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马王堆汉墓发掘四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召开

  2014年12月12日到14日,由湖南省博物馆举办的“纪念马王堆汉墓发掘四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共湖南省委招待所召开。此次大会旨在纪念马王堆汉墓发掘四十周年,促进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

  会议邀请了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共约110名国内外知名学者前来参与研讨。其中有来自美国芝加哥大学的DonaldHarper(中文名夏德安)教授、德国海德堡大学的MargaretaM.Prüch(中文名罗梅)教授,德国明斯特漆器艺术博物馆东亚漆器艺术部部长PatriciaFrick(中文名潘甜),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授JeffreyRiegel(中文名王安国),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副馆长沈辰,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部中国艺术部主任孙志新,美国历史上大型博物馆的首位华裔馆长、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英国维多利亚及阿尔伯特博物馆亚洲部中国藏品主任刘明倩等。有国内顶级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如北京大学李零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王子今教授、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胡平生、武汉大学陈伟等,有参与过马王堆汉墓发掘、参与马王堆古尸解剖与研究的亲历者及研究者白荣金、高至喜、彭隆祥、傅举有、周世荣、单先进、王世民等。与会者年龄也涵括了老、中、青三代,充分体现了马王堆汉墓的号召力与薪火相传的研究力量。

 20141216_005

大会开幕式

  整个研讨会为期两天,分为开幕式、小组讨论和学术总结暨闭幕式三大部分。开幕式由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李建毛主持,清华大学李学勤教授、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裘锡圭教授给大会写来了贺信。湖南省文化厅党委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湖南省博物馆馆长、研究员陈建明作大会致辞。湖南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称,“马王堆汉墓是研究中国汉代历史的一本百科全书”。“马王堆学”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门显学,但如何进一步研究好、解读好这本百科全书,还任重道远。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陈建明介绍,马王堆汉墓发掘40年来,尤其是在马王堆汉墓文物刚刚出土的10多年中,国内外学术界对马王堆汉墓研究,可谓硕果累累。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共出版关于马王堆汉墓研究的人文、自然科学著作有300多种,论文达4000多篇,参与研究的国内外学者更是多达2600多人。除了马王堆汉墓简帛与漆器的整理与研究有突出的成果之外,在古尸保护与研究,纺织品保护修复,锡涂陶制作工艺及复原、保护研究,帛画研究、汉代葬仪葬制研究、汉代社会经济生活状况研究等各个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中外专家们相继在会上发言:原湖南省博物馆馆长、研究员高至喜的发言题目为“一次规模空前的考古发掘——马王堆二、三号西汉墓发掘的简要回忆”,北京大学教授、古文字学家李零发言题目为“马王堆汉墓发现的历史意义”、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夏德安教授发言题目为“马王堆医书中的身体隐喻与身体观”。武汉大学历史学院院长、简帛研究中心主任陈伟教授,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刘钊教授,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语言文化学院院长王安国等专家也有精彩发言。湖南省博物馆研究员喻燕姣向大会报告了《湖南省博物馆近年来马王堆汉墓研究情况》,并透露,湖南省博物馆将建立马王堆汉墓研究数据中心,全面收集海内外有关马王堆汉墓研究文献,方便研究者查阅;并将加大弱势领域的研究力度,阶段性地组织不同课题,开展多学科、跨学科的联合攻关等。

  湖南省博物馆研究员聂菲也向大会作了《马王堆汉墓漆器整理与研究》课题的成果汇报。她在汇报中指出,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陈建明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王堆汉墓漆器整理与研究》经历六年的时间,于2014年10月结项并被鉴定为优秀。研究团队运用考古类型学等多种方法,重新对马王堆三座汉墓出土漆、木、竹器进行系统整理,力求资料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最终成果为100万字的同名专著。这是马王堆三座汉墓共出700余件漆器的首次完整集结,也是向马王堆汉墓发掘四十周年的一份献礼。这一项目的圆满完成,体现了中外艺术史学者通力合作,从全新视角将马王堆汉墓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进行“文本的”和“文脉的”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所体现的社会文化意义加以阐释。该项目运用考古类型学、文化因素分析法、自然科学检测法,以及与历史文献相结合的跨学科综合研究方法,开辟了漆工艺史独特的研究领域。多个创新性研究成果,深化了考古学研究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同时,该项目的完成,为现存马王堆汉墓漆器文物的保护和修复提供宝贵的原始工艺数据,为研究楚汉漆工艺发展水平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除了《马王堆汉墓漆器整理与研究》项目之外,《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的出版也是湖南省博物馆近10年来马王堆汉墓研究中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新成就。《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由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和湖南省博物馆编纂,共分七册。第一、二册为整理图版,第三至六册为释文注释,第七册为原始图版。其中,部分帛书的整理取得突破性进展。如《五十二病方》新释200余字,改释100余字;《五行》改释、新释112字等。同时,《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首次公布了帛书中的反印文、渗印文和空白页。专家认为,这可能反映了西汉时期的帛书书写习惯,马王堆帛书出土时,帛书均层叠在固定幅宽的卷轴上面,这些帛层层靠在一起,时间长了上层的墨迹会印到或渗到下层,形成反印文,这对释读工作既有干扰,又有一定的帮助。

  在小组讨论环节,会议设置了“马王堆汉墓发掘及相关问题研究”、“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画、图)、简、牍研究”、“马王堆汉墓出土器物相关问题研究”三个主题。结合主题,与会专家分为考古、简帛、器物三个小组进行讨论。他们或从自身亲历的角度回顾马王堆汉墓的发掘,或发布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各自的研究角度探讨了马王堆汉墓发掘的意义,阐述了对于“马王堆学”这一学科的理解。会场气氛热烈。

  14日,与会代表兴致勃勃地考察参观了岳麓书院、“御窑密码——明代皇家瓷器特展”、芒果中庭珍品艺术展▪皿方罍、长沙简牍博物馆等地。

  此次“纪念马王堆汉墓发掘四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很好地总结了四十年来的马王堆汉墓及其文物的研究成果,并绘制了未来的发展蓝图,对于下一步的研究与探索具有指导意义。按照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陈建明的说法:“我们将把学术研究成果运用到展览和教育工作之中,激励社会公众更好地尊重、理解和欣赏文物所蕴含的科学、历史价值。”

 20141216_006

代表合影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