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要籍简介(一):总集

81、《元曲选》

  元代杂剧总集,明代臧懋循编,成书时间约在明神宗万历年间(约公元17世纪初),元代主要作家和作品都被收罗在内。该书经过编者的整理校订,科白俱全,最便阅读。学者们对于编者的校订也给了不少批评,主要是说他轻率地窜改了元剧的本来面目。不过,此后的300年中,《元曲选》几乎成了人们了解元剧的惟一桥梁。

  臧懋循(1550~1620年),字晋叔,浙江长兴县人。幼时便聪颖异常,五岁就能与大人联对。24岁参加乡试,得以中举。以后,经过两次落第,才在31岁时以第三甲第八十八名赐同进士出身。历任荆州府学教授、主持南京乡试、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知县、南京国子监博士。因男宠事被国子监祭酒黄凤翔弹劾罢职,携妻归隐老家长兴,以诗文自娱,并与汤显祖、梅鼎祚、袁中道等著名文人交游赠答,与同群友人吴梦旸、吴家登、茅维号称“吴兴四子”。57岁时,他与曹学全、陈邦瞻等十余人结成金陵社集。现存几部明代诗歌总集,如钱谦益的《列朝诗集》、朱彝尊的《明诗综》、陈田的《明诗纪事》,都选录了臧氏诗作。他刻印的书籍有《古逸词》24卷,《古诗选》56卷,《唐诗选》47卷,《元曲选》100卷,《校正古本金钗记》、《玉茗堂四梦》、《改定昙花记》、《六博碎金》、弹词《仙游录》、《梦游录》、《侠游录》3种。

82、《元曲选外编》

  元代杂剧总集,今人隋树森编。主要是补录臧懋循《元曲选》之外的元人杂剧,共62种,这些杂剧来自近几十年陆续发现的元剧刻本和抄本,如《元刊杂剧三十种》、明刊《古名家杂剧》以及也是园旧藏明脉望馆钞校本《元明杂剧》等,对元剧佚文概不收录。
    《元曲选外编》作品编次,依作家年代先后;作家先后则依《录鬼簿》、《太和正音谱》及不见着录者三部分的次序。《元曲选外编》也辑录由元入明作家的作品,范围以《元曲选》和王季烈《孤本元明杂剧》为限。无名氏杂剧先列见于《元刊杂剧三十种》者,次列剧目见于元孙季昌〔正宫端正好〕《集杂剧名咏情》套数者,再次列着录于《太和正音谱》或《录鬼薄续编》无名氏项下者,最后列《古名家杂剧》、《元人杂剧选》、脉望馆校本《古今杂剧》诸书所辑而不见于着录者。 编者还对文字作了校订,并加断句。对原有剧本未分楔子与折数或未注宫调者加以增补,对个别剧本分折不妥、断句不准确者都予以改正。

  《元曲选外编》使分散的元剧得以集中,使不易见到的元剧能够普及,对《元曲选》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版本有中华书局1959年版。

  隋树森(1906~1989),字育楠,原籍山东省招远县东良村人,元曲研究专家。除《元曲选》外,还编有《全元散曲》(上、下册)。隋氏通晓日文因此翻译了同时期许多日本汉学大作,如青木正儿的《中国文学概说》(1938)、《元人杂剧序说》(1941)、盐谷温的《元曲概说》(1947)等。

83、《全元散曲》

  元代散曲总集。分上、下两册。上自金代元好问,下迄元末明初汤式、谷子敬等和无名氏213家,总共小令3800余首,套曲450余套,并且还辑录了元代作者的散曲残句断语等。全书以作家为经辑录作品,编排上大体以作家年代先后为序,每一作家附有小传。

  元代的散曲总集仅存杨朝英编《阳春白雪》、《朝野新声太平乐府》(此二集称“杨氏二选”),佚名编《类聚群贤乐府群玉》、《梨园按试乐府新声》,共4部。《乐府群玉》或云胡存善编,共 3卷,专选小令,按作家编列。共存 21家627首。《乐府新声》(或称《梨园乐府》)3卷,上卷为套曲,中、下卷为小令,共收20余家散曲作品。元代散曲作家有别集传于世者,现仅有张养浩、乔吉、张可久、汤式等少数人。其它作品则散见各处。

  《全元散曲》搜罗详备。作者不但仔细校阅了元、明两代的散曲总集和别集,并且遍阅曲谱、曲话、文集、词集、词话、道藏及有关材料约 110余种,尽量网罗,剔抉校比而成规模。与此同时,作者还采用天一阁《小山乐府》、《笔花集》、稿本《南北词广韵选》、残本《北宫词纪外集》等珍本,加以补充和校勘。校勘亦较详尽,对所收散曲,于曲尾注明出处,关于作者、异说、题目差异、字句不同等,附有比较详细的校勘记。编排大体以作家年代先后为序,第一作家附有小传。因此,此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元朝一代散曲创作概况,对于研究元代散曲有重要参考价值。

  《全元散曲》中华书局1964年出版,1981年再版。

84、《六十种曲》

  中国戏曲史上最早的传奇总集,也是规模最大的戏曲总集。它集中了元明两代一些著名的作家作品。明末毛晋辑。《六十种曲》编于崇祯年间,分6帙,在3年内陆续出齐。初印本没有总名称,而是在每帙第一种的扉页上题 “绣刻演剧十本”,每一种又题“绣刻某某记定本”,所以有人称这部书为《绣刻演剧十本》,或《绣刻演剧》。康熙年间重印时,6套同时出齐,才有了《六十种曲》这一总标题。书中收集《琵琶记》等传奇作品59种,杂剧《西厢记》1种,共60种。

