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张潮  著 
 赵晓鹏 李安纲 述论

前 言
目 录

 
     
 





 
 

 

 
    007 妙音与恶声

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

听松风声,水际听唉乃声,方不虚生此世耳。若恶少斥辱,悍妻诟谇,真不若耳聋

也。


[原评]
黄仙裳曰:此诸种声颇易得,在人能领略耳。
朱菊山曰:山老所居,乃城市山林,故其言若此。若我辈日在广陵城市中,求

一鸟声,不啻如凤凰之鸣,顾可易言耶!

  释中洲曰:昔文殊选二十五位圆通,以普门耳根为第一。今心斋居士,耳根不

减普门。吾他日选圆通,自当以心斋为第一矣。

  张竹坡曰:久客者,欲听儿辈读书声,了不可得。

  张迂庵曰:可见对恶少悍妻,尚不若日与禽虫周旋也。

  又曰:读此,方知先生耳聋之妙。

[述论]
春日里的百鸟高喧,夏天里的众蝉清吟;秋夜里的蛩鸣切切,冬季里的雪落嘶嘶,

都是警人清醒的声音。能于春、夏、秋、冬四时,带着享受的情调去玩听四种有

代表性的声音,可见此人已能与大自然合其节奏,静赏其美了。这也是非常难能

可贵的事情。

   白日里,能够去听别人下棋落子的声音,正说明自己是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

人;明月下,能够听人情韵悠扬地吹着自然的箫声,说明自己的韵致淡远,神清意

爽。这也是在说,一个人的白昼和黑夜里没有庸俗的事情,自己的生活一定充满

了情趣。有的人虽然悠闲,但却不知怎么样去打发日子,不知道那幸福的事情就

在自己的身边,所以只能去自找苦吃。

    在青山里,能够倾听松风泠泠,声音清雅,真是心旷神怡,沁人肺腑;而在那
 
绿水边,能够听得那渔歌悠悠,韵调绝远,真是回肠荡气,爽人清听。这是说在那

山、水中有清音,有自然之妙处。只要我们能够放下尘心,走入自然,便可以得到

那宇宙与生命的真实妙音与共振。

   是的,一个人若是能够在那春夏秋冬四季、白昼月下之时、山中水之际之处,

谛听那自然的万籁清音,物我交融,情景浑然,才不是枉来此世一遭。

  至若被恶薄少年羞辱斥骂,或是遭悍妻泼妇詈诟奚落,还真不如长着一副聋子

的耳朵!听不见,心不乱,也许还能保持一点风度,落得个耳根清静。

   笔者近年来到处传法讲理,遇到一些女同志,常常抱怨自己的丈夫在外面拈花

惹草。我并没有批评他们的丈夫,而是批评那些说丈夫坏话的人。我并不是说丈夫

就没有坏的,而且还常说男人都是大坏蛋,包括我自己在内。这就是人类的一半所

拥有的特点,你女人是必须接受的。男人的毛病就是喜新厌旧,你旧了他当然不会

喜欢了。

    尤其是不少的女同志,也有个大毛病,就是爱唠叨,惯撒泼,时刻都要管得住

老公,因而叫做悍妻泼妇。丈夫一回家,她就没有一个好脸,不是出口伤人,就是

恶语相向。丈夫也是人,而且特点就是希望每天回到家都能够发现一个新太太,这

就是他的心理。如果他回到家里看到的老是一张旧面孔,而且很凶恶,你怎么样能

够把他的心留在家里呢?他怎么能够不去到外面拈花惹草呢?

  到外面拈花惹草,说明家里没有花和草;有的人说,你到那外面找的的是女人,自己

也是女人啊。有的女人的确还没有自己长得漂亮,可丈夫为什么要喜欢她而不喜欢自

己呢?道理很简单,就是家花没有野花香!家花已经不再香了,而且越来越臭了。

  他一进门,你就给他坏颜色看,粗声恶气地吼他,想把他压得爬不起来,折磨他的人格

和精神。以为领了结婚证,就是拿到了铁饭碗,再也不用给生活婚姻中添注色彩和香气

了,他怎么能够不去外面寻找那清香的花儿草儿呢?不去倾听那温柔缠绵的微妙声音

呢?

  在生活中,耳根的确很重要。眼睛可以闭住,嘴巴可以关住,只有鼻子和耳朵是开着

而关不住的。鼻子只管呼吸,时刻不能停止;只有耳根时刻张着,不停地接受着外面的信

息。听到了妙音,叫做悦耳动听,人们的心情就会很舒服;听到了噪音,叫做聒耳难听,只

能使人心烦意乱。心烦意乱,就无法领略到自然的美妙和生活的乐趣,更不要说修行了。

但正是这个地方的难修而能修,才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意志和定力来。观音菩萨就是靠

这耳根得到的解脱和成就,耳朵这个器官如果能够做到门虽设而常关,不受任何外界的干

扰,那么也就无处而不能得自由了!

  平常人修不到那份境界,遇到恶少骂詈和泼妇欺侮时,又无法把耳朵关住,所以总希望

自己能够成个聋子就好了!生活中,我的一些老朋友,他们遇到这些情况时,那真正是个

聋子一样;可在做学问时,那耳朵聪明得很哩!也许这就是他们长寿的奥秘吧!

  
 
 
 
 
 中国社会出版社
 
   
总策划 李安纲 林晓靖
j编 李安纲 刘耀
副主编 赵晓鹏 马民书
 
   
   
 

版式: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联合主办 Copyright© 2000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mailto:web@guoxue.com    mailto:yyyinxl@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