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思想创获与实践工夫

  内容提要:魏晋时期哲学思想主流是玄学,性善论的儒家人性思想失落已久。在玄学内部,魏晋玄学家对于庄子哲学核心的心斋学说,慧解有所不足,更无此实践工夫(嵇康例外)。陶渊明〈感士不遇赋〉对魏晋以来失落已久的性善论的儒家人性思想,独立地作出了重新发明。陶渊明〈归园田居〉诗对庄子心斋哲学的精髓,独立地作出了融会贯通和透彻理解,这是魏晋玄学家所未有的洞见。泯灭欲望之心,保持澹泊之心、自由之心,是庄子心斋哲学的精髓。在任何环境、命运中,都能明辨是非,行为符合人性,是儒家心性修养工夫的精髓。渊明弃官归田的思想思抉择和实际行动,是庄子心斋哲学的实践,亦是儒家心性修养工夫的实践。儒家的精髓,庄学的精髓,融合在渊明的思想和实践中。

  关键词:陶渊明;思想实践

  在中国思想史上,除了原创性的哲学思想外,对失落已久的哲学思想作出重新发明、继绝开来,也可以被称为思想创获。

  中国儒家、庄子的哲学思想,作为一种人生哲学,不仅具有思想观念的品格,而且具有实践工夫的品格[1]。

  讨论陶渊明的思想创获与实践工夫,可以参照这两点事实。

一、陶渊明对儒家心性哲学的重新发明和实践工夫

  儒家心性哲学,包括人性思想,和由此而来的心性修养工夫。

  1.陶渊明以前中国性善论哲学小史

  中国人性思想并非儒家所原创,其产生时间远早于晚周原始儒家。今存最早的表述完整的中国性善论哲学文献,是作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8~前782)的《诗经·大雅·烝民》[2]: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毛传》:“烝,众。物,事。则,法。彝,常。懿,美也。”“则”、“彝”,皆指人性。)[3]

  〈烝民〉表示,天生人类,既赋予人类以有形生命,同时亦赋予人类以爱好美德的本性。依〈烝民〉,天赋人性本善,天赋人性平等。

  晚周原始儒家孔子(前551~前479)、子思(前483~前402)、孟子(约前372~前289),继承发展了〈烝民〉的天赋人性思想[4]。

  孔子及其后学所作《周易·系辞上》: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5]

  《周易·系辞下》:

  天地之大德曰生。[6]

  子思所作《礼记·中庸》: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7]

  这表示,天道是形上性、创生性、道德性(“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本体。

  天道思想的意义,是为人性思想提供了形上的终极依据。

  《论语·述而》:

  天生德于予。[8]

  〈中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9]

  这表示,人性源于天道,人道源于人性,文化源于人道。

  《论语·雍也》:

  人之生也直。[10]

  《论语·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11]

  《孟子·告子上》: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12]

  这表示,天赋人性是爱心、同情心、正直心、正义心,是道德理性,天赋人性本善。

  《论语·阳货》:

  性相近也。[13]

  《孟子·告子下》:

  人皆可以为尧舜。[14]

  这表示,天赋人性人人具有,天赋人性平等。

  《孟子·告子上》:

  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15]

  又云:

  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16]

  这表示,天赋人性是人不可剥夺的价值和尊严。

  儒家人性思想的意义,是为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及其平等,及其不可剥夺,提供了超越、内在、普遍的依据[17];为人生指出了人道的大方向。

  《礼记·大学》: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8]

  《论语·里仁》: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19]

  这表示,心性修养是作人的根本;心性修养工夫的意义,是使人在任何环境、命运中,能明辨是非,行为不违背人性人道。

  在中国思想史上,自秦以后,历汉魏六朝,性善论的儒家人性思想模糊、失落已久。汉代人性思想的主流,是荀子性恶论影响下的性善恶混论[20]。魏晋思想的主流,则是玄学,人性善恶,不在魏晋玄学的关心范围之中。直至隋代儒者王通、唐代儒学复兴运动起来,性善论的儒家人性思想才逐渐被重新发明,至宋明新儒学,始如日中天。

