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鸡首壶型制演变初探

  鸡首壶,又叫鸡头壶、天鸡壶,晋时称“罂”,是在盘口壶的基础上进行拟形设计,以鸡头作出水口而得名。鸡首壶为三国末年西晋时期越窑、瓯窑的一种新产品,以后各窑相继烧制,隋唐时期逐渐衰落,唐初起渐被执壶取代,淡出历史舞台。主要生产窑口在浙江、江苏北部、安徽部分窑场及江西洪州窑。鸡首壶于六朝时期大量生产,器型相对也较大。基本器型为盘口、束颈、溜肩、鼓腹、平底。主要以青瓷与黑瓷为主,少量白瓷。青瓷鸡首壶的色泽,主要为黄褐色与青白色,青绿色(橄榄色)鸡首壶较少。有单鸡头和双鸡头两种造型,单鸡头居多,此外还有雌雄对壶。流口有张口闭口两种:张口者可实用;闭口者纯为装饰,用于陪葬(一般一座坟里只陪葬一件),但陪葬的也有张口的,可能为死者生前所实用过。器面多素面无纹,少量弦纹、莲瓣纹、联珠纹、瑞兽纹等,装饰上以褐斑点彩为典型特色。鸡首壶的成型技术主要有拉坯、模制、手捏、刻划:壶体为拉坯成形;鸡头多模制成形,即是用坯泥在模中翻出,然后粘接在壶的肩部;肩部双系多模制或手捏成型后再粘贴上去,壶体的弦纹、莲瓣纹等为刻划而成。
  鸡头壶的用途意见不一,有酒器、茶具、贮盛器说,也有宗教仪器说和冥器说等。从鸡首壶的主要产区和使用地浙江和苏南的情况分析,实用器的可能性大。主要是茶具和酒器。鸡首壶出现的时间短,且局限在浙江、江苏一带。原因有四:一、历史传统遗留下来。我国养鸡历史可追朔到原始时期:早在龙山文化遗址中就出土了家鸡的骨骼;早骨文中就有“鸡”的造字;《诗经》中已有“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和“鸡栖于埘”、“鸡栖于桀”的诗句,说明当时的农耕人家早就具备了养鸡的设施和技能,鸡很早就相伴在人类左右的六畜之一。此外,鸡在古代是吉祥之禽,有祛灾除凶、御死辟恶的作用。汉代应劭在《风俗通义祀典雄鸡》中就有关于这一功能的记载:“鲁郊祀,常以丹鸡祀日,以其朝声赤羽,去鲁侯之咎”。古人认为“鸡有五德”,即文、武、勇、仁、信,是传统道德的象征。鸡还与“吉”“居”“基”谐音,母鸡多产、公鸡报晓,因此鸡还象征着“多子多福”、“迎来光明”、“居家安乐”、“百世流芳”、“万代居官”、“诚作基石,耿为栋梁”之意。正是因为鸡集祥禽德禽于一身,所以人们对鸡偏爱有加,是当时人们的崇拜物,这或许也是生活在战乱频繁年代里的人们对吉祥安宁生活的祈盼。古人喜用家禽作器物造型,生动、形象、美观。原始陶器有之;商周时代青铜器皿采用动物形象造型颇多;陶瓷器出现后,这一优秀传统不知不觉地逐步移植到陶瓷器的造型上。但从出土器物来看,用鸡作造型的器物非常丰富,说明古人对鸡尤其青睐。二、这一时期鸡文化的繁荣。伴随着鸡首壶的出现,鸡文化也出现了繁荣的局面。仅两晋时期,就出现为数众多有关鸡的典故和题咏:耳熟能详的“闻鸡起舞”的典故就出自《晋书•祖逖传》;晋王嘉的《拾遗记》是“鸡王镇宅”这一民间习俗由来的最早著作;东晋著名大诗人陶渊明在其《归田园居》中写出了脍炙人口的“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诗句。三、经济繁荣的表现。鸡首壶的出现反映了当时处于相对安定的江南吴国(浙江一带在三国时为吴国辖地)经济繁荣,物产丰富,人们已饲养成群的鸡等家禽。这从当时明器谷仓、猪栏、羊圈、狗圈、鸡笼也反映了出来。四、魏晋玄学兴起,文人雅士风行饮酒、饮茶,崇尚清谈,这也促使了酒具、茶具的大量出现、创新。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各个时期鸡首壶的造型随人们的审美趣味及社会风尚而发生变化。以下分阶段逐一剖析:

