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语言生活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圆满落幕

  10月16-17日,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和商务印书馆五家单位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承办的“首届中国语言生活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大陆和香港、澳门的50多位语言学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语言生活的现状及引起公众、媒体普遍关注的语言生活热点问题。

 

  时值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五周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开发利用和改进也是本次研讨会的重要议题。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卫红出席本次会议并发表讲话,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李宇明司长、中国人民大学杨慧林副校长、商务印书馆于殿利总经理和著名语言学家中国人民大学胡明扬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杨慧林副校长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西方的“话语政治”曾留下深刻的印记,而中国的迅速崛起又必然形成新的世界格局和语言生态。他相信,语言学绝不仅仅是书斋中的学问,本次研讨会以“中国的语言生活”为主题,将引导学者更多地关注社会的语言生活,使语言学研究为国家的发展乃至世界秩序的平衡做出贡献。他还介绍说:中国人民大学语言学科的奠基人是我们的老校长吴玉章先生。吴老早年曾参与中国拉丁化新文字的创制,新中国成立后又亲自领导了全国的文字改革和普通话推广工作,今年恰逢“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创建50年,这次会议定将进一步激励人大的语言学科,进一步传承吴老等前辈开创的学术传统。

  本次研讨会为期一天半,由开幕式、主旨报告、分组讨论、嘉宾论坛、闭幕式五个部分组成。16日上午是开幕式和知名学者的主题报告,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贺阳教授的主题报告《高校母语教育的问题与思考》引起与会者的普遍关注。下午与会代表从语言政策、语言规范、语言传播、语言教育、语言资源挖掘、语言产业发展及行业用语、网络用语、城镇语言生活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当前语言使用和语言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以及如何推动《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改进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为政府相关机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文学院劲松教授的《长沙“塑料普通话”固化研究——地方普通话固化的个案调查》、骆峰副教授的《当代教育话语的模式及其发展倾向》、郑梦娟副教授的《新形势下汉语国际传播的政策及其措施》也引起与会者的不少兴趣。

17日上午举办了两场嘉宾论坛,论坛讨论了当今社会语言生活中值得关注的争取国际话语权、母语教育的弱化、语言纠纷与语言协调、语言与国家安全等重要问题,以及《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如何为政府、大众服务、如何开发应用等。嘉宾论坛这种新颖活泼的会议形式受到与会者的欢迎。

 

  嘉宾论坛之后,研讨会举行了简短的闭幕式,李宇明司长做了会议总结。他认为,本次研讨会讨论语言与国家发展的关系,体现了语言学学人的国家使命感。他希望,语言学界能够更多地关注国家的语言生活,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