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三十年”座谈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20141212_009

  2014年12月2日,冬日的复旦校园寒风习习,而光华楼西主楼1001会议室则笑语融融,众多师生济济一堂,在这里举行“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三十年”座谈会。会议邀请了十位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学界崛起的专家学者出席,他们是南开大学鲁德才教授,吉林大学王汝梅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齐裕焜教授、欧阳健教授,北京大学侯忠义教授、陈熙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石昌渝教授,山东大学马瑞芳教授,辽宁师范大学苗壮教授,四川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沈伯俊教授。另有上海师大孙逊教授、江苏社科院文学所萧相恺研究员因故未能与会。作为会议召集人,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黄霖教授主持会议。

  在开场致辞中,黄霖教授说:“过去的三十年,是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佳作纷呈,有关小说的各方面研究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如何评价过去的成绩,总结研究中的问题,展望未来这一领域的发展方向,带着这样的思考,召集了这次座谈会,旨在共同探讨古代小说研究的成绩与不足,为更好的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夯实基础。”

  鲁德才教授首先发言,他就中国小说研究的方法为题,谈到了如何打破小说研究的传统,历史记忆与现代意识的矛盾,作品的客观性与作家的主观性矛盾,如何做纯粹的实践理性判断等方面,阐明了研究中国古代小说所应持有的客观态度与辨证思维。

  王汝梅教授则从对自己研究生涯的历史回顾,讲述了自己是如何走上了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道路,重点强调了解放思想对小说研究乃至整个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性。并对当代中青年研究者在理论构建、文献整理等方面的工作表示了肯定。

  侯忠义教授将自己三十余年的研究生涯划为三个时期,分别是准备阶段、创业阶段、创收阶段。侯教授回忆了文革结束之后政治与教学两方面的解放,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影响。并且讲述了自己选择文言小说作为主攻方向、此后研究中所作的工作等。

  齐裕焜教授则首先肯定了新时期小说研究在资料整理方面的工作,进而也指出了当前研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某些研究缺乏新意;重点作家作品不能深入等。此外齐教授还提出对青年学者的培养;“国学”研究中小说的位置等问题。

  陈熙中教授则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谈了小说文本的整理工作和“废学术化”的问题。对于前者,陈教授以自己所作的《水浒传汇评本》为例,指出了小说文本的校勘、注释工作的重要性。就后者而言,陈教授认为近些年搞“地方文化”引起的“名著作者”之争,是破坏了真正的学术讨论。陈教授的一番话引起了在场师生的共鸣。

  石昌渝教授同样强调了文本整理、校勘的重要性,认为当前研究界,尤其是硕博士研究生文献方面的基础训练是不够的。而对于当前较热门的“小说文化研究”,认为真正落到“文化”上的太少,大多数研究“未深入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去”。在批评的同时,石教授也通过对《女仙外史》、《红楼梦》研究中的具体事例指出了何谓规范的文化研究。

  马瑞芳教授既是著名学者,又是著名作家。她从作家创作与古代小说研究的结合谈起,在“创作与构思学研究”、“研究小说要注重作家的心灵史”、“古代小说对现代小说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使对古代作家作品的认识更加丰富、生动。

  欧阳健教授说这次“雅集”的目标可用两句话概括:给历史留下印记,给后人留下“遗嘱”。他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认为搞学术研究有两个必要前提——兴趣与材料,两者缺一不可。对于当前研究领域的状况,欧阳教授指出了“方法先行”与“碎片化”两个问题,批评在某些问题的研究上存在讨巧与拼凑现象。认为作古代小说的研究要在典籍方面下功夫,深思熟虑后才能下笔,这样古代小说研究也才会有光辉的前途。

  苗壮教授从自己儿时与小说的结缘,讲述了早年听《聊斋》故事,读《水浒传》的经历。正是这样的经历让自己对古代小说有了兴趣,并走上了古代小说的研究道路。在回顾自己的研究历程时,苗教授深切感谢了曾经对自己提供帮助的师友。

  沈伯俊教授从自己研究与教学的经验出发,总结了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的三个要点,即一、深耕固本,交流互补;二、设身处地,实事求是;三、开疆拓土,深耕细作。强调要打好基础,熟悉古代典籍史料,而且研究一定要结合小说出现的历史环境。

  会议最后由黄霖教授做总结,他谈到“由于各位先生年事已高,且大多已退休,有些人已经多年未曾见过。八十年代学术研究风正气清,是学术大发展的时代,各位先生都在那个时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这段历史值得我们记忆与总结。今次能齐聚一堂,回顾各自的研究历程,畅谈对学术发展的看法,真的是非常不容易。唯其如此,也就更显得弥足珍贵。本次座谈会的召开,既是个人学术研究的回顾,又是治学经验的交流;既有史料价值,也有方法的意义。相信一定能对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有所帮助。”会议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