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平的学术思想及其启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实践的成功离不开正确教育方针的指导。1957年,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并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对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继承与发展,同时也为新时代教育实践提供了正确指导。

  作为新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指导下培养出的杰出人才,丁小平先生在一般哲学、人生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具有系统性的创新体系,在数学、物理、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教育学等领域也有重大的原始创新成果。《丁小平的学术思想及其启示》一经发表,就引发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有的读者说这不过只是个纲要而已,事实上,以纲要的形式呈现,实则是受篇幅所限,就其内容本身,前文尚未提及丁小平先生在美学、教育学、文化学、宗教学、经济学、科学史、文学理论、军事理论、力学、药理学、农业机械等众多学科的造诣。鉴于此,文章将进一步介绍丁小平先生的学术成果,使人们进一步了解丁小平先生的学术思想,从中汲取有益之处,以在丁小平先生已有的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取得更大成绩,为科研服务。尤其是希望人们更加坚信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必将指引新时代教育取得更加骄人的成就,必将有利于推动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为党和人民事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一、丁小平先生的一些学术成果

  (一)一般哲学

  在一般哲学方面,前文介绍了丁小平先生自己的哲学体系、在认知哲学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肯定嵌否定规律。在哲学史上,能够在一般哲学领域揭示规律的只有黑格尔、马克思和恩格斯,而丁小平先生在一般哲学领域所做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使辩证法走向成熟。在传统辩证法那里,不仅规律和范畴揭示得不全面,而且在应用时也会有一定的困难。比如,人们并不知道对立统一规律是演化规律还是作用规律,这与人类未能揭示肯定嵌否定规律有关。丁小平先生辩证法研究成果主要有如下体现:

  1、物质世界是万事万物的演化过程。

  丁小平先生指出物质世界是万事万物的演化过程,过程构成世界。每一事物都在按照世界的顺序性不断发生演化,有量变也有质变,这个与时间同向的演化方向可以称之为纵向。同时,每一事物又与并行的相应事物构成矛盾,而余者作为矛盾居于其中。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即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相统一、互相吸引,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与时间延续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之为横向,从纵向上说,一切事物都具有内在的肯定嵌否定结构,事物的演化就是肯定嵌否定结构在本事物与他事物的横向相互作用下的辩证否定(有时也会发生负否定)过程。从横向上看,事物的肯定嵌否定结构所呈现的量变和质变使矛盾双方此消彼长,从而使事物或暂时处于动态平衡(包括接近或远离),或吞噬(包括混合),或合并共变(包括化合、聚合、加成、复分解,当然抵消也是合并共变,比如正负电子抵消作光子,这也就是黑格尔所谓的“自相矛盾的东西并不消解为零”),或分开(包括分解),或重组(包括置换、取代)等互相作用。据此,把规定事物横向关系的规律统称作作用规律,把规定事物纵向关系的规律统称作演化规律。这样不难发现,对立统一规律属于作用规律。

  2、世界在纵横两个方面的演化过程。

  丁小平先生指出世界就是万事万物在横向上相互作用着的、在纵向上量变质变交替的并行演化过程。当然,从横向上看,一方面一事物是其上一级事物矛盾双方之一方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这个事物自身也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从纵向上看,一方面,一个肯定嵌否定结构是其上一级事物肯定嵌否定结构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这个肯定嵌否定结构又由若干个下一级肯定嵌否定结构构成。在这个横纵交错的作用的演化过程中,一事物横向上除了各个对立统一关系之外,还有作为事物存在的条件的交互作用关系,本事物与若干它事物构成的若干对矛盾在其外界条件下对立统一,从而决定了事物自己的肯定嵌否定结构的状态;一事物在纵向上除了肯定因素与否定因素的相互作用之外,并不受其他作用,在自己消亡之前,自己的肯定嵌否定作用以及可能的分化或者生出子事物现象和与它事物的合并现象,决定处在一定外界条件之下的横向的若干对矛盾的对立统一的结果。

  丁小平先生指出一切事物,在横向上相互间表现为包括对立统一关系在内的各种关系的相互作用,在纵向上表现为组成事物的肯定因素与否定因素的相互作用。

  因此,对立统一规律和肯定嵌否定规律就是反映事物联系和发展的不分主次的基本规律,而量变质变规律是肯定嵌否定规律的数量表现,但不是与对立统一规律和肯定嵌否定规律并行的独立规律,而否定之否定规律仅仅是肯定嵌否定规律的特例。之所以会有否定之否定,是因为有辩证的否定。之所以不同的事物都会发生辩证的否定,是因为这些事物虽然组分不同,但却有相同的肯定嵌否定结构,而相同的肯定嵌否定结构是肯定嵌否定规律发生作用的物质前提。

