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半世纪回顾
自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195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地理学获得长足的进步,它不仅自传统的沿革地理中脱胎而出,成为一门有着明确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任务、方法的学科,而且在自己的各个分支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及时总结中国历史地理学取得的成就,自1970年代开始,不少学者都发表过文章,回顾历史地理学的进展。这些文章,或对各个学科的成果进行综合论述,或对某些专题进行分类总结,总结的时间短则数年,长则几十年。此外,自1981年起,每年都发表反映该年度研究概况的年度报告,这一传统至今仍在坚持着。
毫无疑问,要研究任何一个学术问题,都必须了解其研究动态和学术源流,只有这样才能站在前贤和今学者的肩膀上,站得高,看得远,取得更好的成果。历年发表的有关历史地理研究进展的文章,为全国各地的这一学科的研究者和爱好者及时了解研究动态和学术源流提供了方便。然而,这些文章,发表在各个时期的不同刊物上,有的是历史学刊物,有的是自然地理学杂志,有的是大学学报,甚至地名学刊物和旅游杂志,颇不便于学者阅读和利用。因此,我一直盼望着能有一本书,将这些文章汇集在一起,为大家提供方便。在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我高兴地看到,刚刚由学苑出版社出版的华林甫编《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1949-1999),就是为满足这种需要而编的工具书。这是一本非常有用的书。
研究学术难,全面总结他人的研究成果同样不易,既要有统观全局高屋建瓴的眼界,又要有恰如其分地分析批评的能力,而这一切又都建立在良好的研究素养和学术责任感基础上。本书上篇《综述》、中篇《专题报告》所收入的各篇文章,绝大多数都是由我国历史地理学界的权威和著名学者,或某一方面有精深造诣的专家所撰写,是对各时期研究成果的比较全面科学的总结和评析。阅读这些文章,不仅能使我们看到历史地理学各时期所取得的巨大进展,也能看到当时存在的不足和有待解决的问题。事实上,中国历史地理学就是在不断开拓新领域、不断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才取得了今日的骄人成绩的。通读完这些文章,一幅幅中国历史地理学半个世纪不断前进的画面便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与上篇《综述》和中篇《专题报告》比较,下篇《年度进展》的写作风格相当不同,主要以平面简述的形式,论述历史地理学各分支学科本年度发表的著作和主要论文的名称及其研究内容。由于历史地理学科范围极其宽泛,不仅包括政区、经济、文化、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也包括沙漠、海岸、河流、气候、灾害等自然地理,加之文章发表在文、理各科的诸多书籍、杂志、年鉴当中,编选者要寻找这些论著并加以阅读与筛选介绍,实非易事。看得出,下篇所载的有关各年度进展的文章,在搜集论著和介绍方面都尽到了努力,虽然难免会有一些年度漏掉少数不该漏掉的论文,但主要成果的介绍还是比较全面的。不过,下篇的大多数文章基本上都以介绍为主,而不能像上篇和中篇那样,有着较好的纵横两方面的比较和评论。显然,这是由于受到篇幅和年度(只述及当年成果)限制的结果,然而,如果都能够指出该年研究的特点、学术进展和有待提高之处,自然更有益于读者。
《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1949-1999)对历史地理学者的意义不言而喻。特别需要指出,断代史、专门史、地方史、现代地理学、旅游等许多学科,有时都要用到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成果,甚至与历史地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少学者因涉及有关问题还写了历史地理方面的论著。对于这些学者来说,书架上备有这本书,便可以随时方便地了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动态和学术源流。
《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重在总结和介绍主要研究成果,当然不能像论著索引那样将所有的论著、特别是论文都予以一一列出。杜瑜、朱玲玲二先生曾编有《中国历史地理学论著索引,1900-1980》一书(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出版),为查找利用1900~1980年这八十年的研究论著提供了方便,获得学术界好评。自1980年以后的二十余年间,历史地理的专业研究队伍扩大几倍,论著数量也增加几倍,研究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更大大超过1980年以前。然而,至今为止,尚未出版一本1980年以后的历史地理论著索引。在为《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1949-1999)出版而高兴的同时,我们期待着也能出版一本反映1980年以后成果的历史地理学论著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