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宋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杭召开

20151013_016

  2015年9月25至9月27日,“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宋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越国旧地、南宋故都——浙江杭州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和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主办。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提交论文150余篇。会议场所位于西湖之滨的华北饭店。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沈松勤先生主持。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洪治纲教授致欢迎辞。中国宋代文学会会长、复旦大学资深特聘教授王水照先生宣布大会开幕,并对学会的发展建设表达了殷切的期望。其间,日本宋代文学学会会长浅见洋二教授作了简要发言,并对此次盛会的开幕表示热烈地祝贺。随后,第一场学术报告会正式开始。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裕锴先生的《自然·艺术·宗教·自我——<石门文字禅>中景画诗禅之交融》一文在结合《冷斋夜话》的基础上,探究了《石门文字禅》中诗僧惠洪对于风景诗画的全新观照问题,并对其在艺术观念史中的意义的揭示作出了尝试。杭州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兴武先生的《宋代理学诗的审美逻辑与境像呈现》一文特别着意于炎宋学人理学诗的创作,认为文学史家应该尊重其区别于“诗人之诗”的独特价值,并对理学诗的功用进行了开拓研究。报告会期间,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诸葛忆兵先生和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兆鹏先生分别对这两篇论文作了精彩的评议。

  25日下午,学术研讨会分为四组同时进行:文章组对两宋的散文、四六、笔记、策论、杂记、话本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诗学组注重讨论了创作心态、创作视角、创作内容、地域视野、“江湖诗派”等诸多方面;词学组对于赵宋时期的词风嬗变、创作主体、词学理论、艺术特色、情感抒发等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综合组讨论的问题涉及天水一朝的科举、党争、交游、宗教、编纂等诸多方面。讨论期间,与会代表慷慨激昂,“激扬文字”,“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次日下午,学者们就论文观点与评议进行了自由讨论。

  会议第三天,第二场学术报告会开始。日本早稻田大学内山精也教授的论文《南宋中期自撰诗集的生前刊行》从诗人自刊诗集的角度探求了南宋诗人的自觉意识,并从对杨万里和陆游的比较中探寻了诗人生前刊行诗集的新发展。复旦大学中文系朱刚教授对这篇论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精要的评议。《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管琴女士的论文《论南宋的“词科习气”批评》评述了南宋词科取士的制度,并认为“词科习气”批评不仅深化了同时期科举时文批评和四六文批评,而且体现了南宋时期文学批评的发展趋向。《文学遗产》副主编、编辑部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剑先生借助评议的契机,对于大数据时代古代文学研究的发展提出了期望和建议。

  上午十时,大会闭幕式开始。其间,四组代表分别就各组的讨论情况对大会作了报告。接着,闭幕式主持人沈松勤教授宣布“中国宋代文学学会”领导班子调整:中国宋代文学会会长、复旦大学资深特聘教授王水照先生为名誉会长,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鹏先生、暨南大学邓乔彬教授、苏州大学杨海明教授为顾问,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莫砺锋教授为会长,武汉大学王兆鹏教授为常务副会长,并新增了中国人民大学诸葛忆兵教授、复旦大学朱刚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张剑研究员为副会长。接着,新任会长莫砺锋先生对大会做了总结,认为本次会议呈现出“新题材、新思想、新观点、新水平”的特点。会上,莫砺锋教授对主办方表达衷心的感谢,对王水照先生之前的工作致以崇高的敬意,并提议大会向已故副会长刘扬忠教授默哀。随后,莫砺锋会长宣布下一届年会主办方为中国人民大学,诸葛忆兵教授接过学会印鉴。随即,莫砺锋会长宣布“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宋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满闭幕。(文:李佳臻,图:刘正平、李海洁)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