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行无碍凭来去——试论富贵闲人贾宝玉

1

  如果我们不去渴求永恒不变的绝对真理,生命必将在纷繁的幻象中迷失。无论是释迦牟尼还是老子、庄子,以及那个探索着的孔子,众多的觉者将手指指向了一个永恒的去处,这个去处是绝对的真理,生命的自由与极乐之境!他们用自我独特的语言描述着这样的一个至境,作为不灭的引领,他们在不同的语言之下揭示的是同一片无暇的澄明!

  觉悟永远都会是个体的,它永远都不会是集体的。觉悟永远都是生命内部发生的最根本而彻底的转变,它需要外在的机缘,但它从来不来自于外在。觉者用文字传承心灵,有缘者通过这样的文字打开自我进入宇宙,无缘者在文字里陷落迷失。

  让我们用纯净的心灵作为指引,把文字当作一种方便,亦把宝玉那些或矛盾或怪诞的行为当作一种心灵的投射,让我们穿破这层层迷雾与繁复,直取万物的本质,直去宝玉灵魂的至真之处!宝玉是丰富的、矛盾的、深厚的、宽广的,这一切都交织在一起浑然一块,让我们无从抓取,因此人们才有了无尽的困惑,才有了无数种对宝玉的解读,在这样的解读中谁又能直取宝玉的魂魄呢?

  宝玉在其母亲的眼里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19],在其父亲眼里是“不肖的孽障”[20],在祖母眼里是“想必原是个丫头错投了胎不成”[21]。在丫头们眼里宝玉有着“爱红的毛病”[22],在奴才们的眼里宝玉是 “外清而内浊”“只爱在丫头群里闹”“也没刚柔”[23],在婆子们眼里宝玉是“外象好里头糊涂,中看不中吃的,果然有些呆气”[24]。不仅在尤氏眼里,在更多人的眼里宝玉都是“假长了一个胎子,究竟是个又傻又呆的”[25]。宝玉在黛玉眼里是“我命里的‘天魔星’”[26],在宝钗眼里是“富贵闲人”[27],在众姊妹的眼里是“绛洞花主”[28],宝玉更又自谓是“怡红公子”[29]。在北静王水溶眼里,宝玉“名不虚传,果然如‘宝’似‘玉’”[30]。在警幻仙子的眼里,宝玉“天分高明,性情聪慧”[31],更甚者,警幻仙子竟言“吾所爱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32]

  宝玉到底是何许人也?以上这些对宝玉矛盾而多面的评判,还并不是宝玉的全部,它们只是宝玉丰富人性中的点滴,也是众多人对宝玉认识的点滴。我们该如何从这多面而矛盾的繁复里找出一根头绪,如何从一个点进入本质,然后再去解读这繁复的外象呢?不如让我们从宝玉的“极恶读书”说起,因为这一点是一切人的公认,就让我们从此处进入,去解读那繁复外象里所包含的本质吧。

  宝玉能诗能赋、能写能画,杂学旁收,无论是佛道的高妙还是小说戏曲的精微,他都尽收眼底,融贯于胸。若再论医道养生、古玩鉴赏则更无须多提,他在繁华富贵的家族里濡染浸润,自然为之,其品位的高雅以及丰厚的积累,也决非他人可以企及?宝玉博古通今,浩瀚的历史和众多的风流人物是他思索的契机。决不流俗、独尊性灵是他今世生命的通透。眷恋生命、怜惜青春,使他对没有自由的纯洁如花的女儿们有更多的悲悯,这悲悯融入生活的点滴。最贴切的关怀都因着他难舍的眷恋,他解读女子们幽微的情灵,他留恋于女子们脂香粉艳的学问。这样一个通博的人物,我们怎能去想象他不曾游历过知识的海洋?但偏偏这样一个将心灵敞开去吸纳知识的宝玉,世人却说他“不喜读书”,这究竟是该从何说起?不如让我们从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看起,来看袭人劝宝玉要改的三件事中的一件:

  袭人道:“第二件,你真喜读书也罢,假喜也罢,只是在老爷跟前或在别人跟前,你别只管批驳诮谤,只作出个喜读书的样子来,也教老爷少生些气,在人前也好说嘴。他心里想着,我家代代念书,只从有了你,不承望你不喜读书,已经他心里又气又恼了。而且背前背后乱说那些混话,凡读书上进的人,你就起个名字叫作‘禄蠹’;又说只除‘明明德’外无书,都是前人自己不能解圣人之书,便另出己意,混编纂出来的。这些话,你怎么怨得老爷不气?不时时打你。叫别人怎么想你?”[33]

  从袭人所劝的言语中我们得知,宝玉不但不喜读书,而且时常对读书人批驳诮谤,凡那些读书上进的人他便叫作“禄蠹”。“禄蠹”是怎样的人呢?“禄蠹”是假借读书之名而求取功名的名利之人,他们借读书之名以成其私,这些人完全不懂得圣人所指向的真理,他们是与道背离的凡夫。“禄蠹”们读书不是为了解惑以达至理,因为他们从未真正思索过人生以及自我,他们模仿别人的样子活着,但又想出类拔萃,他们读书是为了“上进”,这“上进”并非是追求圆满的不断精进,这“上进”只是为了获取外在的名利。同是读书,有些人是为了追求永恒的真理,有些人只是为了沽名钓誉;同是读书人,他们之间却有着天壤般的差别!对于那些不能解圣人之意的人,宝玉怎能不批驳诮谤呢?对于那些不能解圣人之意,但又另出己意、混编乱纂,以文字误人的人,又怎能不令人深恶痛绝呢?

  宝玉不喜读书是不喜借读书之名而获取功名,宝玉不喜读的书是那些为获取功名而编撰的乏味之书。宝玉读书是为了自我的快乐,是为了追求真理以及寻找生命终极价值的独自摸索,宝玉读书是通过文字与那些觉者们用心灵快慰的交谈。听取圣人的教诲与圣人交流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因为在这样的文字里隐藏着永恒不变的真理,但这件神圣的事情却被那些“禄蠹”们荼毒了,他们假借了圣人的名号却偏偏要走向“道”的反面,不但令自己的灵魂堕落、天真尽失,同时更造作出无穷的祸事与罪恶荼毒他人的生命!

  如果我们从此处看到了宝玉“极恶读书”的根本内核与立场,我们就不得不对宝玉投去深深的敬意!谁会为恪守真理而选择不幸的遭际作为代价?谁会直去圣人所言的至真之处不被邪谬的歪理困惑?谁会持守住灵魂本真的澄明而决不与污浊世界同流?越是透彻了生命里的至理便越是能看到污浊俗世不幸的迷途,越是理解了圣人之言就越是不能容忍那些引人入偏颇邪谬的文字,宝玉从“不喜读书”终将发展为焚书!宝玉是一个非凡之人,宝玉注定被庸人所不解。

  这样的一次更深刻而坚定的叛逆来自于贾政对宝玉的棍棒教育之后,我们来看第三十六回中的一段:

  话说贾母自王夫人处回来,见宝玉一日好似一日,心中自是欢喜。因怕将来贾政又叫他,遂命人将贾政的亲随小厮头儿唤来,吩咐他“以后倘有会人待客诸样的事,你老爷要叫宝玉,你不用上来传话,就回他说我说了:一则打重了,得着实将养几个月才走得;二则他的星宿不利,祭了星不见外人,过了八月才许出二门。”那小厮头儿听了,领命而去。贾母又命李嬷嬷袭人等来,将此话说与宝玉,使他放心。那宝玉本就懒与士大夫诸男人接谈,又最厌峨冠礼服贺吊往还等事,今日得了这句话,越发得了意,不但将亲戚朋友一概杜绝了,而且连家庭中晨昏定省亦发都随他的便了,日日只在园中游卧,不过每日一清早到贾母王夫人处走走就回来了,却每每甘心为诸丫鬟充役,竟也得十分闲消日月。或如宝钗辈有时见机导劝,反生起气来,只说:“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这总是前人无故生事,立言竖辞,原为导后世的须眉浊物。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因此祸延古人,除四书外,竟将别的书焚了。众人见他如此疯颠,也都不向他说这些正经话了。独有林黛玉自幼不曾劝他去立身扬名等语,所以深敬黛玉。[34]

