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民族风情与地域文化”国际学术会议在贵州召开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民族风情与地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8月28日至30日在贵阳市花溪区举行。

  本次会议关注但并不仅限于以下话题: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民族文化;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域文化。举办方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对古典文学中这两重文化维度作深入的研讨。大会共收到了来自中国、日本、新加坡、韩国共三十多个科研究机构六十多位学者的学术论文,在一个具有开创意义的议题下,与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围绕不同的问题,展现出了一幅百花齐放、精彩纷呈的景象。

  会议分两个大组三个阶段进行报告和讨论。

  首先,本次会议广泛涉及了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可能遇到的各种地域文化问题。

  一部分论文从具体的艺术形式或作品入手,讨论了与之相关的区域文化的特色与风貌。如范子烨先生的《呼麦与胡笳:建安文学中的草原音乐书写》,从呼麦与胡笳这两种相互关联的音乐形式入手,从音乐学的角度阐发了繁钦《与魏文帝笺》的文化特质与艺术价值;吴电雷的《武陵山区阳戏形态及其佛学思想辨源》一文,在分析武陵山区阳戏形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民间宗教尤其是佛教对武陵山区文化的深刻影响。诸葛忆兵的《欧阳修“采莲”词论略》通过分析欧阳修的14首采莲词,修正了传统上把它们当成是对江南采莲女真实生活场景描写的看法,提出了它们实际上都是对酒宴上歌妓表演“采莲”歌舞的摹写的观点。

  另一部分论文把关注的重心集中在不同区域文化的交流与影响上。这种交流可以发生在不同国家的之间,如衣若芬教授的《潇湘八景在东亚的传布及其文化意义》一文,着重讨论了宋迪的“潇湘八景图”在东亚四国传播过程中与各个国家的民族文化相结合之后形成的各自不同的文化意味与国家风情。李桃《枉了贤才长羁旅》,讨论了高丽诗人李齐贤对中国诗歌传统的接受;蔡毅教授的《入明日僧笔下的云南风情》则通过对明代流寓云南的日本僧人的诗文作品的分析,为我们展现了“异域之眼”观照下别具特色的云南风情。文化交流也可能发生在中国本土的不同区域之间,如方盛良的《扬州徽商诗词创作论》,以在扬徽商马曰管、马曰璐为中心,讨论了在扬徽商诗词创作的基本内容、主要形式及其对于区域文化交流的意义。马昕《仕胡汉臣的历史评介》则从华夷之辨的角度,讨论了在历史上发生过的,以另一种形态表现出来的区域文化交流中的矛盾与碰撞。

  另外,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本次会议对于贵州文化研究的意义。本次会议在贵州省会贵阳举行,所收到的会议论文中,有14篇与贵州的区域文化相关,这些论文有的讨论贵州诗人的诗歌创作,有的考察贵州的碑刻文献,有的讨论明清笔记中的贵州影像,有的讨论贵州文学的民族风情。且不说这些论文带给我们的启发与思考,仅从论文的数量以及所讨论的问题的广泛性而言,本次会议对于促进贵州地域历史文化的整理与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会议论文在专注于从各个角度关注地域文化的具体问题时,也不乏对宏观理论问题的深入思考。如赵辉教授的《天人哲学与中国“文”学行为经验本质的形成》一文,在中国天人哲学“道”“文”一体的前提下,认为中国“文”的观念,在其产生之初就从认识论的角度否定了“文”是“道”的摹仿和再现,肯定了“文”就是礼乐道德行为经验本身,从而确立了中国“文”学行为经验的本质属性。汪文学教授的《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属性、内容与学科反省》,对以地域文学为研究对象的“文学地理学”做了深入地思考,系统地梳理了“文学地理学”的属性、内容,同时对当前把“文学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与不足,做了深刻地省察与反思。这样的省察与反思,对于推进“文学地理学”的发展与建设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次会议另一个特别之处在于,除了学术讨论外,同时还进行了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活动——举办古典文学研究界的第一场“羽毛球邀请赛”。十几位与会学者,如社科院文学所的蒋寅研究员、人民大学的诸葛忆兵教授、安徽大学的方盛良教授、广西师范大学的王德明教授、青年政治学院的曾祥波副教授等都兴致昂扬的参与到晚间的体育比赛中来,引领了一种积极健康的学术生活方式。

  会议最后由社科院古代室副主任马银琴研究员发言,她全面总结了大会每个讨论组的学术报告成果,强调了这次会议对于民族文学、地域文学及域外汉学等学科发展的意义,还肯定了学术健身双管齐下的办会方式,并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在古典文学界大力推广。

(本报道参照马银琴研究员的大会总结发言稿)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