  3、建立了全新的规律学说。

  此外,丁小平先生还建立了全新的规律学说。现实中,最权威的规律定义为:“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也指出肯定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其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则强调:“只有事物内部的或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才是规律。”从表面上看这两个定义似乎不同,其实是一致的。“本身”是谁?还是“事物”,即事物是规律的载体。对此,丁小平先生指出:“如果是这样,就必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α事物的n肯定阶段中的Γ本质对Π本质发生必然的作用,β事物的n肯定阶段中的Θ本质对Ξ本质发生必然作用,α中的Γ本质也对β中的Ξ本质发生必然作用,那么,当α事物和β事物发生否定进入o肯定阶段后,或者此前的m肯定阶段,都会有Γ、Π、Θ和Ξ中的某性质消失或尚未发生的状况。因此,也就会有其中的必然联系(即规律),要么因为事物处于m肯定阶段而尚未发生,要么因为进入o肯定阶段而消亡,于是,规律就成了事物所孕育的东西,即规律随事物的发生而发生,随事物的灭亡而灭亡。这个说法显然是荒唐的。”按照这样的逻辑就会有:“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规律也是如此。只要资本主义社会还没有在全世界灭亡,社会主义社会还没有在全世界取得最终胜利,就不能说这个规律已经最终形成了。”这里,“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规律”的说法等价于“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的规律”的说法。如果规律是滞后于事物的,那么,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就是悖论吗?马克思与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恩格斯还指出:“除了永恒变化着的、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的规律以外,再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了。”

  究竟怎样理解规律才是正确的呢?丁小平先生指出,“在”有实在与虚在之分,并不是所有虚在都是实在的现象,规律和规性就是独立的虚在,而且是永恒的虚在,它们独立于物质,但规定着物质的运动。规律和规性与运动不同,运动是物质的属性,而规律和规性不是。规律和规性是有内容的,而且是形而上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是物质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的具体表现,这是形而下的东西,它们不是规律的载体,规律也不是它们孕育的。如果把规律比作刑法,那么事物就相当于罪犯。刑法规定罪犯的刑罚,法条也与罪犯的行为本质对应,但是刑法并不是罪犯制定的,罪犯也不是刑法的载体。

  丁小平先生接着指出,列宁意义的规律的结构是两端的本质嵌套通过中间的必然联系连接,即一个必然联系连接两端的本质嵌套,当然,连接可以是多杈的,即端处的嵌套可以是多个。具体事物之间的本质或者一个具体事物内部的诸本质,一旦与嵌套的形状与尺寸相一致,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会被该必然联系所规定。相对于列宁意义而言,规律还有一种非列宁意义的,丁小平先生暂且把它叫作规性。规性的结构是嵌套连规定性,即只要具体事物的本质的形状和尺寸与嵌套一致,该事物就有此规定性。比如,热力学第二定律就不具备中间是必然联系而两端是嵌套的结构,也就是说它陈述的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本质之间的必然关系。

  在解释规律概念错误和混乱的原因时,丁小平先生指出黑格尔、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伟大的哲学家、社会科学家,也是数学家、自然科学家。而此后,几乎所有研究规律的学者都要么是哲学一流,要么是科学一流,要么都不是一流,导致他们难以弄懂恩格斯的“自然界中的普遍性的形式就是规律”的定义,因此,虽然前苏联的教科书也曾用过这个定义,但哲学界最终还是把它放弃。

  4、社会规律和规性与自然规律和规性的根本区别。

  在丁小平先生的规律学说中,还解决了一个长期令人疑惑的问题——回答了社会规律和规性(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统称为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和规性的根本区别。丁小平先生指出,社会规律中的必然联系和规性中的规定性的组分中包含人,而自然规律中的必然联系和规性中的规定性的组分中不包含人。这样一来,当人顺应必然联系和规定性中的要求时,社会规律和规定性就会及时发生作用;当人抵制必然联系和规定性中的要求时,社会规律和规性就会延迟发生作用,而自然规律和规性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丁小平先生接着指出,既然如此,人类在面对社会问题时,会涉及主观能动性问题;人类在面对自然问题时,就不会涉及主观能动性问题,除非把主观能动性的概念泛化。在社会历史领域,主观能动性就表现为按照规律、规性和它们所决定的命题主动行动,当然,前提是科学判断当前的历史阶段。

