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人间词》的境界

  在《人间词话》里,王国维提出了境界说,大大丰富了文艺批评的理论。根据本人的理解,境界是一个空间。根据构成空间的要素,境界可分为景境(物境)、情景和意境。一般来说,空间的构成是多因素的,但是空间的维度是由要素决定的,景境是一维的,情境是二维的,意境则是三维的。比如说,在景境空间并非纯粹的毫无情感的景物描写,只不过其主要意蕴是表现物和景的。下面就从这个观点出发,对《人间词》所表现的境界说点粗浅的看法。

一、用素描手法表现无我之景境

  《人间词》中表现景境的词作不多,然而这些词作很有表现力,词中的景是动态的多彩的感人的。在这个景境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情的意蕴。

  《踏莎行·元夕》:“绰约衣裳,凄迷香麝,华灯素面光相射。天公陪放月婵娟,人间解与春游冶。   乌鸦无声,鱼龙不夜,九衢忙杀闲车马。归来落月挂西窗,邻鸡四起兰釭灺。”通篇写的是元宵夜的欢乐场景,这是一幅元宵夜的素描图画。上段描绘了华灯、月光、窈窕女子构成的朦胧美的画面。尽管灯光和月光交织的街市是朦胧的,但是香麝的芬芳却扑鼻而来,令人心锦摇荡。天人相应,春之欢乐在人的心中涌动。下段则是侧面描写歌舞场上的情景。“九衢忙杀闲车马”就是车来车往频频出入歌舞场的写照。彻夜欢娱,回来的时候已经是“落月挂西窗,邻鸡四起兰釭炧”的时候了。

  《浣溪纱》:“爱棹扁舟傍岸行,红妆素萏斗轻盈,脸边舷外晚霞明。   为惜花香停短棹,戏窥鬓影拨流萍。玉钗斜立小蜻蜓。”这阙词创造了一种闲适恬美的无我之境。一位如花似玉的少女,“爱棹扁舟傍岸行”,她那红妆正与“素萏斗轻盈”,她的红润白皙的脸庞正与晚霞交相辉映。红妆、荷花、晚霞、扁舟构成了一幅恬美的画面。仅仅如此,还只是自然的景象。下片进一步写出了少女自我欣赏的内心。“为惜花香停短棹”,那是只怕摇动的短棹伤了清纯美丽的荷花。看来少女自己也要与荷花比美了。她正在“戏窥鬓影拨流萍”,她从水的倒影里看到了“玉钗斜立小蜻蜓。”这少女的神态形貌栩栩如生。

  《点绛唇》:“波逐流云,棹歌袅袅凌波去。数声和橹,远入蒹葭浦。    落日中流,几点闲鸥鹭。低飞处,菰蒲无数,瑟瑟风前语。”这里描画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秋景图。“波逐流云”,清澈的湖水映着天上的行云,湖上有扁舟一叶,“棹歌袅袅凌波去”,去了哪里?“远入蒹葭浦”。写到这里,湖面上还是单色调的。接着就有“落日中流”的辉光四射,色彩就绚丽了。有了人和静物的画面还是不够丰富生动的,于是就有“几点闲鸥鹭”,这鸥鹭还很通人性,“低飞处,菰蒲无数,瑟瑟风前语。”这是一幅非常生动丰富的优美的图画,这就是一种无限美好的景境的境界。词人创造的这个“无我之境”,自有神韵。

  《阮郎归》:“女贞花白草迷离,江南梅雨时。阴阴帘幙万家垂,穿帘双燕飞。   朱阁外,碧窗西,行人一舸归。清溪转处柳阴底,当窗人画眉。”初夏,正是江南的梅雨时节。绿草茵茵,细雨迷蒙,天宇下好像垂下了帘幕,燕子仍在不倦地劳作,“穿帘双燕飞”。江南水乡的“朱阁外,碧窗西”,有一条小河,行人正乘船归来,小船来到“清溪转处柳阴底”,就看到了“当窗人画眉”。朱阁里的佳人正在整妆迎接行人的归来。这是一幅恬静的江南烟雨图。这是一幅生动的画面,静态的有花白、草青、雨溕;动态的有“双燕飞”、“行人一舸归”、“人画眉”;似静而动,似动而静,构成了恬静舒适的画面。这是美好的景境。

