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一介庞朴傅璇琮方立天纵论古籍电子化
——电子版古籍不光要大而全 还要重视人性化、特色化和普及

汤一介:

  尹小林搞的古籍电子化工作,对我们搞中国传统文化的有非常大的帮助。《国学宝典》对我们非常有用,因为它的容量大,有八亿字。北京大学正在从事《儒藏》编纂项目,就是把儒家的典籍全部都编在一起,大概也要有七八亿字,或者更多一点。这样一个大工程,做起来是非常困难的。但是现在也有一些条件,《国学宝典》就可以为我们提供非常多的方便。因此我跟尹小林说,我们将来希望跟他合作,而且希望得到他的支持。

庞 朴:

  尹小林的电子产品对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尹小林勤勤恳恳搞传统经典电子化的工作,不仅仅是造福于爬格子的文人、学者。实际上里面隐含着、暗示着一个当代中国,在立足本土文化的同时,如何去迎接全球化思潮的问题。

  全球化看来是不可阻挡的,谁阻挡谁落后。但问题是,如果是你完全拥有了这一切而抛弃了自己的传统,那民族就可能被瓦解、消融。世界上好多古老文明都消失了,惟有中华文化一直传承下来。什么原因?我觉得是“中华文化”巧妙地安排了本民族和世界文化的关系。现在,全球化力量势不可挡,那我们就利用你的科技力量来弘扬、来保存、来宣传,来使用我们民族的精华的东西,把民族的好的东西和全球的好的东西结合起来。这方面,中国历史上有过非常好的经验,我想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五千多年来不衰不断,而其它许多文化都断了的一个秘密所在。

傅璇琮:

  我和尹小林同志有好几次接触了,他举的例子大家很感兴趣:李商隐有一句诗“夕阳无限好”,而唐诗分初、盛、中、晚,尹小林告诉我说,他看《全唐诗》里“夕阳”这个词,在什么诗里出现最多,最后查到是晚唐的时候出现得最多!晚唐和夕阳,二者之间有没有必然联系是另外一个问题,但至少说明《全唐诗》里有这么一个现象。这可以供大家思考,诗歌的意象和时代的关系——为什么晚唐人对夕阳这么感兴趣?这样的问题,在检索光盘出来之前是不敢想象的。

方立天:

  尹小林同志所开发的《国学宝典》是沟通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桥梁,我认为这个桥梁有三层意义:一、为我们学习、研究、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极为方便的条件;二、有助于提高我们在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当中的国民素质;三、为保存和传播我们的传统文化提供了非常优越的载体。体积很小的盘,容量很大。所以我说这个事业是功德无量的,前途无限的。

原载《人民政协报》2005年3月10日B3版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