  丁小平先生顺便指出,不存在所谓“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规律”,“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或“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只能叫作科学的命题,它们都是现象性的东西,背后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才是规律。在当前所处的历史阶段,任何把先验的规律和命题说成是后验的,或者坐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以及坐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行径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诚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一样:“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不是在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国家以前,而是在这以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大发展,也不是在上层建筑革命以前,而是在这以后。都是先把上层建筑改变了,生产关系搞好了,上了轨道了,才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为物质基础的增强准备了条件。当然,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但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以后。拿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来说……在英国,是资产阶级革命(十七世纪)以后,才进行工业革命(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法国、德国、美国、日本,都是经过不同的形式,改变了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之后,资本主义工业才大大发展起来。”这与马克思的论述是一致的。在论述生产关系变革时,马克思指出:“这个意识(笔者注:指上层建筑意识形式)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也就是说,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发生冲突后,社会革命理论——新的上层建筑意识形式出现,然后发生社会革命,革命的结果是生产关系变更,继而迎来生产力的大发展。生产关系的变更绝不是坐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发生冲突后的结果。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丁小平先生不仅指出了以往马克思主义学者对生产力概念的理解错误,而且给出了正确的理解是什么。正确理解生产力概念是正确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前提,对生产力概念的错解必然会导致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错用,必然造成马克思主义的面目全非。另外,丁小平先生还给出了生产关系更适应原理,补足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后半部分。

  1、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喧宾夺主。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原著的深入研究,丁小平先生认为教科书上的马克思主义严重偏离马克思主义自身。在辩证唯物主义方面,丁小平先生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喧宾夺主,并指出马克思没有建立过辩证唯物主义,恩格斯做的东西并不一定都反映马克思的观点。马克思所说的唯物主义就是历史唯物主义,他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不管是“市民社会”,还是“人类社会”,说的都是历史唯物主义问题,这才是马克思所说的唯物主义,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提法纯属庸人的杜撰。

  2、唯物主义历史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哲学。

  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面,丁小平先生指出,从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科书诞生或者更早开始,人们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解读就发生了严重偏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这里还需注意,马克思的上层建筑定义中并不包括设施部分,包括设施部分的是恩格斯及其之后的人的定义)并不等同于唯物主义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仅仅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一部分,唯物主义历史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哲学。马克思强调“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其中最核心的思想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普遍支配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而“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的表述是不够准确的。同时丁小平先生还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前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至多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扭曲。之所以这么说,不仅因为马克思始终把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为政治经济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还必须弄清楚政治经济学本身是用于社会制度设计或社会制度分析的,是政治学与经济学的边缘科学。政治经济学也有一定的经济学功能,但并不是纯经济学。

  3、正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丁小平先生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也要做正确的理解。首先,生产关系的意义在于作为“生产力的发展形式”,而不是作为生产力的桎梏;其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通过人主动选择(革命)而实现的,这里的人既包括劳动者,也包括上层建筑中的人员,而且是在生产关系变为生产力的桎梏时,先进的人们率先产生新的上层建筑意识形式,然后以这个意识形式为革命理论,通过革命建立新的上层建筑和确立新的生产关系(注意,其中的旧上层建筑及其追随者绝不会袖手旁观);再次,虽然上层建筑应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但是上层建筑意识形式是先于经济基础发生的;又次,生产力决定的那个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中的生产关系不同,前者是预设的,属于社会意识,后者是现实的,属于社会存在;最后,新的上层建筑是此前革命的上层建筑意识形式的现实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说法是对马克思相关论述的误读。之所以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说法是对马克思相关论述的误读,是因为作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冲突的产物的新的上层建筑意识形式,既是新上层建筑的决定者,又是新经济基础的决定者,因而新经济基础与新上层建筑的一致性是此前革命的上层建筑意识形式的产物。

  新上层建筑意识形式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新上层建筑的性质由生产力的水平决定,但新上层建筑的组分和结构并不只由生产力决定,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都影响着它。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与伊朗的经济基础相当,而上层建筑及其设施迥然不同的原因所在。鉴于此,以往所说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应作如下表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通过人的主动选择(革命)实现,经济基础因共同为此前的革命意识形式所决定而与上层建筑在多数情况下一致;生产关系对与其共处的同一个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直接发生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与其共处的同一个社会形态中的经济基础直接发生反作用。这可以称为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第一种表达形式。

  4、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一种新的表述形式。

  基于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透彻研究,丁小平先生还给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一种新的表述形式。丁小平先生指出,把生产资料所有关系及由其所决定的分配关系合称属获关系,即生产资料所属关系和产品获得关系,把生产关系除去属获关系所剩余的关系叫作工作关系,把生产力与工作关系的统一叫作生产形式,也就是说从生产方式中抽取属获关系后所剩余的部分叫作生产形式。这样就揭示出生产形式原理,即生产力中以生产工具为核心的劳动资料决定了劳动对象的范围,决定了商品生产中的理论工作关系,即“人与人在劳动生产中的关系”,也就是说决定了工厂或者公司的人员配备关系,即有什么样的劳动资料就有什么样的与之相配的工厂或者公司人员配备。最终,实际的工作关系是由所生产的商品与劳动资料共同决定的。