  在贾政的暴力教育之下,宝玉非但没有妥协反而更坚定了,曾经因顾及父亲面子而有的勉强应付,在贾母的庇护下也到此为止了。宝玉再也不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功名学问之上了,他完全活在天性与自然里,生命里没有了一丝的扭曲,他畅快的沉浸在生命的和谐里,在大观园的女儿国里畅游!

  可是即使是纯洁如水女儿们的王国,也会有压力朝向宝玉。觉悟的第一步是要与污浊的世界决绝,第二步才是慈悲大力的回归,这将是一个圆融无碍的境界。即使都是觉悟之人,他们也会在不同的层次里独自探索,他们也会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向世界示现。我们不能否认金钱与权利的力量,但用这样的力量广行善举还是造作恶业却全凭你的驾御!选择驾御这种力量还是选择驾御更深刻而微妙的力量,也要全凭自由的觉者的喜好!宝钗已走入了那个圆融无碍的任由自在的境界,她的心灵不会受到污浊世俗的一丝污染,宝钗的劝导有她的因由,这样的劝导里蕴涵着无所畏惧与抒发大慈的深刻内核。此时的宝玉还没有完全读懂宝钗的圆融无碍与最为丰富的洁净,宝玉此刻错失了宝钗,但他却并未错失真理。宝玉的悲伤与愤怒有他的坚决,在这坚决里我们看到的是勇者的孤独与果敢坚毅。

  钓名沽誉的国贼禄鬼为宝玉所不齿,这样的人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有愧于宝贵的人身!与道同行的觉者崇尚无为与自由,权利无法激起他们的渴求亦无法减损他们的功业,成为国王从来都不是他们的理想。在世袭的皇室里,成功的政治家总是罕见的。国家的权利总是被一群又一群的庸人主宰,强权成为欲望世界的顶峰,成为欲望与意志的最高展现。欲望的顶峰里掩藏的是暴力以及流血,扼杀的是生命的灵性以及真善!回顾历史,我们又能看到几个强者站在权利的颠峰上而不被贪婪的欲望扭曲和撕碎呢?这样的大勇大悲者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真是少之又少!人类的一切不幸都来源于强权与欲望的联合,欲令智昏,拥有了强权的统治者又有几个是头脑清明的呢?在强权霸道的社会里,贪婪的欲望注定了从事政治的人物中罕有一流的天才,更多的权利是落入了二流、三流、乃至末流人的手里,这就是为何在中国的历史里和谐与鼎盛总是转瞬即逝的根本原因。这也是宝玉决不假借读书去寻觅一条仕途之路的根本原因。

  身为男子的宝玉保有了自我的洁净,本来洁净的女儿们竟被功名利禄污染,纯真性灵的失守最令人痛心疾首!因此,宝玉除四书外,竟将别的书焚了!在宝玉这看似过激的行为里有着无比悲痛与惋惜的深情,他用自己叛逆的行为做为唤醒,他从心底向这个世界发出了呐喊,只有纯真的性灵才是至贵与至尊,鲜活的性灵永远也不该被那些死去了的文字引入迷途!

  宝玉在众人的不解中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一步是对自我的超越与扬弃。当一个人的心胸与智慧变得更为辽远之时,他一定会抛弃那个曾经的自我而进入人生更高的一个境界,这样的抛弃是成长也是得到,这就如同当我们发现了生命之钻后,便会不经意的丢弃原来在手中紧握的石头。当一个人得到成长之后,必定有一些书会被他抛在身后,必定有一些烦恼与困惑会被他抛在身后,这样的抛弃是进步的必然亦是成长的必然!宝玉此时所焚之书一定是那些不能解圣人之意,无故生事、立言竖词、罕有真理闪光的该焚之书。