二、以景衬情,表现圣洁的情境

  情境是二维空间,作品所表现的是景(物)和情,景既是情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情的背景,是情的衬托。《人间词》中以情境词为多,其中有表现恋情的,有表现思妇怀远人的,有表现伤感的。无论是哪一类情境词,大多采用以景衬情的手法,表现了圣洁的情境。下面仅举数例以说明。

  《浣溪纱》:“舟逐清溪弯复弯,垂杨开处见青山。毵毵绿发覆烟鬟。    夹岸莺花迟日里。归船萧鼓夕阳间。一生难得是春闲。”乘船春游,“清溪弯复弯”,夹岸绿柳毵毵,莺啼花放,青山葱茏,峰峦笼烟,多么美好多么闲适的物景啊!在春光明媚中,游兴正浓,直到夕阳西下才归来。这就是有我之境。这个我平素难得欣赏这样的闲适美景,今天身入其境了,那就尽情地欣赏吧。“一生难得是春闲” 真是这个我的真情流露,这个我对当前的美景是无限珍惜的。词中表现的景是优美的情是深沉的。

  《应长天》:“紫骝却照春波绿,波上荡舟人似玉。似相知,羞相逐,一晌低头犹送目。     鬓云欹,眉黛蹙,应恨这番匆促。恼一时心曲,手中双桨速。”词中主人骑着骏马来到湖边,“却照春波绿”的“照”字透出了春色明媚,水光潋滟,人与物交相辉映的生动景象。这位主人在湖边看到了“波上荡舟人似玉”。这玉人“似相知”,却“羞相逐”。于是就只得“一晌低头又送目”。虽然低着头,好像不再看她,但是情不自禁地又“送目”了。那么词的主人是看到或感受到了什么呢?看其形象是:“鬓云欹,眉黛蹙”;揣测其内心是:“应恨这番匆促”;看他的动作是:“恼一时心曲,手中双桨速。”这位玉人迅速地避开了词中的主人。为什么?是词中的主人曾经伤害过她?还是这玉人本来就高傲而不可近?总之,这位玉人的形象是鲜明的,生动的,饱满的。词中主人的失望和无奈之情也是溢于词行之中的。词中主要写的是实景,情是通过实景来表现的。词中没有一句是写情的,但是却充分表现了词中主人的情。这自然是表现情境的杰作。

  《浣溪纱》:“似水轻纱不隔香,金波初转小回廊,离离丛菊已深黄。   尽撤华灯招素月,更缘人面发花光,人间何处有严霜。”月下赏菊。尽管眼前有一层“似水轻纱”隔着,但是花的芬芳还是迎面而来,花香是隔不住的。原来月光已经洒到小回廊了,丛丛金菊已经开放了,那轻纱是月光,那清香来自菊花。当“尽撤华灯”的时候,月光犹显清澈柔和,何况还有“人面发花光”,那是多么宁静柔和恬适的夜晚啊!这些都是景的描写,在这特定的景的环境下,词人突然写出“人间何处有严霜”,正是真情的表露。一方面词人表现了词人完全陶醉于景中,好像已经完全忘却了人间哪个地方还有严霜存在。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词人生怕严霜会摧残菊花破坏美景的担忧。

  《玉楼春》:“西园花落深堪扫,过眼韶华真草草。开时寂寞尚无人,近日偏嗔摇落早。     昨朝却走西山道,花事山中浑未了。数峰和雨对斜阳,十里杜鹃红似烧。”上片写光阴易逝,园中花已落的景象。下片写“花事山中浑未了”的景象。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一边是“西园花落深堪扫”,另一边是“十里杜鹃红似烧”。很明显,词人向往着山中,讨厌这“开时寂寂尚无人”的园子。山中不光有“杜鹃红似烧”,而且能欣赏到“数峰和雨对斜阳”的大景色。词中透露了词人渴望自由,热爱大自然的真挚情怀。这是情景交融的境界。

