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春色一分愁 白首相看拟奈何——苏轼在密州的思想与创作

  摘 要:公元1074年至1076年是苏轼的密州时期。在这两年中,苏轼思想进一步杂糅佛老,形成超然观与仕途进取心态并行不悖的现象;与思想变化同时出现的是,苏轼此间的诗词文创作开始形成明显的风格,创作已经臻于成熟,在艺术手法、思想内容等方面已经显现了他后期诗文创作的一般内容。

  关键词:苏轼;密州;思想;创作;超然;进取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九月,苏轼受诏移知密州,秋末离杭,历湖州、苏州、楚州等地,于是年十二月三日到达密州任,至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十二月移知河中府,离开密州,①共在密州生活工作了两年多一点的时间。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在苏轼一生中,对其思想、创作的成熟与定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之前的杭州时期、之后的徐州时期,共同组成了苏轼思想创作转变的关键。

  苏轼生平分期:

  一、家居读书

  二、中举应制及初入仕途(监官告院、直史馆)

  三、出为地方官(通判杭州及密州、徐州、湖州太守)

  四、人生的重大转折(乌台诗案,黄州谪居、移汝、居常、赴登州出守杭、颍、扬、定四州)

  五、人生最为淡泊平定之时,达到人生智慧的巅峰(贬逐惠州、儋州以及北归、逝世)

  可见,知密、徐、湖三州是苏轼人生旅途的一个重要驿站:初出茅庐,既开始对官场有所了解,又还未经历后来的官场剧痛;才华开始尽情释放,思想开始日渐成熟。在密州的生活,总体而言是平淡的,正是这份“平淡”所蕴含的“东武遗风”给苏轼的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苏轼,也让这股遗风吹得更响。

一、从容而来,淡然而居

  1.带着淡淡的幽怨而来。苏轼来密州上任时的官衔是:朝奉郎、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知密州军州事、骑都尉。这么一大串职务,实际上仅仅“知密州军州事”一职是实职。

  苏轼知密州,正是人生“不惑”之年,又是在经历了丧母、丧妻、丧父、初尝官场险恶(新旧党争)之后,②故而其思想出现较大变化是正常的。这时期,苏轼很大时间与精力放在了论禅、谈庄和交游上。

  但是,苏轼并不以沦落人自居,而是积极地上书言事。勤政爱民,很多时候冒着风险为民请命,这正是苏轼的伟大之处。虽然思想受到儒道释的复杂影响,但他并未因佛而消极,因道而隐世,因儒而消沉。苏轼之天才,在于他很好的柔和喝了这三种思想,为自己所用,所以能在密州当时那样的环境中,一边称职的作者政务,一边享受生活,获得精神上的安适与愉悦。

  2.良好的上下级关系与和谐的同事关系,周围许多仰慕苏轼文才与人品的郡中贤才。苏轼的上级京东东路转运使腾元发、京东东路转运判官李察,京东路提刑段绎,同级密州通判刘庭式,下级诸城县令赵昶,诸城州学教授赵明叔、章传道、陈开以及诸城乡老、士子等等,都对苏轼抱有好感,苏轼与他们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他们之间有大量的诗文酬唱之作。③

  苏轼调任密州知州第二年,修复了一座残破的楼台,其弟苏辙为之起名“超然”。苏轼遂有名篇《超然台记》,在这篇散文中,他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无往而不乐的思想。这实际是政治失意后精神苦闷的自我排遣。仕途的坎坷不平,使他的思开始产生了归向老庄的倾向。所谓超然之乐,实际含有政治失意的辛酸。既不能摆脱官场,又要寻求超然之乐,正是内心世界矛盾的体现。唯其有这种矛盾更使文章委宛多姿,意味深长。文章写景生动,说理透辟,语言清新自然行文如汩汩流泉,体现了苏文洒脱自如、纵横不羁的特点。文中描写了自己在密州的生活,可谓是“以苦为乐”的,这种矛盾,也构成了苏轼以后生活创作的基础。可以说,仕与隐地矛盾,儒与道的矛盾,贯穿苏轼生活的始终。在密州的这段还算平静的日子,广泛的交游酬唱,思索人生,写作的风格渐趋成熟。

二、豪放成型,婉约动人

  苏轼在密州,思乡、思亲、思旧、思用之情交织,写出了很多传统的婉约之作,同时开创了豪放词派。豪放词风初成,婉约之作已臻完美,创作题材非常丰富,写景、记事、酬唱、赠别、婉词、祭文都有较为可观的数量。可以说,此时苏轼的文风已经基本定型,少了前期的书生气和那种宋人身上普遍的的酸雅之气,而在其后的黄州惠州儋州时期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成熟。下面以其此时创作在其一生中所占之地位分述词、诗、文创作。首先,这一时期最大的成就是豪放词的首先出现笔端。如历来被视作苏轼也是北宋第一首豪放之作的江城子词:

江城子·密州出猎(熙宁八年六月)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此词可谓豪放之至,然与后期(黄州惠州儋州时期)的豪放词相比,更过之而无不及。念奴娇词,豪则豪矣,然稍有人生不如意之消极,流露出一份自嘲的悲凉,这首词中,透出的全是豪放,进取。

  然而此时豪放词并不占据苏轼全部创作的主流。更多的还是传统的婉约之作,内容多是写景、记游、赠友、怀亲等。

  在此期间,苏轼创作数量最大的是介于婉约与豪放之间的一类词,姑且称之为“旷词”。这类词可以理解为是婉约像豪放的转变,但是这类词只有苏轼能写,苏轼在密州写得最好。譬如:

蝶恋花·密州上元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赓,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寂寞山城人老也”,苏轼在密州,却是寂寞的。没有施展自己才华抱负的用武之地,没有朝中大臣的尤其是皇帝的理解。这样就不觉要感叹“人老也”,也就只能偶尔“聊发少年狂”,而盼着“何日遣冯唐”了。而与当地士人的交往,以及与故旧亲朋的书信往来,还是让他看见了生活的一线希望,享受到了生活中的:“美好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雨中花慢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飏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闻道城西,长廊古寺,甲第名园。
  有国艳带酒,天香染袂,为我留连。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暇馀妍。不如留取,十分春态,付与明年。

  苏轼在密州期间创作最多的是与友人之间的唱和酬答之作。如:

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晦之

贤哉令尹。三仕已之无喜愠。我独何人。犹把虚名玷缙绅。
不如归去。二顷良田无觅处。归去来兮。待有良田是几时。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春光亭下

  流水如今何在也。岁月如梭。白首相看拟奈何。
  故人重见。世事年来千万变。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

满江红·正月十三日雪中送文安国还朝

  忧喜相寻,风雨过、一江春绿。巫峡梦、至今空有,乱山屏簇。何似伯鸾携德耀,箪瓢未足清欢足。
  渐粲然、光彩照阶庭,生兰玉。幽梦里,传心曲。肠断处,凭他续。文君婿知否,笑君卑辱。
  君不见周南歌汉广,天教夫子休乔木。便相将、左手抱琴书,云间宿。

蝶恋花·密州冬夜文安国席上作

  帘外东风交雨霰。帘里佳人,笑语如莺燕。深惜今年正月暖。灯光酒色摇金盏。
  掺鼓渔阳挝未遍。舞褪琼钗,汗湿香罗软。今夜何人吟古怨。清诗未就冰生砚。

  这些小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苏轼“悠游”的生活。但是词作的背后,却是他深深的痛苦。也许,这些词仅仅是一种对生活中无奈的事情的排解吧。

  苏轼此期的诗歌创作也是值得一提的。苏轼在任期间,几乎游遍了密州所有山川胜迹,又修建超然台,更多的则是与众多文人墨客交游,之间互相酬唱之作很多。这些诗歌,主要表现了苏轼的“超然”思想,以及思乡怀亲等思想。在艺术上达到了飘逸潇洒、文质俱佳的境界。这些诗歌多是表现苏轼在不被朝廷重用的情况下,寄情于山水,超然旷达地生活,寻求一种对现实的超越(其实苏轼是非常称职的,他的“超然”不等于逃避,而是在一种苦闷中的更和谐的进取方式)。在这些诗歌中,没有像词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那样直白表明进取的语言,全是显示自己无意入朝,安适于目前处境的,如:

卢山五咏

圣灯岩

石室有金丹,山神不知秘。
何必露光芒,夜半惊童稚。

三泉

皎皎岩下泉,无人还自洁。
不用比三星,清光同一月。

饮酒台

博士雅好饮,空山谁与娱。
莫向骊山去,君王不喜儒。

卢敖洞

上界足官府,飞升亦何益。
还在此山中,相逢不相识。

障日峰

长安自不远,蜀客苦思归。
 莫教名障日,唤作小峨眉。④

  除最后一首障日峰难以确定是思乡还是思君之作而外,另外四首都是表达无意仕进的。这是苏轼“超然”的一个表现,是道家、佛家影响的结果,这与苏轼的儒学思想并不矛盾。

  这五首小诗,平淡自然,意境轻灵,颇得盛唐山水田园诗人五绝遗韵。而他们所表达的思想,则在唐人隐逸主题之外。苏轼是出世的,也是入世的。正如这些诗所表现出来的,既想到了“君王不喜儒”的悲哀,发出了“何必露光芒”“飞升亦何益”的苦叹,以及“还在此山中”的归隐思想;然而,苏轼还是希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的,这与苏轼所受家教以及他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少年读书时即有“范滂”之志了。苏轼的矛盾心理是不难理解的。

  总之,苏轼一生流寓大半个中国,横历东西,纵览南北,他的身上有着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文化烙印,他的血液历流淌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以苏轼的思想与才华、人品与操守,他在各地为官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他的思想与创作,既受当地文化背景的影响,又反之深刻地影响了当地文化的品格,发展了地方文化的内涵。苏轼与地域文化,是值得我们大力研究的一个课题。此文草率为之,拙劣有余,以为抛砖之作吧。还请方家指正。

注释:

①据孔凡礼《苏轼年谱》及苏轼诗文补充。

②22岁:苏轼与苏辙同登进士第;四月,苏轼母亲程氏病终。
 25岁:授河南府福昌县主簿,初入官场。
 30岁:妻子王氏卒于京师。
 31岁:苏洵卒,时年58岁。英宗皇帝闻而伤之,命有司具舟载其丧,由苏轼扶护,归葬于蜀。
 苏轼34岁丧除还朝之后,因“王安石执政,素恶其议论异己,以判官告院。”在朝中饱受打击后,出判杭州,进而“以辙之在济南也,求为东州守。既得请高密”。

③如《与元发第四简》,《送李公恕赴阙》,《除夜病中送段屯田》《书刘庭式事》等。这类诗文是苏轼在密期间创作的一个主要方面。

④以上诗词均选自孔凡礼编著 《苏轼年谱》,中华书局出版。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