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故事:周邦彦与李师师

  当然,在李师师交往的北宋著名词人中个,相知最深的,让这位京师头牌名妓最动情、最投入的则是一代名士周邦彦。而在所有与李师师有关词作中写得最美的、最动情的、也广为人知的,也是周邦彦的《少年游·并刀如水》和《兰陵王·柳》。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史·文苑传》说他少时“疏隽少检,为不州里推重,而博涉百家之书”。即是说周邦彦年轻时行为狂放不知道检点,因此当地士大夫不认可他。但他学问很丰富。神宗元丰二年(1079)入京都为太学生,元丰二年,献《汴都赋》六千言,铺陈汴京盛况,赞扬新法,因此由诸生擢为太学正,任教太学。在此期间,辞采斐然、年少风流的周邦彦经常流连于秦楼楚馆、歌台舞榭,所写辞章,大都是应答歌伎的“软媚”之作(张炎《词源》下)据说是在李师师家创作的《少年游·并刀如水》即写于这个时期。
  
  元丰八年,神宗去世,哲宗即位,高太后启用司马光、苏轼等守旧派老臣,排挤、斥逐新党。元祐二年(1087),“不能俛仰取容”的周邦彦被逐出太学,去庐州府当教授。两年后又改任荆州府教授;元祐半年又改任溧水县令。以上十年,由于仕途坎坷,漂泊不定,加上在溧水三年任上又颇受安时处顺、无可无不可道家思想影响。周邦彦词作风格产生重大变化,词风逐渐由軟媚转为凄婉、奇崛、沉郁顿挫的后期词风。

  元祐八年九月,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改元绍圣,逐渐恢复熙宁变法,重新召回被贬斥的新党党人。周邦彦亦于绍圣四年(1097)被召回京师担任国子监主簿,时年四十二岁。元符元年(1101)担任秘书省正字。徽宗即位后,靖中建国元年(1101)迁校书郎,崇宁三年(1104)迁考功员外郎,大观元年(1107)迁为卫尉宗正少卿、政和元年(1111)迁卫尉卿。从绍圣四年重返京都到政和元年这十五年间,是周邦彦一生创作鼎盛期,许多名作如《兰陵王·柳》、《琐窗寒·暗柳题鸦》、《六丑·正单衣试酒》皆作于这个时期。由此确立了北宋后期词坛领袖地位。由于这个时期环境、心情都比较顺畅,又出现了一些绮陌看花、才垂杨系马之类应答歌伎之作。他的《兰陵王·柳》,人们所传即是李师师送别周邦彦出京都时周邦彦的感慨之作。

  徽宗政和二年(1112),周邦彦以奉直大夫直龙图阁的显赫身份出任隆德军(今山西长治)知府;政和五年改任明州(今浙江鄞县)知府。政和六年,还京任秘书监;政和七年,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时年六十二。此时,周邦彦在政治上比较显达,但恪守操守。此时蔡京当权,借革新排斥元祐党人,卖官鬻爵,周邦彦虽属新党,但不与往来,“虽归班于朝,坐视捷径,不一趋焉”(楼玥《清真先生文集序》),“集中无一颂圣贡谀之作”(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相反,在这一时期的词作《黄鹂绕碧树》、《双阙笼佳气》和《蝶恋花·爱日轻明新雪后》等词作中,都对徽宗的淫奢佚乐、荒于政事以及蔡京的怀奸植党、权倾天下有所讥讽。也许正因为如此,周邦彦任大晟府提举仅一年左右即被排挤出京,出知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县),不久改任顺昌府(今安徽阜阳),次年,徙处州(今浙江丽水市),未到任,又奉祠提举南京(今河南商丘市)鸿庆宫。宣和三年(1121)卒于鸿庆宫,享年六十六岁。庆幸的是,周邦彦未受到三年后的汴京被围之苦和接着的靖康奔亡之难。比起被俘北国囚于井中,让其“坐井观天”的宋徽宗,他还算死得其时。