  《六十种曲》收录了元、明两代最著名的一些作品——如南戏中的《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幽闺记》《杀狗记》,传奇中的《玉簪记》《还魂记》《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等思想上、艺术上有较高成就的剧本,反映了编选者思想、艺术上的鉴别力。如要了解元、明两代南戏、传奇的概貌,它是一部简明扼要的基础书。而且,从版本的角度看,它也很有特色。毛晋是著名的藏书家,家中藏书八万四千多册,大部分是明刻本,也有很多宋、元本,并建造了“汲古阁”、“目耕楼”来贮藏图书。又以汲古阁的名义刻了许多书,所刻的书以底本精善、校勘审慎而受到重视。《六十种曲》同样具有这一特点。而且,其中有大约二十种左右的戏曲剧本,是现存剧本的最早或最好的版本。

  毛晋(1599~1659)字子晋,号潜在,原名凤苞,字子久,常熟(今属江苏)人,明末著名的藏书家﹑出版家。少为诸生。约30岁左右开始经营校勘刻书事业,建汲古阁﹑目耕楼。以高价购求宋代﹑元代刻本,藏书8.4万馀册。他苦心校勘,雇刻工﹑印工等多人,先后刻书600多种,著名的有《十三经注疏》﹑《十七史》﹑《文选李注》﹑《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津逮秘书》等。有些宋刻本如《说文解字》等因得翻刻而传世。重刻的唐﹑宋人诗词,多经精校。所刻各书的版心下端均具“汲古阁”或“绿君亭”名。毛晋刻书为历代私家刻书最多者,且好抄录罕见秘籍,缮写精良,后人称为“毛钞”,极受珍视。明末江西出产竹纸,纸质细腻,薄而松软,表面平滑,托墨吸水效果甚佳,且价格便宜。当时,毛晋先到江西大量订购稍厚实的竹纸,然后在纸边盖上刻有“毛”字的印,“毛边纸”。著有《隐湖题跋》,并辑《毛诗陆疏广要》。

85、《盛明杂剧》

  专门收录明代杂剧的戏剧选集,明人沈泰编。分一集、二集两编。每编各收明代人所作杂剧剧本三十种,总共六十种。明代人所作杂剧甚多,在沈泰以前尚无人加以搜集、选择而予以汇刊。沈泰虽不能搜罗全备明代杂剧戏曲,选刊时也未必能取舍尽当,但就总体说来,此书取材颇富,选收时也能注意到各种流派、风格,所据版本校为精善,因而是明杂剧的一种较好选本。同时,此书所收杂剧皆附有评语,有些评语出于名家之手,如袁宏道、王世懋等,是值得重视的研究材料。

  《盛明杂剧》一、二集皆编成于明代崇祯二年己巳(1629),编成后即付刻。明刻原本甚不易得,通常所见的是诵芬室翻刻本(一集在1918年翻刻,二集在1925年翻刻)。

  沈泰,字林宗,杭州人,身世不祥。主要活动于晚明时期。

86、《列朝诗集》

  明诗选本。清初钱谦益编选。《列朝诗集》编定于明清之际,选录明代 278年间的诗作,共81卷,入选诗人1600余家。全书总分为甲、乙、丙、丁 4集,另外,帝王的诗置于卷首为“干集”,僧道、妇女、宗室和域外诗列于卷末为“闰集”,元末明初的诗则编在干集后为“甲集前编”。

  《列朝诗集》是仿金代元好问《中州集》而纂集的,旨在以诗存史,保存一代文献,所以其编辑体例一如元好问的做法,以诗系人,以人系传。所选作品一般都属作者的代表作,间亦有借诗以存其人的情况。每个作者的小传,介绍姓氏爵里生平,品评其作品得失,资料比较丰富,有些记述在今天已是罕见的史料,弥足珍贵。钱氏作为清初文坛盟主,小传中有关诗的评论常常有精辟独到的见解。在谈及诗家不同流派时,略有门户之见,但偏激之论不多。清人对此书颇有贬词。例如《四库全书总目》即谓其“以记丑言伪之才,济以党同伐异之见,逞其恩怨,颠倒是非,黑白混淆,无复公论”。此论失之偏颇。

  《列朝诗集》于康熙初年由钱氏绛云楼付梓,不久即遭禁毁,流传极少。至宣统庚戌(1910)始据原版重新雕印。康熙三十七年(1698),钱谦益的族孙钱陆灿曾汇集《列朝诗集》的小传为一编,单独刊行,名为《列朝诗集小传》

  钱谦益 (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常熟(今属江苏)人。明万历进士。崇祯初官礼部侍郎,弘光时为礼部尚书。入清以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顺治初,因江阴黄毓祺起义案牵连,被逮入狱,次年获释。自是息影居家,筑绛云楼以藏书检校著述。诗文在当时颇负盛名,东南一带奉为“文宗”。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钱氏著述被列为”悖妄着书人诗文”,其已载入县志者均被删削。1666年,钱谦益以八十三岁的高龄病殁于杭州,殁葬于虞山南麓。

  作为文章家,钱谦益名扬四海,号称“当代文章伯”,黄梨洲《忠旧录》称他为王弇州(世贞)后文坛最负盛名之人。在诗歌创作上他开创了有清一代诗风。当时人称“前后七子而后,诗派即衰微矣牧斋宗伯起而振之,而诗家翕然宗之,天下靡然从风,一归于正。其学之淹博、气之雄厚,诚足以囊括诸家,包罗万有,其诗清而绮,和而壮,感叹而不促狭,论事广肆而不诽排,洵大雅元音,诗人之冠冕也!”(凌凤翔《初学集序》)

