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张潮  著 
 赵晓鹏 李安纲 述论

前 言
目 录

 
     
 





 
 

 

 
  138快意事与得意书

    阅《水浒传》,至鲁达打“镇关西”、武松打虎,因思人生必有一桩极快意事,方不枉生
一场。即不能有其事,亦须著得一种得意之书,庶几无憾耳!(如李太白有贵妃捧砚事,司马
相如有文君当垆事,严子陵有足加帝腹事,王之涣、王昌龄有旗亭画壁事,王子安有顺风过江
作《滕王阁序》事之类。)

    [原评]
    张竹坡曰:此等事,必须无意中方做得来。
    陆云士曰:心斋所著得意之书颇多,不止一打快活林、一打景阳冈称快意矣。
    弟木山曰:兄若打中山狼,更极快意。

    [述论]
    人们读到了一部好书,尤其是到了那精彩得意的地方,自然是心下痛快,无比地酣畅。读
好书的时候尚且是如此,那么,能够自己干上一番得意遂愿的事情,岂不更是如此呢!

    《水浒传》是元明时代流行的一部妙书,是四大奇书之一。主要描写的是官逼民反,英雄
造反的故事。尤其是深受水深火热的百姓良民,在受到压迫之后的爆发,更让人的心理上得到
一种渲泄,从而发生共鸣和享受。尤其是那小说情节写到了痛快淋漓的地方,真是让人过瘾。

    比如说,在读《水浒传》的时候,看到那鲁智深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虽然只是三拳,但却
打法各异,真让人感到了一种残酷的痛快;看到了武松在景阳冈上醉后打虎,闪跳扑跃,只让
人觉得紧张惊惧。待到那按住虎头,打那七八十拳的时候,仿佛是如擂鼓一般,却使人享受到
了爆发般的痛快。

    读到这里,便由此想象开去。人生这一世,一定得要干上他一桩极为称心快意的事情,才
不算枉生了在世上这一场。人有了失意,也一定要有得意的时候。否则,就活都活不下去了。
就如李太白说的: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比如那唐代大诗人李太白,酒醉之后奉旨作诗,便向玄宗皇帝要求让杨贵妃捧砚,高力士
来脱靴。他则:
    取笔抒思,略不停辍;十篇立就,更无加点。笔迹遒利,凤峙龙拿;律度对偶,无不精绝。
被传为佳话。不要说李白自己了,就连我们这些后世之人,也会替他觉得开心快意,千载向往
的。

    司马相如家境虽穷,但却满腹才学,弹得一手好琴。他在那富豪之家作客,竟然以琴挑其
新寡之女卓文君:
    文君夜亡奔司马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相如与俱之临邛,卖尽其
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
他自己则穿着犊鼻裤,让卓家的娇女在酒店前当垆卖酒,真是一件痛快事情!

    严子陵与光武帝刘秀是老朋友,光武帝即位后,二人叙旧至深夜,便同榻而卧。结果,这
严子陵睡觉不老实,竟然把脚压在了皇帝的肚子上。到了第二天,吓得那当朝的太史赶紧前来
救驾启奏说:“客星犯御座甚急!”

    光武帝却笑着说道:“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跟皇帝共睡一榻,而且还把自己的臭腿压在他皇帝的肚子上,竟然还上了天象,让大臣们
虚惊一场,真是痛快极了!

    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等人同在那旗亭酒楼上饮酒,有几个歌妓前来唱歌。三个人的诗曲
都在被人传唱,所以相约,只要歌妓唱的是自己的诗,就在那墙壁上划上一道来记载,以判断
谁的诗被歌妓唱得最多。

    后来唱的时候,高适被唱了一首,王昌龄有了二首,而王之涣独独没有。这时,王之涣便
指着座中长得最漂亮的一位歌妓说:如果她所唱的不是我的诗的话,那么我也就不敢再与诸君
争衡了。等到这位歌妓站起来的时候,一开口果然唱的是他那首得意之作: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子安即是王勃,河东人,他曾经到交趾去省父探亲,夜里梦见水神告诉他说,要助他一
帆顺风。到达南昌的时候,正遇上洪州刺史阎伯屿重修滕王阁成,在那阁中设下巨宴,遍请天
下名客。阎的本意是要他的女婿来做一篇序言,王勃不知其意,却未加推辞,便在那滕王宴上
即席写出了那篇千古绝唱的《滕王阁序》。尤其是那两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让那阎氏及满座宾客无不叹服。怎么能不算做一桩快意的事情呢?

    以上诸人所做的,都是那快意遂心之事,而且被千古传为佳话,真使人痛快淋漓。即便是
自己做不出这样潇洒风流,令人酣畅的快事,但是若能作出一部得意有趣如《水浒传》之类的
妙书来,哪怕是想象之事,也还算是没有白活!

    《水浒传》的作者,其实并不见得亲手或是亲眼见人打过虎或是揍过镇关西的,但是他却
能够通过自己的想象,塑造了一个个精彩绝伦的情节,使读者得意忘形,拍手叫好。作者又岂
不痛快呢!

    张潮之所以这样说,也一定是心中有所压抑,难以痛快,所以才会这样说。也正如他的弟
弟所说的,如果让他的哥哥去打那得志便猖狂的中山狼,那一定会痛快极了!

 
 
 
 
 中国社会出版社
 
   
总策划 李安纲 林晓靖
j编 李安纲 刘耀
副主编 赵晓鹏 马民书
 
   
   
 

版式: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联合主办 Copyright© 2000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mailto:web@guoxue.com    mailto:yyyinxl@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