  在现存的史料中,并无周邦彦与李师师交往的第一手资料,只是载于南宋文人的文史笔记之中,不像张先、秦观、晁冲之等词作中有明确的记载。但周邦彦是北宋后期词坛领袖,

  为人年轻时又“疏隽少检”、年少风流,在担任太学正期间经常流连于秦楼楚馆、歌台舞榭,所写辞章,大都是应答歌伎的“软媚”之作。后来回京任国子监主簿又正当盛年,任喜作一些绮陌看花、才垂杨系马之类应答歌伎之作。一个是“文章魁首”,一个是“仕女班头”,而李师师又喜欢这些才俊之士,与张先、秦观、晁冲之、晏几道等又确有来往,于是时人,尤其是相当于今日“狗仔队”的文人自然会将两人联系起来。据说初见李师师,周邦彦便觉相见恨晚,即填了一首《玉兰儿》记录了他对李师师的印象:“铅华淡伫新妆束,好风韵,天然异俗。彼此知名,虽然初见,情分先熟。 炉烟淡淡云屏曲,睡半醒,生香透玉。赖得相逢,若还虚度、生世不足”上阕是相见恨晚,下阕是今生犹嫌不足,还要结来世缘。可见周邦彦对李师师的倾倒和迷恋。至于李师师,也师喜欢周的文采风流,乐于相知相伴,倾心交接。

20150606_005

                  周邦彦            周邦彦《清真集》

  为了使这个才子佳人的故事更香艳、更传奇,又把宋徽宗拉了进来,搞了个类似今日的三角恋。宋徽宗本身就是个风流心性,这在《宋史·本纪》就有记载,《大宋宣和遗事》、《李师师外传》等准史料或小说中说的更为具体细致。宋徽宗嫖宿李师师从何时开始?《李师师外传》说是始于正月十五赏灯之夜。此时宋徽宗微服出游,领着几个身穿便服的亲信挤在人群里赏灯,偶然经过李师师的家门口。其中一位亲信知道里面住的是李师师,就建议皇上进去玩。徽宗进去以后,被李师师的美色所迷,一宿未归。此后,宋徽宗有空就来李师师家饮酒作乐。为了来往方便,不为外人所知,《李师师外传》还说徽宗命人从宫中挖了一条地道直通李家。这并不可信。从史料来看,徽宗“微行并不避人”,完全不必再修地道暗渡陈仓。徽宗为了私行方便,倒是专门为此设立了“行幸局”,为微行张罗忙碌和撒谎圆场。当时以“排当”指宫中宴饮,于是,微行就谎称“有排当”,这倒是于史有征。现在街头的餐饮成为“大排档”,不知是否缘出于此?如果第二天还在娼家未还宫,就会推脱说有疮疾不能临朝。但《李师师外传》将徽宗第一次嫖宿师师家说是在大观三年(1109),显然大大提早了。据《宋史》记载,政和六年(1116)徽宗才“微行始出”,“妓馆、酒肆亦皆游焉”。另外,《大宋宣和遗事》还说,宣和六年,宋徽宗册李师师做李明妃,改金钱巷口唤作“御街”,这也缺乏史料支撑。

  徽宗经常乘上小轿,带几个贴身内侍,微服出行。这自然会引起一些正直大臣的不满。宣和元年(1119),有一个叫曹辅的鲠直谏官,就在奏疏中挑明:“易服微行,宿于某娼之家,自陛下始。”这个某娼,显然是指李师师。由此推断,宋徽宗与李师师的关系开始在政和六、七年间(1111——1117),到宣和初年(1119)已是路人皆知了。其实后宫妃嫔之多,宋徽宗在北宋帝王中可算首屈一指、为什么还要微服私行,冒着风险去宫外嫖娼呢?有次在后宫宴会上,韦妃曾就此询问过徽宗:“何物李家儿,陛下悦之如此?”帝曰:“无他。但令尔等百人改艳妆,服玄素,令此娃杂处其中,迥然自别,其一种幽姿逸韵,要在色容之外耳。”这大概就是所谓“家花不如野花香”。

20150606_008

徽宗“泥金瘦体”书写的词作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