  唐韩愈《昌黎文集》卷十一〈原道〉:

  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21]

  《二程遗书》附録宋程颐编撰〈明道先生行状·门人朋友叙述〉朱光度曰:

  鸣呼!道之不明不行也久矣。自子思笔之于书,其后孟轲倡之,轲死而不得其传,退之之言信矣。[22]

  韩愈及朱光度的话皆表示,自秦以后,历汉魏六朝,直到唐、宋,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的儒家人性思想失落已久。陶渊明生活的魏晋时期,自然包括在内。

  魏晋时期,是玄学的天下。

  《文选》卷四十九〈史论上〉东晋干宝〈晋纪总论〉:

  今晋之兴也,二祖逼禅代之期,不暇待叄分八百之会也。是其创基立本,异于先代者也。又加之以朝寡纯德之士,乡乏不二之老。风俗淫僻,耻尚失所。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谈者以虚薄为辩,而贱名俭;行身者以放浊为通,而狭节信;进仕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刘颂屡言治道,傅咸每纠邪正,皆谓之俗吏。[23]

  由干宝所述可见,魏晋时期,士人皆以庄老为宗,以儒家为耻。至于东晋末的陶渊明时代,性善论的儒家人性思想失落已久[24]。

  2.陶渊明对儒家心性哲学的重新发明和实践工夫

  魏晋时期,儒家心性哲学失落已久,学者不讲儒家的性善论和工夫;陶渊明则讲明儒家的性善论,并且身体力行地实践此工夫。

  陶渊明〈感士不遇赋〉:

  咨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禀神智以藏照,兼三五而垂名。[25]

  “咨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大块”指天地自然。“受气”指天地自然赋予人以生命。其直接语源,当为《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章“非义袭而取之也”句汉赵岐注:“浩然之气,……从内而出,人生受气所自有者。”[26] “灵”,语本《尚书·周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27]“灵”指人的道德理性,是人之受气所自有。渊明此二句的思想根源,即《诗经·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则”,《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

  “禀神智以藏照,兼三五而垂名”,“神智”、“照”、“三五”,皆指人的道德理性而言。“三五”即三才五常,三才,天地人;五常,仁义礼智信。语本《周易·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28],《汉书·董仲舒传》仲舒〈贤良对策〉:“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29],以及汉班固《白虎通义》卷二〈礼乐〉:“人无不含天地之气,有五常之性者。”[30]卷八〈情性〉:“五常者何?谓仁义礼智信也。”[31] “三五”指天赋道德人性。“垂名”,借指立德成人。渊明此二句的思想根源,即《诗经·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感士不遇赋〉“咨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禀神智以藏照,兼三五而垂名”,表示人受命于天地自然,何以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具有天赋道德人性,可以成为真正的人。

  这是渊明对汉末魏晋以来失落已久的性善论的儒家人性思想,独立地作出的重新发明。

  〈感士不遇赋〉又云:

  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原百行之攸贵,莫为善之可娱。奉上天之成命,师圣人之遗书。发忠孝于君亲,生信义于乡闾。推诚心而获显,不矫然而祈誉。[32]

  渊明此言,表示人可以独立自由地生活,亦可以参与政治大济苍生,无论在家庭、乡闾、朝廷,人所有行为,只要是为善,就具有最高价值,并能获得快乐。人禀赋天赋人性,接受圣人教诲,所以能真诚践履人性人道。渊明此言的思想资源,是〈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事实上,儒家人性思想,随时地体现在渊明的生活和诗文中。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第一首: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33]

  梁萧统〈陶渊明传〉:

  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34]

  渊明诗“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是用《论语·颜渊》子夏曰“四海之内皆为兄弟也”[35],其思想根源,则是儒家“性相近也”的人性平等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6]的人道思想。

