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的汉学研究

  蒙古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之一。1960年双方签订“蒙中友好互助条约”,1962年签订“边界条约”。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两国关系经历曲折;七十年代两国恢复互派大使;八十年代两国关系逐步改善。1989年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此后,两国的友好关系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的合作,不断的巩固和发展。1990年中蒙双方发表联合公报,1994年又修订“蒙中友好互助条约”。确认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加强发展友好合作关系。随着两国各个领域关系的快速发展,汉学研究也有了进一步发展。

一、蒙古国汉学的历史背景

  蒙古国的汉语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蒙古人与中原文明的接触早在秦汉时代就已开始。蒙古的汉学教育机构设立,有文字记载是在十三世纪前半叶的窝阔台时代。蒙古国第二大汉窝阔台在1234年灭金后不久,就在金朝的中都(今北京市)设立国子监,18位蒙古贵族子弟入学学习汉学。《析津志》是北京地区的最早方志,元末任大都(元代国都,今北京市)提学总监、崇文监丞的熊梦祥在《析津志》中记载元世宗下旨,让道与朵罗等十个蒙古孩子入夫子庙学国学学汉儿言语文书:“太宗五年癸巳,初立四教读,以蒙古子弟令学汉人文字,仍以燕京夫子庙为国学”,“皇帝圣旨:道与朵罗、咸得不、绵思哥……十个孩儿教汉儿田地里学言语文书去也”。并且教诲道:“汉儿字虽难学,然哪有因细深文字而不学啊!容易文字虽容易学得会,那有什么好!”

  当时国子学的教学以语言、文书为主要内容。因为当时灭金国在即,蒙古人在中原的目标由掠夺即将转为征服统治,需要更多懂汉语和汉族文化的官员。据历史文献记载,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六年(1269)正式创立国子学,设立总教官。在国子学内,生员不分种族,凡蒙古人、色目人、汉人皆可入学,对象仅限于宿卫大臣子孙和七品以上朝官。名额初定为80人,后增至300人。国子学所用教材为汉儒经典。国子生员经考试及格即可任官。忽必烈是元朝创始人,他对蒙古菁英的汉语教育重要性认识比以前各大汗都要深刻。忽必烈之后各代君主,对蒙古菁英的汉语教育持续加强。但在元代以后,蒙古族退出中原,其菁英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的需求就大大降低。

  康熙四十八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帮办大臣,先后共派出136名官员出任,其中可以确认的蒙古大臣有28,。其中的和瑛、松箔、有泰等都有大量汉文作品传世。这些驻藏蒙古大臣出身蒙古世家,效忠满清朝廷,处理藏区事务,用汉文进行创作。他们的汉文作品描述了西藏地区的政治局势、风土人情,反映了清代西部边疆地区的民族关系,表达孝忠朝廷、江山一统的治国思想,同时也展现了他们深厚的汉文功底和卓越的艺术才一华。

二、蒙古国当代汉语教学发展历程

  1957年蒙古国立大学外语系首开汉语课程,学生52名。招生虽少,但为蒙古培养了第一批汉语人才。1965年因政治原因终止。1973年蒙古国立大学恢复汉语教学,从蒙语系选出一批学生学习汉语,1975年正式开设汉语班。从此逐步发展。这一阶段共培养79名汉语人才。八十年代再次挫折,八十年代后期又恢复发展。

  1990年以后,随着蒙古的政治经济改革,中蒙友好关系的发展,汉语教育开始增温。进入21世纪后,由于中蒙关系进一步加强,汉语教学也进入快车道,层次不断深入,规模不断扩展,已在蒙古国形成了一股汉语热:学习汉语的人数在逐年增加,汉语已成为重要外语之一;大中小学汉语或专业学校纷纷建立;2003年蒙古国汉学者学会和汉语教师学会成立。据汉语教师学会统计,到2007年,全国共有50多所大、中、小学从事汉语教学,学生数达4800多人,比2003年增加了1.8倍。其中大专院校有30多所,其中公立10所,私立20多所,学生数为1670人。学校除集中在乌兰巴托外,科布多、鄂尔浑、东方省、达尔汗、额尔登特市也有了开设汉语的大专院校,但学生数人很少,仅占全国的4%。

