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吴从先 著
李安纲 赵晓鹏 述论

前 言
目 录

 
     
 





 
 

 
     
      
          
        121 杜门与忘形

    杜门之法,只是下帷;
    忘形之交,唯有识性。


    [述论]
    杜门谢客的方法,就只是一个下帷读书。
    忘掉形质的交谊,也唯有一个认识本性。
    有的人不愿意与外界交往,整天杜门谢客,孤独自处。这当然不是人类的个体应该采取的
做法,因为人类必须进行交往才能显示人的本性。

    闭门的目的,其实是不愿意见那些不愿意见的人,并非是不愿意见所有的人。如果说现在
的俗人不愿意见,那么古人还是能够有合乎我心者的。

    否则,普天之下,往古来今,竟然没有一个能够与我心息息相通的人,那自己做人的意义
也就完全丧失了,来到人间本身就是一个错了。

    与古人相互沟通的办法,就是读书。书上记载和讲述的,大多都是清雅而脱俗的,是有关
人生观和宇宙观的学问,所以读书可以使人雅起来。

    没有了俗人的打搅,只有古人的交流,也自然是一种社会的生活,而且更大地丰富了我们
自己的精神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我们杜门谢客下去。

    人都希望交到好朋友,都想让别人真正了解自己的心意,所以就有了知心、知音、知己的
追求。而真正的朋友,就是要忘掉自己的形骸,超越了世俗,能够进行心灵共鸣的人。

    放眼看去,真正能够忘掉形骸的人是寥若晨星的。因为大家都有形骸,都得喂饱这个臭皮
囊,所以就不得不去谋求衣食而争名夺利。

    也就是说,当只有一个苹果却有三个人来吃的时候,矛盾就发生了。你争我夺,杀得个不
亦乐乎,三败俱伤。

    如果大家都明白了,就是一个东西,三个人来平分,谁都可以吃到的了,却也没有争夺,
岂不是一种幸福!

    也就是说,当大家都能够不计私利的时候,也许就都好过了。尽管那些财富让大家都利益
均沾了,没有让某一个人富得流油,但和睦相处却是人生的最大幸福。

    然而,幸福又是心灵的一种感受,所以能够心交、神交,才能够从人生的交谊中得到幸福
的感受。

    一旦人们都认识到了宇宙自然和人生社会的一切,都只是身外之物,心外之尘,也就不会
去牵挂了,烦恼也就消失了。这就叫做识性。也只有认识了相互的本性,才能够进行神交而遗
去形骸。

    闭起门来,身体不与社会接触,但心灵却还保不住留在那尘情上;下帷来读书的时候,心
灵早已与古人融为了一体,真正地脱离尘俗了。

    忘掉了形骸,却还有心灵。

    心灵相通,才叫默契;识得本性,方有神交。
 
 
 
 中国社会出版社
 
   
总策划 李安纲 林晓靖
j编 李安纲 刘耀
副主编 赵晓鹏 马民书
 
   
   
 

版式:

 
   
   
   
 

  版权所有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联合主办 Copyright© 2000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mailto:web@guoxue.com    mailto:yyyinxl@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