  丁小平先生进一步指出,如果把属获关系的总和叫做社会基础,那么也意味着物质生活的生产形式普遍支配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属获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了生产力的桎梏,那么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社会基础的变更,庞大的上层建筑也在或慢或快地发生着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意识形态的形式。判断这样一个时代变革的缘由只能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形式和属获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寻找。如此不难发现:生产形式以人为中介(通过社会革命)决定属获关系,社会基础因共同为此前的革命意识形式所决定而与上层建筑在多数情况下一致;属获关系对与其共处同一个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形式直接发生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与其匹配的社会基础直接发生反作用。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第二种表达形式。

  丁小平先生指出,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形式的区别是极其细微的,即只在生产力中的劳动者的思想水平方面有所差别。因此,只要统治劳动者的思想,社会主义社会就可以退到资本主义社会;反之,只要实现劳动者的思想进步(即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就可以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除非生产力中的劳动资料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无法相容的程度,否则,社会主义社会发生资本主义复辟都会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尽管这种适应中伴随着经济危机,但社会经济仍然可以保持较高的递增率。

  (三)人生哲学

  丁小平先生的人生哲学不同于其他人生哲学的根本特征不在于形成体系,而是针对一些基本问题给出了定论。

  1、确定人生哲学的内涵。

  丁小平先生指出,所谓人生哲学,就是用以相对最佳化解决人生问题的观念和方法体系,即人生观体系和人生方法论体系。

  2、给人生的目的定论。

  丁小平先生指出,人生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生的意义和实现人生幸福的相对最大化。这里所说的“意义”是非自遣的,当然也可以是自遣的,而“幸福的相对最大化”是自遣的。所谓“非自遣的意义”是人的本能使然,它可以在人类先天的审美理想中找到拓扑原型;所谓“自遣的意义”是自遣意识对非自遣意识反思出来的结果。比如,塞罕坝植树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都表现为人生意义,它是人的群体趋利避害本能使然,与人类的审美理想是一致的。当然,如果一个人在有意义的事业中实现了幸福,那么就实现了双重的人生意义。丁小平先生还指出,道学先生的虚伪在于不敢承认人生应该追求个人幸福的相对最大化;庸俗人士的荒唐在于把人生动物化,赞赏自私,即把人生退回到兽生。

  3、明晰自私的愚蠢。

  丁小平先生指出,为自己服务和为人民服务是实现个人幸福相对最大化这个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多数为自己服务的行为也有不利于实现个人幸福相对最大化的一面,多数为人民服务的行为也有有利于实现个人幸福相对最大化的一面。崇尚为人民服务是正确的人生道路,它既可以实现个人的幸福,又能够获得人生意义。极端的自私和极端的利他都必然走向各自的反面。“与传统所有制所决定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的根本也就在于此。

  4、阐释幸福的构成。

  幸福就是舒服、愉快、惬意、自豪、美感、收获感和崇高感等生理和心理体验。世人之愚在于以为当了官、发了财、成了名人、得到美食等就等于获得了幸福,其实不然,幸福的实现在于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的构造。

  5、给出幸福构造原理。

  精神条件和物质条件齐备,幸福就会发生,但是精神条件和物质条件在幸福发生中的作用并不均等。物质条件是幸福发生的弱必要条件,而精神条件是幸福发生的强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只要精神条件满足得好,即使物质条件不太达标,幸福也会发生。因此,人要想实现幸福,就要构造实现幸福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6、肯定因果报应天理。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慧有善报,愚有恶报。因果报应论并不是新东西,而问题在于过去人们把它认作迷信,而丁小平先生肯定它是天理,同时给出了幸福与痛苦的实用性定义,即幸福就是善报,痛苦就是恶报。

  7、肯定上苍存在。

  上苍当然不是鬼、神,也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鬼、神的存在。上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就像规律看不见摸不着一样,但人类可以通过意识感知它的存在。上苍是宇宙意志,是因果报应的主宰。物质的运动被规律和规性所规定,物质与规律和规性的结合使得世界呈现出宇宙意志。

  8、提倡履行人生义务。

  丁小平先生指出,在人生问题上,同样要遵守义务与权利对等的原则,不尽相应的义务就得不到相应的权利。就像要住房子就得尽可能背负巨大经济压力的义务一样。相反,一旦失节就要接受精神炼狱的折磨。

  9、给出赋予事物以意义的方法。

  丁小平先生指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个伪命题,生活从不欺骗任何人。事业(或学业)、生活和爱情对个人本无所谓意义,意义要靠自己赋予。赋予事物以意义的方法就是对该事物用心体会并赋予积极的价值判断,同时加以寄情。

