 格物。盖致知、格物是末梢尖处,须用自上说下来,方为有序也。”又曰:“公 孙丑善问,问得愈密,盛水不漏。若论他会恁地问,则不当云‘轲之死不得其传’。 不知後来怎生不可晓。或是孟子自作此书,润饰过,不可知。”僩 

    “得百里皆能朝诸侯”,是德之盛;“行一不义,杀一不辜不为”,是心之 正,不肯将那小处害了那大处。亦如伊尹虽“禄之天下不顾,千驷弗视”,到那 一介处亦不轻取予。焘 

    根本节目,不容不同。“得百里之地而朝诸侯,有天下”,此是甚次第!又, “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直是守得定!闳祖 

    问:“夷尹得百里之地,果能朝诸侯,有天下否?”曰:“孟子如此说,想 是如此。然二子必不肯为。”问:“孟子比颜子如何?”曰:“孟子不如颜子, 颜子较细。”问:“孟子亦有恁底意否?”曰:“然。孟子似伊尹。”僩 

    问夷惠。曰:“伯夷格局更高似柳下惠。”道夫曰:“看他伯夷有壁立万仞 之气!”曰:“然。”道夫 

    或问“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汙不至阿其所好”。曰:“汙,是汙下 不平处,或当时方言未可知,当属上文读。”去伪 

    古人之政不可得而见,只是当时所制之礼,便知得当时所施之政。淳 

    伯丰问:“‘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是谓夫子,是谓他人?” 曰:“只是大概如此说。子贡之意,盖言见人之礼便可知其政,闻人之乐便可知 其德。所以‘由百世之後,等百世之王’,莫有能违我之见者,所以断然谓‘自 生民以来,未有孔子’,此子贡以其所见而知夫子之圣如此也。一说夫子见人之 礼而知其政,闻人之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後,等百世之王’,莫有能逃夫子 之见者,此子贡所以知其为生民以来未有也。然不如前说之顺。”


返 回

web@guoxue.com  webmaster@guoxue.com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