  蒙古国重新开始重视汉语,汉语教育机构的迅速增加,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政治上,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影响力的日益扩大,特别是中蒙交往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蒙古国民众想更直接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近几年中蒙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已由国与国之间扩大到两国的省市之间。地方政府对汉语教学也表现出积极支持的态度;

  在经济上,据蒙古国家统计局资料,中国多年来一直是蒙古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出口目的国和第二大来源国,也是蒙古最大投资国。在蒙古的中资企业已超过1000家。随着两国在经贸领域合作范围的扩大和人员来往的增多,蒙古需要更多的汉语人才。

  文化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随着中蒙文化交流的频繁,越来越多的蒙古青年想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同时,中华文化的魅力也大大刺激了蒙古民众的好奇心,学好汉语是打开中华文化大门的一把钥匙。

蒙古国汉语教学兴起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就是从就业考虑。中国已经连续九年成为蒙古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合作双方对汉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当然加大了本来并不乐观的就业机会。总之,随着蒙古政治环境的改善和政府对汉语教育逐渐开放的态势,当地很多家长认识到学习汉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非常重视子女的中文教育。

  下面略述蒙古国的大、中、小学汉语教学情况:

  蒙古国立大学(MTNC)是蒙古国最高学府,也是汉学教学和研究最集中之地。蒙古国立大学成立于1942年,目前拥有化学、生物、物理电子、数学电脑、信息技术、法律、经济、社会科学、地理地质学、蒙古语言文化、外国语言文化、国际关系等院系,共有教职工千余人,学生12000多人,藏书一百多万册。蒙古国立大学于1957首次开设中文课程,1961年首批中文专业学生毕业。1965年由于政治因素,中文教育被迫停止。1973年开始,中文教育才逐步恢复。八十年代后期起,蒙大的中文教育再度兴起和发展起来。1993年正式成立中文教研室。目前蒙古国立大学的中文专业,学制为4年,课程有“基础汉语”、“古代汉语”、“汉语词汇”、“汉语语音”、“汉语口语”、“翻译理论”、“中国文学”、“中国历史”、“中国经济地理”等。学习中文的在校生300多人,研究生40多名。学生在校学习三年半专业课,最后一个学期分别到广播电台、报社、研究单位实习三个月。近几年该校的汉语教学工作又有新发展。从1987年开始进行“注重听说,全面要求”的教学试验,大力开展汉语实践活动(如举行汉语节目表演会等),同时采用了新的测试方法。近年来想学汉语汉学的学生日益增多。汉学专业的学生都迫切希望毕业能有机会到中国去进行实习。2007年,蒙古国立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与中国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合作,开设了孔子学院,招收30多名研修生。孔子学院也得到中国外交部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的资助,提供汉语语音等方面的教学设备和现代化的汉语教学方法。近年来,两校通过教学人员互访,在师资培养、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孔子学院的建立,使蒙古国立大学日益成为该国的汉语教学中心。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只有蒙古国立大学有培养汉语教学和研究的院系。九十年代后,随着蒙古国政治经济改革和中蒙友好关系的加深,蒙古国的汉学教育研究已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人文大学和蒙古国立教育大学分别于1990和1991年开设汉语班。乌兰巴托大学于1990年开始开设汉语教学课程,设立语言研究、考古、历史等专业,并与中国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在师资培养、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招收研究生。凭借这种富于开创性的办学模式和良好的教学声誉,吸引越来越多的学生来校学习汉语。到2006年,在乌兰巴托大学习汉语的人数已居蒙古国内大学之首。到2000年底,开设汉语课程的蒙古国高等院校已增加到十五所,高校所在城市也由乌兰巴托扩展到其他城市,如蒙古国立大学的科布多省分校,额尔浑省分校等,从下面一些高校略见一斑:

大学 汉语课程 开设时间 教师数 学生数 研究生数
蒙古国立大学(公立) 汉语、国际关系、蒙语、文献学、历史 1957 10 200 15
人文大学(私立) 翻译、电脑 1990 9 120 10
乌兰巴托大学(公) 语言研究、考古、历史 1990 4 130 5
奥托根腾格里(私) 师范、翻译 1992 2 30 30
蒙古教育大学(公) 师范、翻译 1993 8 60 5
蒙古民族语言文化学院(私) 师范、翻译 1994 4 20  
也可札萨大学(私) 翻译 1998 3 50  
语言研究者学院(私) 语言学、英汉翻译 1998 2 25  
光明语言学院(私) 汉语 1999 3 50  
图格梅勒外语新闻学院(私) 新闻、汉语 2001 3 20  
蒙古学员(私) 翻译 2002 2 15  
东方哲学学院(私) 翻译 2002 1 5  