  作为史学家,钱谦益早年撰《太祖实录辨证》五卷,立志私人完成国史,他于弘光元年、顺治三年两次欲修明史,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但人们认为“虞山(钱谦益)尚在,国史犹未死也”,可见对他史学才能的极度推崇。

  作为收藏家,钱谦益尽得刘凤、钱允治,杨仪、赵用贤四家书,更不惜高价广肆购求古本,构筑“绛云楼”,收藏宋元孤本书于其上,“所积充牣,几埒内府”。

  著作有《初学集》110卷、《有学集》50卷、《投笔集》2卷、《苦海集》1 卷及外集等多种。各集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校点本为最完备。此外有《钱注杜诗》20卷。另编选《列朝诗集》77卷(顺治间刊本作81卷)。《吾炙集》 1卷。又钱陆灿节录钱谦益所作诗人小传为《列朝诗集小传》一书另刊著作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开国群雄事略》、《列朝诗集》、《内典文藏》等。

87、《明诗综》

  明代诗歌总集,清代朱彝尊辑录,一百卷,自洪武朝始,止于崇祯朝,录存明代诗人3400余人的作品。此书首卷录明代诸帝王之诗;第二卷至第八十二卷,按时代先后编录明诗家作品;第八十三卷至第九十九,辑录宫掖,宗室、闺门、僧道等诗;末卷录民间杂歌谣辞155首。重要诗人选入百首,亦有只选一首者,特重于死节之臣和遗民诗作,凡有诗者大致网罗无遗,末卷录民间杂歌谣辞155首。附有作家小传及其友人汪森、朱端、张大受等人的分卷辑评,并附自著《静志居诗话》。

  朱氏选录此书旨在成一代之书,因此,他针对明代诗风屡变,选诗不一的情况,求全图备,搜罗各派诗歌、诗人几乎无所遗漏,资料较为全富。诗人小传也颇费斟酌,评论较为公允,为后人所重视,对研究明代诗歌风貌有重要资料价值。

  版本有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自序六峰阁刊本。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姹,晚号小长芦钓鱼师,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朱氏为明朝宰辅朱国祚曾孙,早年曾参与抗清复明活动,事败出走,游幕四方,以布衣自尊。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充《明史》纂修官。宦海沈浮十数载,于康熙三十一年(一六九二)罢官家居,潜心著述。朱氏博学多闻,号为通才,《清史稿》本传称当时王士稹工诗,汪琬工文,毛奇龄工考据,独彝尊兼有众长。其诗与王士稹齐名,称南朱北王二家;词与陈维崧并驾,开浙西阳羡两派。著《经义考》三百卷《日下旧闻》四十二卷、《曝书亭集》八十卷、《曝书亭集外稿》八卷、《腾笑集》八卷外,另编《词综》二十六卷、《明诗综》一百卷。

88、《明词综》

  中国明词总集 。清代王昶编 。共 12 卷。康熙年间选录的《历代诗余》曾选明词 160 余家,朱彝尊在编选三唐五代宋金元词的同时,也曾编选了明词数卷,但未刊行。王昶在这些书稿的基础上,广泛搜集,共选录380家,编成《明词综》附于朱彝尊《词综》之后。明代许多词家作品赖此书得以流传。王昶选录宗旨,仍奉朱彝尊词论为标的,以南宋姜(夔)、张(炎)各家为宗。每一词家前都有简略小传和品评。这些作家小传和品评文字有助于读者了解作家和作品。

  王昶(1725~1806),字德甫,号兰泉,又号述庵。青浦(今属上海市)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至刑部右侍郎。好金石之学,编成《金石萃编》160卷。曾参加纂修《大清一统志》、《续三通》等书。昶工诗古文辞,通经。读朱子书,兼及薛瑄、王守仁诸家之学。辑有《明词综》、《国朝词综》、《湖海诗传》、《湖海文传》等。著有《春融堂集》。

89、《明诗别裁》

  明诗总集。清代沈德潜、周准合编。十二卷。全书12卷,共收录明代诗人作者340家,诗1010余首。能大致反映明诗概貌,并注意选入无名氏作者和明遗民诗人的作品,流传较广。

  明末清初的明诗选集,有陈子龙、李雯等的《明诗选》、钱谦益的《列朝诗集》、 朱彝尊的《明诗综》。沈德潜以为三本各有偏颇,于是“合群公选本暨前贤名稿,别而裁之”,删其浮艳之作,去其雷同,编成此书。从沈、周的自序及蒋重光所写的序中,可以看到他们的编纂意图和选诗标准大抵是:①所录“皆深造浑厚和平渊雅,合于言志永言之旨”,以“辅翼诗教”;②选诗时“始端宗旨,继审规格,终流神韵,三长具备,及登卷帙”;③“因诗存人,不因人存诗”,不求备一代的掌故,只是要“示六义之指归”;④“是书之选,欲上续唐人”。这里所归纳的四点,实际上正是沈德潜提倡的所谓“温柔敦厚”的诗教,强调诗的“厚人伦,匡政治”的功用,尊盛唐、主格调等诗论主张的具体化。明代的诗歌创作极为丰富,能以不很大的篇幅,反映其大概,并注意选入不知名作者与明遗民诗人的作品,这是此书的一大特色,也是它得以广泛流传的原因。例如卷十一选入顾炎武的诗16首,即使与前后七子等大作家比较,数目也不算少。 另外,也比较重视录取有关民生疾苦的篇什,从某些侧面反映了明代的社会现实。

