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史类学会简介之一: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

《古典文学》第六集 学生书局 1984·12

卷头语 胡楚生
孔孟荀的文学观念 王金凌
九歌:楚祭祀仪式剧臆测 李云光
乐府诗中的歌辞成分 王文颜
曹丕典论·论文“气”义探微 庄耀郎
郭璞游仙诗变创说之提出及其意义 李丰楙
从陶渊明嗜酒谈一个浪漫倾向和一个创作问题 董崇选
论杜甫《戏为六绝句》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理论意义 蔡英俊
船山论杜杂议 简恩定
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吟诗:论古典诗人之生命情调与美感 陈器文
《极玄集》的选录标准 吴彩娥
简论唐代古文运动中的文学集团 何寄澎
太公家教研究 周凤五
技进于道的宋代诗学 龚鹏程
《金瓶梅》的新史料探索 魏子云

《古典文学》第七集(上) 学生书局 1985·8 (中国古典文学第一届国际会议论文集专辑)

通亿载而为津 王熙元
周易系辞与文心原道 陈耀南
周易与文学 游志诚
庄子否定的艺术论 黄锦鋐
先秦文学中杨柳的象征意义 钟 玲
死与再生:原型回归的神话主题与古代时间信仰 王孝廉
从云梦简牍谈秦国文学 周凤五
从譬喻诗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技巧 沈 谦
《文选》与《玉台新咏》 冈村繁
刘勰《文心雕龙》的基本观念 林明德
关于敦煌本《高僧传》因缘 金刚照光
从敦煌遗书的发现论中国古典文学和俗讲作品对后世影响 苏莹辉
唐代变文与说话 梁荣基
春的愉悦与秋的阴沉:试用佛莱“基型论”观点析杜甫《客至》与《登高》 黄维樑
杜诗为诗史说析评 杨松年
诗史观念的发展 龚鹏程
柳宗元与《国语》 郑良树
柳子厚撰著《非国语》的旨趣 刘三富
温庭筠诗词比较研究 罗宗涛
从苏东坡的小学造诣看他在诗学上的表现 陈新雄
苏轼文学对李奎报文学之影响 洪瑀钦
岳飞《满江红》词真伪辨疑 林玫仪

《古典文学》第七集(下) 学生书局 1985·8 (中国古典文学第一届国际会议论文集专辑)

中国情诗论 黄永武
中国古典诗中的传释活动 叶维廉
诗词的“当下”美:论中国诗歌的抒情主流和自然境界 周策纵
论诗词的对比手法 谢世涯
元曲崑唱与崑唱元曲 罗锦堂
从词曲的格律探讨诗词的吟唱 李殿魁
《剪灯新话》对日本江户文学的影响 乔炳南
毛批《三国演义》章法论 郑明俐
研究《金瓶梅》应走正确方向 魏子云
排座次以后《水浒传》的情节与人物安排 马幼垣
诗论《红楼梦》万象中的一片痴情世界 王三庆
中国小说的起源 倪豪士
中国小说发展的三个源流 曾锦漳
试论中国讽刺小说的界说 吴淳邦
乍看不起眼的那些角色:传统小说人物试论之一 胡万川
文学理论的理式 王金凌
文学理论产生的架构及其运用举隅 张双英
古典主义与古典文学:兼谈中国古代文学断代问题 袁鹤翔
汉民族的思想信仰和日本古典文学 中村璋八

《古典文学》第八集 学生书局 1986·4

卷头语 曾昭旭
战国诸子散文特色 史墨卿
文心雕龙“原道”篇释义 戴景贤
论钟嵘的形象批评 廖栋梁
杜甫卒闻之流传及辨证 陈文华
元结山水小品探讨 陈启佑
柳宗元《渔翁》诗的两个问题 姚荣松
李义山诗中所见之莫愁 陈胜长
古典诗中的“草”试论 张春荣
唐代传奇中的骈文成分 邓仕樑
敦煌写本辩才家教试探 周凤五
蔡君谟与宋初新文学运动 蔡崇名
屠本畯的《金瓶梅》跋 魏子云
《艳异篇》研究 谢碧霞
论明代文学思潮中的学古与求真 简锦松
论本色 龚鹏程
文学的存在与评价问题 丁履僎

《古典文学》第九集 学生书局 1987·4

灵魂在杰作中寻幽访胜 沈 谦
楚辞体制:离骚疑句之辨析 张正体
乐府诗中的几个问题 王文颜
论魏晋南北朝文质观念及其所衍生的诸问题 颜昆阳
人伦识见与文学批评的关系 王金凌
《文心雕龙》的逻辑运用 陈耀南
从诗歌发展史立场看“绝”截“律”半说 李立信
敦煌写本中王梵志诗所反映的社会庶民理论 郑志明
唐代庄园与山水小品 陈启佑
李义山的咏史诗 黄盛雄
水浒传的“致语”与三遂平妖传 魏子云
论明代嘉靖以前之台阁体与台阁文权之下移 简锦松
试论归震川的文章风格 余崇生
论法 龚鹏程
诗的天空:略论古典诗与现代诗 张春荣
从古典到现代 郑明俐

《古典文学》第十集 学生书局 1988·12 (“文学的继承与创新”专辑)

卷头语 包根弟
说“文”解“字”: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结构 龚鹏程
承祧与创新:古典诗文与现代诗的连结发皇 杨昌年
庄周“梦蝶”与传说“试妻”的人生哲思 魏子云
论文心雕龙的“通变之术” 胡健财
叶燮《原诗》“正变”观试析 王策宇
边塞诗形成于南朝论:兼论文学史上南北诗风交融之说 王文进
明代文学何以走上复古之路? 简恩定
晚清之际古文学思想所受的冲击 李瑞腾
楚辞体制:九歌疑句之辨析 张正体
庄子的语言哲学与文学的思考 陈昌明
论韩愈的冢墓碑志文 叶国良
柳宗元永州八记较析 王令樾
试论《唐诗别裁》编选之得失 胡幼峰
七绝章法结构新论 简锦松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