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国学理论研讨会在京举办

20220104_001

  2021年12月1日,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国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首届家庭国学理论论坛:家庭国学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举行。研讨会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颁布,从理论上探讨家庭教育与国学教育的结合,通过总结9年来由家庭国学创始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国学研究中心主任刘伟见教授及其教育团队在北京市的中小学及京外开展的家庭国学的系列探索实践,从各方面探讨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家庭传承,以期为提升家庭教育的品质提供参考。研讨会由刘伟见教授主持,并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研讨。

  一、家庭国学的提出与研讨意义

  研讨会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家庭国学的理论研讨。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孙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星,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国学研究中心主任刘伟见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康有,北清经管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原领导力中心副主任高贤峰教授,北京邮电大学自然辩证法教研室主任杨艳萍教授分别从家学、家庭国学理论建构、家庭国学教育、家庭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主题阐述。第二个环节由来自江西莲花、北京、天津宝坻、无锡江阴的教师、教育机构代表及家长,分别从实践角度畅谈了推行和参与家庭国学中的心得体会。国学网代表全程参与此研讨会议。

20220104_002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孙伟强调,古今中外对于家庭的概念都非常重视。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对于整个社会伦理德行的影响非常大,把家庭和国学联系起来,提出家庭国学,是一个新名词,但切合并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教育、伦理教化的重要作用。国学是文化中心建设的一个核心要义。习总书记最近提到的马克思主义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观点,把家庭和国学联系起来,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回应习总书记这一具有指向标意义的议题。

  二、主旨演讲:家庭国学的理论架构与模式建立

20220104_003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副会长韩星先生在《中国古代家学与国学传承》的主旨发言中,梳理了中国传统的家学发展脉络,以及往外延展如何处理好家学与私学的关系。他认为,尽管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家庭不再,家族松散,甚至家庭解体、重组的频率加快,比率增大,但是顶层领导倡导家风家教,民间国学热中很多是家庭亲子学国学,极大地改变了家长自身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同时开发孩子智慧,提升孩子品格,增强家庭和睦,因此通过家学传承国学,仍具有现代意义,值得提倡。同时,韩星教授认为刘伟见教授深入社会提倡的家庭国学很有价值,是将学问与社会实践结合的典范,并对9年以来家庭国学在各地的实践表示了赞赏。

20220104_004

  刘伟见教授在《家庭国学建立与实践的理论思考》的主旨发言中首先阐述了家庭国学的理论来源。他通过对儒家教育内在规律的梳理,发掘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的修养理路。他认为以此为理论基础,即使不具备孔子、程朱这样的家学条件,只要结合这种通贯的教育方式,结合现代家庭的特点,仍然可以在新时代传承这种优良的家庭国学教育,将古今之意汇于一炉。基于此创立家庭国学。家庭国学主要关注父母对孩子的精神发育到底应给予什么,父母如何陪伴孩子成长,如何与孩子共同参与内涵较深的家庭文化活动以及如何开展家庭国学教育?刘伟见教授将这些问题带入到对女儿的培养中,并根据与妻女多年的实践,将这种家庭国学素养培养模式向社会推广,逐渐完善成家庭国学教育11条。其中包括让父母和孩子一起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诗书礼乐,易子而教,平等、自由的讨论,四书加六艺的内外交养,情景式立体化的学习实践,在“终身学习”中连接融入亲情等,充分体现了亲自养育,共同参与,相机而教,潜移默化,严慈相济,尊重差异,相互促进等教育理念。

  三、专家发言:从多角度对家庭国学的研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明确指出,要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家庭国学的理论研讨,正是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0220104_005

  朱康有教授在《家庭国学教育中的德性成长》的主题发言中指出,把家庭教育纳入法制的轨道,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配合,对于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家庭教育促进法》把“立德树人”作为与学校教育一致的宗旨,尤其难得可贵。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慢慢进入社会教育、系统体制教育,还融入到家庭教育,正在逐步改变德性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在此方面,刘伟见教授探索的“伟见家庭国学模式”突破时下国学教育中被还原为知识传授的方法,体现了对孩子教育规律的一种把握。他在这些年探索出了很多方法,我觉得很好,具有一种普世性。

20220104_006

  高贤峰教授探讨了在日常家庭中实践家庭国学的功夫论。从自身在家庭小事中对“意之所在”的觉察体悟,以及对“格物致知”路径的领悟。用自身的体证,印证了王阳明在修行上关于前意和后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夫、路径,强调刘伟见教授创立的家庭学问上身的切己的功夫。

