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脉,盛世传承——《中华传世藏书》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

(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华传世藏书》副主编)

  盛世修典,文脉相传,作为国家文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华传世藏书》是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和国学网依托全国数十所高校古籍专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组织编纂的总字数达2亿字的大型古籍整理项目。在中国进入新时代、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革之际,这部大书的成功出版是文化、出版、学术界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献出的一份厚重文化之礼,也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又一朵盛开的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复兴之花。

  《中华传世藏书》按照传统四部分类法,分经部、史部、子部和集部,各部下设若干子类,共选具有传世价值的中国传统典籍690余种,汇为160册,总计16万余页。这套逾2亿字的巨著,凝聚了5000年华夏智慧与文化结晶,囊括了中国历代最有思想与艺术价值的作品,从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全方位反映了中华文明成就,全面继承了中国历代古圣先贤的文化遗产,是一套值得珍藏并传递后世的大型典籍。

  “鲸钟方警,启蓬馆以晨登,鹤钥严关,焚兰膏以夜继”,这部巨著,是今人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以当代人的学术水平和智慧,借助现代高新技术,编出的一部满足当代需要而又足以传世的丛书。新中国成立初期,汉语言文字经历了一次繁体字改简体字的重大变革,迄今能读懂繁体竖排而没有标点的古书的,已经为数不多。为了更好的让本书服务于当代和后世读者,传承中华民族历代文化遗产,全书采用简化规范字、横排,并按照国家标准加入标点符号。这项工作的实施,得益于古籍数字化的蓬勃发展,特别是现代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在古籍数值化进程中的应用。五年前,编委会成员尹小林所长及其团队采用人工智能方法,独创了“自动比对”、“自动标点”、“自动排版”三大核心技术,并运用于《中华传世藏书》古籍文献的整理,极大地提高了古籍整理工作效率,有力的支撑了《中华传世藏书》今天的成功发行。

  基于现代古籍整理规范,借助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高新技术,《中华传世藏书》的出版为大规模古籍整理探索出了新的道路,树立了新的典范,开启了新的起点。在纵向上,编委会以《中华传世藏书》为基础,后续将进一步采用古籍数字化技术,对《四库全书》等古籍文献进行整理,实现繁体竖排古书向简体横排有标点的现代书籍的转化,不断扩大文献整理转换规模数量,由现在的2亿扩展到未来的8亿,乃至20亿,不断创造古籍文献数据新高度。在横向上,利用高新技术,不断丰富古籍数字化内容的展现形式。特别是,在《中华传世藏书》发行之际,围绕《中华文化藏书》的数据库、电子书、用户端查阅、有声阅读等全方位数字化工作已经启动,后期成果将陆续呈现给读者。这些工作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全面整理中国古籍,抢救、保存、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和激励全民族的力量,树立民族文化自信;还有利于推动当代的科学研究,推进国内外广大学者的文化交往和学术合作,提高学术水准;更有利于海内外专家学者考察、研究中国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华传世藏书》的发行及其后续数字化研究工作必将对中华民族大国文化建设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

  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编委会最根本的宗旨。《中华传世藏书》在编撰过程中汇聚历代典籍,搜罗权威版本,倾心整理编校,力求做到“详典籍之源流,别白是非,旁通曲证,使瑕瑜不掩,淄绳以别”,以期创造精品工程。所收各书均以传世善本或者公认最好的通行本为底本,汲取现有可借鉴的古籍整理成果,认真校勘,力争使其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极高的收藏传世价值。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中华传世藏书》的出版和发行仅是这项伟大工程中迈出的一步,要使书中汇集的文化英华散播城乡,流芳百世,不断绽放新的耀眼光彩,还需海内外专家学者、艺术家、文创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创造。希望学界结合各自擅长领域,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发展成果,为让中华古老文化重新焕发出令世界艳羡的青春贡献才华和力量。

  预祝本次会议圆满成功!

  作者简介:沈文凡,著名学者,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文系主任,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