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字里字外有学问

  守夜循职报晓声,见食相唤不相争。

  冠文距武且兼勇,十二生肖占有名。

  鸡,鸟纲,雉科家禽。远在游猎时代,鸡就和人生活在一起了。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鸡字就有10种以上的写法。图一、图二似鸡侧视状,图三为鸡正立而头朝左状。由字形不难看出这三个字属象形字,造字的先民画出了一只只扬脖挺射、肉冠矗立、引颈司晨的公鸡形象。后来,为怕人们把字音念错,便在象形“鸡”旁加了个“奚”作声符,成了形声字,作图四、图五、图六,字形似手牵一只用绳子系住的“鸡”。由此推测,殷商时期的先民可能是将鸡系着进行驯养的。

  金文中的鸡字很少。图七为商代鸡鱼鼎上的铭文“鸡”,也是象形字。有趣的是,商周青铜器上的“报时神”是雄鸡的图案,有正视形的(如图八),也有侧视形的(如图九),头、冠、嘴、眼、身、翅、尾、足俱在,与甲骨文的表现手法各极其妙。图十为秦代小篆“鸡”的字形,承袭了甲骨文中左声右义的形声构字法。左边仍然是“奚”,而右边是个“隹”。隹,上古时与鸟同义。从此后,人们写“鸡”,有从“鸟”的,也有从“隹”的。细究原因,现实中既有长尾巴的公鸡,也有矮胖尾短的母鸡。大概是古人难以分辨鸡应属长尾鸟还是短尾鸟,或者是为了在文字上也能区别鸡的性别,因此将鸡在“鸟”和“隹”的归类中均占有一席之地。

  隶变后的楷书结字与小篆相同,为从“隹”、“奚”声的形声字(如图十一)。此后,“鸡”字的字形无多大变化。直至简体字(如图十二),把“隹”又还原为“鸟”,并把左边的“奚”换成了“又”。而此“又”与“又”字本身的意义无关。如同“难”、“欢”、“树”、“凤”、“聂”等字中的“又”一样,是一种简化符号,既不表意,也不是声符。

  《说文解字》:“鸡,知时畜也。”《玉篇》也说:“鸡,知时鸟。”古代农耕社会,寻常家没有计时器,也许正是鸡能啼晨给农家们带来方便的缘故,我国不少地方至今还沿袭着一些有关鸡的风俗。如山东曲阜一带,宴席上第一道菜总是鸡,说是“万事‘吉’当头”,又说“无鸡不成席”、“喜庆之事鸡开路”。

  西汉时,韩婴在《韩诗外传》中,学者刘向在《新序·杂事第五·鸿鹄与鸡》中,都分析了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羽毛斑斓的雄鸡竟成了古人道德上的楷模。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个大老粗儿,却有一首著名的咏鸡诗。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辛酉鸡年),他亲自到翰林院文华堂与学士们饮酒赋诗,以“金鸡报晓”为题,首先提笔写道:“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众人看后,无不窃笑,这叫什么诗啊?接着,朱元璋续出后两句:“三声唤出扶桑日,扫败残星与晓月。”众学士们无不拍案叫绝。诗言志,尤最后一句,何等气魄!

  由于鸡是人们很熟悉的家禽,故于华夏文化中,含“鸡”这一语素的词语很丰富。今择其中有趣者略述之。

  “鸡肋”,照字面意思是“鸡的肋骨”,但其本义并非如此。据史载,曹操攻下汉中后并不喜欢这个地方,想弃之而归,却有点儿舍不得。一天,官属来讨口令,他随口说了“鸡肋”二字,弄得大家不知所谓,只有主簿杨修明白,说:“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唐代杨万里在《晓过皂口岭》诗中有“半世功名一鸡肋,平生道路九羊肠”之句,把功名比作鸡肋,一股无趣而又无奈之情跃然纸上。又据《晋书·刘伶传》载:“(伶)尝醉与俗人相忤,其人攘袂奋拳而往,伶徐曰:‘鸡肋不足以安尊拳。’其人笑而止。”这里又把“鸡肋”比喻瘦弱的身体。更有趣的是,清代有个太常博士张鼎,用“鸡肋”为“鸡肘”,时辈讥称张为“鸡肘博士”(俞樾《茶香宝丛钞》),形容人不学无术,读、写错别字。又如称平庸的人为“鸡鹜”;用“鸡虫得失”比喻细微的无关紧要的得失;以“鸡窗”作为书房的代称(出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用“鸡距”代指毛笔(典出唐代白居易《鸡距笔赋》)。再有“家鸡”一词。晋代书法家庾翼初与王羲之齐名,后来王书盛行,世人纷纷学之,就连庾翼的子侄也都由学庾翼书改学王字。庾翼对此很不高兴,遂以“家鸡”比喻自己的书法,批评其子侄学习书法舍近求远为“厌家鸡,爱野鹜(也有作“雉”字的)”(见晋·何法盛《晋中兴书·颍川庾录》。所以,宋代苏东坡有“征西(指庾翼)自有家鸡肥”(《答孔翰求书》)来描述书法风格。也有以“鸡不及凤”比喻自己与别人的书法有天壤之别(见梁·萧子显《南齐书·王慈传》),也泛指此人(或事)不及他人(或事);以“轻鸡爱鹜”比喻不重视家传的技艺而向其他的艺术流派学习。