  宝玉这生命内部最根本的变革与成长,宝玉这最清醒与痛心的举动,无人了知,在众人的眼里他只是疯癫的更为不堪,这是觉者的孤独,无可避免的孤独!觉者用心灵与真理交合,一切的迷雾都将不能成为阻碍,他有自己评判事物的标准,这标准不被任何俗物干扰而会直去事物的本质。因此,众人所认为的正经话,在宝玉看来最是令人深恶痛绝的“混帐话”,因为宝玉看到了这些话里有“人为”的造作,正是这狭隘的“人为”,遮蔽了生命纯真的本性、使生命偏离了天地的大道!不如让我们再来看三十二回里的一段:

  正说着,有人来回说:“兴隆街的大爷来了,老爷叫二爷出去会。”宝玉听了,便知是贾雨村来了,心中好不自在。袭人忙去拿衣服。宝玉一面蹬着靴子,一面抱怨道:“有老爷和他坐着就罢了,回回定要见我。”史湘云一边摇着扇子,笑道:“自然你能会宾接客,老爷才叫你出去呢。”宝玉道:“那里是老爷,都是他自己要请我去见的。”湘云笑道:“主雅客来勤,自然你有些警他的好处,他才只要会你。”宝玉道:“罢,罢,我也不敢称雅,俗中又俗的一个俗人,并不愿同这些人往来。”湘云笑道:“还是这个情性不改。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没见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些什么!”宝玉听了道:“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袭人道:“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也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这里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羞的脸通红,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提起这个话来,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讪了一会子去了。我倒过不去,只当他恼了。谁知过后还是照旧一样,真真有涵养,心地宽大。谁知这一个反倒同他生分了。那林姑娘见你赌气不理他,你得赔多少不是呢。”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袭人和湘云都点头笑道:“这原是混帐话。”[35]

  假以读书沽名钓誉、交接豪富、钻营俗务的“经济学问”,被宝玉所憎恶!执掌权柄、游弋于富贵之间,假借斯文之名,整日蝇营狗苟的为私利而奔波的贾雨村之流,决不可入宝玉这一流人物的眼目!对人性与灵魂在繁华与浮躁世界里的堕落,宝玉悲愤的感到惋惜与伤痛,抛弃生命宝贵的本真去迎合污浊的俗世是“混帐”的行为,劝导他人放弃纯真的自我去同流合污的话在宝玉看来自然是“混帐话”。宝玉是将世间的洁净与污浊严格的定义了,因此在湘云、宝钗劝导之时便有了最激烈的反应,这反应里有悲愤,但更有深切的惋惜!圆融无碍的慈悲回归是觉悟之后的一个更高的层次,没有是非与善恶的人没有开悟的机缘,没有能力固守自我洁净的人亦没有开悟的机缘,宝玉的坚守没有错,湘云、宝钗的劝导亦没有错,只是他们身处不同的人生处境与境界。

  对于那些穿着“道”与“德”的外衣,却虚假的走向庸俗与罪恶的人,宝玉的态度是决绝的,但对于圣人们所言出的真理,是永恒的亦是宝玉所信奉的。宝玉极恶读书,是极恶为猎取功名而读书!因为他看到这条道路是如何偏离了生命的大道,是如何使宝贵的性灵遭到涂炭,是如何将生命本然的天真陷入了不洁之地。因此,宝玉极恶读书,并且不可扭转!在拥有强大世俗力量的世界里,宝玉这样的决绝不但注定了他的孤独,更注定了他的不肖,以及被见弃于世道的不幸。即使注定不幸,即使注定孤独,宝玉也决不会抛弃宝贵的自我,而与那些追求浅薄物质世界的庸人站在一起,即使这庸人的数目有多么庞大,他们也无法动摇宝玉的真纯。宝玉独自一人用真纯的性灵挑战这个污浊的世界,他用决不妥协的坚持保守着自己灵魂的净土,他勇敢无畏的独自追求着真理!

