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文献丛刊》出版暨楚辞文献整理座谈会在京召开

20140819_005

20140819_006

  8月14日,由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中国屈原学会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楚辞文献丛刊》出版暨楚辞文献整理座谈会”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隆重召开。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副主任杨庆存、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管理司古籍整理与规划处处长杨芳、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陈德喜、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缪劲翔、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等出席会议,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社长方自今主持会议。 

  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黄灵庚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任赵敏俐教授、中国屈原学会会长方铭教授,国家图书馆原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詹福瑞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彭庆生教授、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党委书记刘跃进研究员、北京大学廖可斌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左东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李炳海教授、清华大学廖名春教授、中国政法大学黄震云教授、浙江大学王德华教授、闽南师范大学汤漳平教授、福建师范大学郭丹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毛庆教授、山西大学刘毓庆教授、南昌大学程水金教授、日本富山大学大野圭介教授等30多位来自海内外的楚辞学专家参加座谈会。

  《楚辞文献丛刊》是由黄灵庚、赵敏俐、方铭三位教授共同主持编纂、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出版的一套大型“楚辞学”丛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献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是古籍文献整理方面的一项重大工程。丛刊十六开本八十册,收录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中科院图书馆、天一阁博物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浙江省温州市图书馆、江西省吉安市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日本大阪大学图书馆、日本足利学校图书馆、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等收藏机构的重要楚辞学文献二百余种,其中宋刻本七种、明刻本三十七种、稿钞校本五十五种,有百余种珍稀文献系首次刊布。收录文献的种数及成书规模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楚辞》类的丛书,是迄今文献最珍稀、品类最齐全、规模最宏大、编排最科学的楚辞文献丛书。对每种入选的图书,主编黄灵庚教授一一比勘,详加考证,辨别是非,撰写了精当严谨的述要。《楚辞文献述要》百余万字,系统总结了楚辞研究的历史与前沿成果,与《丛刊》将同时刊行。 

  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对《丛刊》的编纂和学术价值给予了高度赞誉,认为丛刊的出版,极大地推动了楚辞学研究的发展,可以作为文学史料整理乃至古籍整理的一个范例。杨庆存指出,《楚辞文献丛刊》属于国家文化建设项目的基础工程、重要工程,符合文化创新的精神,为学界提供了便利,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杨芳认为,该书的出版是学术界与出版界日益融会贯通的一个实例,图书的编纂者是学界权威,出版者是业界有口皆碑的优秀出版社,二者紧密结合,体现出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出版精神。杨芳介绍说,该书早在2009年即获得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2010年3月,原计划的30册出版任务(时名《楚辞珍稀文献丛刊》,全30册)全部按时完成。但就在此时,主编黄灵庚先生多年联络、收藏于日本的近20种楚辞研究文献稿本被同意复制;同时,经出版社的长期努力,包括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在内的一些收藏机构的楚辞版本也获得使用许可。在此情况下,编者与出版社共同研究决定,在已有百种文献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小大不捐,加入从海内外新收集到的一百余种重要而珍稀的楚辞文献,重新编纂,并对装帧印刷进行精心设计,经过几年努力,最终形成我们今天见到的八十册的规模。张志清认为,该书的出版是国家古籍整理保护的又一个重要成果,是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学术研究的特点体现。詹福瑞强调,编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方便读者使用,而《丛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经过编者的研究性编纂工作,使得以往散落各地的图书重新汇集并具备学术可信性,从而便利了楚辞研究学者。

  在肯定《楚辞文献丛刊》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基础上,与会学者还针对楚辞文献的整理展开座谈,提出相关意见建议。彭庆生认为,尽管《楚辞文献丛刊》已经对楚辞文献进行了全面精致的搜集整理,但是还有若干重要的版本隐于藏者之柜,他建议及时地对这些文献进行保护和整理,进一步进行《丛刊》续编的搜集工作。在看到如此众多的楚辞版本“汇聚一堂”后,有的学者建议适当选择一些善本、孤本,或者名家批校本,进行单独印刷出版,以满足更多读者需要。有些学者提议建立楚辞文献数据库,以方便读者利用。从而满足收藏与利用、研究与欣赏等不同层次、多个方面的读者个性化需求。

  与会者表示,丛刊的出版,不仅打造了一部新的学术精品,展现了楚辞文献的全貌,同时必将推动楚辞研究迈向新的高峰,成为文化传承与学术研究的典范。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