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庵咒

  古琴曲《普庵咒》不仅是著名的佛教咒语同时也是古琴著名曲目。《普庵咒》又名《释谈章》。它的乐谱最早见于明末的《三教同声琴谱》(1592)。清代大套琵琶曲和佛教丝竹曲中也有《普庵咒》这个曲名。根据琴谱旁的梵文字母的汉字译音来看,可能是帮助学习梵文发音的曲调。古代曾有普庵禅师,可能是本曲的作者。一说此曲为杭州隐士李永南作。全曲共十二段,段尾都接以共同的曲调,听来回还反复,连绵不绝,在琴曲中颇有特点。《天闻阁琴谱》评:“音韵畅达,节奏自然,令人身心俱静,可谓平调中第一操也。”乐曲使用了较多的撮音,帮助音乐造成了古刹闻禅,庄严肃穆的气氛。曲式上有一些类似丝竹曲中曲牌联结的形式。其音韵畅达,节奏自然,清夜弹之,似闻暮鼓晨钟,贝经梵语;如游丛林,如宿禅院,令人身心俱静。

  据现今发现的资料,清代刊载普庵咒琴曲的谱集和抄本共有二十七部。清代谱集所刊普庵咒琴曲以廿一段的〈释谈章〉为主。从《五知斋琴谱》开始,除了刊载廿一段〈释谈章〉外,还增录了一首十三段的〈普庵咒〉。但是,此曲流传不广,除了与《五知斋琴谱》一脉的《自远堂琴谱》和《襄露轩琴谱》刊载外,(两谱亦同时刊载廿一段〈释谈章〉,全都与《五知斋琴谱》相同。)就只有道光抄本《琴学韧端》的〈普庵咒〉,和《张鞠田琴谱》的〈释谈章〉。两曲均注明”三回九转”,应该属于十三段的系统。

  这时期的《琴香堂琴谱》(二十段〈普庵咒〉),《峰抱楼琴谱》(十九段〈普庵咒〉)和《稚云琴谱》(二十段〈释谈章〉);段数上虽然有些出入,是应该属于廿一段系统。段数上的差别,是由于乐曲结构中,佛头或佛尾的删减造成。

  在曲名上,清初大部分琴谱都延用”释谈章”为名。《五知斋琴谱》有意将廿一段琴曲称为”释谈章”,十三段的题为”普庵咒”;但是除了《自远堂琴谱》和《襄露轩琴谱》用外,其他琴人则不甚理会。到清中叶,琴谱集中两曲名的混用,颇令人混淆。

  《五知斋琴谱》的十三段琴曲〈普庵咒〉,在谱前有一题解:“参改合成,不用头尾,三回九转共十三段。”这说明此曲是徐祺从〈释谈章〉节录而成的。 

  十三段琴曲〈普庵咒〉的旋律和节奏,基本上是和〈释谈章〉一样。但是,它已不是单单靠指法的变化与音域的扩大来增加音乐的色彩,而是采用更有效变奏手法来加强音乐的变化。如:

  一、〈起咒〉的【咒首】乐句以多音进复来增强旋律的起伏。
  二、〈一回二转〉的【合尾】,加入散音嵌衬,增添了乐曲的律动感。
  三、〈二回一转〉的【合尾】,强化了走手音的应用,使旋律更流畅连绵。

  这里可以看到,十三段琴曲〈普庵咒〉虽然还保留了辞咒,但是从咒语的随意删削和挪动,辞咒已从”以琴伴诵”的地位退为琴曲的附庸。即使把辞咒全部除去,这部〈普庵咒〉还是可以以它生动的音乐性作为独立的琴曲来欣赏。

  不过,这首曲并不能得到当时琴人的关注,所以传习不广。直到近代,琴人才在此曲的基础上发展出器乐化的现代琴曲〈普庵咒〉。而上面提到的音乐素材也都成了现代琴曲〈普庵咒〉音乐主题的滥觞。

  清末,山东诸城王即甫、王心源、王秀南祖孙三代传有一份《桐荫山馆琴谱》。后来由王秀南的女儿王凤襄及婿张育瑾整理出版(1993年,山东文艺出版社)。其中刊有〈普庵咒〉(原题为”普庵妙谛”),是张育瑾的演奏谱。此曲十三段,无辞咒。乐曲结构与旋律和《五知斋琴谱》所刊的相近。相信这是唯一传习至今的十三段琴曲〈普庵咒〉了。

  到了民国,几首独立于辞咒的器乐化〈普庵咒〉相继出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栩斋琴谱》的〈普庵咒〉。当代琴人查阜西、溥雪斋、张子谦、吴宗汉等演奏的,以及《北京琴会谱》都是根据此谱。这也是当今传习最普遍的普庵咒琴曲。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