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雷池

  1983年,胡耀邦总书记访问日本,日首相中曾根康弘在会谈中就汉语成语“不敢越雷池一步”中“雷池”一词向胡总书记请教,世界上最大政党的当家人被“雷池”要塞塞住了……回国后,胡总书记念念不忘雷池,在北京见到安徽省委书记黄璜时表示,一定要挤时间到望江雷池去看一看、走一走。黄书记指示中共望江县委、望江县政府为迎接胡总书记做准备。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拨专款兴建雷池宾馆楼(家兄是该工程的承包者,笔者有幸参与建设),专候总书记的到来。雷池宾馆楼于1985年底动工,1986年初如期竣工,望江县政府招待所更名为雷池宾馆。后来因故总书记没有成行,成为总书记的遗憾,也成为望江人民的遗憾!前几年改制又更名为雷池迎宾馆,但雷池宾馆楼一直保留着。

  让中日两国领导人牵挂的雷池、难住了两位伟人的要塞在哪里?怎样去解读?这是本文试图阐述的观点。

一、影响望江历史乃至中国文学史、军事史的两封书信

  1929年年底,林彪写信给毛泽东,提出“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写了一封回信,这就是影响中国革命深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解答了林彪的疑问。

  堪与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著名书信相提并论的影响望江历史乃至中国文学史、军事史的另外两封书信:一封是《报温峤书》,一封是《登大雷岸与妹书》。

  《晋书·庾亮传》记载:因晋成帝司马衍年幼,太后的哥哥中书令庾亮大权独揽,把持朝政,引起一些贵族和大臣强烈不满。东晋咸和二年(327年)历阳(今安徽省和县)镇将苏峻联合寿春(今安徽省寿县)刺史祖约以杀庾亮为由,起兵攻打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都城告急。庾亮的密友、忠于晋廷的江州(今九江)刺史温峤,准备从江州率军东下,解建康之围。庾亮从全局考虑,更害怕手握重兵的荆州刺史陶侃乘虚而入,因此坚决不同意温峤东进保卫建康的军事行动,驰《报温峤书》严加阻止:“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意思是严令温峤守住江州,最东端的军事力量只能放在雷池,不要过雷池而东进,以免因小失大。这就是“不敢越雷池一步”典故的由来。从此雷池名扬天下。

  另一封信则是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四月,临川王刘义庆(403-444,《世说新语》编纂者)出任江州刺史。刘义庆在京城时,鲍照曾想拜在他门下,但刘是当时知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不是想见就能见的,鲍照只好让门卫转交自己的一篇文章给刘义庆,刘看后,赞叹不已,立马令门卫将鲍照追回。

  刘义庆到江州上任不久,引鲍照(鲍明远)为佐史。鲍明远从建康出发到江州赴任,经过十多天的旅途劳顿到达雷池,因担心家人挂念,给妹妹鲍令晖写了一封《登大雷岸与妹书》家书报平安。

  26岁的鲍照以天才文学家的笔墨描写了雷池美丽的湖光山色、旖旎风光,《登大雷岸与妹书》奠定了自己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对后世文学产生重大影响。

  鲍令晖是宋、齐两朝唯一留有著作的女诗人文学家,否则鲍明远就是对牛弹琴。鲍令晖著有《香茗山赋》,一般说来令晖应该到过香茗山,或许是439年以后的事了。

  《登大雷岸与妹书》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可以比肩,一个写的是雷池,一个写的是洞庭湖。我们赞美二者描写湖光山色的妙笔华章,赞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家的理想情怀,更赞美鲍照“寒暑难适,汝专自慎!夙夜戒护,勿我为念!恐欲知之,聊书所睹。临涂草蹙,辞意不周”字里行间流露关心体贴妹妹的亲情,这正是平民百姓的心理需要。它既是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所推崇的人文精神,又是爱国主义的道德基石。从百姓的普遍性来说,《登大雷岸与妹书》比《岳阳楼记》所表达的思想情怀更贴近生活,更贴近百姓,更具有现实意义。

  庾亮说的雷池及鲍照登的大雷岸究竟具体方位在哪里呢?

