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生活中的鸡

  远古至今,鸡文化的丰富内涵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婚丧嫁娶到生老病死,几乎无处不在。现择要介绍如下:
  1. 报喜鸡。山东、河南、河北等省的部分地区,农村办喜事,男方到女方家迎亲时,要送女方家雄鸡、雌鸡一对,说是婚后“夫唱妇随、白头到老”。陕西临潼一带,娶媳妇时要在迎亲轿的轿顶上拴一只红公鸡,轿中还坐一个怀抱公鸡的男娃,寓意阳气盛,新婚夫妇婚后会早得贵子(男孩)。豫西及陕西凤翔一带,新婚夫妇生第一胎若为男孩时,新女婿要怀揣大公鸡,手提美酒,赶往老丈人家报喜。中原地区通行的另一习俗是“送喜花”。姑娘出嫁,亲友们要剪“喜花”祝贺,所剪的内容除“鸳鸯蝴蝶”、“莲生贵子”、“鱼莲扣碗”以外,必要送“金鸡套金钱”。金鸡为阳性,象征男子,铜钱则象征女性,寓意男欢女爱,阴阳结合,早得贵子。山东、福建、浙江沿海地区,旧时在婚俗中流行“以鸡代婿”的习俗,即男女成亲日期已到,如男方因出海捕鱼逾期未归时,绝不能推迟黄道吉日。男方家可由小姑子怀抱一只红公鸡,替代新郎,与女方拜堂成亲。但也存在用此法为病中新郎“冲喜”的陋俗。在河南广大农村还普遍存在的另一习俗是正月初一五更天,听到公鸡第一声啼叫时,人们立即起身朝着鸡鸣的方向奔去,谓之“碰喜神”,祈盼一年大吉大利、财源茂盛。
  2. 驱邪鸡。河南、山西、陕西等省,每到农历“清明节”时,农村家家都要剪红公鸡或贴《鸡王镇宅图》,并吟唱:“谷雨日,谷雨睛,奉请谷雨大将军,饭三碗,酒三盅,快送毒虫化灰尘。”河南的灵宝一带,到了五月端午(端阳节•女儿节),为祈盼儿女健康成长,家家妇女都剪一对昂首挺胸的大公鸡,贴在家门上,公鸡嘴里叨着蝎子,爪子下边还踩着蜈蚣等毒虫,并用黄表纸写上:“五月里五端阳,吃粽糕啊饮雄黄,金鸡贴在房门上,害人毒虫全死光。”鲁南一带,立春前夕,农家妇女都用彩色碎布缝制一种叫“迎春公鸡”的小饰物,立春那天给孩子们佩带在身上,寓意是“驱邪纳吉”。到了端午节时,家家又要缝制一种叫“鸡心香袋”的小饰物(内装香料,样子像鸡心),“鸡心”的谐音是“记性”。母亲们给幼儿佩带“鸡心香袋”,是祝愿儿女们长大后读书有好记性。
  3. 招魂鸡(又称引魂鸡)。在中原和江南一带的丧葬习俗中,据说公鸡以其驱邪通天的神性,可以引死者平安抵达极乐世界。具体表现是老人过世后,后辈在安放棺木时,将一只白公鸡置于棺下,称“引魂鸡”。或在寿枕上绣“童子打灯,金鸡引路(引魂)”图饰,皆属同一意思。在民间,举凡名叫“吉焕”者,概为“鸡唤”而得生的谐音。即婴儿降生后不会啼哭,老年人当即选一只大红公鸡,迫使其嘴对婴儿嘴啼叫,又用力拍打婴儿背部,直到婴儿大声啼哭为止。“吉焕”者,实乃“鸡唤”也。
  4.杀鸡结盟。古人立会结社或义结“金兰”(结拜兄弟)时,按传统礼仪要行八拜之礼,结拜时杀红公鸡一只,将鸡血滴入酒杯内,共饮“鸡血酒”,其寓意是取鸡勇于拼搏之热血,鼓壮怀激烈之豪情,以达患难与共、肝胆相照、逢凶化“吉”之目的。红军长征时途经彝族地区,刘伯承将军与彝族进步头领小叶丹杀鸡结盟,结下兄弟般的友谊,至今传为佳话。
  5.鸡卜。即以鸡骨占卜。《史记•孝武本纪》记述了古代的一种占卜方法:“独取鸡眼眶骨,上自有孔裂,似人物形则大吉,不是则凶。”鸡卜者亦是取“吉”之谐音,谓求吉也。唐代大诗人柳宗元在柳州任刺史时,见当地人都用鸡骨占卜年景丰歉,于是在《柳州峒氓诗》中写下了“鸡骨占年拜水神”的诗句,为古人的鸡卜习俗留下了文字依据。
  6.鸡毛信。古代驿站,凡传递特急信件者,便在信件背后插上三根鸡毛,谓之“鸡毛信”,相当于现代邮政的特快专递。驿站见此信后必用快马昼夜不停地奔往目的地。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曾使用过“鸡毛信”进行联络。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