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流芳 雅俗共赏

  语文——文学——国学,浮生三十余年,喜文心香一脉,多少俗事纷扰,都在捧书一卷的沉醉中烟消云散。网络传情,更拉近了我与国学的神交。远离尘嚣,投身学海,逍遥畅游,出尘超然。游离国学外,茫然四顾,怅惘于众多华夏龙人不谙国宝,徒自伤感、无聊、消沉、自戕、躁狂、异变……

  受益国学流芳,期待雅俗共赏。国学乃中华文化之精髓,其博大精深,足以荡涤现代社会的浮躁。而纵观国学圣界,大师级人物都忙于精深的学术研究,无暇或不屑与俗世芸芸众生交流,偶有涉足影视媒体浅谈国学者,必被诟病。但是可曾发觉高雅的国学与平凡的大众之间似乎无意中隔开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纵然阅读国学者大有人在,但能领悟国学精神者却寥寥无几。不敢妄断其中大都附庸风雅,起码可以肯定他们理解的国学文化与实际经典不太切合。因为众多读者看的都是别人嚼过的馒头——导读或感悟,读原著的少之又少,真正了解国学经典背景的就更少的可怜了,传承、发扬乃至创新就更无从谈起。

  学生群体从小便通过课本接触大量国学,但很多只限于机械地背诵记忆,然后去应付考试,或者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学富五车。又有多少人真正把国学当作精神食粮,甚至人生信仰?古有博学鸿儒,百家争鸣,许多文化的渊源都能在古人经典中找到萌芽。而我们现代人的多元化思想和个性,大多都镌刻了祖先思维和习惯的烙印,几乎没有空穴来风的胡思乱想,所以不要被自己的奇思怪想吓到,从国学经典中品读流淌千年的文化情结,你会找到灵魂的归宿。如果留心,你还会发现,被现代城市文化遗忘的古老村落的神秘风俗,也许蕴含着承载中华文化的精华。在受过多年学校教育之后,你应该学会沉淀内心的思维方法和处世哲学。然后,在都市繁华的生存竞争中留有内心一片绿洲,让你纯真的灵魂安息片刻。

  其实,许多人已经开始觉醒,因为他们发现家财万贯者大都有着无尽的烦恼,心中积累丰厚财富才会在茫茫人海中游刃有余。于是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企业管理中也吸收国学的智慧,政界风云人物也注重国学的修养,军事科技也融入国学文化的影子,国外的有识之士也纷纷学习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希望从古老祖先的遗作中找到解决现代问题的金钥匙。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真理般的自然规律古已有之,且亘古不变。变化的只有外在的形式,内在的本质如老子的“道”之论一样“无为”却无所不在。

  在祖先留下的无尽宝藏中寻找现实生活的症结所在,需要博学多识,更需闪光的智慧。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悟道之人不一定学问深厚,但有仁义佛心而已。利欲熏心者从国学中只能学会权谋,宅心仁厚者会在一花一叶中便领悟生命的真谛。

  基于以上看法,笔者以为国学网典雅庄严有余而雅俗共赏不足,有似于象牙塔学术研究的孤芳自赏,缺乏大众化普及的生动活泼。在此大胆提议,增加些对当下流行元素的专栏或专题评述,比如影视评论,三国、水浒、西游、红楼的不同版本的比较;流行歌词中古典意境、典雅词句的评价和推广,追溯歌词中文化的渊源考证;网络词汇和走红事物的分析、品评;动画漫画中浸透的传统文化元素的研究……年轻一代流行的领域,不应让他们放纵自流,老一辈应关心他们的所思所想,学校课堂的阵地需要固守,网络媒体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国学大师们与时俱进,不仅自己不落伍,更能将毕生所学的精华传承四方青春一代,泽被后世,功在千秋。

  可喜的是,国学的传承已被大家所重视,许多幼儿园、小学、中学都在学习《弟子规》、《三字经》,早教机构更开设蒙学班、国学班,国学经典每年大量以不同版本印刷,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虽然这些国学热的繁华之下,实际效果未敢妄断,但只要大家重视,愿意从国学中吸收远古的智慧,留下的就只有我们这些国学同道中人尽自己微薄之力量传道、授业、解惑了。而现在许多大学教授们国学修养丰厚,却大都愿意自己钻研学术,不太愿意授课于大众,或者即使授课也只是发布自己高深的学术成果,下面听课的学生不知所云,昏昏欲睡,效果不堪设想——自然只会让国学沦为古板、深奥、枯燥。了解受众之所需,有的放矢地布道,方能使真正的国学传承下去,生生不息。

  寄情国学网,莫让青春殇,一语禅悟道,心安是吾乡。

  让国学生动起来,让国学充分发挥她的实用效果,让国学影响我们的精神世界,让国学之花流芳百世,让国学经典雅俗共赏!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