  渊明在书信中告诉儿子,僮仆“亦人子也,可善遇之”,亦是“四海之内皆兄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道情怀之流露。

  〈感士不遇赋〉又云:

  嗟乎!雷同毁异,物恶其上。妙算者谓迷,直道者云妄。坦至公而无猜,卒蒙耻以受谤。虽怀琼而握兰,徒芳洁而谁亮。哀哉!士之不遇,已不在炎帝帝魁之世。独祗修以自勤,岂三省之或废。庶进德以及时,时既至而不惠。无爰生之晤言,念张季之终蔽。愍冯叟于郎署,赖魏守以纳计。虽仅然于必知,亦苦心而旷岁。审夫市之无虎,眩三夫之献说。悼贾傅之秀朗,纡远辔于促界。悲董相之渊致,屡乘危而幸济。感哲人之无偶,泪淋浪以洒袂。承前王之清诲,曰天道之无亲。澄得一以作鉴,恒辅善而佑仁。夷投老以长饥,回早夭而又贫。伤请车以备椁,悲茹薇而殒身。虽好学与行义,何死生之苦辛!疑报德之若兹,惧斯言之虚陈。……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既轩冕之非荣,岂缊袍之为耻。诚谬会以取拙,且欣然而归止。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于朝市。[37]

  渊明赋此段话表示,在政治黑暗无道时代,正直者无出路,只有不幸的命运,“夷投老以长饥,回早夭而又贫”,自古至今,往往如此。这不能不使人怀疑天道是否存在,公平是否存在。但是,历经内心千回百折的痛苦反省,自己的抉择却仍然是决不与现实政治同流合污,“宁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宁肯走归隐躬耕君子固穷的路,也决不改变自己的正直本性,独立自由人格。

  “独祗修以自勤,岂三省之或废”,清楚地表明〈感士不遇赋〉是渊明内心反省的修养工夫的真实写照。

  〈感士不遇赋〉当是晋安帝义熙二年(406)渊明弃官归田之后不久所作。如〈感士不遇赋〉所示,渊明历经对个人命运与人性价值之冲突的千回百折的痛苦反省,终归于择善固执的抉择,宁肯不做官,安贫守贱,也要保持自己的正直本性,独立自由人格。渊明是这样反省的,也是这样做到的。这就是人性修养工夫的实践。

  屈原〈离骚〉,陶渊明〈感士不遇赋〉,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百字〉,中国文学史上这些不朽的巨制,都是作者内心痛苦反省、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亦即是人性修养实践工夫的真实写照。

  陶渊明〈咏贫士七首〉第四首:

  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一旦寿命尽,弊服仍不周。
  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从来将千载,未复见斯俦。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38]

  如〈咏贫士〉诗所示,渊明为了践履仁义,而安贫守贱,以至于宁死不悔。渊明是这样

  反省的,也是这样做到的。渊明实践了儒家人性思想。

二、陶渊明对庄子心斋哲学的独到洞见和实践工夫

  庄子(约前369-前286)的心斋哲学,是关于人的精神自由和由此而来的自由生存的哲学,是庄子哲学的核心。《庄子·人间世》“心斋”章“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尤为心斋哲学之精髓。

  1.庄子心斋哲学“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说解释小史 ?

  《庄子·人间世》“心斋”章: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矣;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戏、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39]

  关于“虚室生白”的解释,历来并无歧义。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引晋崔譔《注》:

  白者,日光所照也。[40]

  又引晋司马彪《注》:

  室比喻心,心能空虚,则纯白独生也。[41]

  “虚室”,比喻心灵澹泊空灵, “生白”,言放光明。

  “吉祥止止”的解释,是重点和难点。

  晋郭象(-312)《注》:

  夫吉祥之所集者,至虚至静也。[42]

  唐成玄英《疏》:

  止者,凝静之智。言吉祥善福,止在凝静之心。[43]

  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引俞樾曰:

  止止连文,于义无取。[44]