 

  中小学则全部集中在乌兰巴托,共20多所中文完中。中小学的汉语教育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完全中文学校,从一年级就开设汉语。如 “友谊旅蒙华侨学校”、“育才”、“大札斯克”、“贺希洛”等完中;第二种是从五、六年级开设,将汉语作为第一或第二外语;第三种是从三、四年级或七、八年级开始选修。其中第一类学生数最多,有1800多人,第三种最少,约200多人。

  蒙古最好的中文学校是私立的育才中文学校,该校从事汉语教育已有十五、六年的历史,现设有一至十个年级,即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班都有,560多名学生,有教师30多名,其中有14名中国老师,学生每天的学习有40-74.2%是中文课程。在历年举行的全国汉语奥林匹克大赛中,育才学校都取得了优异成绩。2005年在中国使馆的大力协助下,学校建成了图书馆和电脑室,配制了一批中文图书和现代化的汉语语音等方面教学设备和电脑。

  中国也向蒙古国的中小学汉语教学和研究提供帮助:2003年,蒙古的中小学汉语教师时为73名,本国仅4人,中国为69名,大多亦是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组办公室派遣的志愿者。2008年和2009年又派出70名汉语教学志愿者,在蒙古的大、中、小学任教。到2010年,汉语教师已增加到162名,仍以中国派遣的志愿者居多。

三、蒙古国汉学研究机构与代表人物

  蒙古国汉学研究机构的主要力量集中在蒙古国科学院东方研究所,蒙古国立大学外国语与文化学院和国际关系学院。

  蒙古国科学院东方研究所成立于1968年,已有四十多年历史。1991年更名为国际问题研究所,1999年9月该研究所与外交部下设的研究中心以及东北亚研究所合并为“国际研究院”,汉学成为该院主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东方研究所把汉学研究集中在中国的政治、历史、文化和民族政策等方面。八十年代后,著重研究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国的经济建设现代化等现实问题上。现在的“国际研究院”每年出版两期《今日中国》学报。

  蒙古国立大学外国语与文化学院及国际关系学院除了进行汉语教学外,也进行汉学研究。这两所学院的研究方向有明显的区别:外国语与文化学院著重蒙汉语言和文化比较研究,跨文化研究。每年出两期学报《外国语与文化》;国际关系学院则集中研究蒙中双方经济关系,中国的外交政策等政经方面,学报为《国际关系研究》。

  现在,中蒙两国的汉学教学、教研交流活动也较为活跃:

  2003年,中国国家汉语办主持的“国外汉语教师来华研修项目”邀请一批蒙古国汉语教师到山东大学进修。这批教师回国后便于成立了“蒙古汉语教师协会”,担任主席的蒙古人文大学中文系巴特玛就是首期到山东大学进修的学员。协会成立至今,对促进汉语教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每年申请参加国家汉办“来华研修项目”的蒙古中文教师都须先提交申请给协会,由协会协同中国驻蒙使馆决定人选。
2005年12月13日,由蒙古国汉语教师协会和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联合主办的蒙古国第二届汉语教学研讨会在乌兰巴托市人文大学举办,乌兰巴托几十所开办汉语教学的学校60多位教师与会,围绕汉语的特征、教学方法和中文、蒙文比较研究等进行研讨。

  从2006年开始,蒙古的大学生开始参加中国为外国学习汉语的学生举办的“汉语桥”大赛。蒙古国教育界对此相当重视,,蒙古赛区的预选赛由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文化处主办,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和蒙古国汉语教师协会联合承办。参赛选手是通过全国汉语奥林匹克比赛推选出来的。首先,在各个高校进行基础选拨考试。然后,各高校按10%的比例推选出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汉语奥林匹克笔试。最终,从172名参加笔试的学生中选出27名优胜者,参加蒙古国赛区“汉语桥”预选赛,再从中选出最佳才艺奖和最佳口才奖的获得者,赴中国同其他各国选手一同参加复赛和决赛。2007年中国第九届 “汉语桥”大赛蒙古赛区预选赛开赛时,中国驻蒙古国特命全权大使余洪耀,蒙古国立大学副校长、孔子学院理事长任钦巴扎尔莅临比赛并致辞。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吴新英、一等秘书德博、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于健、蒙方院长其米德策耶以及蒙古国教育和汉语教学界有关专家、教师、学生等300多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很是隆重。