二、陶氏桃花滩与鲍氏大雷岸

  据《望江县志》记载:民国25年,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前来处理安徽、江西、湖北三省边界的插花地域,决定将江西彭泽的新彭、龙泽、白河、江调、同陆等5保划归望江,吉水河之南、天河村之西的现在的望江县域1936年前是属于彭泽县管辖。

  义熙元年(405年),陶渊明任彭泽县令,任职时间之短非常罕见。南宋学者、文学家洪迈在《容斋随笔》中为陶渊明感叹道:“然中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即自免去职。所谓秫粳,盖未尝得颗粒到口也,悲夫!”这段文字三层意思:在县令任上从中秋至初冬一共八十余日;自动辞职;陶渊明当县令没有拿到福利,任职时间太短和节令原因,高粱和粳稻连播种都谈不上,更谈不上收获了。按当时规定,县令拥有几百亩田地种植农作物,收成作为县令福利。陶渊明为何刚刚到任就辞职,我们姑且不去研究,而把眼球盯在桃花滩上。《望江县志》载:华阳镇附近的陶寓滩,原名桃花滩。很久以前,从外地来了一户人家,在此开荒垦殖,屋前屋后,栽满桃树,待到桃花盛开季节,一片火红,又因地处江滩,人称桃花滩。陶渊明任彭泽县令那年春天曾乘舟至桃花滩观赏桃花。那既是陶渊明寻古踏青之旅,又是为即将赴任彭泽令而做准备的调查研究之旅、熟悉环境之旅、体恤民情之旅。陶弃官隐居后,人们为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所感动,便把桃花滩改为陶寓滩,其所在村称作陶寓村。

  陶渊明隐居在寻阳柴桑老家,既不会经商,又不会耕耘,可谓生活没有经济来源。408年,整天靠酒度日的陶渊明所住的几间草屋被一场大火烧为灰烬,穷困潦倒的陶渊明写下了充满诗情画意、泽国水乡、人间仙境的《桃花源记》,借此在心灵上摆脱当时的困境。我们不敢武断地说,《桃花源记》写的就是望江的桃花滩,但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来说,新冶县(今望江县)的桃花滩对陶渊明创作理想国——《桃花源记》肯定有影响。至于西递的桃花源、宿松的桃花源、武陵的桃花源,那都是旅游经济的需要,望江的桃花滩才是陶渊明曾到过的大雷岸。

  439年,鲍明远从建康出发经新冶县到江州赴任,深秋寒雨,险径游历,栈石星饭,一路辛劳,逆水行舟十余日,行程千里,仅仅抵达雷池岸边。

  《登大雷岸与妹书》第二自然段按照南东北西方位描写了雷池的四周景色。“南则积山万状,争气负高。含霞饮景,参差代雄。凌跨长陇,前后相属。带天有匝,横地无穷。”清代望江进士檀萃著《水口塔说》曰:“故自江上望之,各县之山俱露,而望江山独隐,此固以隐者为尊矣。城脉之贵,左则武昌,右则兰湖,皆为巨浸夹辅而行,前控大江,江南诸山排列云表,鲍明远所谓‘南则积山万状,争气负高’者也。”南面描写雷池附近的江南群山的景色与雄姿。

  “东则砥原远隰,亡端靡际。寒蓬夕卷,古树云平。旋风四起,思鸟群归。静听无闻,极视不见。”东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和湿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鸟类的栖息天堂。

  “北则陂池潜演,湖脉通连。苧蒿攸积,菰芦所繁。栖波之鸟,水化之虫,以智吞愚,以强捕小,号噪惊聒,纷牣其中。”北面池江相通,苧蒿、菰芦茂盛,大量鸟类、鱼类得以繁衍生息。聪明的吞噬愚蠢的,强大的捕捉弱小的,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在这里充分体现。

  “西则回江永指,长波天合。滔滔何穷?漫漫安竭!”西边是江水与蓝天相连,滔滔江水滚滚东流,无穷无尽。从鲍明远描写的大雷岸四周看,他登上的大雷岸应该是池江分离的中间地带,或沙坝或沙洲(江心洲)。