  近人曹慕樊师〈《庄子·逍遥游》篇义〉说“吉祥止止”:

  “吉祥止止”(〈人间世〉)。“唯止能止众止”(〈德充符〉)。按“唯止”的“止”,指心王。“众止”的“止”,当指七识(借佛家名相)。“止”就不能“游”,为什么又强调“止”呢?按止是止“外驰”,外驰既息,即是“无事”,“无事而生定”(〈大宗师〉)。然后能不系如虚舟,无心如飘瓦,是乃能游。[45]

  《庄子·人间世》“心斋”章“吉祥止止”的“止止”二字,无论是晋代郭象“夫吉祥之所集者,至虚至静也”的解释,还是唐代成玄英“吉祥善福,止在凝静之心”的解释,在义理上,都并没有落实。至于清代俞樾所说的“止止连文,于义无取”,那就更是对庄子的误读了。

  依曹慕樊师[46]解释,“吉祥止止”的“止止”,就是《庄子·德充符》的“唯止能止众止”。“止止”,“止众止”,两语的第一个“止”,是止住外驰逐物之心的止,是止住欲望之心的止,是止住也、终止也。第二个“止”,是执着于外物的止,是欲望之心,是执着也、迷恋也(“众止”,是执着于种种外物)。“止止”、“止众止”,就是止住内心的种种欲望。故“吉祥止止”下句云:“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言如果欲望不止,身即使是在坐位,心也是在驰逐名利。

  《庄子·人间世》“心斋”章讲由心斋工夫达到的心斋境界,是“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表示吉祥的境界,是止住了欲望之心的心斋境界,是心灵澹泊空灵、放光明的心斋境界。可以说,心斋是止的本体,止是心斋的作用。心斋、止止,体用不二。

  “止止”二字,最简练地概括了庄子心斋学说即庄子自由哲学的根本义谛。泯灭欲望之心,保持澹泊之心和由此而来的自由之心,是庄子心斋学说的根本义谛,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思想。如何泯灭欲望之心,保持澹泊自由之心,则是庄子心斋坐忘的实践工夫。

  依庄子,澹泊心是自由心的根底。保持了澹泊之心,始能止住欲望之心,不受名利的束缚,始能远离政治,不受权力的伤害。故有澹泊,始有自由生存。

  曹慕樊师解庄之洞见,确当不移,是自郭象以来所未有。此是因为,第一,从训诂上讲,“止止”与“止众止”,语义、语法结构(动宾结构)完全相同。第二,从义理上讲,此一解释切合《庄子·人间世》“心斋”章根本意义。

  现在回头来看郭象“夫吉祥之所集者,至虚至静也”的解释,成玄英“吉祥善福,止在凝静之心”的解释,是用“唯道集虚”来解释“止止”,都没有落实。为什么都没有落实?

  因为从实践的角度说,“唯道集虚”,是心斋已然之境界;“止止”,才是心斋所以然之工夫。有“止止”的工夫,然后才有“至虚至静”的境界。没有“止止”的工夫,就无从达致“至虚至静”的境界。从义理的角度说,只有讲明“止止”、“止众止”、止住欲望之心的心斋工夫,才能讲明“唯道集虚”、“吉祥止止”、道在于是、吉祥在于是的心斋境界。没有讲明“止止”的心斋工夫,则“唯道集虚”、“吉祥止止”的心斋境界,还是没有讲落实。

  知道庄子“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之确解,然后可以确解陶诗“虚室有余闲”,“虚室绝尘想”之意义。

  2.陶渊明诗对庄子心斋哲学“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说的发明与实践工夫

  陶渊明〈归园田居〉第一首: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47]

  第二首︰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48]

  渊明诗“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表示自己的本性是澹泊心、自由心。这是澹泊心、自由心的彻底觉悟。“俗”指名利,“少无适俗韵”,表示自己的本性是澹泊心。“丘山”代表自由,“性本爱丘山”,表示自己的本性是自由心。分疏地说,有澹泊心始有自由心。简言之,则澹泊心、自由心,只是一心。