2

  要保守灵魂的洁净、勇敢的追求真理却决非易事,它的艰难之处在于孤独的自我不是要与陌生的世界交战,他是要与将自己身陷其中的熟悉的生活交锋,陷他于孤独之境的并非敌人,而是他深爱的亲人。观念可以杀死一个人,观念可以杀死一代又一代的人,观念亦可以令亿万生命陷入麻木迷茫的生活,令他们从生到死都不曾有过一瞬的觉知!他们一生都在被他人的好恶所左右,他们丧失了独自思考的能力,他们丧失了独自追求快乐的能力,他们丧失了鲜活的生命,他们将自己蜷缩在成群的庸人中间,寻找只因数量巨大而有的一丝可怜的安全。宝玉挑战的是腐朽的、麻醉人生命鲜活的、丑陋的观念与束缚,这样的挑战只有无畏的勇者、慈悲的觉者能够做到。因为这些错误而狭隘的观念伴随着生命的成长流入了人类的血脉,几千年来它们变成了基因一代代地实现着束缚的传承,懦弱的人难逃这样不幸的轮回,他们的生命丧失了太多的自由和选择。太多人的命运与生活被这些基因和血液里的毒素所左右,真正的自由他们从未碰触过,他们只是在这样不幸的轨道中重复与滑行,终将会越来越远离生命的本真,在人生的旅程里他们将会永远的迷失自我。

  这样不幸的迷失并不是离我们遥远的陌生人,他是我们身边的人,他是我们的亲人和朋友!

  每个人所要走出的第一步都是自救!宝玉决不与庸俗世界同流合污的决绝,是个体生命的觉醒,这样的觉醒里有自我的解放和自由,但这个体的觉醒亦注定会有来自世俗世界里不可躲避的迫害!如果你觉悟了,那么来自于俗人的迫害就不可避免,对待这样的迫害,觉者只能以宽容的慈悲作为回答,这就如同耶酥被钉在十字架上时他所说的:“原谅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对于那些迷途的人,觉者除了给予慈悲之外还能做什么呢?

  宝玉在生命里遭到的第一次迫害,并不是来自于外在的世界,而是来自于他的家庭,来自于他的父亲。宝玉的父亲给了宝玉第一次棒喝,这棒喝不是要宝玉觉醒,而是要将一个尊重生命性灵的觉者拉回俗世,他要宝玉放弃自我去迎合庸俗的浊世,他要宝玉留意功名,牺牲自我以光耀祖宗。可是一切以牺牲自我为代价的奉献都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宝玉怎会屈就!“不肖种种大承笞挞”是宝玉和其父的必然冲突,这样的冲突源于对生命完全不同的价值观。懦弱的生命被外在的世界所塑造,自己的一切行为都要迎合这个俗世的喜好,“自我”遭到来自于自己的最残酷的蔑视,“自我”必将在挤压中变得扭曲。这样的人是宝玉的父亲贾政,这样的人是红尘里的尘埃,他们弥漫在我们的周围,抑或也是我们的父母和朋友,愿我们能够觉知“自我”扭曲的不幸,愿我们能在自己的身上切断这不幸的轮回,愿我们能从觉知中获得解放与新生!

  外在的世界虽不能给予我们真正的快乐和成功,但外在世界以及因缘的合和却能够给予我们一些浅薄的力量以及强权,贾政可以依凭一个父亲的身份,在“爱”的旗帜下对宝玉的肉身实施暴力。也许在此处有人会说,父亲教导儿子怎能算做暴力?看啊!我们根深蒂固的、中了毒的观念无处不在的发作了,这是对强权的认同,这是对生命平等的最根本挑衅,这是对他人生命的不尊重,但更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