  《蝶恋花》:“谁道江南春事了,废苑朱藤,开尽无人到。高柳数行临古道,一藤红遍千枝杪。    冉冉红云将绿绕,回首林间,无限夕阳好。若是春归贵合早,余春只搅人怀抱。”春天已经过去,百花已经摇落,但是江南的春事仍然未了。你看吧,废苑里的朱藤正“开尽无人到”,而且它攀上了“临古道”的“高柳数行”,构成了“一藤红遍千枝杪”的美丽风景画面。你看那林间,斜阳照耀着天边的云彩,那是金光灿烂的,这亮丽的色彩和林间的碧绿交相辉映,是多么美丽啊!这就是江南。词人欣赏这着美丽的景色,但是内心却萦绕着一种无奈,他认为这美景并不属于他,所以他感慨地叹道:“若是春归合早归,余春只搅人怀抱。”词人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感慨呢?或者我们不能不说可能与他的人生境遇相关了。

  《蝶恋花》:“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独倚栏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    一霎车尘生树杪,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这是写闺中少女思情的词。闺中少女情丝扰乱,再加上她住的“百尺朱楼”正好“临大道”,而且又是“楼外轻雷,不问昏晓”。所以其内心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于是她就“独倚栏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靠着栏杆数着路上的行人,这少女真是闲得发慌了,她是多么渴望能够看到日夜思念的人归来,或者干脆走出这朱楼啊!可是现在她不能。猛然间,她发现路上的飞尘已经积满了树梢头,于是就生出了“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的感慨。飞尘的积聚就是时间的见证,少女的感慨是合情合理的。更有甚者,傍晚时分,居然有“西风吹雨到”,可以想象“明朝又是伤流潦。”西风吹雨,积水流淌的时节,显然会使少女的心境更加糟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人物情感真挚自然。

三、《人间词》不乏有意境的词

  《人间词》中不乏表现意境的词。意境是三维的,也就是词中既描写了指景(物),也表现了情,更提炼出了意。景是客观的存在,景是情的依托,情和景则是意产生和存在的土壤。无论是景境词,还是情境词,或者是具有意境词,只要具备气、韵、格,都是有境界的。当然不同境界的词的意象空间是不同的,意境词的境界就显得更为广大深邃。下面亦举数例以说明。

  《浣溪纱》:“天末同云暗四垂,失行孤雁逆风飞。江湖寥落尔安归?   陌上金丸看落羽,闺中素手试调醯。今朝欢宴胜平时。”该词写了“失行孤雁”的悲惨遭遇。在彤云密布的傍晚,“失行孤雁逆风飞”,多可怜啊!词人很同情的问道:“江湖寥落尔安归?”孤雁能有回答的机会吗?没有。因为此时正有“陌上金丸”在瞄准着它。果然,孤雁逃不出厄运,被金丸所中而落。孤雁的灾难给豪门富家带来了欢乐,你看“闺中素手试调醯。今朝欢宴胜平时。”词人对孤雁寄予同情,对残害生灵者(比如公子哥儿)表示了不满和谴责。这是对弱者的同情,对不平世道的控诉。这情景还揭示了一个道理:离开了一个整体的失群者就会成为弱者,就会有遭遇灭顶之灾的危险。这就是该词的意。词中既写了景,也舒了情,更表了意,这词就进入了意境,这是一阙有意境的力作。

  《浣溪纱》:“才过苕溪又霅溪,短松修竹媚朝辉。去年此际远人归。   烧后更无千里草,雾中不隔万家鸡。风光浑异去年时。”去年今年两次游苕溪的情景迥异,去年的景色是明媚的:“短松疏竹媚朝辉”。这是表现景的。去年为什么会是明媚的呢?因为去年“此际远人归”,那就表现了情。今年的景色是灰暗的:“烧后更无千里草,雾中不隔万家鸡”。无草而有雾有鸡鸣,也是表现景的,为什么感觉“风光浑异去年时”呢?那可能是因为今年远人未归,这就蕴含了了情。早春时节,严冬过后,青草还没有长出来,而又碰上大雾弥漫,遮天盖地,什么都看不清楚,相思的人今年的心境肯定是阴沉沉的。然而雾可以遮住眼光,却挡不住声音,这也是“格物致知”,这里就是深意所在。所以该词表现的是意境。