  渊明诗“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尘网”、“樊笼”皆是表示,人在官场即是受束缚、被奴役、失去自由[49],甚至可能失去生命[50]。

  渊明诗“虚室有余闲”,及“虚室绝尘想”,皆是用《庄子·人间世》“心斋”章“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虚室有余闲”,是表示自己澹泊心彻底地觉悟(“虚室”),从而获得了充分的自由(“有余闲”);“虚室绝尘想”,是表示自己澹泊心彻底地觉悟(“虚室”),从而彻底消除了名利欲望(“绝尘想”)。

  渊明诗之“绝尘想”,与庄子“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之“止止”,以及“唯止能止众止”之“止众止”,语义、语法结构(动宾结构)完全相同。“绝”,即“止止”、 “止众止”的第一个“止”,止住也。“尘想”,即“止止”、 “止众止”的第二个“止”, 执着也,欲望也。“绝尘想”,即“止止”、 “止众止”。

  “绝尘想”,是心斋的实践工夫,即彻底消除名利欲望的工夫。“虚室有余闲”是心斋的境界,澹泊、自由的境界,虚室生白的境界。

  渊明《归园田居》表明,澹泊心、自由心的彻底觉悟,同时即是名利欲望的彻底泯灭。换言之,名利欲望的彻底泯灭,是澹泊心、自由心的彻底觉悟的尺度。

  〈归园田居〉是晋安帝义熙二年(406)渊明弃官归田之后不久所作。渊明表明,澹泊心、自由心的意义,是在政治黑暗时期,自觉地不做官、不与权力合作,以维护自己的独立自由人格,和自由生存权利。有澹泊之心的彻底觉悟,始能止住欲望之心,不受名利的束缚,始能远离政治,不受权力的伤害。故有澹泊心始有自由心,有自由心始有自由生存。

  〈归园田居〉“虚室有余闲”及“虚室绝尘想”,两次用《庄子》“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之语,以自述其体验,这表明:

  第一, 陶渊明对庄子心斋哲学的精髓“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唯止能止众止”,

  独立地作出了融会贯通和透彻理解。在文献与义理上,《庄子·德充符》“唯止能止众止”,是确解《人间世》“吉祥止止”的唯一可靠依据。“虚室绝尘想”,证明渊明是用“止众止”(“绝尘想”)理解了“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之“止止” [51]。这是魏晋玄学家所未有的洞见。

  第二, 渊明对庄子心斋哲学不仅有独立洞见,而且有实践工夫。因为渊明现在正是作

  出了弃官归隐的实际行动,实践了泯灭欲望之心,保持澹泊自由之心的庄子心斋哲学。反过来说,庄子心斋哲学对渊明在此人生重大转折关头,发生了根本性的支持作用。

  对于庄子心斋哲学的精髓“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渊明有此慧解,亦有此实践工夫,魏晋玄学家则既无此慧解,亦无此实践工夫[52]。

  可以说,渊明才是魏晋玄学真正的代表人物,是魏晋玄学真正的高峰。

  陶渊明〈止酒〉:

  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
  好味止园葵,大欢止稚子。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
  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
  徒知止不乐,未知止利己。始觉止为善,今朝真止矣。
  从此一止去,将止扶桑涘。清颜止宿容,奚止千万祀。[53]

  〈止酒〉“徒知止不乐,未知止利己,始觉止为善,今朝真止矣”的“止”,即“吉祥止止”、“唯止能止众止”之“止众止”的第一个“止”,止住也、终止也。

  〈止酒〉“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好味止园葵,大欢止稚子”的“止”,近于“吉祥止止”、“止众止”的第二个“止”,执着也。〈止酒〉此诸“止”字,含有限定于(喜好某事)之意,是与“止止”、“止众止”的第二个“止”,语义有所不同。