  10、给出实现人生幸福相对最大化的前提。丁小平先生指出,就像任何理想的先天禀赋

  不是幸福的必然前提一样,任何不理想的先天禀赋也不是痛苦的必然前提,更不是恶报,只是人生的边界条件而已。只要人生坚持行进在真、善、美的道路上,就为实现人生幸福相对最大化奠定了基础。

  (四)政治经济学

  1、资本主义短板再生产原理和社会主义长足再生产原理。

  在政治经济学方面,丁小平先生揭示了资本主义短板再生产原理、社会主义长足再生产原理以及资本主义排挤生产工具规律。他指出,社会主义的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再生产相差在属获关系和计划经济与非计划经济,而不在于生产形式,因此产业链与产品链在质的方面没有区别,其区别在于量的方面。在所谓的自由经济中,最薄弱的产业环节或产品环节决定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水平;在计划经济中,从理论上说并不存在最薄弱的产业环节或产品环节,即使实际中出现了最薄弱的产业环节或产品环节,社会主义社会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加以解决。这就是资本主义短板再生产原理和社会主义长足再生产原理。

  2、排挤最落后的劳动资料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基本规律。

  丁小平先生还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竞争使得最落后的那部分劳动资料所生产的商品的生产成本高于或等于市场价格,从而使得最落后的那部分劳动资料退出生产领域,这样必然会打破劳动资料与劳动者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剥削的原因在于劳动资料相对稀缺和劳动者相对过剩所造成的不平等交易,这是最落后的那部分劳动资料退出生产领域的必然结果,而不在于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界定。在社会主义社会,按劳分配为全部劳动资料的使用提供了必要条件,而最落后的那部分劳动资料是否退出生产领域由劳动资料的系统进步决定。排挤最落后的那部分生产工具或者说排挤落后的劳动资料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基本规律。

  (五)管理学

  1、自组织和他组织的分类与特征。

  与西蒙等不同,丁小平先生指出组织是贯彻并执行特定意志的人的群体,组织可以分为自组织和他组织两种。所谓自组织就是在共同理念作用下所形成的人的群体;所谓他组织就是组织者通过与成员进行利益交换所形成的执行特定意志的群体。自组织的根本特征在于共同的理念化作成员共同的意志,其动力是自生的;他组织的根本特征在于组织者之外的成员的动力是组织者施加的。当然,也有自组织与他组织两种原理交织型组织,比如斯大林时期的布尔什维克。

  2、组织的理念、文化、战略、策略。

  组织总要有它的理念(一般表现为哲学)、文化、战略、策略,这些软件决定着组织的生命力。在现实中,很多公司以利润最大化为意志,也没建立企业文化,更没有战略和策略。如此看来,似乎这样的组织既无理念(哲学),又无文化和战略、策略,其实不然。没理念(哲学)本身就是它的理念(哲学),没文化本身就是它的文化,没战略和策略本身就是它的战略和策略。

  以企业为例,以愿景为核心的观念和方法体系构成了企业理念或哲学;与本企业相关的观念、信念、语言、习惯、习俗、作风等构成企业文化;公司运营方略的宏观技巧和微观技巧构成企业的战略和策略,其中,企业重组、合作和市场营销是不可或缺的。现代企业的理念、文化以及战略和策略是一以贯之的,这是时代的要求。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度过中期和进入末期,企业之间的竞争白热化,竞争内容也从低端进入高端,即企业的理念、文化乃至战略和策略这些软资本以及人才成了竞争的根本。之所以说这些软资本的竞争是高端竞争,是因为资本规模、设备先进、工人技能甚至是高技术的拥有不再是企业望尘莫及的了,这种竞争已经变为低端竞争。同时,金钱也不再是获取人才的根本,因为谁都愿意为获取人才下血本,人才更为关心的是自我实现。

  3、企业竞争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定胜利的原理。

  企业存在的目的是实现投资者投资利润率的最大化,可现实是历史上和当今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企业几乎都是非全员股东型公司,但高端竞争却要求企业的理念、文化以及战略和策略的核心内涵是为公司全员的,而不仅仅是为股东的,否则就无法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全员的积极性。即企业若不想在竞争中失败,企业就得与非股东共享效益,而亏损却往往要股东承担。股东会主动解决股份全员共享问题,这样也就合情合理地实现了共同奋斗、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可见,资本主义进入末期,竞争的白热化所导致的企业之间的高端竞争现象,最后会导致企业的股份全员均占化。而行业资本家总体的股份全员化后,在竞争下又必然导致各行业总体资本家全体股份的全员化,即社会总资产股份的全民化,否则全部资本家就会多败俱伤。至此,全民所有制和计划经济自然而然实现。如上就是企业竞争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定胜利的原理,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实现按劳分配向按需分配转型是自我革命的结果。

