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博士?

 

  学位是分层次的,有学士、硕士和博士;

  官员是有级别的,省部级、厅局级……平心而论,学历高并不是什么坏事儿,甚至我们一般人打心底里认为拥有一个高学历是件大好事——不论你是平头百姓,还是手握权杖的官员。但,官员的“学历”往往容易出现问题。

  “博士”这个语词本身即可呈现出一种历史的纵深感。自古及今,围绕着博士发生的很多事,好像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学历”和“学力”的问题……

  在汉语思想语境中,所谓的“博士”包含下面三层意思:

  第一,博通古今之人;

  第二,古代学官的称呼;

  第三,传统社会对具有某种技艺或专门从事某种职业的人的尊称。

  第四,最高一级学位的名称。

参与到政治

  战国初期已经出现“博士”这一称谓。当时的博士,与今天的智囊团有些类似。博学之士往往是诸侯王的座上宾,权力拥有者可向他们请教咨询,而“博士”则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参与政事决策。

  公元前530年,宋元公梦到有人向自己求救,结果被吓醒了,迅速找来卫平——此人当时所谓的“博士”。宋元公这次请教的问题就是——如何解这个奇奇怪怪的梦(元王惕然而悟,乃召博士卫平而问之)。

  卫平的专长是占卜。在卫平的指引指下,宋元公获得一只神龟。宋元公对此诚惶诚恐,担心留下这只神龟的外壳用于占卜有损自己的德行,给国家带来灾祸。

20150201_044

  卫平博士则认为侯王有德,可以当仁不让地让神龟为自己服务。在卫平的劝说下,宋元公最终改变主意,杀龟留甲,奉为国宝。对这样一个能帮自己排忧解难的博学之才,宋元公当然不会亏待他。卫平后来被任命为国相,宋国国力也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峰。

  公仪休,鲁国的博士。以高第(学业品弟高)为鲁相。公仪休做官奉法循理,无所变更,廉洁奉公,坚持当官的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在历史上留下了“公仪休拒鱼”的佳话。

  最初的博士,即儒生,也就是读书人。他们教授弟子,传承学问,凭借自己的品性、学识成为管理国家的大臣。

  毕竟有学识的人往往是明理的,明理之人治理国家会好一些:知书达理,懂规矩,没有那么糊涂,大多不会那么没心没肺!

僧多粥少

  秦朝时博士被正式定为学官。

  秦播书籍,而置博士学官。博者,博通于艺事也。——《汉书·百官公卿表注》

  诸子、诗赋、术数、方伎,都立了所谓的“博士”。当时能被称为博士的,大多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这些博士掌通古今,除了教授弟子外,还掌管着秦朝的藏书。

  汉朝沿用秦制,依然保留博士这个官职,并开始控制人数。汉文帝时设“博士七十余人”;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博士的数量骤减。

  汉朝的博士人数起起伏伏,最多时也只有30人。王国维在《汉魏博士考》指出:汉平帝时增五经为六经,博士经各五人,则六经三十人。

20150201_045

  博士的人数逐渐增多,那是后来的事情。

博士不是谁都能当

  博士,应该是明于古今、通达国体之人,在选拔和任用上有自己的一整套规则和方法。

  两汉以征拜和荐举为主。而东汉的博士必须要参加考试,只有精通《易》《书》《孝经》《论语》,肚子里确是有真材实料,才有可能被举荐为博士。

  魏晋之后,博士的分类更繁多,更清晰。只有具备特殊的专业技能的人,才有资格成为博士。例如作为一个太常博士,你得精晓礼仪;太乐博士,得通晓音律;术医博士,得精通医术;天文、历、卜博士,得擅长天文、星历、卜筮之术等等。

  隋唐之后的博士,主要依托于科举考试进行选拔。此后,博士这一官职称谓一直延续到清。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