一、西晋时期

  为鸡首壶开始出现时期,使用范围局限于江浙一带。最早有纪年鸡首壶出现在西晋永宁二年(302)。这一时期的鸡头壶是在短颈、侈口、扁腹、平底的小盘口壶的肩部,采用贴塑手法一面贴鸡头,另一面贴鸡尾,有些只有鸡头而无鸡尾。鸡首无颈、鸡尾短扁,鸡头、鸡尾都很小,前后对称,高低一致。这一时期汉代厚葬之风仍盛行,因此鸡首壶多为随葬明器,鸡头多为尖嘴实心,只具有象征性和装饰性,无实用价值(图1)。壶体肩部贴有双系。西晋早期壶的最大腹径在中间,以后重心上移,最大径在肩部,腹径与壶的高度大体相近,所以给人以矮胖的感觉。表面多素面无纹,也有以弦纹、叶纹为饰,少量联珠纹、斜方格纹、铺首衔环纹,首尾间常有装饰带连接。釉厚而均匀,全身满釉,底平无釉。釉色为青灰色。壶高仅十多厘米。整个壶造型简单,容量很小,矮胖端庄,形似卧鸡。此外,也有个别鸡首壶有提梁,并循物造型以动物身躯横卧盘口上作提梁,并在鸡头、鸡尾处各置一尊扶膝的人像(图2),造型夸张,构思巧妙,匠心独运。这一时期鸡首壶的代表如:辽宁省文物总店收藏的西晋时期的越窑鸡首壶,高16厘米,口径6.3厘米,底径9.4厘米。器身矮小、直颈、小口、溜肩、鼓腹、下部渐收敛,平底略凹,仍清晰可见用九块垫饼支烧火石红痕迹。器身两侧一面贴鸡头,另一面贴鸡尾,鸡头为实心,小而无颈,嘴尖无孔,鸡冠直立,双目圆睁。在鸡头、尾两侧贴桥形系,并用网纹和弦纹组成的装饰带连结起来,上下再饰以联珠纹,看起来不仅匀称统一,而且给人以形式美感。此壶胎质致密、坚硬、胎色较深,呈灰色,修胎不够精细,有窑粘痕迹。口沿内外均施青釉,内壁露胎,器体本身施釉不到底。釉层薄而滋润,青中略泛黄,积釉处呈碧绿色。釉面布满不规则的开片。

20170114-05820170114-059

左:图1.青釉鸡头壶 右:图2.越窑人物提梁壶

二、东晋早期

  鸡首壶的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使用范围扩展到江南和中原:东到江浙、西到四川、南达两广都有发现,在南方已是普遍使用的一种日用酒器。此时造型与西晋时有所不同:盘口较小,壶身较西晋变大变高,鸡首有了寸长颈部;宽肩,肩部双系多为桥式,可以穿绳提携;壶颈变长,腹部扁圆;壶的高度明显大于腹径,壶体瘦长。此一时期瓷器造型普遍注重经济实用,因此鸡首壶的流由实心变成圆管形空心为实用流。鸡冠也呈圆形,鸡头似引吭高歌。鸡尾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圆股形把手,鸡尾改为把手从此定型(个别尾部则设计为卷曲状,图3)。把手最高位置高于盘口,上端贴在器口,下端贴于上腹。装饰纹样少,多为简单的一两道弦纹。全身满釉,底平无釉,釉色多为青色或青黄色,施釉不均匀。