  (六)数学

  前文阐述了丁小平先生对现行微积分原理错误的论述及其重建微积分原理的指导思想,其实丁小平先生对整个现代数学都做了系统梳理和重建建议。丁小平先生指出,只就现行实变函数理论而言,它就是一个无法逻辑自洽的体系,究其根本问题出在现行数学的数-形模型上,因此只有建立新的数-形模型,实变函数理论才可能走向科学化。

  丁小平先生指出,现行实变函数理论体系中有众多错误,现在只谈最根本性的错误:

  1、总体与其局部可以一一对应纯系呓语。

  设A、B、C、D、E为无限集合,A=B+C+D,再设C=E,则E为A的真子集。A中的真子集C足以与E一对一对应(有公理保证),故而,E中再无元素可与B和D对应。这个简单的证明对无限集合和有限集合都适用。光看到A与E中的元素是无限的,在列举法中就忽视A与E的增长速度的做法不妥当的。这种做法错在以为既然E是无限集合,那么E就可以与另一无限集合(B+C+D)中的元素一一对应下去,可是忽视了C与E是同步的无穷多,从而导致B和D在E中再也找不到对应项。相反,谁举出某一个对应方式,谁就得给出可以这样列举的证明。忽视两个集合的增长速度(即关联关系)的列举方式是不可行的,当说E是A的真子集时,这就已经是关联关系了。

  2、测度理论的错误。

  丁小平先生指出,现行实变函数理论在寻找测度的数学承担者时使用的是排除法,而在具体过程中犯了丢项的错误,因此这样的测度理论是没有科学性的。为了兼顾代数与几何,我们就从解析几何角度谈起。在坐标系中,数轴上的任意区间由代数数(点)与超越数(点)与数隙(两点间距)共同构成,也就是说数与点是一对一对应的,两点之间有空隙,两数之间也如此。而Lebesgue忽视了数隙(两点之间的间隙)的存在,因此得出区间的测度由超越数承担的错误。按传统数-形模型的逻辑,测度应该由数隙(点隙)承担。从解析几何意义上说,超越数及其对应的点与代数数及其对应的点没有任何本质上的差别,因此代数数及其对应点的测度为0,超越数及其对应点的测度也同样为0。

  超越数与其他无理数一样,与有理数只是产生原理不同而已,由产生原理所决定的性质是真实的,余者(超越数承担了区间的测度)都是杜撰的。狄利克雷不等式指出,对于任何一个超越数,任何一个正整数q,人们总能找到有理数p/q,使得该超越数与p/q差值的绝对值小于1/q的某个倍数。当q趋于无穷时,1/q趋于0。这就告诉人们,有理数是可以任意靠近超越数的,有理数和超越数之间的间隙可以无限小,那么超越数就不可能充满数隙,那又怎么构成测度呢?这样来看,数学家们把刘维尔不等式作为“依据”所形成的超越数理论是不是缺乏严谨性呢?

  3、新的数—形模型基础上重建实变函数。

  丁小平先生指出,只要纠正前述错误,在新的数-形模型基础上重建实变函数,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在数学的新数-形模型问题上,当今世界上一切微积分教材在微分的定义上都是错误的,实变函数理论的错误也一样,都源自现行数学的数-形模型,而难以发现现行数-形模型的错误与难以构想新的数-形模型的原因,又在于囿于无穷分割思想的限制。实数本是静态数系,也就是说不管实数有多少,它的总数都是确定的,可是无穷分割思想所衍生的任意两个数(点)之间都可以插入第三个数(点)的思想,把实数变成了处于无限增多的动态数系,数轴上任意区间中的点也处于无限增多之中,这显然是荒谬的。

  要想实现代数与几何的统一就得把数与点对应起来,同时还要构成数轴。构造方式是:既然任意区间中的实数总量是确定的(注意,这是对无限分割思想的矫正),那么一个数(点)向相邻的另一个数(点)增长就定义作。从实数上说,是相邻两个数的动态过渡;从几何上说巨多个能长出线段。就是测度的数学承担者,微分就是,是任意实数。是动态的,代数学也要给出动态量与静态数的运算规则,即相应的代数结构。

  (七)中西医结合理论

  中医学有古典中医学与现代中医学之分,因此中西医结合也有古典中医学与西医的结合和现代中医学与西医学的结合之分。作为中医理论家,丁小平先生认为中西医结合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问题也不少,主要表现在基本指导思想上的偏差。

