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雕塑之一

  玉雕

  中国玉器雕塑源远流长。早在七千多年前新石器时期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先民们在选择石料制作器械的过程中,就有意选择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开中国玉雕的序幕。在距今四、五千年的半山文化、马厂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等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琢玉已从制石行业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其中比较发达的地区有三处: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和山东的大汶口文化出土的玉器,最为引人注目。其中又以良渚和红山出土的玉器最为精彩。

  良渚、红山玉器多出土于大、中型墓葬,由此可见,新石器时代的玉器除祭祀天地、陪葬敛尸、辟邪等功能外,还象征着财富、权力、身份贵贱等人身等级区分。

  良渚文化玉器的种类很多,典型器有玉琮、玉璧、三叉型玉器及成串玉项饰物等。特点是体型较大,显得深沉严谨,对称均衡等美学原则得到充分运用,尤以浅浮雕的装饰手法见长。特别是线刻技艺达到即使是后世也望尘莫及的地步。最能反映良渚琢玉水平的是玉琮和兽面羽人纹刻画。形式多样且数量众多。

  红山文化分布在辽西的西辽河、西拉木伦河一带,距今大约五、六千年,因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的红山因而得名。与良渚玉器相比,红山玉器少见呆板的方形玉器,而以动物型和圆形玉器为其特色。典型器有玉龙。玉兽型饰、玉箍型器等。红山玉器琢玉技艺最大特点是“传神”:工匠能巧妙地运用玉材,把握住物体的造型特点,寥寥数刀,把器物的形像刻画的栩栩如生,十分传神。红山玉器不以体型大、而以精巧见长。

 

  代表作品

  1、红山兽型玉饰

20160806_020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山嘴出土的一对兽型玉饰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山嘴和建平县牛梁河两地发现大型祭祀遗址和女神庙。在女神庙下方不远的山坡上,发现有大型的方形、圆形祭坛。祭坛周围有许多用石板砌成的石棺墓。死者身上及周围随葬着玉璧、玉环,玉箍和玉棒,尤其是死者胸前一对兽型玉饰尤其引人注目。因为兽型玉饰以前也多有发现,皆被判定为商代玉器。直到在红山文化墓葬中这位一个死者胸的这对兽型玉饰,才被判定是红山文化的产品。

  这种兽型玉饰为兽首虫身,卷曲呈环状。高7.8公分,宽5.65公分,厚2.1—2..6公分。从正面看,头部似猪,故有人称为“猪龙玉饰”。两耳竖起,两眼相对圆睁,以浑厚的大眼眶将两眼连在一起。吻部前突,口微张,嘴眼之间刻成许多道沟纹皱褶。除了嘴部用透雕外,其他部位都用细线浮雕。蜷曲的中心大圆孔和背上用来悬绳的小圆孔,都是用管加砂和水钻成,圆滑规整。从牛梁河石棺墓兽型玉饰出土位置判断,这种玉饰是悬挂在胸前,常常是一大一小相对佩戴。不仅起装饰作用,更主要是祈求吉祥和护身。这种兽首虫身动物可能是当时的崇拜吉祥物,有祥瑞镇邪作用。

  这对兽型玉饰现收藏于辽宁博物馆。

  2、红山玉龙

20160806_021

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红山玉龙  玉龙头部

  (也译为“赛音他拉)红山文化遗址、时隔十六年以后的1987年10月,又在翁牛特旗广德公乡皇谷屯红山文化遗址,再次出土一件与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龙形状相同的玉龙。它们的平面形状皆像一个”C“字。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龙高26厘米,岫岩玉制成,蜷曲的玉龙截面为橢园形。通体都光素无纹,背上有一长鬣卷起,边缘打磨锐利。龙的头部用简单的棱线雕出眼角,上挑“丹凤眼”型双目。吻部向上噘起。正面有两个对称的园洞为鼻孔。下颚底部和额头刻有细方状网格纹。龙体正中有一小孔,供穿绳悬挂。据实验,若穿绳悬起,龙的首尾呈向下水平状态,可见绳洞的位置经过精密的测量。

  两件玉龙皆藏于翁牛特旗博物馆。

  3、良渚玉钺

20160806_022

1986年6月出土于浙江余姚反山12号墓的良渚玉钺

  玉钺(yuè)是由石斧演变而成的一种制作精良但没有使用价值的礼器,在新石器时代,是特权贵族的权杖,表示拥有军事统帅权,作为军事首领的象征物,对外负责征战杀戮,对内有权统帅下属。到夏、商的奴隶社会,玉钺则为青铜钺所替代。这柄玉钺是1986年6月出土于浙江余姚反山良渚文化墓地12号墓,是良渚文化玉器中首屈一指的珍品。