  从时间上看,鲍明远到达大雷岸的时间是439年深秋初冬,雷池、长江的枯水季节。从当时的交通工具看,鲍明远乘坐木船或木帆船。从船的动力来看,船逆水而上,或背纤,或划桨,或撑杆,那个季节风作为动力的可能性极小。从最合理的线路看,直线航行是最经济最省时省力的路线,雷港一线恰好在这一直线上。《太平御览》卷六十五引《水经注》说:“雷水南经大雷戌,西注大江,谓之大雷口;一派东流入江,谓之小雷口也。宋鲍明远登大雷岸与妹书乃此地。”唐《元和郡县图志》“望江县”条载:“大雷池水,西自宿松县流入县界,东南积而为池,经县而入于江。”《明一统志》载:“古雷水源于宿松,流经望江县东南,积而为池,名为雷池。又东十五里入江,谓之雷港。”清《读史方舆纪要》“望江县”条载:“雷池:县东三十里,源出宿松县界,东流二百余里,经县东南积而为池,又东十五里入江。……其入江处亦曰雷港,亦曰雷江口,亦曰大雷江。”郦道元(466或472-527年)为《水经》作注的时间比鲍明远登大雷岸的时间只晚了几十年,郦道元是严谨的学者、著名的地理学家,上述记载是不容置疑的信史。综上所述,鲍明远登的大雷岸就是雷港一线的岸上(沙洲上至少是枯水季节露出水面的陆地沙洲——季节性码头上。鲍明远登的大雷岸与陶渊明登的大雷岸——桃花滩,相距不远)。狮子林遗址考古发现可以作为佐证:1985年望江县文物普查发现华阳区杨湾乡丰裕村狮子林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距江岸仅三公里,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可以说华阳雷港一线有人居住,起码枯水期沙洲有人居住。狮子林遗址与鲍明远登的大雷岸差不多在同一等高线上。庾亮说的雷池就是陶氏桃花滩和鲍氏大雷岸一线以北的广大水域。

三、刘裕与卢循的雷池之战

  义熙六年(410年),广州刺史卢循、大将徐道覆反晋,率十万大军,舳舻千计,从珠江水系漓江经灵渠(秦朝大将任嚣、史禄修建,长33公里,与万里长城相提并论)到长江水系湘江,最后在桑落洲(今九江市东北长江中),大败朝廷大将刘毅,消灭了晋廷的精锐之师。朝廷一片恐慌,许多大臣建议皇上迁都。大将刘裕坚决反对迁都举措,立即组织数万大军屯军雷池,防止卢军东下威胁都城。卢循挥师东进,志在夺取都城,建立新的王朝。历史上著名的雷池之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

  《宋书·武帝本纪》记载:“循方治兵旅舟舰,设诸攻备。公欲御以长算,乃屯军雷池。贼扬声不攻雷池,当乘流径下。公知其欲战,且虑贼战败,或入京江入海,遣王仲德以水舰二百于吉阳下断之。”卢循统帅水师战船,做好进攻的准备。刘裕从长计议,加强防御,屯军雷池。卢循对外声称不攻雷池,只沿着长江干道笔直东下。刘裕没有上当,知道卢循肯定会在雷池与自己决战;并且考虑到卢循战败后要逃跑,预先派遣王仲德大将率二百艘战船在吉阳以下阻击溃逃之敌。“十二月,循、道覆率众数万,方舰而下,前后相抗,莫见舳舻之际。公悉出轻利斗舰,躬提幡鼓,命众军齐力抗之;又上步骑于西岸。右军参军庾乐生乘舰不进,斩而徇之,于是众军并踊腾争先。军中多万钧神弩,所至莫不摧陷”(同上)。隆冬时节,卢循、徐道覆率领数万大军浩浩荡荡顺江东下,强大的舰船蔽满江面,前面看不见船队的头,后面看不见船队的尾。刘裕利用轻便小船,身先士卒,率众奋力抵抗。同时在雷池西岸(今香茗山一带,乾隆三十三年版《望江县志》“连塘城”条曰:“……城在茗山下……昔刘裕据险露屯与卢循大战之地。”)埋伏步兵和骑兵。右军参军庾乐生贪生怕死,畏缩不前,被刘裕所腰斩,号令三军。于是刘裕部下奋勇争先,军中众多“万钧神弩”威力无比,所到之处无坚不摧。“因风水之势,贼舰悉泊西岸,上军先备火具,乃投火焚之。烟焰张天,贼众大败,追奔至夜乃归。循等还寻阳”(同上)。因为大风大浪,卢循战船全部被迫停在雷池的西岸,刘裕的步骑伏兵投火焚烧卢循战船,烟雾火焰遮天蔽日,卢军大败,退到寻阳。

