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朱熹(1130~1200)

 

国学网专用

    中国南宋哲学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庆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朱熹14岁丧父,依父友刘子羽生活,受业于胡原仲、刘彦冲。胡、刘好佛、朱熹亦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逐渐发现了佛、道之学的破绽,于是专心儒学,成为程颢、程颐之后儒学的重要人物。南宋初年,面对抗金胜利形势,朱熹主张益修政理,固内以守。孝宗即位后,朱熹支持抗金,在《壬午应诏封事》中表示:“夫金虏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则其不可和也义理明矣”。后抗金失利,孝宗准备求和,朱熹要求“亟罢讲和之议”,批评议和为“不当为者”。隆兴和议后,民族矛盾稍趋缓和,南宋内部阶级矛盾突出起来。朱熹虽不忘复仇之义,但又回到固内以守的立场。
  淳熙二年(1175),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等会于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在鹅湖会上,朱熹认为做学问要先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陆九渊兄弟则主张先发明人之
本心,而后博览。朱以二陆为太简,陆讥笑朱为“支离”,朱陆分歧由此更加明确。朱熹在“白鹿国学”的基础上,建立白鹿洞书院,订立《学规》,讲学授徒,宣扬道学(见彩图陆九渊(1139~1192)、朱熹(1130~1200)、朱熹手迹、白鹿洞(江西省庐山) 朱熹曾在此地的白鹿洞书院讲学)。在漳州他首次刊刻《论语集注》、
《孟子集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在潭州(今湖南长沙)修复岳麓书院,讲学以穷理致知、反躬践实以及居敬为主旨。他继承二程,又独立发挥,形成
了自己的体系,后人称为程朱理学。
  朱熹一生,从事教育工作约40年,做官不过10来年。他在任地方官期间,主张恤民省赋,节用轻役,限制土地兼并和高利盘剥,并实行某些改革措施,也参加了镇压农民起义的活动。朱熹在从事教育期间,对于经学、史学、文学、佛学、道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所涉及或有著述,著作广博宏富。主要哲学著作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周易本义》、《易学启蒙》等。此外有《朱子语类》,是他与弟子们的问答,黎靖德分类编定为 140卷,《朱文公文集》由其子朱在编集,后人又有增补,包括《文集》 100卷,《续集》11卷,《别集》10卷。这两部书包含有朱熹的重要哲学思想。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中国封建时代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术思想,在中国元明清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更趋完备。  朱熹在世时,屡遭排斥,其学术思想,曾被视为“伪学”。随着时代的变迁,他的思想被封建统治者愈抬愈高。后来宋理宗以其学“有补治道”,按祭祀孟子的礼仪来祭他。元王朝建立了南北统一的国家,理学在北方得以传播,皇庆二年(1313)至延□二年(1315)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集注》试士子,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朱元璋洪武二年(1369),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统治阶级的阶级利益把朱学巩固起来,作为在上层建筑领域实行政治文化专制的理论依据,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朱熹的学术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影响。在朝鲜、日本称朱子学,曾一度十分盛行。在东南亚和欧美,朱学亦受到重视。

 

web@guoxue.com  webmaster@guoxue.com
国学网站,版权专有;引用转载,注明出处;肆意盗用,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