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学科建设”国际学术论坛
2020年12月5日-6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学科建设”国际学术论坛(International Forum on ICH Education and Formation as a Scholarly Discipline)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召开。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文化遗产与文化传播”平台主办,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承办。论坛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国际学者和国内外地学者均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参会。
参加本次论坛的正式代表共有47位,均是国际国内非遗领域富有影响力的决策者、研究者和传承者,其中国外专家7位,分别来自美国、日本和韩国的高校与学术团体;国内专家共40位,他们既有来自国家文旅部非遗司、北京文旅局非遗处以及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的非遗管理者和决策者,也有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等20多所高校的学者,还特别邀请了4位国家级和北京市级的非遗传承人。
北师大文学院副院长杨利慧主持了开幕式。北师大副校长陈丽、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一级巡视员王晨阳、文学院院长王立军、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基地主任过常宝等嘉宾到场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国家非遗名录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冯骥才先生特别发来视频致辞。王晨阳、美国乔治•梅森大学教授兼《美国民俗学杂志》主编Lisa Marie Gilman,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分别作了大会主旨发言。
陈丽副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对各位来宾、学者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指出非遗是文化多样性的源泉,也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社会凝聚的重要载体,发展非遗教育,高校责无旁贷。北京师范大学依托北京市“文化遗产与文化传播”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联合珠海校区成立了“北京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积极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人才培育、科研合作,在非遗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等方面都做出了诸多探索。作为教育学专家,陈副校长还敏锐提出了当今非遗教育的策略以及非遗学科的交叉性等问题,十分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
王晨阳同志在致辞中指出,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已经成为国家总体战略的重要部分。非遗的传承高度依赖于人的传承,因此,不断加强能力建设,是摆在缔约国和传承群体、专家、研究和教育机构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他对北师大在非遗保护事业的开展过程中展现的人文情怀和学术担当表示敬佩。
冯骥才先生长期致力于非遗保护与学科建设,此次特为会议发来视频以示支持。冯先生明确指出,在对我国非遗进行全面调查、认定、保护,对传统村落进行普查、认定、抢修工作的基础上,现阶段应该更加注重非遗的科学保护,而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恰是科学保护的重要前提。冯先生希望学界能够共同努力,在如何保护的问题上积极探索,踏实前进。
文学院院长王立军教授向线上及线下的国内外专家介绍了文学院以及民间文学和民俗学专业悠久的历史传统以及相关学者在国内外非遗保护、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王院长还结合自己的文字学专业,阐发了对非遗多样性和传承性的理解,并对非遗教育与非遗学科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与希冀。
文学院教授、河北大学副校长过常宝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之一——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文化遗产与文化传播”平台,向与会专家介绍了该项目建设的预期目标、实施情况与产出成果,表示平台在未来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区域文化与文化遗产学科进行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各方面的工作。
在开幕式的最后,主持人杨利慧教授指出文学院组织此次国际学术论坛的初衷:面对当前学界和社会急需解决的非遗教育和非遗学科建设方面的诸多问题,特邀请非遗领域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传承人以及国际国内知名学者一道,共同探讨非遗教育及其学科建设的内容、路径、方法,梳理、总结其中的成功经验,从而为推进这一领域的建设发展做出切实的贡献。
在接下来的大会主旨发言部分,王晨阳同志发表了题为“以实践探索非遗教育与学科建设之路——从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说起”的演讲。他详细梳理并展示了我国非遗保护实践的多种成果,指出非遗是一门实践的学问,是一个横向领域。结合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取得的显著成效,王司长认为高校的参与和非遗保护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应加大对非遗师资的培养力度,在职业院校开设非遗保护专业课程,加强高校非遗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建成一批国家级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他最后表达了对未来非遗学科建设的美好期待。
Lisa Marie Gilman教授的发言题目为《两种不同情境中ICH培训价值的检省:以南部非洲和美国为案例》,她以长期的田野研究和教学实践为基础,指出高校中的非遗教育除了可以通过培训文化工作者制定出符合伦理标准的、有效的文化保护策略外,也可通过授课和指导的方式,对传统艺术和文化予以指导。通过发展非遗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能够得到更好的落实,社区权益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社会公平与文化多样性能够得到更好的促进。Lisa教授还进一步指出:学者也需要挑战现存的定义和学科结构,以消除在体制结构、课程体系,以及学生或教授的准入门槛中深藏的殖民遗风;应在高校培养体系中将学术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具体工作中的能力。
巴莫曲布嫫研究员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题,向与会学者详细介绍了联合国于2015年通过的《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以下简称“《2030年议程》”),着重阐释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和非遗传承与教育的交叉性关联,尝试在非遗保护的国际合作机制中,进一步以遗产教育对接教科文组织新近出台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全面成果评估框架》(2018年)和《可持续发展教育路线图》(2020年),以推动讨论非遗保护在跨部门政策制定领域的可能性进路,以利中国学界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和国家文化治理进一步对接《2030年议程》携手探查可资拓展的实践方略。
两天的论坛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而展开,与会专家们在10个专场的发言与讨论中,深入交流了世界各国非遗教育的多面向,探讨话题广泛涉及非遗教育的历史、经验与挑战,非遗教育与非遗学科建设的可能性,高校在非遗教育中的角色和职能,非遗传承与大众教育,非遗教育的实践与路径探索,传承人与非遗教育实践等,还就批判性遗产研究、“非遗进校园”以及保护原则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本次会议的一大特色之一,是主办方特别邀请了钟连盛、哈亦琦、池尚明、刘晓迪四位非遗传承人参与了专场研讨。他们结合自身的传承经历与非遗教育经验,为非遗教育实践问题的讨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经过两天密集的学术研讨,论坛于12月6日傍晚举行了闭幕式。民间文学研究所所长万建中教授和文学院副院长、北师大非遗中心主任杨利慧教授分别对会议进行了学术总结。万建中教授认为,中国高校与非遗关系密切,高校能够在协作制定非遗政策、帮助提升非遗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对非遗资料进行发掘整理和建档、参与非遗数字化工程、培养相关领域人才、组织开展非遗传承活动、开拓和发展非遗市场等多个领域发挥独特的作用;非遗跨学科的性质或许能够推动“新文科”等教育方式的变革;作为实践之学,非遗教育应该以传承人为主体,积极与高校进行合作。杨利慧教授在总结中指出,本次会议紧紧围绕五个焦点而展开:非遗教育、非遗学科的建设、行动主体、遗产批判以及高校的角色;围绕上述焦点,专家学者们分享了国际国内的相关探索和经验,提出了诸多富有启发性和建设性的见解,会议取得了富有成效的探讨成果。她强调:在非遗保护事业已经取得丰硕成果的前提下,加强非遗教育、探索非遗学科建设的可能性,不仅是高精尖学科建设项目的重要任务,也是民俗学者和高校积极回应社会迫切需求的应尽责任。
会议最后,民间文学研究所教授、非遗中心秘书长康丽作为会议闭幕式主持人,向所有线上和线下的与会代表和听众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并呼吁高校学者、相关政府部门和传承人能够通力合作,加强交流,为学科的发展添砖加瓦。
本次国际学术论坛努力排除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采用线下线上交互的方式如期举办,使身处世界各地的专家们在特殊时期依然能够充分参与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并共同推进非遗教育,探索非遗学科的构建之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