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张潮  著 
 赵晓鹏 李安纲 述论

前 言
目 录

 
     
 





 
 

 

 
  130 物能感人者

    物之能感人者,在天莫如月,在乐莫如琴,在动物莫如鹃,在植物莫如柳。

    [述论]
    人一踏上生活的征途,便与自己周围的环境和各种自然物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可以
说,自然物就是人的外化和延伸。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意志,去左右或者征服自然,而自然反
过来却以自己的特定规律来支配或者影响着人类。

    人们总希望能够主宰人生或者社会、自然,以至于让外界客观事物服务于人类自身,从而
满足自己的主人翁心理。所以,人们在不停地奋斗着,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自然的事物之中,能够使人触动感情、牵挂愁肠的,在天上的就莫过于月亮。它的阴晴圆
缺,升沉起落,皎洁模糊,变化无常,也早已成为人生悲欢离合的象征,是人们情绪变化的投
影。这就是苏东坡说的: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从古到今,月亮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是那游子思妇的夜晚,孤苦零落,却高天之
上,普天之下,只有这一个月亮与自己相对无言,互诉衷情,聊以自慰。所以,能够感动人心
的,就是那高天之上的一轮明月。

    在乐器当中,能够感动人心的莫过于琴声。发明音乐的目的,就是为了进行深层次的交流,
从而感动人心。人心有感,便要表现出来,就是《毛诗·大序》中说的: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不
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这"永歌之"就是歌唱音乐的开始。人们在同自然的交往中,发现了自然美妙的天籁之音对
人们身心的影响,所以便模仿而制造出来了乐器,来人工演奏,从而制造出来一种人为的美妙
之音。

    音乐通过人们的听觉,来与我们的心灵进行共振,从而拨动我们的心弦,激起我们的心声。
所以,孔子为了教化天下众生百姓,便主张礼乐治国。音乐可以让人们净化自己的心灵和精神
境界,所以可以与道义相配合,竟然成了他教化百姓而克己复礼的工具。

    在战争之中,你要唱一些靡靡之音,一定会影响士气,所以只能唱一些慷慨激昂的歌曲,
来鼓舞斗志。在恩爱欢场之中,如果全唱一些慷慨激的歌曲,那么就不会营造那种温柔的气氛
和浪漫的情调,怎么能够谈情说爱呢?所以,无论在什么场合里,音乐都起着一定协调的作用。
在遗体告别仪式上,就要用那庄严肃穆的哀乐;在喜庆的时候,就要用锣鼓喧天,无比地热闹。

    而真正能够感人肺腑的乐器声,要属那琴声了。其声悠扬,如泣如诉,荡气回肠,会令人
动情。所以,便有了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而使其夜奔;才有了钟子期死,而伯牙不复鼓琴的
故事。琴声因为感人,才会让听者动情,才能使弹奏者找到自己的知音。

    在动物之中,能够感动人心的,莫过于杜鹃声了。杜鹃啼血猿哀鸣,声声催归,尤其使羁
旅之人、空闺思妇惊心动魄,如痴如迷。就如那李白《蜀道难》中说的:
    但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雄飞雌从绕林间,
    使人听此凋朱颜!
 因为杜鹃鸟的声音悲惨,所以会让人生起无穷的联想,秦观的《踏莎行》中说过: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这杜鹃声声,尤其是在斜阳之中,孤馆之内,不胜凄切,令人难堪。

    在那植物之中,最能感动人心的莫过于杨柳。柳音谐留,尤其使那些离人回首;柳姿摇曳,
更让思妇断肠。古人习俗,送别折柳,以表现挽留的心意。所以,柳枝便成为离别和相思的象
征。从《诗经·采薇》开始,杨柳就进入了诗歌的表现领域: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
 往后,杨柳便成为离别相思的固定意象,比如什么:
    春风知别苦, 不遣柳条青!
    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会得离人无限意, 千丝万絮惹春风!
等等。

    总之,人与自然已经密不可分,本来就是一体。所以,人们往往会说触景生情,寓情于景,
物我两忘,情景交融。就是说,自然物的特点与人类本身的个性特质,有了共同的类比和参照,
所以才会让人肝肠才断,感受无限。
 
 
 
 
 中国社会出版社
 
   
总策划 李安纲 林晓靖
j编 李安纲 刘耀
副主编 赵晓鹏 马民书
 
   
   
 

版式: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联合主办 Copyright© 2000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mailto:web@guoxue.com    mailto:yyyinxl@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