  玉钺由冠饰、钺身和端饰三件玉器作为主要部件,连接它们的木柄已腐朽不存,但在已腐朽的木柄位置上有朱砂痕迹,以及上下相对、错落镶嵌的百余颗正面弧突。底部平整的小玉粒。钺长80厘米,在墓内的位置偏于左侧,大致可以认定柄端握在墓主的左手,钺身在左肩部,冠饰在上端。过去在良渚文化墓葬中也多次发现玉钺,但未能将各部分联系起来。由于这次玉钺的发现,终于确认了玉钺的用途。

  钺身系用带褐斑的软玉精磨抛光制成。高17.9厘米,上端宽14.4厘米,刃宽16.8厘米,厚仅0.8厘米。钺呈扁平“凤“字形。顶窄刃宽,刃部圆弧,有刃角,无锋口,无使用痕迹。后部因嵌入木柄内,未加磨光,略显粗糙。两侧边缘略成内弧,弧度。钺身后部偏上有一直径仅为0.5厘米对钻小圆孔。更为精致的是:钺正面、背面的刃部上角均有一个浅浮雕的神人兽面图像,刃部的下角均有浅浮雕的神鸟纹饰。人。兽、鸟图像在玉钺上出现意味着“神徽”形象,在玉钺上首次发现,具有更为重要的考古意义。

  冠饰和端饰皆用白色带紫褐斑的软玉精制而成,系取自同一块玉。这是木柄上下两端的专用配件。冠饰素面无纹,外形如舰首,前端外伸略翘,后端平直,表面有一周弧脊线。前端高4.6厘米,,后端高3.6厘米,宽8.4厘米.底部中央稍微偏前有扁形卯眼,以插入木柄上的榫头。

  端饰亦素面无纹,侧视为不规则“凸”字形,上视为扁橢园形,底面中部有橄榄形凸面,与木柄相接面琢磨出榫头,榫头中部又挖钻成扁卯眼,两侧中部各有一个与卯眼相通的插销小孔。这种榫卯合于一体,能插销加固的端饰,至今还用于钺柄位置的尾端。

  这柄玉钺现藏于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

  4、良渚玉琮

20160806_023

浙江余姚反山良渚文化墓地12号墓出土的良渚玉琮  琮身浮雕神人兽面纹

  玉琮(Cóng)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是古代人们用于祭祀神只的一种礼器,距今约5100年。至新石器中晚期,玉琮在江浙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尢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发达,出土与传世的数量很多。1986年6月在浙江余姚反山良渚文化墓地12号墓出土的玉琮,器形硕大,纹饰复杂,制作精致,堪为出土玉琮之首,被称为“琮王”。

  该玉琮由透闪石、阳起石系列的软玉制成,呈黄白色带紫红色瑕斑,形状为矮方柱体,高8.8厘米,射径达17.1—17.6厘米,重达6500克,琮体内圆外方,上下对穿一直径仅4.9厘米的圆孔。从两头俯视近似玉璧形状,外表四面平整,每面以4.2厘米宽的竖槽一分为二,又以仅0.1厘米宽的三条横槽分为四节。全器制作规整,打磨精致。琮上还琢刻有精巧独特、典雅细致的纹饰,由竖槽内八组神人兽面图像、八组以转角为中轴线以及四角上下并列的简化人、兽、鸟组合纹构成,对称工整,匠心独运。

  这具玉琮特殊在于四面竖槽内上下布列的神人兽面图像属首次发现。整个纹饰高约3厘米宽约4厘米,面积约12平方厘米。上部神人的脸面作倒梯形,眼睛为重圈,两侧有短线表示眼角。鼻子宽阔,以弧线勾画鼻翼。嘴巴阔扁,内以一条横长线、七条竖短线勾出上下两排十六枚牙齿。头上所戴,内层为帽,刻八组细密的卷云纹;外层为高耸宽大的冠,刻二十二组单线、双线和短横线组成的放射状翎羽,可称为羽冠。脸面和冠帽均是微凸的浅浮雕。下部为肢体。上肢形态为耸肩、平臂、弯肘,五指平张叉向腰部。下肢作蹲踞状,脚为三爪的鸟足。四肢均为阴纹线刻。肢体上密布卷云纹、横竖短直线和弧线。在神人的胸腹部以浅浮雕凸出威严的兽面纹。重圈为眼,外圈为蛋形,表示眼眶和眼睑,刻满卷云纹和长短弧线。眼眶之间有短桥相连。宽鼻,鼻翼外张皆刻卷云纹和长短直线。阔嘴,嘴中间以小三角表示牙齿。两侧外伸两对獠牙。里侧獠牙向上,外侧獠牙向下。这一图案的线条细如毫发,肉眼极难辨认,堪称精细的微雕艺术。

