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界与融合:清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清代文学是古代文学研究近年拓展最快的领域。2014年8月15-18日,由南京大学中国文学与东亚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文学遗产》编辑部共同主办,以“越界与融合”为主题的清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和美国等地的高校、科研机构、出版机构近40位学者参会。会议开幕式由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苗怀明教授主持,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徐兴无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院研究所党委书记、《文学遗产》主编刘跃进研究员、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先生分别致辞。

  本次研讨会分主题演讲和分组讨论两个部分。主题演讲由《文学遗产》副主编张剑研究员主持,他提出“清代文学研究的再出发”这一概念,强调在已有的研究积累之上,如何利用丰富的文献材料,尝试多种研究的可能性,进一步开拓清代文学研究的空间,为其他时段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提供经验和参照。曹虹教授(南京大学)、蒋寅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严志雄研究员(台湾“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张宏生教授(南京大学)、周绚隆编审(人民文学出版社)等各自领域的重要学者,分别以“清代文章学”、“清代诗学”、“港台及海外的清代诗文研究”、“清代词学”、“清代文学文献的整理与出版”为主题,勾勒了清代文学研究及文献整理的既有成绩、方向和问题。

  分组讨论中,围绕“越界与融合”这一方向,与会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在重视文学研究主体性的同时,探求清代文学内部研究的相互关联及清代文学与其他学科研究的相互参照,并将清代文学置于古今文学的流变中以及东亚汉文化圈的大背景中考察。研讨会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清代文学的体性。文体属性问题是与会学者关注的话题。曹虹通过梳理清人对“古文辞”概念的使用,指出清人涉及“古文辞”用语之际,其若隐若显的混成意趣。徐雁平(南京大学)在清代浩繁的集序中关注到用《诗经》撰作集序的叙写方法及新变提出清代集序的社交性。叶晔(浙江大学)详细讨论竹枝词名、实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中国风土诗歌的发展脉络,及其在文学和文化之间的价值张力和在不同学科中的学术意义。马昕(中国社会科学院)借助清初史论的文体优势,揭示明清之际士人名节观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蒋寅通过《瓯北诗话》说明赵翼作为诗歌研究者的史才、史学和史识,并对传统诗话形式的批评能力和清代文学批评的系统、深入及细腻程度获得新的认识。张剑指出,宋代以降诗歌发生、发展实际中提炼出的“情境诗学”,不仅可以指向近世诗歌,也可以成为理解历代非经典诗歌的有效路径。

  二、清代文学的经典化。经典化问题得到与会学者的重视。严志雄对钱谦益的“正典化”历程作一整体、系统性的考述,以观察、理解钱谦益由明末清初走向后世的“接受史”以及其“正典化”的曲折历程。潘务正(安徽师范大学)详细论述清代古文辞禁忌,指出在思想活跃之际,文禁内容就进一步扩张,但它终究未能挽救古文及其所载之道的命运。沙先一(江苏师范大学)以清词序跋为例,探究清词尊体与典范追求。吕双伟(湖南师范大学)则提出汪中只是后人接受视阈中的清代骈文大家,并不是清代骈文发展史上的大家。

  三、文学与思想、文化融合。与会学者对清代文学与图像、政治、性别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彭国忠(华东师范大学)关注清代列女的文学世界,而孙承娟(凯尼恩学院)则关注袁枚女弟子席佩兰的诗歌创作与理论。毛文芳(台湾中正大学)对焦于明清“三好”、“多丽”画像文本,考察文本的集体创建者如何透过符号关系与隐喻思维,为形塑一位文人形象而展开雅物观看与丽色抒情两相交融的近世性意涵。石雷(中国社会科学院)通过小说文本的细读,发掘其中所蕴涵的明清之际士人的精神史。彭玉平(中山大学)提出王国维自赏之词作往往集中表现其政治关怀,所以政治隐喻是考察其文学之精神和现实意义不可忽略的重要维度。刘奕(上海大学)则指出“温柔敦厚”是清代诗学的核心话语之一,又是能勾连政治、经学与诗学的重要命题,并由此探讨康、乾二帝的政治诗学。而方盛良(安徽大学)以 “扬州二马”与“扬州八怪”为例,讨论清代前期商业文化对文艺美术发展的深刻影响。罗书华(复旦大学)则通过对桃花扇形制的查考,深入到对戏曲砌末与时代生活、表演体制及文化审美的关系考察。

  四、文献的深度挖掘。清代有浩如烟海的文献留存至今,值得深入挖掘。郑志良(中国人民大学)指出上海图书馆藏黄金台日记稿本《听鹂馆日识》中有大量关于小说、戏曲的资料,并结合黄金台的诗文创作,探讨黄金台在古代小说、戏曲方面所作的贡献。苗怀明提出《四库全书总目》并不著录通俗文学,但依旧受到通俗文学影响。李欣锡(台湾清华大学)对《牧斋初学集诗注汇校》较前人新增的笺注条目做了细致述评。巩本栋(南京大学)讨论了《宋诗钞》的编纂及其诗学史意义,徐永明(浙江大学)则介绍了清代诗歌总集《浦阳历朝诗录》的编纂情况及其文献价值。凌筱峤(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通过对清初四部史料的细读,考察作者通过第一人称叙事在其作品中对自我经历的回忆与重构。

  参会学者论文,除关注清代的文学的“体与用”、世俗性与社交性、变动的文学观念等重要问题之外,对清初文学颇多关注;在清代文学的继承与创新方面,吴正岚(南京大学)指出魏禧“偏至”说与东坡思想的渊源,魏艳(香港岭南大学)关注到王韬笔记小说的现代意义。就文体而言,诗文研究是这次会议的重点。除了前述论文,刘重喜(南京大学)对钱谦益与朱鹤龄注杜之争的始末做了详细考察,李宜学(台湾中央大学)则特别关注姚培谦对李商隐诗诠释的内涵。

  徐雁平教授在会议总结中对清代文学研究的前景与方法发表了总结意见,期待通过不懈的尝试与探险,领域宽广、文献丰富的清代文学研究定能为其他时段的文学,以及史学、哲学等其他学科提供方法和理论。他指出本次会议集合了清代文学研究的中青年学者,在学术天地的开拓中,尝试揭示清代文学的真面目与特色,并希望以此为契机,在今后的学术探索中,共同探索,彼此“拍砖”,形成一种清洁、高效、真诚的学术交流机制。

  (原载于《文学遗产》网络版,作者:南京大学侯印国)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