  宝玉和其父亲的冲突必然的等在那里,不可避免!这是一场灵魂力量的较量,贾政认为人应该适应俗世,以此获得生存和光耀。但在适应的过程中“自我”一定会受到挤压和扭曲,只要有过一次妥协,便会有无数次的妥协等在后面,为了获得俗世里的荣耀,“自我”终会变得无足轻重,因此这样的观念迫使贾政要宝玉在棍棒之下向世俗屈服,放弃“自我”的高贵!宝玉承受了这样一场棍棒的强暴,因为它来自于父亲,但宝玉并未对父亲有一丝的妥协,他坚守着自己灵魂的净土,决不向污浊的俗世有一丝屈服。在宝玉挨打后,黛玉眼睛哭的肿得象桃儿一般,抽抽噎噎的向宝玉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36]宝玉听说,竟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37]来自于贾政的棍棒不但未让宝玉屈服,反而令宝玉越加坚定了!在这样一场灵魂的对峙中,失败者是那个实施强权的父亲,胜利者是这个大承笞挞的儿子!

  如果与俗世斗争的胜利是这么容易得到,那么一定会有更多的生命走向无畏和觉悟。在宝玉心底这样不妥协的胜利更有着令人深切的痛楚,这痛楚与孤独紧密相连,这样的浓愁深远的没有尽头,它只能化做绵绵不尽的悲悯,深藏于心底,抒发于万物。但来自于庸俗世界对洁净灵魂的迫害不会有片时的歇止!

  如果贾政给予宝玉的只是肉体上的暴力,那么,宝玉的母亲王夫人给予宝玉的就是精神上的暴力。随着抄检大观园,司棋被逐、晴雯夭逝、美优伶情归水月庵等一系列不幸事件的发生,每一件不幸的事件都给宝玉的灵魂以深切而无法愈合的刺伤,宝玉藏身的那个洁净之地,那个纯洁女儿们所构成的花样的王国,被残酷而彻底地击碎了!孤独而洁净的灵魂没有了立足之境,而这一切都来自于俗世里的母爱!当一切都被残酷的暴力践踏了之后,也许宝玉还有心底里那藏在灵魂深处的爱情,在这个孤独的世界里还有黛玉与他息息相通、互怜互爱,能与黛玉生死相守便是他唯一的愿望了,但他心灵深处这最后的阵地也必将被摧毁,摧毁者是那个把他当做命根子般“爱”的祖母!这是难逃的宿命,这是宝玉身处的世界,这也是我们每个人身处的世界!这是宝玉的不幸,这不幸令我们呼吸到了熟悉的味道,宝玉这最根本的不幸与我们每个人的不幸是那么息息相通,在这样的不幸里有着最为深广而普遍的意义。这不幸是宝玉的不幸,是我们每个人的不幸,更是我们整个人类最为深痛的不幸!

  当一切美好的存在都被摧毁了,你还能做原来的自我吗?你还能够昂起高贵的头颅坦然的活出自我,而不苟且偷生吗?你还能够时刻觉知而鲜活的拥有生命的丰富,而不被麻木掌控吗?当面对不幸时,你是否拥有超越命运之上的无畏与勇力?当你第一次面对世俗的逼迫,你是否想到过这样的问题?这是每一个生命都不可回避的问题,你可曾认真的思索过,你可曾为自己寻找过一条出路或是答案?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规律,生、住、坏、灭是宇宙万物的规律,你是否思索过自己短暂存在的意义?

  当一切美好都被摧毁了,宝玉仍做自己孤独的宝玉,一切的梦想、一切的依凭都化做虚无之后,宝玉看到了世界的本真,自我的本真,宝玉走向了一个绝对自由的境界,这自由从悲痛中诞生,再也没有一丝的依附,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束缚这样一个自由的生命了,他将超越一切经历与苦难活在每一个鲜活的当下,生命在此刻得到了全然的回归与全然的圆满!

  这样一个回归历经了因缘幻相破灭的痛苦,当一切虚妄被撕碎与穿透之后,真相赤裸的站立在了宝玉的面前,万物的不住不留、永恒的虚空是最根本的真相!当下的存在便是生命的全部,完全的自由与圆满即刻便完整得到!而这样一个最圆满的回归源于对本真灵性的呵护与坚持,宝玉走向觉悟与回归道路的起始源于“极恶读书”的叛逆,回归的道路艰辛而痛苦,但宝玉却走得坚决,他坚决的走向了全然的解脱。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