  至于神人兽面图像的含义,学术界尚有分歧。这件玉琮出土时,平正地端放在墓主头骨的左上方,可见对于墓主的重要性。

  由于《周礼》上有“黄琮礼地”和“壁琮以敛尸”的记载。所以关于玉琮产生的时代皆定为三代(夏商周)之礼器,余姚反山12号墓玉琮的出土,将玉琮产生的年代确定到新石器后期的良渚文化中期。因此良渚玉琮不仅有巨大的工艺价值,也有极大的史学价值。

  良渚玉琮现存于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

  5、三叉型玉冠饰

20160806_024

浙江余姚瑶山祭坛墓地出土的三叉型玉冠饰  三叉型玉冠饰上的神兽纹

  这件玉器出土于浙江余姚瑶山祭坛墓地。属于良渚文化中期,距今五千多年。

  这是一件用青白色带褐斑的软玉制成的三叉形插在冠帽上的饰件。三叉型玉冠饰高5.2厘米,宽7.4厘米,厚1.3厘米.玉质精美,造型厚重。下端为圆弧,上端作三股分叉,三叉平齐,中叉有一贯穿的竖向直孔。正面琢刻精致的图案。三叉各饰三组羽翎纹,象征帽冠。下面用浅浮雕琢出兽面。眼睛为重圈,,又以交错流畅的线条勾出眼角、眼眶,并将两眼联系起来。嘴内有两对獠牙。里侧獠牙向上,外侧獠牙向下。内以两条横线、三条竖短线勾出十二个长方格,表示牙齿,与良渚玉琮上神人兽面图像构图近似。

  以兽面纹为主体装饰图案,这是突出的一件。但由于兽面纹是以象征的手法来表现,因而无法确定指实具体动物。兽面威武庄严,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两对獠牙,与虎豹一类凶猛的动物有关,这与原始民族图腾崇拜有关。此件三叉型玉冠饰以兽面纹为主体,当为商周时代饕餮纹的滥觞。

  这件玉器的制作技术采用了浅浮雕和阴线刻相结合的方法。其艺术表现为“三层花”法:以第一层阴线刻出羽翎纹和卷云纹,长短直线等附饰作为底纹;以第二层浅浮雕勾出兽面的眼、鼻、嘴的轮廓,又以阴线在浮雕凸面再刻出眼、鼻、嘴的细部以及唇齿。这种“三层花”的作法,是良渚玉器基本的表现方法,反映出良渚文化的独有特色。

  现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6、良渚玉项饰

20160806_025

左:江苏新沂县花厅新石器时代遗址16号墓出土的良渚玉项饰  右:示意图

  这件玉项饰是1982年12月在江苏新沂县花厅新石器时代遗址16号墓出土。是迄今为止良渚文化中玉项饰类最完整、最精美的一串。

  玉项饰有两个琮形管、两个扁平冠状佩,23颗喇叭形管,18颗鼓形珠穿缀而成。另有24颗鼓形小珠,分别缀连在两个扁平冠状佩上。玉项饰净重145克,选用透闪石软玉琢制。

  琮形管呈黄白色,外方内圆,长6.8—6.9厘米,宽1.1—1.2厘米,孔径0.4—0.5厘米。分为上下两节,下节以四角为中线,由两面组成一个兽面纹,四面组成两个兽面纹。圆圈表示眼球,椭圆形凸面表示眼眶。扇面形凸面表示鼻子,下面转角处凸出的横条表示嘴巴。

  扁平冠状佩长2.3厘米,宽3.3厘米,厚0.9—1厘米。也呈黄白色。中间和肩部有小孔相通。中间的圆孔用来与项链串联。肩部小孔用以单独串联14颗园径仅0.4—0.7厘米的鼓形珠,构成自成一组冠状佩饰。冠状佩上端作鸡心形,两面各有一组兽面纹图案,与鸡心形合成一个形象生动的兽头。

  喇叭形管23颗,长1.7—2.7厘米,园径0.5—1厘米,孔径0.2—0.4厘米。18颗,长1.2—1.9厘米,园径1—1.4厘米,孔径0.3—0.6厘米。喇叭形管构成玉项饰的上半部。玉珠穿缀成玉项饰的下半部。

  玉项饰最大的特点是由众多的小玉饰组合而成一个结构复杂的装饰物。其琮形管,过去一直认为是祭祀礼器,这件玉项饰的发现,证明小型玉琮,也可以用来做装饰佩戴。当然佩戴的主人必须是氏族显贵。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