  “初分遣步军,莫不疑怪,乃烧贼舰,众乃悦服。召王仲德,请还为前驱,留辅国将军孟怀玉守雷池”(同上)。以上几段文字记载了雷池之战史实,描写了战争宏大场面,歌颂了刘裕的胆识和谋略。刘裕最终消灭了卢军的主力,取得雷池之战的胜利,从而保卫了都城的安全。刘裕加强了雷池的军事力量,命令辅国将军孟怀玉镇守雷池。

四、雷水、雷池、雷港

  关于雷池有太多的说法。

  A、杨溪河说。以《辞源》(1915年版)为代表,其“雷池”条解释:“水名,即大雷水,今名杨溪河,在安徽省望江县东南。晋书庾亮《报温峤书》‘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即此。”

  B、雷港说。雷池就是雷港乡(1986年改为雷池乡),亦即先前的金盆湖,1959年围湖造田,金盆湖全部开垦成良田。以《望江县志》为代表。概括地说,雷池=雷港乡=雷池乡=金盆湖。《中国名胜词典》(1982年第二次印刷)“雷池”条解释:“又称雷港,在安徽省望江县东南10公里。因大雷水自湖北黄梅县界东流至此,积水成池,故名雷池。”

  C、东南说。以唐《元和郡县图志》为代表。其“望江县”条载:“大雷池水,西自宿松县流入县界,东南积而为池,经县而入于江”。北宋《太平御览》“淮南道舒州望江县”条载:“大雷池水,西自宿松县界流入,自发源入县界东南,积而为池,谓之雷池。”

  D、“五四”说。1954年被洪水淹没的望江县域部分,包括武昌湖、焦赛湖、青草湖、金盆湖以及连接它们之间的沙洲部分。以县图书馆原馆长刘富强为代表。

  E、雷水说。雷水又称雷池。源自湖北黄梅县经宿松至望江雷港入江的整个水系。以《辞海》(1979年版、1999年版)为代表,其“雷池”条载:“古雷水自今湖北黄梅县界东流,经今安徽宿松至望江县东南,积而成池,称为雷池。自此以下,东流入江,故雷水又有雷池之称。东晋时庾亮《报温峤书》:‘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意思是叫温峤坐镇原防,不要越雷池而东。后用以表示不可逾越的一定范围。”

  F、主体说。雷池以望江县的金盆湖为主体,包括周边的广大水域。以《安庆市旅游指南》为代表。

  以上几种说法都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雷池在望江县,即使是第五种的“雷水说”也非常明确,雷池在望江县。因雷池在雷水下游,位置重要,雷水又叫雷池。正如长江又叫扬子江一样(《辞海》“扬子江”条:“长江在今仪征、扬州市一带,古称扬子江,因扬子津及扬子县而得名,近代通称长江为扬子江”),并不因为长江叫扬子江,古扬子江的地理位置就发生了变化。

  雷池才子、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望江县志》主编沈镐著《雷水论》(本段引文下同)曰:“吾望之水以雷名。旧说昔有蛟龙乘雷雨起而河渠成,理或然也。”望江的水系之所以用“雷”来命名,过去有一种说法,古时候蛟龙借助雷雨的力量形成了河湖,或许有些道理。用现代语言来说,雷池的形成是地壳运动引起地震的结果,而地震往往伴随着大的雷雨(地名称为大雷)。地质学家考证长江的年龄达六千万年,雷池与长江应该一样古老。“然雷水一耳,自其潴泽而言,则曰雷池;自其流出而言,则曰雷港。因而有雷沙、雷岸之名,因而有大雷戌,大雷郡之号。”对于雷水在望江积聚停留的湖泊来说叫雷池,对于她流出口(入江口)而言叫雷港。因此有雷沙、雷岸的地名,也有大雷戌、大雷郡军事单位和行政区划单位称号。“续水经注者曰:‘江水东流过兰溪,又东过寻阳。其南有鄱湖水入之,东北过桑落洲,又北过小孤山,又北过雷岸,雷水入之。’又北过海渚,皖水入之,可谓实录矣。”这就清楚地表明雷(池)岸在小孤山与海渚(海口)之间。也就是说雷池在彭泽县的小孤山(今属宿松县)与怀宁县的海口镇之间。“其南其东悉积沙为渚,洼则为湖为池;流则为溪为港。……而溯源穷委,则起自黄梅之龙潭,外之距江有远近,内之收揽有边岸,支入之水有短长。……若黄之诸泽,宿之众湖,皆雷水所为也。而入望成巨浸,则荡为泊湖,流为急水,汉晋之世出雷港,宋以来出华阳,其支流余裔,别为杨溪,为县埠河;汇而潴,则为武昌,为漳湖。”这就清楚明白地阐述了雷池的成因、雷水入江口的地质变迁以及雷水、雷池、雷港大体范围和三者之间的关系。

