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张潮  著 
 赵晓鹏 李安纲 述论

前 言
目 录

 
     
 





 
 

 

 
      
      081完粮与布施

    厌催租之败意,亟宜早早完粮;喜老衲之谈禅,难免常常布施。

    [原评]
    释中洲曰:居士辈之实情,吾僧家之私冀,直被一笔写出。
    瞎尊者曰:我不会谈禅,亦不敢妄求布施,惟闲写青山卖耳。

    [述论]
    这一段谈的便是因果。有了因才会有果,断了因,也自无后果。催租讨债,是最让人扫
兴败意的事;但与其讨厌人家来催租,还不如早早地把公粮交了,自然也就无人来聒噪了。
这是断因无果。

    老衲是老和尚,参禅悟道,定有根底。与之谈禅,自是一番境界。当然,这得有一个前提,
也就是说,你得常常去布施。唐们西天取经,也得有人事才行,叫做法不轻施。做了布施,老
衲自会谈禅,大家皆大欢喜。这是种因结果。

    现在的人们都比较急躁,什么事情都不能安静下来去认真地思考,所以也就无法做出正确
的判断并采取恰当的措施了。前些天,我去给一所学校作报告,讲如何欣赏古典名著,其中讲
到几句:“读书就是做人。书读好了,人也就做好了!可现在有几个人知道读书与做人的关系
呢?往往书读了十几年,照样书还是书,我还是我,毫无长进。那我们人与禽兽还有多少的区
别呢?人到底是什么?人跟动物的区别又在哪里呢?有几个人真正知道,并且做得像个人呢?”

    校长一听,非常感慨,说他想了一个下午,到底这学生该怎么去进行管理?他说他们的学
生,包括现在整体的学生,都真正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应该负有什么责任,以及如何生活
才能够真正对得起自己。比如说,有两个学生是同一个宿舍的,平时关系都很好。就是说话说
得有了一点不对劲,一个便把一碗热汤浇到了另一位的脸上,造成了严重汤伤,毁了容。本来
都是好朋友,根本没有什么阶级仇恨或者大不了的事情,结果让大家都受到损失。对方生理与
心理受到创伤,自己的父母却得破费大量的钱财;自己的坏名声传了出去,以后工作起来都是
污点,没有人敢要啊!

    如果说还是青年学生,心理不成熟,控制不了自己,这还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成人都是
如此,那就说不过去了。然而,社会上的人的确都是如此了。做任何事情都不考虑后果,完全
是鱼死网破的架势;而且还没有责任心,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来到人间的任务和目的是什么。

    谁都知道,一个豺狼要进入人家的时候,还得要考虑有退路才行。现在的人往往不会去考
虑什么退路,就连进路的前面是什么样的,都不会去想了。这的确也就没有办法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对现在的人进行良心教育,让他们知道人是什么,得负什么样的责任,
为什么要负这样的责任,等等。真正知道什么是人了,他也才能得到人类应该得到的幸福,也
才没有枉为人身一次!只有这样,他的一切行为也才有个准则,社会也才会得到安定,大家也
才能感到幸福,从而有真没白做一次人的感觉!

    有了这个起码的人格条件,他也才会知道因果关系,才会为自己的真正幸福创造条件。你
讨厌别人前来催租要债,那你就早早地把该交的公粮交了。你想让老僧给你谈禅,讲解人生的
大道,你就得给他布施,得让他生活下去。那老僧连饭都吃不上,你叫他用什么来给你传授人
生的真理呢?大家都明白了这个道理,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就都不会出现问题和障碍了。

    中洲和尚所说的,就是出家人自己的心里话。他们也要生存下去,无非就是说他们离开了
红尘,去专心研究人生的真理和生命的奥秘。其目的是为了他们,也为了我们自己。同样,我
们自己没有吃他们那么多的苦,却还想得到他们通过下苦所得来的真谛,自然就得为他们能够
生存并且研究下去而提供条件。

    我们要想让自己舒服,就得先让别人舒服,正是孔子说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中国社会出版社
 
   
总策划 李安纲 林晓靖
j编 李安纲 刘耀
副主编 赵晓鹏 马民书
 
   
   
 

版式: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联合主办 Copyright© 2000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mailto:web@guoxue.com    mailto:yyyinxl@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