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吴从先 著
李安纲 赵晓鹏 述论

前 言
目 录

 
     
 





 
 

 
     
      106 名节与死生

    论名节,则缓急之事小;
    较死生,则名节之论微。
    但知为饿夫以采南山之薇,
    不必为枯鱼以需西江之水。


    [述论]
    谈论到名声与节操的时候,那什么轻重缓急的事情都只能算做小事了。
    较量那死亡与生存的关头,那什么名声节操的辩论都是鸡毛蒜皮的了。
    他们心里只知道做了挨饿的人,就到那南山之上去采薇来充饥。
    完全不必去做一个要死的枯鱼,硬要等着那江西的水到来才饮。
    人生在世,如果生活还过得去的话,就会考虑到自己的道德和操行了。因为我们从小所接
受到的教育,就是要争取名誉,做个有道德、有气节的人,所以凡事我们都要从这两方面去进
行考虑。

    这也是正确的,为了保证社会的安定和和睦相处,我们大家不得不去遵循共同的原则。

    但是,如果关系我们自己的生死事大的时候,我们首先考虑的并不是什么名节不名节,而
是如何才能够活下去。

    因为求生的本能是所有的动物都共同拥有的,所以我们人类也不例外。这也是常理和常情,
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生存权。

    但是,过去,在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体系中,的确有着极大的欺骗性和虚伪性,非要教人
尽忠尽孝。

    我们并不是说这忠孝不对,而是说当时的封建统治者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宗法统治,便建立
了一套与己有利的道德体系。

    什么三纲五常,叫做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不死谓之不忠;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不
亡谓之不孝。

    这就培养了一批批愚忠蠢孝的人,结果那些统治者自己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生存是人的起码权力,是任何人都无权剥夺的。所以真得饿了,那就到那南山上去采薇也
行,只要能够充饥裹腹,生存下去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宁做一条枯鱼,也要等那西江的水弄到
才喝。

    《庄子·外物篇》有则寓言说:车辙中的鲋鱼向他求救,他便答应说,自己要南游吴越,
把西江之水激上来来迎接他。

    鲋鱼气愤地说道:我只要有升斗之水就可以活了,要等人把西江之水弄来了,那还不如到
那卖枯鱼的市场上去找我吧!  
   
     
 
 
 中国社会出版社
 
   
总策划 李安纲 林晓靖
j编 李安纲 刘耀
副主编 赵晓鹏 马民书
 
   
   
 

版式:

 
   
   
   
 

  版权所有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联合主办 Copyright© 2000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mailto:web@guoxue.com    mailto:yyyinxl@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