  1、有效结合中医辨证和西医分子病理学。

  在中西医结合诊断学中,没有解决西医借鉴辩证强化诊断问题,也没有解决中医借鉴分子病理学强化辨证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在于理解辩证的分子病理学意义与西医分子病理的辩证意义。

  2、在药物使用上中西医应相互借鉴。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学中,中医首先应该做的是弄清西药,尤其是常用的西药的性味及其归经,西药用于患者后,对虚实、寒热、表里和阴阳方面的作用进行总结;西医首先应做的是弄清中药,尤其是常用中药在西医意义上的病理和药理中的作用。这些是中西医结合的前提,不可把中西医结合理解为中西医独立并治。中西医结合的根本不在于“中、西医”,而在于“结合”。丁小平先生说:“现行中西医结合教材展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实践。不管是中西医结合生理学,还是中西医结合诊断学乃至治疗学中,基本上都表现为中、西医分立,而不是中、西医结合。”

  3、中西医结合发展需理清中西医概念。

  丁小平先生还指出,中西医结合做得不够好,还在于中西医概念混乱,尤其表现在中西医的药物、器械和手法上。中、西医的区别不在于药物、器械和手法最初属于谁,而在于用哪一医学的思想驾驭。西医使用黄连素并不是剽窃中医,因为西医是按照自己的药理和病理使用黄连素的;中医把阿莫西林放到自己的组方中也不见得是黔驴技穷,要看是不是按照气味、归经和君、臣、佐、使关系来进行使用。中西医借鉴、中西医融合和中西医结合的前提都在于中、西医各自按照自己的理论甄别对方的药物、器械和手法。

  (八)美学原理

  揭示美学原理的意义毋庸赘述,遗憾的是依据充分且逻辑自洽的美学原理始终未能建立起来。美学原理没有建立起来的原因很多,丁小平先生认为主要有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所指出的语言误区、进化生物学、心理学、一般哲学、认知哲学、科学哲学等学科水平不能满足现实要求等。有鉴于此,丁小平先生以其生命哲学的广义主客体方法为指导,利用其所建立的第四代心理学,结合进化生物学、古生物学、比较心理学已有成果,给出了他美学原理。现在简述如下:

  1、趋利避害是生命的规性。

  丁小平先生的生命哲学认为主体与客体的最根本关系是利害关系。延续至今的一切生命都具备趋利避害的根本本能,否则它怎么从无生命的有机大分子状态进入生命态,就怎么退回无生命态。趋利避害是生命的规性,也是人学基本定律。在生命的DNA或RNA内贮存了趋利避害本能信息、生命源动力信息和利害标准信息,并通过信号系统,或神经索,或初级脑,或大脑(包括小脑)表达。

  而作为主体的生命要成功地趋利避害,就得具备趋利避害原动力和利害标准或利害意识,否则,个体乃至整个种群也会灭绝。利害标准,在低等生命那里表现为程序,在高等生命那里表现为利害意识。利害标准或利害意识,不仅要确保主体当下正确趋利避害,而且还要使得未来的努力方向正确。否则,主体即使不当下死掉,也会因趋利避害方向错误而灭绝。

  2、本初价值意识和本初向美意识

  丁小平先生将利害意识中确保当下正确趋利避害的部分称之为本初价值意识,而争取未来努力的方向正确的部分称之为本初向美意识,当然,价值意识与本初向美意识有交集,这二者的并集就是利害意识。随着生命的进化生命的利害标准也日益丰富,不同阶段生命的利害标准的丰富程度也有差异。本初向美意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从个人身上几乎体现不出来,它是随进化而变的。低等动物靠本初向优反射程序进化;非灵长类动物靠准本初向美意识进化;非人灵长类动物靠低级本初向美意识进化;人靠中级本初向美意识生产、生活和进化。

  事物都是组分按照一定的结构构成的,不管是本初向优反射程序,还是准本初向美意识,乃至本初向美意识都由几何要素、物理要素、化学要素和生理与心理要素按先天拓扑结构构成,即形态的拓扑结构和形象的拓扑结构。这里所说的形态既包括形式,又包括姿态;这里所说的形象以心理为核心的诸要素所构成的形象。一句话,本初向美意识必须有足够的能力概括客体的形态和形象,从而,把握人生的走向。作为大自然的杰作——人,就只其本初向美意识一项,也是无数规律的巧夺天工。别看只形态和形象两项,它们就可以审视万事万物,比如选择什么样的物品、怎样把握自己的形体、怎样把握他人形体、怎样自内在角度把握自己和怎样从内在角度辨识他人等,从而,帮助人指示人生方向。