  版本有清乾隆四年1739刻本。中华书局1975年出版缩印本,又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排印本。

90、《明诗选》

  明诗选本。原题为:济南李攀龙编选,云间陈子龙增删,钱塘陆元龙裒定,但世人皆以李攀龙、陈子龙为其编者,共十二卷。李攀龙、陈子龙都为著名诗人,又都提倡复古主义的诗歌主张,这就使他们二人的《明诗选》更加具有自己的特色。选诗上自洪武年间,下迄正嘉年间,按照“古诗追踪汉魏,近体同声开宝、歌行绝句继轨少陵、太白”的原则,辑诗数百首。其中不少诗作都附有简明扼要的旁批,后面还辑录有评语。这些旁批和评语内容各异,有的阐述其题旨,有的说明其艺术风格,有的表述其社会作用,也有的分析其渊源出处。宋征舆称赞该诗选“帙简而体备,格严而调工,譬诸‘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虽略有过誉之嫌,但却较为精当地概括了该诗选的价值。直至现在,该诗选仍然是明诗研究工作者重要参考资料之一。

  因为该诗选的辑录者之一是明王朝著名几社文人,誓死不降、坚决抗清的义士陈子龙,所以该集在清代被禁毁,今存有明代崇祯年间刊本。

  李攀龙(1514~1570),明代诗文作家,后七子代表人物。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九岁时父亲即去世,家境贫寒,无力延请老师,但他勤奋好学。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初任刑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在京期间,先后与谢榛、王世贞、宗臣、徐中行、梁有誉、吴国伦结成诗社,“诸人多少年,才高气锐,互相标榜,视当世无人,七才子之名播天下”(《明史·李攀龙传》)。嘉靖三十二年(1533),出守顺德,饶有政绩,深得众誉。三年后擢升为陕西提学副使,不久因病还归故里。自构一楼于华山、鲍山之间,名曰“白雪楼”,日日在楼中读书、吟哦。隆庆改元(1567),荐起浙江副使,两年后升为学政,又改任为河南按察使,后因母亲故世,哀伤过度,不久去世。

  作为后七子的首领,他只推崇汉魏古诗,盛唐律诗,认为文章要“视古修辞”,“宁失诸理”也在所不计,在编选的《古今诗删》中,唐后即紧跟明代,宋元诗一概不选,以表明其论诗宗旨。在其创作的诸体诗歌中,有七律、七绝为最优,其七律以声调着称,意境雄浑,词采俊亮,七绝风调自然,“不着议论,而一切着议论者皆在其下”(《明诗别裁集》),深得世人称道。他的乐府诗,“止规字句而遗其神理。”(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他的散文有时故意佶屈其词、涂视其字,过于求古,令人反而拗口不已。

  著有《沧溟集》三十卷,编有《古今诗删》。

  陈子龙(1608~1647),明代文学家。字卧子,号轶符,又号大樽,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初年,他参加了以张溥为首的复社,又与夏允彝、徐孚远、周立勋等人结几社,与复社相呼应。崇祯十年(1637)考中进士,在国事日非的情况下,颇注意经世致用文学。崇祯十一年,编纂《皇明经世文编》。崇祯十二年整理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福王时任兵科给事中,屡次进谏,福王不予采纳,陈子龙愤而辞职还乡。清军攻破南京后,他在松江起兵,事情败露后,躲避山中,想借太湖兵重新起义抗清,但事情泄露,陈子龙在苏州被捕,他誓死不降,最后在押送途中偷空投水而死。清代乾隆年间被赐予谥号“忠裕”。著有《几社稿》、《陈李倡和集》、《属玉堂集》、《平露堂集》、《白云草》、《湘真阁稿》、《三子诗稿》、《焚余草》等。

91、《天启崇祯两朝遗诗》

  总集名。清陈济生编选,自顺治十年(1653年)开始至顺治十二年(1655年)完成,随选随刻。。今存初集八卷,续集两卷。录存明末天启、崇祯两朝遗诗(也有崇祯以后的诗),凡三百零七人。书末附作者小传;也有有传无诗,有诗无传的。本书是仿照钱谦益的《列朝诗集》编纂的,补其未备,但更突出其民族感情和节操观念。同一般选家的着眼点不同,编选者的宗旨很明确就是借诗存人,用选诗的形式为人物立传。因此有的选诗的艺术价值不一定很高,但入选的诗作者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都是忠臣烈士、硕德名贤、高士幽人,而绝没有作伪之人。卷一录入高攀龙、杨涟、左光斗、周顺昌等人的遗诗,他们是在天启五年(1625年)、六年(1626年)年间因反对阉逆而被屈杀死的正直朝臣。卷二选入张铨、何廷魁、卢象升等人的作品,这些人是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到顺治二年(1645年)间壮烈牺牲的殉国者。卷三、卷四选的是乙酉以后的殉节者。以上都是第一类首录的忠义诸公。第二类则是硕德名贤,立朝着大节而没被害得以保全下来的人,再往下就是有道德有操守的高士幽人等等。

