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语言学家、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吉常宏先生逝世 享年96岁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语言学家、著名辞书编纂家、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吉常宏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8月28日13时30分在济南逝世,享年96岁。

  吉常宏先生,原名吉敦崑,1927年3月7日出生于山东章丘,幼年就学私塾,勤勉刻苦,经史子集、稗官野史烂熟于心。1951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1952年夏因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受教于任继愈、冯钟芸、吴组缃、周祖谟、游国恩、王瑶、王力、魏建功、陈梦家、袁家骅、岑麒祥、杨伯峻等学术大师。

  1955年秋,吉常宏先生毕业留校,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组,给著名语言学家周祖谟先生做助教。后转入古代汉语教研组,成为王力先生之外的唯一专任教师,先后讲授《语法修辞》、《写作实习》、《古代汉语》等课程。他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授课时,曾受到临时前来听课的时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著名语言学家魏建功先生热情肯定。受北京大学中文系领导指派,后来成为著名文字学家、音韵学家和汉语史专家的何九盈先生以《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讲深讲透——吉常宏讲授“古代汉语”课质量不断提高》为题,在《北京大学校刊》1962年12月12日第二版对吉常宏先生在古代汉语教学方面的成绩进行宣传和推广。时任北京大学校长陆平教授召集青年教师座谈,也特别关注吉常宏先生的古代汉语教学成绩。吉常宏先生被确定为当时全校七十名重点培养师资人员之一。

  1960年,王力先生组织编纂《古代汉语》教材,委托吉常宏先生协助做好教材编写的通盘规划,全面考虑“文选”、“常用词”、“通论”三个部分的编写充实。吉常宏先生认为应当增加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这个建议被王力先生采纳,形成了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类教材包括“通论”、“文选”、“常用词”、“文化常识”四大部分的格局。吉常宏先生与王力先生合作编写“常用词”部分,修订后的《古代汉语》第七单元附录二《汉字部首举例》就是根据吉常宏先生执笔的初编教材三节通论改编而成。自1980年王力先生主持《古代汉语》教材修订以来,在以后的历次修订中,全书十四个单元的“常用词”部分,都是吉常宏先生独力完成的。

  自1957年以后,“反右”、“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接踵而来,吉常宏先生的人生、政治和学术生涯都受到了极大地影响。1956年底,吉常宏先生已被批准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但因为在“反右”运动中“思想严重右倾,丧失阶级立场”,被取消中共党员预备资格。直到1980年,身在山东的吉常宏先生才收到北京大学党委的一纸平反通知,被告知从1958年年底恢复中共党员资格。“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吉常宏先生被扣上了“修正主义苗子”、“小王力”、“实力派”、“小霸王”、“小学阀”的莫须有罪名。期间被遣派到江西鄱阳湖“五七干校”劳动改造,直到1971年8月干校撤点,才回到北京大学。

  连年无休止的政治运动已经严重影响了正常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进行,加之工作以来与家人长期远隔北京、济南两地,这让吉常宏先生彷徨莫名。恰逢山东省博物馆领导同志慕名赴京请教,并热切希望吉常宏先生到山东省博物馆工作,在痛苦地拒绝了王力、游国恩诸先生的恳切挽留后,1972年秋,吉常宏先生以备顾问的身份调入山东省博物馆。在山东省博物馆,他并没有固定的专职,但要随时为馆内专业人员解答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各类问题。在此期间,吉常宏先生对山东省博物馆古籍版本的甄别与搜集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6年,在周恩来总理、邓小平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力关怀下,“二十世纪中国的一件大事”《汉语大词典》编纂工作正式展开。为加强山东大学《汉语大词典》编写组的力量,抗战时期就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编写组组长贺祥霞同志提请时任山东大学党委书记孙汉卿、校长吴富恒与山东省相关部门协调,借调吉常宏先生来山东大学参与《汉语大词典》编纂工作。1980年3月,吉常宏先生调入山东大学,担任《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山东大学编写组副组长,参与了从辞典立目、收词、摘引书证、初稿编写的整个过程。作为编纂委员,从1984年春天开始,吉常宏先生奉调赴上海《汉语大词典》编纂处,参与了第一卷、第二卷的审稿工作。从第三卷开始,《汉语大词典》实行分卷主编制,吉常宏先生担任第三卷分卷主编,为《汉语大词典》以后各卷的定稿树立了学术标杆,起到了发凡起例的作用。