20170114-060

图3.褐色点彩鸡首壶

  此一时期装饰上一重要特色为出现褐斑点彩。所谓褐斑点彩是指用毛笔蘸以铁为呈色剂的彩料,绘于瓷器表面的圆形或长条形点而呈现的褐色花纹。它所使用的彩料主要是用青矾、黄丹、铜花等矿物为呈色剂,配以石末、牙硝、铅粉等原料熔为一体,磨细制成。这一创造性装饰手法出现在西晋晚期(近年有考古材料证明褐色点彩在东汉三国时期已被采用),东晋时南方青瓷已普遍采用,并一直延用到宋元时期。东晋时多采用点、绘两种手法釉上施彩。点彩的点较小,一般点在动物的醒目位置,如鸡首壶的眼睛、鸡冠、流嘴、盘口、双系、柄端上,使这一拟形器更神采奕奕。绘彩线条的长短和粗细视画面的大小而定,一般是盖面的小而短,腹部的较粗而长。绘彩主要用于鸡首壶的器图3,褐色点彩鸡首壶腹。最通常的绘制方法是:以器耳为中心围饰一圈褐彩, 耳间又以点彩相连,腹部则饰几点褐彩组成花朵图案等。褐斑点彩的出现,突破了单色釉的局限,青褐相间,鲜明活泼,是瓷器装饰的一大进步,为彩绘瓷及唐三彩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褐斑装饰的精品如中国历史博物馆藏的上虞出土的“青瓷双系鸡首壶”,通高15.5厘米,口径5.9厘米。外侈盘口、长颈、斜肩、深腹、凹底。鸡头高冠,双目凸起,口直前伸。后端有一圆弧形柄,上与口沿相连,下与肩部相接,肩两侧有半环形钮各一。通身施青黄色釉,口沿及鸡冠有褐斑。釉薄均匀,有小裂纹,部分脱釉,造型优美。褐彩的一种装饰方法是在器物的口沿及肩腹部加几点褐彩,或者在器物的肩腹部用褐色点彩组成各种图案,又或者是沿着鸡首、把手、二耳所在的弦纹圈均匀点褐点。例:在鸡头壶盘口、鸡首和把手上加饰点彩外,肩腹间用18个圆点构成一个圆圈,腹部以鸡头、把手和双耳作为弧线的起点,点出四个半圆线。将腹部划成上下交叉的八个区间,各个区间饰圆形花一朵。(图4)。用褐彩在器物表面书写文字或在器物刻铭文是褐彩装饰的另一特色。这一装饰手法被唐、五代发扬光大。其上的字体除了美化壶体外,还为书法研究提供了原始的资料。例:1972年南京市南京化纤厂东晋墓出土的一件青瓷鸡头壶,底部刻“罂主姓黄名齐之”七字。

20170114-061

图4.青瓷鸡首壶

  东晋黑釉鸡首壶也是这一时期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中东晋德清窑以黑釉瓷器最为出名。德清窑黑釉鸡首壶的特点是:器型美观秀逸,胎体多为黑褐、浅褐、砖红、紫色及少量灰色和白色。早期因技术不成熟,釉层厚薄不匀,常有流釉现象,釉斑很多,釉色多呈黑褐色、酱色、黄褐色,光泽暗淡,玻璃质感较差。为了实用,德清窑生产的部分鸡首壶还配有半球形盖。黑釉鸡首壶的代表如故宫博物院藏的浙江德清县出土的“德清窑黑釉壶”(图5),盘口,高直颈、溜肩、椭圆形腹。肩部一侧置鸡头,另一侧贴塑圆条形把手。鸡冠残缺、凸眼仍可见,流为圆管形;把手上接盘口,且比盘口高,下连上腹。肩部两侧有对称的桥形方系,整个器物各部位比例协调,线条流畅,造型优美,制作精细。通体施黑釉,釉不及底,底部露浅褐色胎。釉面上有细细的牛毛纹。“设计源于需求”,东晋黑釉鸡首壶的出现反映了晋代名人逸士对沉静、纯美的美学境界的追求。

20170114-062

图5.德清窑黑釉壶

  值得一提的是,西晋时期开始出现的鸡首壶等,首开一侧有流,一侧安执手造型设计的先河,为壶这种器物最终定型并一直沿用至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东晋中晚期
  鸡首壶更臻完美,最突出的特色是在把手上端饰龙头与熊纹。这一手法将民族传统纹饰精粹巧妙的运用到瓷器上,在发挥民族传统美的同时也使瓷器造型有了创新。器物比前朝更高,有些已高达30多厘米。绍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的东晋“龙柄鸡首壶”,高22.2厘米,口径9.0厘米,盘口较深,颈较高,鸡头高冠引颈,鸡嘴尖头无孔,不能当流使用,仅起装饰作用。柄的上端塑龙头。肩部饰弦纹两条,弦纹上方有四条水波纹环器一周,使鸡头、两系、龙柄位于同一圆周上。鸡头及龙柄用线刻纹饰造型。德清窑等瓷窑还设计生产出一种双鸡头和双股鋬的鸡头壶(图6),颇具特色:双鸡头常并列设置,相对则为双股泥条做成的龙头柄,鸡高冠引颈,昂首远眺,造型十分优美。此类代表如四川彰明常山等地崖墓出土的双鸡头壶,合股柄的上端做成熊头,双足蹲抓盘口,在并列的双鸡头下面贴饰一个小圆饼,饼上和腹部常划四条放射式的短线并用短线延伸,装饰特殊。此外,扬州博物馆也藏有东晋德清窑酱釉双鸡首壶,1970年扬州市西湖乡平山村出土,壶高26.6厘米、口径8.6厘米,盘口较小,细颈,溜肩,斜收腹,平底。肩部有对称方桥形横系。前置双鸡头,鸡头高冠、圆管形嘴、长颈。相对一端为双圆条形柄,柄上端塑龙首衔盘口。施釉来及底。整个造型生动优美。浙江省博物馆藏东晋德清窑褐釉双鸡首壶造型与扬州市博物馆的双鸡头壶相差无几,只是在器型上更加修长。