  雷港说(或雷港乡说或金盆湖说),是檀钟为总编的新编《望江县志》(1995年7月印刷)的观点,当然是檀总编的观点。最近读檀钟老师的《紫云英》(2005年12月印刷)又有新的发现。“沿寨村庵北行二三里,有一古城堡,依山傍水,委土为堑,这就是‘连塘城’。城有四门,城周二里,高四五米,城外有‘关马城’,高阜有‘望马楼’,山顶有‘大寨烟墩’,四望相应。史载:‘晋安帝义熙六年,刘裕军雷池,战卢循于连塘城,循大败’”(《紫云英·香茗山记》)。“义熙六年,广州刺史卢循领十万大军反晋……雷池是寻阳至建康必经之路,晋大将刘裕为阻止卢军东进,抢先进驻雷池。十二月,卢军浩浩荡荡来到雷池地段,刘裕令士兵驾轻舟出击……时值三九严冬,北风劲吹,卢军战船相互撞击难以展开,只好向西岸靠拢,可又遭岸上伏兵火攻,顿时烟火弥漫,卢军伤亡惨重,狼狈而逃。这就是历史上的‘雷池之战’”(《紫云英·雷池访谈录》)。由此可见,《香茗山记》中的连塘城与《雷池访谈录》中西岸(当然是雷池西岸)是同一个地方,也就是说雷池之战最后决战是在陆地上进行的,这个地点就是香茗山之连塘城——雷池的西岸。香茗山是雷池的西岸,是现在武昌湖的西岸,那么现在的武昌湖是古雷池的遗存,这是自然而然得出的结论,只要拿一张望江县行政区划图一看就一目了然了。我没有向檀老师当面请教,我只是从他著作字里行间推理出关于雷池新的观点。

  真正把握雷池、理解雷池,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雷水、雷池、雷港的关系。雷水是整个水系,发源于湖北黄梅,流经宿松,串湖经雷池,从雷港入江,宋以后改从华阳入江。雷池:包括今天的金盆湖(雷港乡)、武昌湖、青草湖、焦赛湖以及相连接的洲地。雷港:雷池入江口,古时船运码头。换句话说:雷水是整个水系,是一条从发源到入江全长绵延二百余里的河流;雷池是雷水的下游;雷港是雷池的入江口。我们正确地把握了三者之间关系,就不会把龙感湖、泊湖误认为是雷池,也不会将武昌湖、青草湖、焦赛湖排除在雷池遗存之外。

五、孟宗与雷池

  乾隆三十三年版《望江县志·名宦传》载:为十六位本县名宦立传,时间跨度从三国至清初,邑令(县令、知县)十位:他们是麴信陵(唐·吴县包山人)、卢同(唐·范阳人)、萧服(宋·庐陵人)、程宗杰(元·淝川人)、宋端(明·湖广湘阴人)、郭纶(明·四川长寿人)、张奇(明·山东商河人)、龚世仰(明·渭江人)、黄配元(明·江西乐安人)、陈柿祚(清·贵州平越籍浙江山阴人);雷池监一位:孟宗(三国吴人);主簿两位:程俱(宋·浙江开化人)、陈泰(明);教职三位:冯善(明·无锡人)、张夔(明·浙江黄岩人)、路云藩(明·常州宜兴人)。孟宗在《名宦传》中位列第十一位。“孟宗,三国吴人,任舒雷池监,渔官,自能结网取鱼,作鮓寄母,母还之曰:‘汝为渔官,以鮓寄我,非避嫌也?’”(同上)孟宗三国时东吴人,任舒州雷池渔业官员,自己能够织网捕鱼,是一位业务型一线官员,他将腌制鱼送给母亲,母亲退还给孟宗说:‘你是渔官,以咸鱼送我,也不避嫌?’母亲怀疑儿子以权谋私,因此拒绝接受。《三国志·孙皓传》裴松之注引《吴录》曰:“仁字恭武,江夏人也,本名宗,避皓字,易焉。”《吴录》载:孟仁,字恭武,江夏(今湖北鄂城)人,本名孟宗,因为避孙皓(吴国末代皇帝也是三国最后的皇帝——孙权的孙子孙皓字元宗,亦字皓宗)的名讳,改了名字。

