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俗互动:历史学与民俗学的对话”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举行

  2014年11月28—30日,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礼俗互动:历史学与民俗学的对话”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来自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马来西亚欧亚大学及山东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十五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学术研讨活动。

  28日上午,“礼俗互动:历史学与民俗学的对话”学术研讨会在知新楼正式召开。研讨会分上、下半场进行专题学术研讨,学者们各自从历史学与民俗学的不同学科背景出发,针对“礼俗互动的历史视角”、“礼俗互动的当代观察”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研讨会上半场主题发言由山东大学张士闪教授主持,南开大学常建华教授、山东大学刘宗迪教授、北京大学赵世瑜教授、厦门大学历刘永华教授、郑振满教授、中山大学刘志伟教授和四川大学罗志田教授分别作了题为《礼俗:连接国家与社会的桥梁》、《<尚书·尧典>:儒家历史编纂学的“神话创世纪”》、《二元的晋祠:礼与俗的分合》、《从乡厉到无祀:闽西四堡的个案》、《从里社到村庙:莆田平原的例证》、《地方历史的民俗学视角:从赤湾天后庙谈起》和《从地方看历史:近世中国的“礼下庶人”努力》的主题发言。研讨会上半场旨在以历史学者的理论视野透视和把握礼俗之间的关系。例如,常建华教授从社会史的研究视角出发,指出民俗反映民众日常生活,属于社会层次,实际上受到国家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精英的强大影响。赵世瑜教授则以二元的晋祠为个案,重点探讨国家礼制消退与民俗礼制化的问题。罗志田教授通过分析近世中国的“礼下庶人”努力,认为“觉民行道”基本作为一个可以独立的选项存在,却并未广泛或大范围地真正单独“确立”。

  北京大学赵世瑜教授主持了研讨会下半场主题发言。山东大学刘铁梁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赵旭东教授、中山大学刘晓春教授、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李松研究员、北京大学高丙中教授、山东大学张士闪教授、湖南大学肖永明教授、马来西亚欧亚大学王琛发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地方社会发展中的个人叙事与集体叙事》、《枝杈社会与乡土社会的文化转型》、《从“妖态淫声”到“文化遗产”:文化变迁中的雅与俗》、《传统节日:近现代民族国家干预的纠结》、《文化的礼俗观与生活方式观》、《地方感与“地方”的建构:鲁中洼子村考察》、《礼俗互动视角下的书院文化空间》及《从南洋华人礼俗看当地先民延续的明祚认同》的专题报告。刘铁梁教授提出,有必要加强口头传统中叙事方式的研究,分析各种叙事方式的所有发生的主体身份及现实的意义指向。高丙中教授通过对黄帝陵祭祀、妙峰山碧霞元君信仰及黎平侗族文化等案例探讨文化的礼俗观与生活方式观的并存与相处问题,并指出现代社会的动态自我需要“文化”发功。李松研究员则认为探讨礼与俗的问题实际上是在讨论二元结构视角下的文化变迁。张士闪教授从鲁中洼子村的田野个案出发,发现“地方”的建构与民众生活实践中的地方感密切相关。他认为作为学术工具的礼、俗、礼俗互动等概念,有助于理解“地方”的社会结构与历史层累过程。本次学术研讨会特设自由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分别从礼俗互动的历史视角和礼俗互动的当代观察层面展开自由而激烈地讨论。

  29日和30日上午,与会学者乘车赴章丘市文祖镇三德范传统古村落、锦屏山庙祠、碑林和长清区灵岩寺等人文、历史遗迹进行实地田野考察。

  本次学术研讨会由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张士闪教授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赵世瑜教授共同倡议发起,试图以此搭建历史学与民俗学视野下的“礼俗互动”对话交流平台。“礼俗”问题在两千年中国历史进程中素为人们关注和讨论。近年来,社会史学者试图以“礼仪标签”作为贯通传统中国社会各个群体的重要标志,而民俗学者则将日常习俗视为民众的生活世界和文化整体。“礼”与“俗”或一而二,或二而一,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成为勾连士大夫精英与普通民众的重要机制。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