  此书刻于顺治十六年(1659)(分次刻成,初编刻于顺治十二年,仅八卷)。后遭“奸人告讦,因干厉禁”。康熙初莱州黄培诗案作,顾炎武等牵连入狱即为是书。诗案发作后,无人敢收藏,故流传绝少。本世纪初上海发现一残本。经陈乃乾抄补,才较完善。后又发现常熟赵氏旧山楼藏本,内容各有不同。中华书局于1958年参补二本而影印,后附陈乃乾《启祯两朝遗诗考》。

  陈济生字皇士,号定叔,长洲人,陈仁锡之子,少时师事黄道周、刘宗周,传其学,以荫官太仆丞,明亡后奉母隐居,著述甚多。卒年四十七,门人私谥节孝先生。著有《天启崇祯两朝遗诗初集》及《启祯两朝遗诗考》诸书。  

92、《皇明经世文编》

  明代文章的总集。主编是陈子龙、徐孚远、宋徵璧。全书共五百零四卷,补遗四卷,以人为纲,按年代先后为序,选录了四百二十人家的文章。

  明末,东南各地知识分子纷纷组织文社,讲求制艺,议论朝政,声势最大的是苏州以张溥、张采为首的复社。松江则有几社,初创时有所谓几社六子:徐孚远、陈子龙、夏允彝、杜麐征、彭宾、李雯。他们以文会友,后来便和书坊合作,选刻时文,《皇明经世文编》即是在选刻时文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部明代文章的总集。这本书的编辑过程采用了主编负责,集体选辑的方法。全书统计,列名选辑的有二十四人,均为松江人,他们负责编辑工作;列名参阅的一百四十二人,分散在全国各地,他们参加了文集的搜集、校点的工作。该书的主编是陈子龙、徐孚远、宋徵璧三人于崇祯十年二月开始编辑,同年十一月定稿。

  《皇明经世文编》是一部从历史实际出发,总结明朝两百多年的统治经验,企图从中得出教训,用以改变当前现实,经世致用的书。这部五百多卷的大书,搜集了明代五百家的作品,全书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兵饷、马政、边防、边情、火器、贡市、番舶、灾荒、农事、治沙、水利、海运、漕运、财政、盐法、刑法、钱法、税法、役没、科举等各个方面,都是有关治国的方针政策的实用之学。宋征璧所作的此书凡序,将选辑文章篇目的目的和原则说得十分清楚:“此书非名教所裨,即治乱悠关”,所收之皆为“学术渊深、足为世用,一称立言之家,一为实用之准”。 此书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例如宋濂的《渤泥入贡记》、商辂的《赠行人刘偕立使西南夷序》涉及到明代和南洋诸岛的友好往来;吴桂芳的《议阻澳夷进贡疏》、庞尚鹏的《题为陈末议以保海隅万世治安事》,记述了澳门的情况及其被蒲都丽家(葡萄牙)占领的经过;徐学聚的《报取回吕宋囚商疏》,说出了当时吕宋惨杀华人万余人的惨状;余子俊的《添设将官事》,宋懋澄的;东征纪略》,记载了明王朝与建州女真族之间的战事;周忱的《与户部诸公书》,指出苏松户口流亡的严重性,并以太仓为例,批评了当时的弊政;耿裕的《灾异疏》记述了光禄寺的厨役原先就有六千三百八十名,后来又增添一千五百名,可见当时官僚机构的庞大和统治者的腐败。这些史实,对研究的明代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书中录存了《徐文定公集》六卷,特别受到后人的重视。徐光启是明末第一位思想家,精通天文、历算、火器、兵机、盐?、水利、农政等实用之学,也是中国最早介绍西方学术思想的人,在西文化交流方面有卓越的贡献。

  此书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原因之一是因为书的主编陈子龙是一个抗清志士;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清朝统治者为了掩饰清代先祖同明朝的关系,把建州部族说成一个从来都是独立的部族,从没有臣服过明王朝,而大量禁毁明末清初的诗文。此书恰好收入了清朝统治者最不愿为人所知的一些历史文献。

  陈子龙介绍见前。

  徐孚远(1599~1665),字闇公,明代万历年间宰相徐阶曾孙,崇祯十五年举人。清兵破松江,孚远从鲁监国漂泊海岛,有人说他后来到台湾依郑成功,死在台湾。但也有人说他未久留于台湾,后再返厦门。永历十七年(1663),清师攻陷金门、厦门,孚远拟携眷归乡而不果,遂滞留广东饶平,两年后病故于此。  

  宋征璧(1602~1672),原名存楠,字尚木,天启七年(1627)举人,后改名征璧,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明亡,和弟征舆降清,官潮州知府。宋征璧是云间词派的重要成员之一。与云间词派盟主陈子龙的倡和影响较大。有《三秋词》。

93、《皇明文衡》

  明代诗文总集,一百卷。明程敏政编。它是明代诗文《明文衡》、《明文海》、《明文在》三部总集之一。编次依《玉台新咏》体例,分为三十八体,包括代言、赋、骚、乐府、琴操、表笺、奏议、论说、解、辩、原、箴、铭、颂、赞、策问、问对、书、记、序、题跋、杂着、行状、神道碑、墓志、墓表、祭文、字说等。内容比较芜杂,并多台阁体风韵,颇能反映明初文风。