  求学生涯。少年时代,孟宗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自己刻苦钻研、努力学习,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少从南阳李肃学。其母为作厚褥大被,或问其故,母曰:‘小儿无德致客,学者多贫,故为广被,庶可得与气类接也。’其读书夙夜不懈,肃奇之,曰:‘卿宰相器也’。”(同上)少年时跟从南阳的李肃学习。孟宗的母亲为他制作又厚又大的被条,有的问其中的原因。孟母说:“小孩对其他同学没有恩德,同窗中多数贫困,所以做大被子,这样还可以接济一下其他学生。”他读书非常用功,早晚坚持不懈,老师李肃对他感到惊奇说:“你将来是做宰相的料子。”

  军旅生涯。工作之初,孟宗在骠骑将军朱据军营中为军官,把母亲也接到军营。孟宗在军中不得志,又遇到夜雨屋漏,因此起来流涕痛哭,与母亲告辞而到其他地方去发展。母亲说:“应该好好干,哭什么呢?”朱据将军对此事略知一二,随后任命孟宗为监池司马(乾隆三十三年版《望江县志》曰:“监池即雷池也”),司马是军府中官职,军垦(农牧渔)管理渔业的军需官,从任命的程序看,也证明了这一点。三国时期军政合一的体制是常有的,战时为兵,平时为民。“初为骠骑将军朱据军吏,将母在营。既不得志,又夜雨屋漏,因起涕泣,以谢其母,母曰:‘但当勉之,何足泣也?’据亦稍知之,除为监池司马。自能结网,手以捕鱼,作鮓寄母,母因以还之,曰:‘汝为鱼官,而以鮓寄我,非避嫌也。’迁吴令。”(《三国志·吴书》)

  孟宗任监池司马(雷池监)的年代。孟宗出生年月不详,建衡三年(271年)善终。我们来为孟宗填写工作简历,先后担任的职务:骠骑将军朱据军吏、雷池监(监池司马)、吴令、典粮谷、豫章(今南昌一带)太守、光禄勋、御史大夫、司空。《三国志·吴书》记载:永安五年(262年)冬十月光禄勋孟宗任右御史大夫。宝鼎三年(268年)二月右御史大夫孟仁为司空。建衡三年(271年)孟仁卒。孟仁即孟宗,前面已说过。《三国志·朱据传》曰:“赤乌九年(246年)(朱据)迁骠骑将军。”前面引裴松之注:孟宗“初为骠骑将军朱据军吏”。那么孟宗任朱据军吏最早也只能是赤乌九年(246年),任监池司马(雷池监)的时间必定稍晚一些。也可以这么说,赤乌九年(246年)至永安五年(262年)先后任军吏、雷池监(监池司马)、吴令、典粮谷、豫章太守、光禄勋,永安五年(262年)至建衡三年(271年)任右御史大夫、司空两个职务。从246年至262年16年间六个职位,平均每个职位任期2.67年,前提是赤乌九年朱据迁骠骑将军,同年孟宗任朱据军吏。《太平御览》卷四百一十三引《孟宗别传》曰:“孟事母至孝,母亦能训之以礼,宗初为雷池监,奉鱼于母,母还所寄,遂绝不复食鱼。后宗典知粮谷,乃表陈曰:‘臣昔为雷池监,母三年不食鱼,臣者典粮谷,臣母不可以三年不食米,臣是以死守之。’”孟宗当雷池监(监池司马)至少三年时间,为防止儿子以权谋私,母亲三年没有吃(雷池)鱼就是旁证。从262年光禄勋卸任倒着推理,每个职位设定三年,光禄勋、豫章太守、典粮谷、吴令一共十二年,也就是说250年始迁吴令,那么247年-250年任雷池监。或许我们说孟宗在250年前后担任雷池监(监池司马),任期三年,更为准确。