  《蝶恋花》:“窗外绿阴添几许,剩有朱樱,尚系残红柱。老尽莺雏无一语,飞来衔得樱桃去。    坐看画梁双乳燕,燕语呢喃,似昔人迟莫。自是思量渠不与,人间总被思量误。”“窗外绿阴添几许?剩有朱樱,尚系残红柱”,正是绿肥红瘦的晚春景色。这是静物之景。 “老尽莺雏无一语,飞来衔得樱桃去。”“画梁双乳燕,燕语呢喃,似昔人迟莫。”这是动物之景,动静结合,把“景”描写得很生动传神。在如此景中,难道不联想及人吗?“似昔人迟莫”这就是联想的转折语。“自是思量渠不与,人间总被思量误。”触景生情,揭示了人间常常被情所误的道理,这就是词的意蕴。

  《蝶恋花》:“落落盘根真得地,涧畔双松,相背呈奇态。势欲拚飞终复坠,苍龙下饮东溪水。   溪上平冈千叠翠,万树亭亭正作拏云势。总为自家生意遂,人间爱道为渠媚。”这是写松的词作。先写“涧边双松”,“落落盘根真得地”,得了地利;“相背呈奇态。”有什么奇呢?“势欲拚飞终复坠,苍龙下饮东溪水。”欲飞似鸟,又似龙。非常生动,有气势。再写劲松,“溪上平冈千叠翠,万树亭亭争作拿云势。”点面结合把松写活了。词人把物和景表现得活灵活现了。最后,词人表达了发于自然之情:松之美好势态和蓬勃生机并不为某人而生,乃是“总为自家生意遂。”至于世人想怎么说就尽管说去吧,“人间爱道为渠媚”。这里表现了词人的孤傲和敢于面对世俗的指点而走自己的路的心志和力量,这是情感的爆发。词的意义并不尽于此,这词显然寓有环境决定生存状态的大道理。“自家生意”是从实际的生存环境出发的,涧畔的松可以似鸟似龙,可以具有“势欲拼飞”之态。而平岗上的松则“万树亭亭正作拏云势”。这里所表达的是一种哲理,是进入意境的表征。

  《蝶恋花》:“落日千山啼杜宇,送得归人,不遣居人住。自是精魂先魄去,凄凉病榻无多语。    往事悠悠容细数,见说他生,又恐他生误。纵使兹盟终不负,那时能记今生否。”词中塑造了远客归来看望病中人的场面。上片写当时的景况,这景况是悲凉的。在“落日千山啼杜宇”的时候。虽然“送得归人”,但是却“不遣居人住”,也就是说家里的病人却留不住了,你看那病人“自是精魂先魄去”。此景象能不悲凉吗?这就是情。归人来到这“凄凉病榻”前,还能有什么话好说?所以只能“无多语”了。尽管无多语,但毕竟还是要说的,那么说了些什么呢?这就是下片要写的内容。“往事悠悠容细数”是其一,当然是不能真的细说的;“说他生”是其二,当然也不能多说,因为“又恐他生误”。其实,说这些海誓山盟的话有何意义呢?“纵使兹盟终不负,那时能记今生否?这是悟彻人生的感慨。就这一句,词的意就提炼出来了,所以说,此词是达到景、情、意融会的境界。

  《蝶恋花》:“春到临春花正妩,迟日阑干,蜂蝶飞无数。谁遣一春抛却去,马蹄日日章台路。    几度寻春春不遇,不见春来,那识春归处。斜日晚风杨柳渚,马头何处无飞絮。”这是描写美好春光的词。美好的春光是被抛出来的,当然也是被抛出去的,真是很有宽广的想象空间,也表现了大自然的巨大力度。下片几乎都是从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和欧阳修的《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中化出。然而“不见春来,那识春归处。”却使该词进入了意境,因为这是一种对真理的认识,既然不见其来,自然也就不见其去了,这是自然法则。时序的变化是渐变的,连续的,人们只能从明显出现在眼前的物景中感觉春的到来或归去,其实感觉到的春来春去与实际的春来春去是相去甚远的。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