  善本为明嘉靖八年(1529年)郑氏宗文堂刻本。18册2函。

  程敏政(1446~1499)字克勤,中年后号篁墩,又号篁墩居士、篁墩老人、留暖道人,明南直隶徽州府人,后居歙县篁墩(今屯溪篁墩),时人称为程篁墩。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理学家、文献学家。十三岁随父宦游四川,侍郎罗绮异之,以神童荐于朝。大学士李贤试以圣节及瑞雪诗并经义各一篇,敏政应对自如,援笔立就。诏读书翰林院,师从李贤、刘诩、吕原、彭时诸公。十九岁,以《尚书》中顺天府乡试第一人;二十三岁,举成化二年一甲二名进士,为同榜三百五十余人中最少者,授编修,同修《英宗实录》。成化五年,同考礼部贡举。后又同修《资治通鉴纲目》。十一年,廷试进士,为受卷官。二十二年,主考应天府乡试。二十三年,迁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弘治元年,同修《宪宗实录》兼侍文华殿讲读。后受中伤,诏令致仕。既归,读书讲学于休宁南山精舍。弘治五年冬,昭雪复官。七年,升太常寺卿兼侍讲学士掌院事。十一年,擢礼部右侍郎,任《大明会典》副总裁,专掌内阁诰敕。十二年春,与李东阳主考礼部会试。被给事中华昶等弹劾敏政鬻题与举人徐经、唐寅。敏政乃请与廷辩。华昶等人于廷辩之时语塞,以言事不察被谪。时值酷署,敏政出狱四日,以痈毒不治而卒,赠礼部尚书。

  程敏政文章为一代宗匠。所编着刊刻有《明文衡》、《篁墩文集》、《碱贤奏对录》、《新安文献志》、《休宁志》、《咏史诗》、《宋遗民录》、《唐氏三先生集》、《真西山先生心经附注》、《程氏统宗谱》、《仪礼逸经》、《大学重订本》、《胡子知言》、《苏氏祷机》等近二十种,五百余卷。《休宁志》38卷,为休宁现存最早的一部县志。

94、《明文海》

  明代文章总集,原称《明文案》,清朝黄宗羲编。《明文案》编于康熙七年(1668年),最初有217卷,约360余家,后扩充为482卷,明朝各家文集2000多种,费时二十六年。全书凡分28类,即赋、奏疏、诏表、碑、议、论、说、辨、考、颂、赞、铭、箴、戒、解、原、述、读、问答、文、诸体、书、序、记、传、墓文、哀文、稗文。黄宗羲编此书意在发掘“埋没于应酬讹杂之内”的“情至之语”

  本书搜罗广泛,经陈垣考证,《四库全书》收录万页以上的著作有31部,而《明文海》为其中之一。《四库全书总目》卷190评:“欲使一代典章人物,俱藉以考见大凡,故虽游戏小说家言,亦为兼收并采,不免失之泛滥。”本书可作为研究明史的基本史料。黄宗羲又编有《明文授读》六十二卷,是文海的简本,张锡琨〈明文授读·序〉云:“先生明文之选,权舆于《文案》,绝笔于《文海》,而《授读》之集为家传简捷之本。”

  《明文案》未刊行,仅有稿本与抄本传世。《四库全书》收录482卷,删去晚明史料118卷。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州先生,余姚黄竹浦(今明伟)人。明清之际伟大的启蒙主义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与自然科学家。黄宗羲自云其一生有三变:“初锢之为党人,继指之为游侠,终厕之于儒林。”黄宗羲生长于书香之家。父亲黄尊素为明万历四十四年进士(1616),明熹宗时的御史,东林名士,因弹劾阉党魏忠贤被害。年仅十九岁的黄宗羲,袖藏铁锥,孤身赴京为父讼冤。当时,崇祯即位,阉党失势,黄宗羲在刑部大堂当场锥刺魏忠贤死党许显纯等,其事轰动海内外。他遵照父亲生前嘱咐,用三年时间,“自明十三朝实寻,上溯二十一史”,全部阅读完毕。之后,他便有计划地研读六经、历史、哲学、天文、地理、历算、音乐、数学等方面的书籍。拜浙东名儒刘宗周为师,学业上进很快,二十多岁时已誉满东南了。甲午之变后,黄宗羲高扬民族气节,投身于武装抗清的斗争,并表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抗清失败后,黄宗羲以清醒的头脑对国家兴亡、历史变革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反思。康熙三年,五十四岁的黄宗羲在十年前撰写的《留书》的基础上,又完成了一部启蒙主义杰作《明夷待访录》。这本书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断言“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主张改革土地、赋税制度,提出“工商皆本”的先进思想,批判了传统的农本工商末的观点,全书闪耀着民主主义的光芒。黄宗羲一直隐居乡间,清廷诏征博学鸿儒,聘他预修《明史》,他三次坚辞不就。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他在哲学的本体观上,致力于阳明心学的总结、修正和改造,明确提出了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气一元论”,这是他最可贵的贡献。作为一位哲学史家,黄宗羲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作出了极为重要的概括:“一本万殊”。这在他七十五岁时完成的学术巨著《明儒学案》中得到充分体现。这部著作对明朝三百年间各个学派的学术思想作了系统的、完整的介绍和评述,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学术思想史的大作。黄宗羲八十四岁那年,《明文海》问世,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一部著作。黄宗羲著作极为宏富,据统计,他一生的著作有六十余种,一千三百余卷,数千万字。黄宗羲努力著述同时,还在宁波、绍兴、海昌等地讲学、培养学生,是浙东学派的创始人。清朝著名学者万斯同,万斯大,阎若璩等,都是他的学生。

95、《明文在》

  明代诗文总集,清代薛熙编,一百卷。仿《昭明文选》体例,选录明代诗文二千余篇。编选标准编选着眼于文辞。选录对象从明代归有光、唐顺之、茅坤等唐宋派古文入手,门户之见颇深,故所选不够全面。