  在上海工作期间,吉常宏先生克服了高血压、心脏病、眼疾等病痛折磨,认真负责,勤奋工作,解决了《汉语大词典》初稿中的诸多错误,上海《汉语大词典》编纂处全体同仁一致感佩吉常宏先生的学术水平与工作态度,吉常宏先生更是被主编罗竹风先生倚为可以托付重任的中坚力量。1988年6月23日的《人民日报》、1994年6月的《文汇报》先后以《为伊消得人憔悴——记〈汉语大词典〉的编纂及为其辛勤工作的人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长城》为题,报道《汉语大词典》的编纂和发行情况,并对以吉常宏先生为代表的编纂者的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无私奉献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和表彰。1994年5月10日,《汉语大词典》编纂出版胜利庆功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吉常宏先生等有突出贡献的编纂者们受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的亲切接见。

  吉常宏先生长期致力于古代汉语和辞典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指出:“古代汉语的教学,说到底是个词汇教学的问题。”这一观点得到了他的老师、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高度赞同,王力先生多次在报告和文章中引用。在汉语语文性工具书编纂方面,吉常宏先生强调实事求是、源流兼通、贯通古今、继承与创新并重的编纂原则。他出版了《中国人的名字别号》、《古人名字解诂》(第1版、第2版)等著作,主编《中国古代语言学家评传》、《汉语称谓大词典》、《中华成语故事》,参与《古代汉语》、《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简编》(副主编)的编写工作。

  吉常宏先生自幼饱览典籍,尤长于训诂考据之学。他受清代著名乾嘉学者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的影响,在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的基础上,广搜文献,编著《古人名字解诂》。在原计划编纂一百二十万字的工作进行到一半、并且第一册稿件已交付商务印书馆发排的关键时刻,因为要赴上海参加《汉语大词典》的定稿工作,吉常宏先生不计较个人得失,毅然决然地停下了个人著述的进行,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国家重大文化建设工程中去,圆满完成党和国家的历史重托。而《古人名字解诂》直至2003年才在吉常宏先生与哲嗣吉发涵教授的共同努力下,由语文出版社出版,2021年在商务印书馆修订再版。

  吉常宏先生是海内外较早关注汉语史研究的学者之一。他特别重视对于汉语口语词汇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汉语俗语词考证的文章,早在1986年就开始招收“中古汉语词汇”方向的汉语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从而也引导了海内外对于汉语俗语特别是中近古汉语词汇研究的开展。吉常宏先生也很重视现实生活中汉语词汇和汉字书写规范性的问题,各类报刊杂志经常刊载他对于语言文字规范化等方面的纠谬文章,他还对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提出了诸多意见和建议,极有指导性和建设性。

  吉常宏先生的教育及学术成就获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产生了广泛影响。他参与编写的《古代汉语》教材入选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一版再版,至今印数已超过二百万册。他主编的《汉语大词典》(第三卷)、《汉语称谓大词典》获得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其代表性著作《古人名字解诂》尚在编写阶段,就得到了乃师王力先生的极力赞扬,认为他博闻强记,是完成这项工作的不二人选,并且欣然为其作序。该书出版后,更是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赞誉。

  吉常宏先生一生致力于我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温柔敦厚,乐与人善,学养深厚,著述等身,提携后进,桃李芬芳,为我国的教育和学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其道德文章,令人景仰。吉常宏先生的逝世,不仅是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的损失,也是中国学术界的巨大损失。

  吉常宏先生千古!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2022年8月28日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