  泣竹台与雷池孟宗故居。《三国志·吴书》裴松之注引《楚国先贤传》曰:“宗母嗜笋,冬节将至。时笋尚未生,宗入竹林哀叹,而笋为之出,得以供母,皆以为至孝之所致感。累迁光禄勋,遂至公矣。”孟宗母亲喜欢吃竹笋,冬天将至,当时竹笋尚且没有生长,孟宗在竹林哀声叹气,竹笋破土而出,孟宗采得竹笋孝敬母亲享用,都是因为孝心感动了上苍。乾隆三十三年版《望江县志》“竹类·孝竹”条载:“通雅慈孝竹即丛竹,四时笋,府志:‘其笋冬生于外,夏生于内,有子母相顾之意,述异记名子母竹。’”由此看来,冬笋也是有的,孟母冬季吃竹笋不是神话。

  据乾隆三十三年版《望江县志》载后人建泣竹台,宋朝绍兴年间建三孝祠于南台寺侧,元末至正年间迁城内。泣竹台、三孝祠的具体位置在哪里,新编《望江县志》没有说,笔者在其他典籍中发现了蛛丝马迹,《太平御览》卷一百二十五曰:“孟宗宅在舒州望江县北一里,即哭竹生笋之处。”《乾隆三十三年望江城内全图》标明三孝祠在税务岭(在今县地税局大楼北50米至100米、青林寺以南,明朝在此设税课局,始称税务岭。税务岭为全城最高点——笔者注)。税务岭就是钵盂山。乾隆三十三年版《望江县志》“钵孟山”条释:“邑城内北隅青林寺前,高可一丈,广可四亩,登者可览城外江山之胜”。县治(县令办公地点——笔者注)在今县粮食局大楼、望江县初级中学南部,此处距离税务岭哭竹台、孟宗故居与上述记载的里程基本吻合。“县治在今城内左方近前,东晋始以此地为大雷戌”(同上)。三国晋唐宋元明清县衙一直在故地。“卧冰古沼,泣竹荒台”(清代文人汪锡福著《地舆赋》)注泣竹台、三孝祠在税务岭。280年吴灭亡时辖区三百一十三个县(当时县的面积比今天的县大二三倍),人口二百三十多万,军队二十三万。可以推测,250年前后雷池(望江县域上)的人口在3000左右,不会超过5000人,雷池监治最多只有数百人。人烟稀少,即可以概括乡村,也可概括监治。孟宗住宅附近有竹林,或者说孟宗住宅建在竹林中、建在钵盂山中。孟宗母亲正史中多次提及,是贤母慈母,儿子是孝子能臣。儿子因为母亲名垂千古,母亲因为儿子流芳百世。至于他的夫人史书只字未提,夫人肯定是有的,我不知道是不是雷池姑娘。《太平御览》引《孟宗别传》曰:“宗葬武昌,子孙家焉。”

  孟宗竹笋和孟宗鱼鮓。泣竹台可以作为旅游景点加以开发。孟宗竹笋、孟宗鱼鮓作为雷池宾馆的招牌菜、旅游产品开发,丰富雷池饮食文化。

  望江竹笋,不如江南竹笋粗壮,细腻可口是望江竹笋的特点,用望江土著居民的烧法,精心打造成为品牌。鮓zhǎ,望江土著居民也念这个音,现在保留大众化鮓肉、鮓肉粉、大椒鮓,其中大椒鮓最具有原汁原味,家家户户都可以做,都必须做的一道菜。大椒原产地南美,明末做为观赏花卉传从中国,乾隆年间搬上餐桌。在大椒传入之前,以鱼作为鮓的原料,从“鮓”这个字上也可看得出来。望江方言极少数字的读音与普通话相同,从文字学、语言学的角度看,“鮓”字极有可能是望江(雷池)人发明的。《三国志》记载孟宗“作鮓寄母”已有1760年历史,我们把雷池地方特色咸鱼命名为孟宗鱼鮓(菜),注上商标,岂不美哉!至少比东坡肉(菜)早了800多年。(作者单位:安徽省望江县文联)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