  有倪霱写刻本,苏州刻本,商务印书馆排印。

  薛熙,生卒不详,字孝穆,为清代著名作家汪婉的门人。

96、《赖古堂文选》

  古文选本,清人周亮工编选,二十卷,录存明末清初古文家的作品,以徐世溥、陈弘绪、艾兰英、钱谦益作品为多,内中亦保存一些不见经传的作品,有一定史料价值。

  《赖古堂文选》学术界见者甚罕,研究者亦稀。但《赖古堂文选》为周氏二十多年精力所贯注,极为自负,“吾乡侯朝宗,初为古文,以晋魏六朝为宗。予选成自二十年以前者,朝宗见之因尽废其生平所为,而从事于韩欧诸大家”。

  版本有刻于清康熙六年刻本。

  周亮工(1612~1672)字元亮,又有陶庵、减斋、缄斋、适园、栎园等别号,学者称其为“栎园先生”、“栎下先生”。 原籍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后移居金陵(今江苏南京)。明代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次年入仕,为山东潍县令,后授浙江道监察御史。清兵下江南,遂降清朝,任盐法道、兵备道、布政使、左副都御史、户部右侍郎等。周亮工一生饱经宦海沉浮,曾两次下狱,被劾论死,后遇赦免晚年有焚书之举。康熙十一年(1672)六月二十三日卒于南京。《清史列传》列入贰臣传。

  周亮工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人、学者、艺术家、藏书家、出版家。精于诗文、书画篆刻和艺术鉴赏,生平著述丰富,所著《闽小记》是研究福建古代社会的重要文献。此外,还有《全潍纪略》、《赖古堂集》、《书影》、《字触》、《同书》、《读画楼画人传》、《印人传》等十数种著述传世。

97、《清诗铎》

  清诗选集,原名《国朝诗铎》,清张应昌编。始选于咸丰六年(1856),完成于同治八年(1869),其间屡经增删。共选入清初(包括明代遗民)至同治年间诗人 911家,诗2000余首。卷前列有《诗人名氏爵里著作目》,有科举功名的以科目先后为次;无科举功名的以辈行先后为次。集中所选不限名家及已故作者,生人及编者自己的作品也选入和附录。在体制上,按题材内容分岁时、舆地、财赋、漕船、流民等152类。编者想选择的是那些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及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一类新乐府精神相通,讽谕时世,有裨于封建政治、道德的作品,为研究清代诗歌和社会状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有一定史料价值。

  版本有同治八年应氏秀芝堂刻本,1960年中华书局排印本。中华书局排印本用同治八年永康应氏秀芝堂刻本断句排印,并补编作者索引,按姓名笔划排列, 附于书末。

  张应昌(1790~1869)字仲甫,号寄庵。嘉庆十五年举人,官至中书舍人。他晚年编选两部清代诗选,另一为《国朝正气集》,已亡佚。

98、《晚晴簃清诗汇》

  清诗总集。一名《清诗汇》,近代徐世昌在其其门客、幕僚协助下编成。《清诗汇》仿吴之振《宋诗钞》、顾嗣立《元诗选》、钱谦益《列朝诗集》、朱彝尊《明诗综》的规模,网罗全清的诗歌加以选录。《凡例》中说:“不分异同,荟萃众长,尚神思,务屏伪体。自大名家外,要皆因诗存人,因人存诗,二例并用,而搜逸阐幽,尤所加意”;要求做到“一代之中,各家俱存;一家之中,各法俱在”。其中收录清代诗人6100余家,诗27000余首,分为200卷。编次为先选皇帝、亲王的作品;再依科甲次第选录各时期诗人的作品,没有科甲可依的,略按生卒先后为序,这部分从孙奇逢、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等人起,至严复、周蕃、周曾锦、朱联沅、李逊等人;接着是闺秀、释道诗;最后是所谓「属国」诗人的诗。

  该书的优点是选录了清代几乎全部著名诗人的一些代表作;保存一些流传不广的难见作品和一些不知名诗人的资料。小传下所附各家诗话,选择颇精。这部书的缺点是:书成于众手,选择标准不一,用心不足,有些入选作品的代表性不够;对反映社会矛盾及清末反帝斗争的作品,很少入选

  《晚晴簃诗汇》于1929年编成,有退耕堂刊本。

  徐世昌(1855~1939),字卜五,号菊人,又号涛斋,天津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在清朝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入民国,依附袁世凯等北洋军阀,曾在1914年任袁世凯临时政府国务卿,1918年由段祺瑞的「安福国会」选为大总统,至1922年被直系军阀所黜。

99、《清词综》

  清词总集,原名《国朝词综,》清人王昶编。该书仿朱彝尊《词综》体例,选录清初至乾隆朝词人735家的作品(末3卷有方外、妇女作品),共48卷。作者名下附小传,并辑有评语,是清词最重要的汇集。嘉庆八年,又续刻《国朝词综二集》,共8卷,录60余家词,起于钱大昕,终于王绍成。王昶论词,以为“词实继古诗而作”,不宜说成“诗之余”,意在尊词体。但他以南宋词为宗,与“浙派”相近,所以此书所选词,以朱彝尊、厉鹗的作品为多,两人都独占一卷。此书保留乾隆以前的大批词作,是清词较早的重要选本。书成于嘉庆七年(1802),有当时刊本。