20170114-063

图6.南朝青瓷双鸡头壶

四、南朝

  造型方面,器身较前朝变高,更显修长,口颈加高(后期壶口更高),肩部由溜肩演变成为丰肩,腹部由硕圆(也有扁圆的)演变到瘦长直腹,壶底部亦渐渐由平底转变为壁形底或圈足。鸡头更高起,鸡冠特别高大(也有作山形的)。鸡头由靠近颈部渐向外移,造型更趋于实用。把手向上发展,高于壶口几近一寸,把手较粗,龙头更精致、生动。纹饰方面,壶体周身往往刻画或贴塑花卉、花瓣等纹饰,弦纹亦常见,少量传统的水波纹、铺首、网格带纹等, 褐彩普遍。与前朝比,装饰种类趋于减少,装饰技法趋于简化。由于佛教盛行,莲瓣纹成了主要纹饰。釉色多为青黄色,半截釉。例:故宫博物院藏的南朝“青釉龙柄鸡头壶”,高27.6厘米,口径8.7厘米,洗口、长颈、溜肩、深腹近直,平底。一侧有直立鸡头流,与之相对的一侧有弯曲龙柄连洗口,龙首衔沿,另有前后对称的桥形梁。肩腹部划花双层莲花纹,莲花瓣均由四根细弧纹构成,以青釉映衬。绍兴文物管理委员会还藏有南朝“带托鸡头壶”高29.5厘米,口径6.5厘米。这把鸡头壶,口作碗形,颈细长,圆腹,高圈足,底部还装一个承盘,式样新颖,与众不同。肩部前有圆圆的鸡嘴与腹相通,后贴上翘的鸡尾。颈部除弦纹外,覆莲形装饰最具特色。手法虽简练,却给人以羽毛丰满,富有活力的感觉。壶体施黄釉,开片细密,别有风味。(图7)

20170114-064

图7.带托鸡首壶

五、北朝鸡头壶

  器形更高,口径也相应增大。鸡头高昂前挺,露出胸脯,极象公鸡打鸣状。相对处龙柄连肩,龙头扎进盘口,作饮水状。此一时期代表:河北省博物馆藏的北齐“青釉龙柄鸡首四系壶”为北朝后期北方的典型作品。此器通高44.5厘米,口径10.8厘米,盘口比前朝增高、微侈、长颈、圆肩、鼓腹、平底、颈部中间内束,饰凸弦纹两道,颈腹相交处还有凸弦纹一道,肩部两侧各有一对方形系耳。前有鸡首状流,鸡头变前朝的直挺为弯曲柔和,鸡头锥状无孔,鸡腹侧用线刻划出鸡翅膀,使整个形象栩栩生动。扁平把手,与前期比,龙头雕饰得更繁复,也比前朝大,且富有生趣。整件器物与南方比,更显粗犷(图8)。

20170114-065

图8.青釉龙柄鸡头四系壶

  综上,我们可看出,鸡头壶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历了一个壶体由低到高,由无把手到有把手,鸡头由小到大,由无颈到有颈,口由不通到通,鸡头位置由靠近颈部渐向外移,柄由短变成长而圆且由条形到龙形,器表釉彩由青釉到青釉为底、褐斑点彩,并出现黑釉,功能由装饰到装饰兼实用等一系列变化规律(图9)。通过这一器形的发展演变过程,也反证了设计发展的规律:1、物质生活需要是设计发展的第一推动力;2、设计与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3、设计与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4、设计与审美观点同步发展;5、设计师对设计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6、设计的发展离不开材料的开发与利用。归结一句话:在一个时代中,富有时代性的设计产品,都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20170114-066

图9.各朝鸡首壶简图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