  “鸡林”是含“鸡”这一语素的又一词语。“鸡林”即朝鲜半岛古国之一新罗。唐代龙朔三年(公元663年),该国为鸡林州都督府。据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载,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深受大家喜爱,广为流传,连鸡林国的宰相也出高价让商人代购。后以“鸡林传咏”、“鸡林诗价”、“句满鸡林”、“价重鸡林”等形容作品价值之高以及流传之广;以“鸡林贾”喻称传送作品的人。

  “鸡”字也常在民谚中出现。如“呆若木鸡”,现在是表示“傻了眼”的意思,而原义并非如此。《列子》中说,有人为周宣王养斗鸡,十天之后问饲养人:“行了吗?”答:“方虚骄而恃气”,不行,再过十天又问,答:“犹疾视而盛气”,还是不行;又过了十天,说养好了,“望之如木鸡,其德全矣”,别的鸡见了都不敢应战。可见,原来的“木鸡”是褒义的,毫无呆头呆脑的意思。

  鸡有时也与其他畜禽搭配出现在民谚中。有与狗搭配在一起的。如《神仙传》载,淮南王刘安修炼得道,临仙逝时,仙药有余,鸡犬舔之,“并随王而升天也”,这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由来,讽刺了官场中的一种现实——一个人高升,连带亲友都得好处。诸如“鸡鸣狗盗”、“鸡犬不宁”、“鸡飞狗跳”、“鸡犬之声相闻”、“鸡犬不留”等等。也有与牛组成词的。像“杀鸡用牛刀”、“牛鼎烹鸡”等。至于“宁为鸡口,无为牛后”这句话,是战国时的纵横家苏秦对韩王说的(见《史记·苏秦列传》)。有认为,文字在传抄中有误,应是“宁为鸡尸,无为牛从”,“尸”是鸡群中的领袖,“从”是跟随在牛后面的小牛犊,意在劝韩王宁可做小国的首脑,不要做国的仆从。

  此外有的地名、植物名,也借鸡或鸡的某一部位来命名。植物有“鸡冠花”、“鸡脚草”、“鸡毛松”、“鸡爪槭”(或鸡爪枫)、“鸡血藤”、“鸡根草”等等;地名中像云南省宾山县西北的“鸡足山”,昆明市西的碧鸡山,黑龙江的“鸡冠山”,台湾基隆港外的“鸡笼山”,还有陕西的“鸡头关”与“宝鸡”。“宝鸡”一名的由来赋有传奇色彩。相传秦穆公时,陈仓地方出现了一对宝鸡(有时化为孩童在山中出没),谁要获得雄的就为王,获得雌的必成霸。后来,秦穆公在山中围猎,得到了那只雌的,果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见《汉书·郊祀志》上)。陈仓因而被后人改名“宝鸡”,沿用至今。

  最后,以一则鸡的故事为本文结尾。《晋书》上说,祖逖和司马刘琨均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有一天半夜,公鸡忽然啼鸣,这按习惯被视为不祥之兆。祖逖听到后,随即踢醒刘琨,说:“鸡啼过早,这不是坏事,我们可以早点起庆,磨砺意志,锻炼身体。”说完,两人就起身,精神抖擞地活动起来。今年是新世纪第五春,又恰逢鸡年,鸡鸣金曲,歌舞盛世,我们要学习祖逖、刘琨“闻鸡起舞”的精神,奋发图强,励精图治,为祖国的改革开放和2008年世奥会贡献力量。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