  3、形态美和形象美分类依据。

  如果把审美对象上所具有的与本初向美意识或者审美幻想相一致的要素称作美的话,那么,与本初向美意识或者审美幻想中形态结构相一致的物质要素就叫作形态美,与本初向美意识或者审美幻想中形象结构相一致的物质要素就叫作形象美。例如,当人们把蒙娜丽莎画像作为审美对象时,蒙娜丽莎的相貌满足审美幻想中的形式部分,我们就说蒙娜丽莎具有形式美;蒙娜丽莎画像的动态满足审美幻想中的动态部分,我们就说蒙娜丽莎具有姿态美。两者合起来叫作形态美。再例如,当人们把黄继光画像作为审美对象时,黄继光的形象满足审美幻想中的形象部分,我们就说黄继光具有形象美。有鉴于此,美就可以分作形态美和形象美两大类。形态美指的是事物、自然或者人的形式和姿态引起审美主体产生美感的那些要素,而这些要素往往表现为线条、形状、软硬、声音、色彩、味道和状态等;形象美指的是人的形象引起审美主体产生美感的那些要素,而这些要素往往表现为情境、行为和心灵。

  4、审美意识的构建与美感的实现。

  审美意识源于本初向美意识,是无意识与非自遣意识的共建成果,无意识利用本初向美意识与非自遣意识中的社会认知和意向在非自遣意识中构建审美意识,并使审美意识成为审美活动的直接原因。但审美意识超越本初向美意识,比如,审美超越功利。审美意识中的标准部分叫作审美幻想。审美当然要依托审美意识或者其中的审美幻想,但即使审美意识或者其中的审美幻想相同的两个人对同一个审美对象也未必产生完全相同的审美结果,因为审美过程还有审美理解参与,而人与人的审美理解能力会有不同。抛开性别和年龄,人的本初向美意识是相通的,除非某个体生理不正常,但是,人的审美幻想在共性的前提下是有个性的,个性是由于人的后天生存体验修正而发生的。

  如同有了爱情意识后就会不自觉地不停寻觅心仪恋爱的对象,一旦如愿就会产生幸福感一样,审美意识也会使人不自觉地不断寻觅,在审美客体所具有的要素及其结构与审美幻想一致后,就会产生美感。爱情意识单元也好,审美意识单元也罢,它们都被无意识通过非自遣意识赋予强大的心理能量。心理能量的富有,对自己而言表现为心理压力,即焦虑、心烦等,而一旦宣泄就会感觉舒服、愉快等,这就是美感,从而,暂时轻松。

  再比如,科研中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便不自觉地在非自遣意识中继续“思考”,因为在自遣意识中“百思”已经赋给问题以能量。当问题得以解决后,问题会在自遣意识中以灵感的形式冒出来美感的发生与灵感的发生有些相同,所不同的是:第一,本初向美意识在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一直以意向形式在非自遣意识中运行,当客体的要素与审美幻想中的某元素或者某单元发生拓扑相似后,心理反应发生,即心理能量瞬时释放——美感发生;第二,与灵感发生不同,审美意识以本能形式在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不断向非自遣意识中的意向元素或意向单元赋能,因此,心理反应发生时总要伴随着大量的心理能量释放,即美感总是较强烈甚至是很强烈,除非频繁重复审美,致使心理能量赋消相抵。

  事实证明,审美具有权威的现实批判性。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审美意识是指向未来的,因为未来要优于今天,而且是即将的今天。美感是大自然以精神奖励的形式为其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生命选择好种群延续方向的诱导。

二、丁小平学术成果的教育启示

  中国人应坚定教育自信,相信在习总书记新教育方针的指引下,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会走在世界的前列。可以引用丁小平先生的话来回答以下这些问题。丁小平先生取得令人惊叹的学术成果与习总书记的新教育方针有什么关系?丁小平先生只是个案,是否能证明毛泽东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成功和高明?

  丁小平先生说过:“我谙熟毛主席关于教育的任何一段论述,我是毛主席教育方针的受益者……我同时代的人大多与我不同,他们扛不住时髦和洋化的诱惑,半途而废了。”他还说:“毛主席的‘学习就其本质而言是自学’受诟病甚多,而我深得其益。”丁小平先生说:“新教育方针的出台,是民族的大幸。‘德、智、体、美、劳’的提法与毛泽东主席制定的教育方针是一致的,而且,更精准。习近平总书记懂教育。”

  早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提出了新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19年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字字千金,都是经过多年总结摸索才得出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字字珠玑,可现实中总不免存在落实不力的地方,其中不能排除洋奴思想作祟的因素。丁小平先生的学术成就使得当代中国人可以充满自信地落实习总书记所制定的新教育方针,指引新时代的教育取得更加骄人的成就,同时必将有力推动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作者单位:1.董朝辉:北京大学;2.杨静云:中国社会科学院;3.孙彩霞:清华大学)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