20220104_007

  杨艳萍教授认为,中国正处于富起来、强起来的时代进程中,作为社会的稳定器,家庭文化需要重建。在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可以直接有助于进行家庭文化建设的毫无疑问是中国哲学即国学。发展自己、成就对方,在家庭文化建设中尤为重要,当今社会,更需要家庭国学的形而上引导,即家庭成员共同学习,在国学的精神引领下回归生命本身,更有助于生命发展。

  四、家庭国学在各地的探索实践

  自2013年至今,家庭国学教育模式已经走过9个年头。刘伟见教授将经典分为初阶过文字关、中阶礼乐诗教、高阶四书义理关,以及儒释道三家通贯的深造阶段,至今刘伟见教授已讲完近二十部适合于家庭国学教育的经典。在经典研习之外还配合五习六艺的学习体认。在推广实践中,家庭国学从标准模式,即在中小学的公益班中,父母与孩子,老师(父母) 经典教育,辅之以五习六艺,逐渐由很多志愿者在全国各地实践产生了很多变通模式,包括夏令营模式(爸爸式老师),电教和现场结合模式(看视频,志愿老师串讲,家长、孩子共同参与),留守儿童模式(老师为父母),以及孤儿模式(结对子的亲人),使数千个家庭受益。

20220104_008

  研讨会上,来自江西省莲花城厢中学校长黄梅玉,分享了《少儿国学教育模式的实践与反思》。自2017年以来,她一直坚守着对刘伟见家乡江西莲花县留守儿童的国学教育,对家庭国学教育模式因地制宜,进行了很多变通和创新,把优秀的传统文化设计到整个教学中,滋养乡村留守儿童和他们的家庭。

20220104_009

  北京泽智教育学校校长张雪梅,结合自身家庭实践,分享了五习六艺在其家庭国学中如何落实并产生“逆生长”的积极效果。同时作为一个集团公司的负责人,如何借助国学有条不紊地协调好事业和家庭。

20220104_010

  作为推动天津孤子国学教育的主要推动人之一,天津市宝坻区方家庄镇大角甸小学刘宝明老师,以《与孤子同沐春光,为孩子补齐人生教育》为题,分享了伟见家庭国学在天津宝坻的一种特殊模式,这也是刘伟见教授团队“春飨孤子秋飨老”公益活动的主要内容,即孤子跟老人们结成一体,同时看视频,由志愿老师串讲并以家庭国学形式引导学习经典。

20220104_011

  江阴市青阳中学教师陈小刚作为家庭国学的受益者和家庭国学的推广人,分享了《浅谈伟见家庭国学的三个“新”》。他在推广实践中,为家庭国学教育模式注入了新的内涵。

20220104_012

  天津儒学研习院副秘书长郭毅,其家庭是第一批家庭国学公益班学员,他分享了一个国际生家长对家庭国学的感悟,其家庭都在志愿推广家庭国学理念实践。

20220104_013

  天津儒学研习院副秘书长李稚在分享中谈到,我就觉得孩子这么几年下来,确实我们家庭是最大的一个受益者。当然我学的,我们自己在做改变的时候,其实潜移默化的也在工作中发生着很大的一些变化。家庭国学确实让我与孩子一起成长。

20220104_014

  作为家庭国学里面讲经典讲的最多的老师之一,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中国传统服装中心主任陶颖彦,选择一个环节,管中窥豹,分享了家庭国学情景剧设计的意义。

20220104_015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潘红梅,根据刘伟见教授视频来讲解经典,形成了很多教学相长的经验。主讲老师根据自己独特的体会,在义理不跑偏的情况下,讲出自己新体认出来的义理。

20220104_016

  巨赞国学院负责人刘星洁以《家庭国学:新时代家风心向标》为题,在家庭国学推广中做了很多新的探索。尤其是不同宗教的人,能够因为家庭国学而共学,共同在一起生活,总结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

20220104_017

  莲花县伟见国学展示馆馆长朱琴在《特殊的家庭国学教育:留守儿童国学班的探索》主题发言中,分享了在工作之余推动留守儿童国学的做法。

20220104_018

  研讨会还吸引了多年的参与、受益的家长前来观摩。与会者在研讨会还集体观看了刘伟见教授及其团队在9年来的家庭国学教育实践回顾视频。大家普遍认为,家庭国学对培养家国情怀,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成才观,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