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清代围棋

第六节 废除“座子”——中国围棋的重要改革

  高部道平的来访,震动了中国棋坛,对敏感的知识分子阶层,尤其具有非同一般的影响,也引起人们的忧虑、反思。改变中国围棋的落后状况,此时已刻不容缓。

  另外,通过枰场竞技,迫使中国棋手不得不怀疑传统着法是否能一成不变地适用于现代。宣统年间,李子干在《咏棋十绝》中就曾写下:“古法拘泥计本疏,兵情顷刻不相如。赵家十万长平骨,误在将军读父书!”这正是目睹中日棋手对垒后深有感触的痛切之作。名手张乐山的棋友黄铭功更是大胆地提出:“棋法自范西屏而精,亦自范西屏而始坏。”认为后来棋家唯有“大抉其藩篱”,才能使中国围棋飞跃到崭新的高度。中国棋手在迭遭惨败之后,能领悟长期奉为经典著作的“古法”也有不足法的地方,甚至敢于对“棋圣”之艺作出新的估价,这确实是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

  中国古谱着法既然不行于时,那末,引进日本先进围棋技术,学习日本棋理棋法,才是此时提高中国围棋水平的唯一捷径。“礼失若援求野例,未妨俎豆本因坊。”(见黄俊《弈人传·刘叔通诗》)正反映了中国棋手迫切希望掌握日本棋艺技术的心理。但是,长期以来,中、日围棋着法、规则不尽相同,其中首当其冲的无疑是关于“座子”问题。

  “座子”,指中国古代围棋在开始对局之前,规定要先在对角“星”的位置上固定放置黑白各两个子,它又称“势子”、“角子”或“雅”。其中“雅”字起源甚古,音义与“岳(嶽)”同,表示中国古代曾经附会地将棋盘象征大地的传统观念。大地上的“岳”不可动摇,棋盘上的“座子”自然也固定不移。这一规定,流行中国前后至少不下2000年。而在日本,约16世纪永禄年间(1558—1569),“座子”已废除不用。清人黄遵宪《日本国志》在记述日本棋事时称:“惟行棋而不行雅”,就注意到日本与中国在围棋对局时的主要不同。

  中国围棋在“座子”流行的漫长岁月里,无疑创造过许多足以传世的佳局。可见,随着围棋艺术的不断发展,“座子”的设置却使围棋的边角变化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影响了围棋战略战术的发展,更不利于中国棋手掌握日本围棋技术。《棋国阳秋》称:“日人对弈,不置角(座)子,即其破陈式之道。华人与之对局,古谱公式,废然无所用之。”正说明此时废除“座子”已势在必行。

  当然,要让“座子”从此淘汰,还须经过一个择优而存的比较过程。即先从与日本棋手交流过的中国名手之间试行,然后在棋界逐步扩大影响,最后通行于国内。

  从现在棋谱资料分析,清末宣统年间(1909—1911),我国名手已开始废除“座子”的探索性对局。如宣统年间李子干编印的棋谱《手谈随录》中,共刊登清末棋手对局130余谱,其中就有陈子俊与丁礼(理)民废除“座子”分先两局。在全书中,这两局所占比重虽小,但已说明此时“座子”的权威已被动摇。(丁、陈都是最早与高部道平交流的中国棋手,由他们率先进行尝试,是合乎情理的。)遗憾的是,这两局棋虽有可能是现存我国棋手最早废除“座子”的实战谱,付印时间也最早,但没有注明对局的准确日期。

  舍此之外,在吴祥麟、黄瀛仙合编的《周小松受子谱》中,刊有张乐山与吴祥麟在上海对弈10局,均由吴先走。在这10局中,采用每两局中一局置有“座子”,一局废止“座子”的对局形式。据记载:张乐山1910年10月在南京迎战日本高部道平,然后前来上海与吴祥麟对局,1912年病殁。因此。这10局无疑弈于1910年底至1912年间。时间更准确的还有陈子俊、吴祥麟对子6局,亦载于《周小松受子谱》,其中4局废除“座子”,2局列有“座子”。据吴祥麟记载,这6局弈于1911年,即清宣统三年。

  由此可见,清末民初间大型城市的中国名手已在比较中、日两种不同对局形式的优劣。约经五六年后,废除“座子”的对局已占有绝对优势,终于通行于棋界。这是中国围棋史上一次重大的改革,它始于清末,完成于民国初期。

  随着传统“座子”的淘汰,不久,关于“还棋头”的规定也逐渐废止,让子棋应还子数也起了变化。但这类规则上的变动与“座子”的存在与否相比,就只能算是细节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