  陶渊明〈归园田居〉诗“虚室有余闲”,“虚室绝尘想”,是用《庄子》“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止酒〉诗,则是渊明深刻理解《庄子》 “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 “唯止能止众止”的旁证。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三十四〈论语十六·述而篇·子谓颜渊曰章〉“用舍无预于己,行藏安于所遇”条:

  陶渊明说尽万千言语,说不要富贵,能忘贫贱,其实是大不能忘,它只是硬将这个抵拒将去。然使它做那世人之所为,它定不肯做,此其所以贤于人也。[54]

  又云:

  晋宋间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渊明却真个是能不要,此其所以高于晋宋人也。[55]

  朱子此言,指出了陶渊明泯灭欲望之心,保持澹泊之心、自由之心的实践工夫,及其超越于晋宋人物之上的历史地位。朱子指出陶渊明是下了将富贵欲望抵拒将去的硬工夫,才达到真个是能不要官职的超越境界,值得留意。

  泯灭欲望之心,保持澹泊之心、自由之心,是庄子心斋学说的精髓。在任何环境、命运中,都能明辨是非,行为符合人性,是儒家心性修养工夫的精髓。渊明弃官归田的思想思抉择和实际行动,是庄子心斋学说的实践,亦是儒家心性修养工夫的实践。儒家的精髓,庄学的精髓,融合在渊明的思想和实践中。

三、结语

  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云:“[魏晋]主张旧自然说者求长生学神仙(主旧自然说者大都学神仙)”[56]。又云:“[陶渊明]新自然说之要旨在委运任化”,“而不须更别求腾化之术,如主旧自然说者之所为也”,“斯所以别称之为新自然说也”[57]。又云:“渊明之思想……就其旧义革新,‘孤明先发’而论,实为吾国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58]。此自然观就是生死观。所谓新,是就魏晋以来这一特定时期而言。这并不是说魏晋以前无此“随化”的生死观(“随化”的生死观是先秦儒道二家的共同思想),而是说魏晋以来此思想失落已久,陶渊明是此思想的重新发明者。寅恪先生提出,陶渊明创立新自然说,实为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此言甚是。但是,陶渊明作为中古时代之大思想家,贡献不仅如此。

  魏晋时期哲学思想,玄学成为主潮流,性善论的儒家人性思想,失落已久。在玄学内部,魏晋玄学家对于庄子哲学核心的心斋学说,则慧解有所不足,更无此实践工夫(嵇康例外)。陶渊明作为中古时代孤明先发的大思想家,其成就,不仅应当包括创立新自然说,而且应当包括对失落已久的儒家人性思想的重新发明,和人性修养工夫的实践;包括对庄子心斋哲学的独立洞见,和心斋哲学工夫的实践。

注释:

[1]实践工夫,指心性修养工夫即省察涵养工夫,和由此而来的生活行为实践。庄子哲学思想是否具有实践品格,现在学界似有不同意见。笔者以为,即以本文所述陶渊明的经验,足以证明庄子的哲学思想具有实践品格。又,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文化革命”结束、新时期开始,长期遭受政治迫害的知识分子获得平反时,笔者曾亲闻几位前辈学者述及,在多年的艰难遭遇中,如果没有庄子思想的支持,自己不可能活过来。这几位前辈学者的亲身经验,亦足以证明庄子的哲学思想具有实践品格。

[2]《毛诗·大雅·烝民·序》:“〈烝民〉,尹吉甫羙宣王也,任贤使能,周室中兴焉。”周宣王,前827~前782年在位。汉毛公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卷十八,《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世界书局缩印清江西书局重修阮元校刻本,1980年,上册,页568。

[3]《毛诗正义》卷十八,《十三经注疏》,上册,页568。

[4]《孟子·滕文公章句上》:“孟子道性善。”(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卷五,《十三经注疏》,下册,页2701。)孟子是中国历史上直接说人性本善的第一人。

