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中国文体学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中文系召开

  “第五届中国文体学学术研讨会”于11月21日至23日在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编辑部联合主办。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的7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南校区中文堂,就文体学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大会开幕式于22日上午在中文堂国际学术会议厅举行,中大中文系彭玉平教授主持开幕式。《文学遗产》主编刘跃进先生和中文系吴承学教授分别进行了开幕致辞。

  刘跃进先生高度肯定了中山大学中文系作为国内文体学研究重镇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刘先生指出,以思想史和批评史为研究背景,将文学思想史、文学理论史和作品研究结合在一起的中国文体学研究,已经极大地拓宽了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的研究空间。刘先生同时指出,除了要持续不懈地进行文体学理论探索之外,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使相关理论与实践结合,即努力加强文体学研究对当代文体写作所起到的指导、借鉴作用。

  吴承学教授回顾了中山大学中文系文体学研究中心近几年的学术成果,如编纂《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丛书》(已出版4辑近20本)、在《文艺理论研究》、《中山大学学报》、《学术研究》等刊物上设立文体学研究专栏等等;指出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将来可能的主流和热点内容是:文体学、文章学、文献学和文本学,这几个学科内容相互交融和互动,都是对中国文学自身问题的回归和思考;提出文体学研究的理想目标是:拥有世界学术视野,运用国际学术研究的眼光,从中国文学自身的文学、文献材料出发,去发现、研究和解决中国文学自身的问题。此外,吴教授还特别指出,本次会议有自40年代至90年代各个年龄段的学者参加,横跨了6个年代,每个年代的学者都有属于自己的学术特征和研究优势。他对优秀青年学者尤其寄予厚望。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60余篇,其中涉及到诗、词、文、小说和戏曲等各种文体,以及文体学学科建设及理论研究等诸多相关问题等,论题广泛,内容丰富。在为期两天的正式研讨中,与会学者分成3个小组,进行了2场大会报告和6场分组讨论。代表们根据提交的论文,不仅就文体学研究相关问题发表了高见,进行了一对一的评议,更就一些富有争议的学术热点展开交锋,讨论气氛友好、热烈并充满锋芒、锐气。

  在23日下午举行的大会闭幕式上,经大会报告、小组总结和会议感言等紧张而高效的环节,最后由彭玉平教授致闭幕词。至此,“第五届中国文体学学术研讨会”顺利落下了帷幕。(吴昊撰稿)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