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文甫对高拱的开创性研究

  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嵇文甫(1895-1963)一生研究过许多历史人物,其中明代嘉、隆、万时期的高拱(1513-1578,字肃卿,号中玄,河南新郑人)就是他发现的人物并作了开创性研究。他是研究高拱的第一人。

  其一,高拱学术,“尚通、尚实”。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胡适、冯友兰、容肇祖等著名学者在其相关著作中没有为高拱立传,更没有论及他的学术。而嵇先生则是研究高拱学术的第一人。他提出“高拱不仅在政治上很有表现,他还确乎有一套很值得表扬的学术思想”[1](P451)。嵇先生通过对高拱的理气之辨、心性之辨、经权之辨、义利之辨、公私之辨、义力之辨、时势之辨的论述,认为“高拱是满可以配得上王廷相的一位唯物主义思想家”[1](P461),“他是一位不下于王廷相而更超过黄绾的思想家”[2](P691)。不仅如此,嵇先生还把高拱学术的特质概括为“通”和“实”,说“新郑学术,尚通、尚实,有许多地方开清儒之先”;“他的学术,大概可用‘通’和‘实’两个字来概括,平正通达,有实用而近人情”[3](P434、420)。嵇先生所说的“通”,即是通达、通透,不滞碍、不偏执,用现代哲学语言说,就是辩证思维或辩证方法。正如高拱所阐发的“经乃有定之权,权乃无定之经”的政治辩证法,“以义用其力,以力成其义”的军事辩证法,“义利之分,惟在公私之判”的经济辩证法,“用有所养”、“宽严适宜”的教育辩证法,“德才兼备”、“务核名实”的人才辩证法[4]。嵇先生所说的“实”,即是高拱在学术上“与诸贤共倡务实之风”,在政治上“修举务实之政”。也正如高拱所阐发的“务实而不务名”的务实精神,“虚心以求其是”的求是精神,“子有驳正”的批判精神,“贵乎知而能行”的实践精神,亦即“以天下为己任”的勤政精神和“挽刷颓靡之习”的改革精神[5]。正因为如此,嵇先生认为高拱学术“通达世变而切合实用”,“带有事功派和实用派的色彩”[3](P430),“具见他反对虚说,实事求是的学风”[2](P689)。嵇先生的论断不仅符合实际,而且也成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研究高拱实学思想的滥觞。

  其二,高拱改革开张居正之先,成效卓然。以往有些学者囿于历史偏见或狭隘地域观念,把高、张对立起来,认为张是改革家,而高则是“奸相”、“佞臣”。这种“褒张贬高”的倾向即使在现在还有一定影响。嵇先生则认为高、张“以学问相切磋,以事功相期许,左提右携,若一体而不可分”[3](P420),“在他们成为政敌以前,他们原是多年志同道合的好友,无论在政治上,学术上,他们都有密切的联系”[2](P680)。并提出“拱是练达吏事的,当他在礼部时,已能厘革宿弊,使奸吏为之股粟”[2](P681);“拱有干济才,勇于任事。既为首辅,更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其筹边、课吏、用人、行政,不数年间,成效卓然”[1](P450)。事实确实如此。高拱在隆庆后期职掌吏部继又提任首辅后,针对嘉靖中期以后的诸多弊端,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吏治方面,实行进士举人并用,破除举官舞弊陋习,创建人事档案,建立任官梯队,完善地区回避制度,州县正官年轻化,精简机构,健全考核制度,打击行贿受贿等。在军事和边政方面,破除兵部“一尚二侍”旧体制,建立“一尚四侍”新体制,兵部司官精选久任,选拔边才充实兵部司属,建立边帅休假之制等。这些改革取得了显著功绩:在西北迫使俺答称臣纳贡,在东北取得辽左大捷,在西南和平解决安氏内乱,在南方取得“岭寇底宁”之效。在法治方面,督令观政进士讲求律例,实行刑部司官久任之法,强化州县正官问理刑名之责,弭盗安民,严惩酷吏,平反重大冤案等。在理财方面,加强钱粮官员的任用,完善税粮征收措施,推行清丈改革,实施一条鞭法,力行惠商政策,整顿币制等。在漕政方面,推行河海“二路并运”的整治方案:疏通漕运,开凿新河;破除海禁,恢复海运。总之,高拱的改革取得了“官修实政而民受实惠”的显著效果[6](P220-410)。据此,嵇先生提出“高拱是一位很有干略的宰相,在许多方面开张居正之先”[1](P451)。然而,“江陵成为中国近古史上特出的大政治家,赫然在人耳目,而新郑就渐渐被人遗忘了。其实新郑于江陵还是先进,江陵的学术和事功有许多地方实在可说是渊源于新郑”[3](P420)。在这里,嵇先生不仅肯定了高拱的改革功绩,而且也阐明了高、张在学术和事功上的传承关系。现今史学界提出高拱主持的隆庆改革是创始期,张居正主持的万历改革只是隆庆改革方案的合理延续,合称为“隆万大改革”的论断,就是对嵇先生这一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其三,高拱是站在时代前面开风气的人物。嵇先生说:“他是一个在政治上和学术上都有特别表现的人物,是一个站在时代前面开风气的人物”[3](P434)。这是对高拱历史地位的判定。在政治上,高拱开创了明中后期“隆万大改革”的先河,即首先奠定了隆万大改革的理论基础——“法以时迁,则更法以趋时”的变法思想,首先提出了隆万大改革的政治纲领——《挽颓习以崇圣治疏》(高疏于嘉靖四十五年提出,张居正《陈六事疏》于隆庆二年呈上),首先把改革思想和纲领付诸实践,他的改革还为张居正的改革奠定了人事、政策基础。在学术上,高拱是明代实学思潮的先驱者。嘉隆万三朝是阳明心学和经世实学的勃兴时期。他通过批判心学空虚寡实之弊,全面阐发了其实学思想,即“天地之间惟一气”的元气实体论,“在天有实理,在人有实事”的实理实事论,“事必求其实”,“虚心以求其是”的求实求是论,“官修实政而民受实惠”的实政实惠论。他的实学思想对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鼎盛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从宋元明清气学发展来看,他既是明代气学阵营的重要代表,也是构成从张载到王夫之气学发展的中间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7]。由此可见,嵇先生对高拱历史地位的判定是有事实根据的,这也是现代研究者的基本共识。

总之,在高拱学术研究方面,嵇先生不仅开了先河,而且他所提出的许多观点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极具价值的。如今学术界将高拱定性为政治家、改革家和思想家,从某种意义说就是对嵇先生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嵇文甫.论高拱的学术思想[A].嵇文甫文集(下)[C].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2]嵇文甫.再论高拱的学术思想[A].嵇文甫文集(下)[C].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3]嵇文甫.张居正的学侣与政敌——高拱的学术[A].嵇文甫文集(中)[C].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4]岳天雷.高拱的实学思想及其实政价值[J].中州学刊,2000(5).

[5]岳天雷.论高拱的实学精神品格[J].学习论坛,2000(1).

[6]岳天雷.高拱实学实政论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

[7]岳天雷.论高拱的历史地位[J].天中学刊,2007(3).

本文刊载于《光明日报》2009年2月23日第12版“国学”,内容有所改动。

(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