  道光间,海盐黄燮清编《国朝词综续编》24卷,选录586家词,是接续此书的纂集。继后又有丁绍仪辑《国朝词综续编》五十八卷,《续补》八卷。1978年 中华书局香港分店出版的叶恭绰编《全清词钞》。
     有嘉庆七年(1802)刊本。四部备要本。

  王昶(1724~1806)字德甫,号述庵,又号兰泉,青浦(今属上海市)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乾隆南巡,召试,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三迁刑部郎中。三十二年,察治两淮运盐提引,前盐运使卢见曾坐得罪,云贵总督阿桂帅师讨缅甸,疏请发军前自效。复从阿桂定两金川,再迁郎中。刑部侍郎袁守侗按事四川,上命察军中事,还奏言昶治军书有劳。四十一年,师凯还,擢昶鸿胪寺卿,仍充军机章京。三迁左副都御史,外授江西按察使。数月,以忧归。起直隶按察使,未上,移陕西按察使。旋调江西布政使。五十四年,内迁刑部侍郎。五十八年,以老乞罢。嘉庆元年,诣京师贺内禅,与千叟宴。嘉庆十一年卒。

  昶工诗古文辞,通经。读朱子书,兼及薛瑄、王守仁诸家之学。搜采金石,平选诗文词,著有《春融堂集》。

100、《清诗别裁》

  清代诗歌总集。原名《国朝诗别裁集》,沈德潜编选。原选本36卷,入选996人,3952首诗。始选于乾隆十九年(1754),二十二年完成,二十四年初刻,二十五年重新修订。二十六年增订本刻成,同年十二月乾隆帝命南书房删改重镌为32卷,将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等人的诗删去。书前有《例言》,作者名下有小传,诗后间有评语。编者自称选诗“唯祈合乎温柔敦厚之旨,”凡“徒辨浮华”,或直露“叫号”之作,或香奁诗如王次回《疑雨集》之类皆不选,遗老诗一般也不选。此本选有少数揭露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批评明末弊政、哀恸民间疾苦的作品,如吴伟业的《永和宫词》、顾湄的《感怀》、郑世元的《官赈谣》等即是。也有些诗,如吴嘉纪的《一钱行》、朱彝尊的《岳忠武王墓》等通过咏物、咏史抒发了作者的民族感情。该集相对缺少暴露康、雍、乾时期社会矛盾之作。但总的来说,此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初到乾隆朝的诗歌面貌。评语也有可取之处。编者的艺术趣味倾向于唐诗,故集中作品接近唐人风格的较多。另外,所选作者的专集,不少已属难得或亡佚,不少作品赖此书得以保存,所以还不失为研究清诗的重要参考书。

  有中华书局1975年影印乾隆二十五年36卷本。

  沈德潜介绍见《古诗源》。
  
101、《皇朝经世文编》

  清代类编性散文总集。署贺长龄辑,实为魏源代编。成书于道光六年(1826),次年刊行共凡120卷,收文2236篇。分为学术、治体,吏政、户政、礼政、兵政、刑政、工政八类,类下又分子目。选辑清初至道光前官方文书、专著、述论、奏疏、书札等文献,入选作品反映了清代前期和中期部分学者和官吏的“经世致用”思想及改革图治的愿望,实本于乾隆中陆耀的《切问斋文钞》。

  此书行世后,开启了近代经世思潮,续书争出。其中盛康《皇朝经世文续编》,葛士浚《皇朝经世文续编》,陈忠倚《皇朝经世文三编》,以及《皇朝经世文新编》、《皇朝经世文统编》等,影响较大。

  贺长龄(1785~1848),字耦庚(亦作“耕”),号耐庵。湖南善化(今长沙市)人。官江苏布政使,著有《耐庵文存》。

  魏源(1794~1857年),晚清思想家、史学家。原名远达,字默深,一字墨生,又字汉士。湖南邵阳县隆回人。晚年弃官学佛,法名承贯。道光二十四年进士,官至江苏邮州知州。主张改革内政,抵制外国侵略,力图以此谋求国富民强,从而成为晚清学术的开风气者。鸦片战争前,辑《皇朝经世文编》,撰筹漕、筹河篇、湖广水利议等;鸦片战争爆发,魏源一度应钦差大臣裕谦聘,入浙江参加抗英斗争。兵败,感愤时事,撰成《圣武记》14卷。又遵友人林则徐嘱,据《四洲志》及中外文献资料,辑为《海国图志》50卷,后增至100卷。《海国图志》率先介绍西方各国历史地理状况,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行者之一。咸丰七年(1857)三月,在杭州僧舍病故,终年63岁。

102、《清文汇》

  清代散文总集,原名《国朝文汇》。近人沈粹芬、黄人、王文濡等辑刊。

  此书分甲前集20卷,甲集60卷,乙集70卷,丙集30卷,丁集20卷。甲前集收遗民文作者107家;甲集收顺治、康熙、雍正三朝文,乙集收乾隆、嘉庆两朝文,两集作者290家;丙集收道光、咸丰两朝文,丁集收同治、光绪两朝文。自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黄宗羲、陆世仪、孙奇逢诸家始,至近代的章炳麟、严复、康有为、梁启超诸家,《清文汇》共收作者1356家,文章共1万余篇。选文以“不名一家,不拘一格”为宗旨。作者名下,附字号、爵里、著作的简注。这是一部较大型也较完整的清代散文总集,取材宏富。辑刊始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完成于宣统元年(1909)。

  版本有上海国学扶轮社刊本。

  (资料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四库总目提要》、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代文学及工具书常识》、互联网等。陈友冰摘编)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