  2007年7月11—13日,由蒙古国乌兰巴托大学亚洲系和中国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乌兰巴托大学汉语教研室承办的“面向蒙古学生的汉语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乌兰巴托举行。来自乌兰巴托大学、蒙古国立大学、蒙古国汉语教师协会、人文大学、蒙古国立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的36位专家学者及博士、硕士研究生出席了此次会议。在开幕式上,对外汉语研究中心还向乌兰巴托大学汉语教研室赠送了研究资料和教材。包括《世界汉语教学》1987—2006年合订本20册(共79期),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举办大型学术会议的会议论文集2套,北京语言大学杨寄洲教授主编的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1套(共51册),北京语言大学鲁健骥、吕文华教授主编的《商务馆学汉语词典》10部。在整个学术研讨会中,与会者围绕着“面向蒙古学生的汉语教学”这一核心主题展开讨论。哈斯巴特尔教授、王建勤教授、那仁教授、张博教授、巴特玛教授、邢红兵教授、雅•赫希格图教授、曹文博士、巴德玛拧布博士、郑艳群教授、朝格吉乐玛博士、江新博士、萨仁其其格博士等在大会上作专题报告。在会议讨论中,蒙古国立大学汉学系那仁教授的《对蒙古学生进行汉语语音教学的若干问题》、蒙古国立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巴德玛拧布博士《蒙古语数量表达的特点》,蒙古国汉语教师协会会长,人文大学汉语教研室主任巴特玛教授《谈蒙古国汉语师资问题》,蒙古国立师范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朝格吉乐玛博士《蒙汉形容词对比研究》,乌兰巴托大学汉语教研室主任勒•哈斯巴特尔教授《乌兰巴托大学概况》,萨仁其其格博士的《蒙古学生汉语中介语中时段时点词语混用的深层原因及其表现形式》皆对汉蒙语的语言特征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比较。

  八十年代后蒙古汉学家中研究成果较为丰硕的,主要有以下几位:

  1、达赖(Ch.Dalai,1930—2009)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蒙古国科学院院士。曾任蒙古国立大学历史系教授,蒙古国驻华大使馆秘书、参赞,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代表性汉学著作为《蒙古与中国关系》;

  2、马纳札布(L.Manaljab,1938—)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为乌兰巴托国际大学语言系教授。2007年出版《元史与元史蒙文翻译对照研究》;

  3、巴亚萨(J.Bayasakh,1956—)博士,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现为蒙古国立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系主任。出版有《中国古代史概要》;

  4、其米德策耶(M.Chimedtseye,1956—)博士,毕业于蒙古国立大学中文系,现为蒙古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副院长。2006年以《中国文学蒙文翻译特点之研究》获博士学位。用近八年时间将《论语》、《孙子兵法》译成蒙文出版;

  5、阿拉坦其其格(N.Altantsetseg,1956)博士,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现为蒙古国立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1981年出版《19世纪半叶至20世纪初的内蒙古》。

  6、那仁((Naran Dugarav,1959—)博士,毕业于俄罗斯赤塔师范大学,现为蒙古国立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汉学系教授,汉学方面代表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1997年);

  7、钢巴特尔(Ya. Ganbaatar,1959—)博士,毕业于蒙古国立大学汉学系,曾任汉学系主任。现为蒙古国住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总领事馆领事。汉学方面代表作为《中国古代文学》(1997);

  8、别格札布(L.Begjzhab,1956—)博士,毕业于蒙古国立大学汉学系,现为蒙古国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汉学方面代表作为《中国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1984)、《蒙古与中国的关系(1949—1999)》;

  9、阿荣嘎瓦(N.Ariungua,1956—)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现为蒙古国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10、巴图其其格(Ch.Battsetseg,1958—)博士,毕业于乌兹别克共和国塔什干大学,现为蒙古国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资料主要来源:蒙古国立大学汉学系那仁(Naran Dugarav)教授《蒙古国的汉学研究概况》,台北·《汉学研究通讯》2009·11;蒙古国汉语教师协会会长巴特尔(Batmaa.V)博士《蒙古国汉语教学现状及展望》)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