[5]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周易正义》卷七,《十三经注疏》,上册,页83。

[6]《周易正义》卷八,《十三经注疏》,上册,页86。

[7]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卷五十二,《十三经注疏》,下册,页1634。

[8]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等疏:《论语注疏》卷七,《十三经注疏》,下册,页2483。

[9]《礼记正义》卷五十二,《十三经注疏》,下册,页1625。

[10]《论语注疏》卷六,《十三经注疏》,下册,页2479。

[11]《论语注疏》卷十二,《十三经注疏》,下册,页2504。

[12]《孟子注疏》卷十一,《十三经注疏》,下册,页2749。

[13]《论语注疏》卷十七,《十三经注疏》,下册,页2524。

[14]《孟子注疏》卷十一,《十三经注疏》,下册,页2755。

[15]《孟子注疏》卷十一,《十三经注疏》,下册,页2753。

[16]汉赵岐《注》:“天爵以德,人爵以禄。”又:“赵孟,晋卿之贵者也,能贵人,又能贱之。人之所有者,他人所不能贱之也。”《孟子注疏》卷十一,《十三经注疏》,下册,页2753。

孟子所创天爵一词表示:人性是人先天的、内在的、因而是不可剥夺的(以上是“天”的涵义)的价值与尊严(“爵”的喻义)。不同于后天的、外在的、因而是可以被剥夺的价值与尊严(“人爵”)。人性是人的真正价值(“良贵”)。

[17]依儒家,作为人的价值的人性,具有超越性,是因为来自天;具有内在性,是因为在人心;具有普遍性,是因为人人具有。

[18]《礼记正义》卷六十,《十三经注疏》,下册,页1673。

[19]《论语注疏》卷四,《十三经注疏》,下册,页2471。

[20] 如前揭《诗》《书》所显示,性善论的人性思想来源于儒家以前的周代乃至三代文化传统;而性恶

论在周代乃至三代文化传统中则是无根的。蒙文通先生认为性恶论源出于戎狄之教。见蒙文通:《周秦少数民族研究·序一》,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页5-46。

[21]马其昶校注,马茂元整理:《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页18。

[2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98册,页265。

[23]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四十九,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清嘉庆十四年胡克家刻本,1977年,下册,页692。

[24]今存晋人文献少有涉及五常之性者。《世说新语》一书,即无五常一语。

[25]宋绍熙曾集刻本《陶渊明诗》《陶渊明杂文》,《宋本陶渊明诗·续古逸丛书之三十四》,上海,商务印书馆据宋绍熙本影印,1928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重印,2001年,页108。

[26]《孟子注疏》卷三,《十三经注疏》,下册,页2685。

[27]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卷十一,《十三经注疏》,上册,页180。

[28]《周易正义》卷九,《十三经注疏》,上册,页93-94。

[29]汉班固撰:《汉书》卷五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八册,页2505。

[30]汉班固纂集,清陈立疏证,吴则虞校点:《白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上册,页95。

[31]《白虎通义》卷八〈情性〉:“故《句命决》曰:‘情生于阴,欲以时念也。性生于阳,以就理也。阳气者仁,阴气者贪,故情有利欲,性有仁也。’五常者何谓?仁义礼智信也。”(《白虎通疏证》,上册,页381。)按陶渊明只采用《白虎通义》(及其所代表的汉代人性思想)的性有五常亦即性善之说,而未采用其性善情恶之说。汉代人性思想,包括性善情恶论、性善恶混论及人性三等论,较晚周原始儒家人性本善、人性平等思想为模糊,实际则较近于荀子的性恶论。可参阅: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卷二,〈先秦儒家思想的转折及天的哲学的完成-董仲舒《春秋繁露》的研究〉十(2)〈天与心性〉,台北,学生书局,1993年,页399~409。

[32]《宋本陶渊明诗·续古逸丛书之三十四》,页108。

[33]《宋本陶渊明诗·续古逸丛书之三十四》,页102。

[34]宋绍熙曾集刻本《陶渊明诗》《陶渊明杂文》附录,《宋本陶渊明诗·续古逸丛书之三十四》,页119。

[35]《论语·颜渊》卷十二,《十三经注疏》,下册,页2503。

[36]《孟子·梁惠王上》卷一,《十三经注疏》,下册,页2670。

[37]《宋本陶渊明诗·续古逸丛书之三十四》,页108-109。

[38]《宋本陶渊明诗·续古逸丛书之三十四》,页104。

[39]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陆德明释文,清郭庆藩集释,王孝鱼校点:《庄子集释》卷二中,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一册, 页147-150。

[40]《庄子集释》卷二中,第一册, 页151。

[41]《庄子集释》卷二中,第一册, 页151。

[42]《庄子集释》卷二中,第一册, 页151。

[43]《庄子集释》卷二中,第一册, 页151。

[44]《庄子集释》卷二中,第一册, 页151。

[45]曹慕樊:〈《庄子·逍遥游》篇义〉,乐山,《乐山师专学报》,1993年第4期。文中词语略释如下。

“唯止能止众止”:《庄子·德充符》:“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卷二下,第一册, 页193。)

“心王”:佛教语,谓万法都皆由心生,心就是万法之王,故称心王。借指心斋及其主导作用。

“七识”:佛教语,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第七识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

“虚舟”:喻逍遥游。《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敖游,汛若不系之舟,虚而敖游者也!”(《庄子集释》卷十上,第四册, 页1040。)

“飘瓦”:此喻无心。《庄子·达生》:“圣人藏于天,故莫之能伤也。复仇者不折镆干,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是以天下平均。”(《庄子集释》卷七上,第三册,页636。)成玄英《疏》:“飘落之瓦,偶尔伤人,虽忮逆褊心之夫,终不怨恨,为瓦是无心之物。”(页637。)

[46]曹慕樊(1912~1993),号迟庵,四川泸州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早年为熊十力先生弟子。对儒学、庄学、佛学、古典文学、西方哲学等,造诣甚深。着有《庄子新义》、《杜诗杂说》、《杜诗杂说续编》、《杜诗选注》、《目录学纲要》,主编《东坡选集》,遗着《迟庵诗稿》、《迟庵词稿》。关于迟师事迹,早年从熊先生游,见《十力语要》卷三《曹慕樊记语》(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页325以下);1949年,迟师与梁漱溟先生、罗庸先生在重庆缙云山修藏传佛教密宗大贡噶派大手印法,及梁先生向迟师请教修行,见《梁漱溟全集》第八卷《日记》(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页421以下);1974年,文化革命中,迟师奋不顾身,为被打成反革命份子的吴宓先生向单位领导索回被剥夺的存款,见邓小军《儒家思想与民主思想的逻辑结合·后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页430以下)。

[47]《宋本陶渊明诗·续古逸丛书之三十四》,页89。

[48]《宋本陶渊明诗·续古逸丛书之三十四》,页89。

[49]参阅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絶交书〉论作官即失去自由:“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文选》卷四十三,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清嘉庆十四年胡克家刻本,1977年,中册,页602。

[50]《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五册,页1360。)嵇康、吕安等皆被司马氏集团所杀害。晋宋之际情况相似,庐陵王义真、谢灵运等皆被刘宋政权所杀害。

[51]陶渊明〈移居二首〉第一首:“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渊明读《庄》,正是能够赏奇析疑,独立发明。

[52]除嵇康外。魏晋玄学家,惟有嵇康之拒仕,能实践庄学之核心思想-澹泊心、自由心的觉悟。陶渊明实深契嵇康,唯不同其刚决。

[53]《宋本陶渊明诗·续古逸丛书之三十四》,页100。

[54]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三册,页874。

[55]《朱子语类》,第三册,页874。

[56]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页199。

[57]《金明馆丛稿初编》,页202。

[58]《金明馆丛稿初编》,页204~205。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