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名园简介(二):中国十大名园之北京颐和园

  5、后溪河沿岸景区

  自西堤北端的界湖桥始,浩缈的昆明湖收拢为曲折幽深的河溪,沿万寿山的北坡,时宽时窄、时直时曲,清流宛转直达万寿山东部的谐趣园。这里的景色与前山迥然不同,像前山那样金碧辉煌的建筑,在这里都隐入苍松翠柏的浓荫之中,偶尔露出飞檐的一角。

  苏州街 位于后溪河中段,始建于乾隆年间,乃仿照江南苏州的水街修建的皇家宫市,原名万寿买卖街,全长约270米,建筑布局摹仿了浙东一带常见的“一水两街”的形式,以后溪河中段的三孔石桥为中心向两侧展开,两岸60余座铺面鳞次栉比,以河当街、以岸做市。万寿买卖街的铺面房,尺度较小于一般建筑,每间面积仅为一般建筑的四分之一。建筑形式纯属民间典型的铺面房,不是宫廷中的大式作法。青瓦、灰砖、粉墙,描绘了江南民间房舍的朴素清淡,而牌楼、牌坊及拍子的修建上又使用了北方的风格,以北方建筑富丽、浓艳的色彩渲染点缀于江南清秀妩媚的水乡之中,营造出皇家园林特殊的宫市特色。据《内务府黄册》中不完全记载,买卖街上有楼房十余座、拍子六十座。建有牌楼者至少六座、牌坊十五座。其中,履祥斋售鞋、妙化斋售供器、经纬号售绸布、吐云号售烟草、云翰斋售文房四宝、怡古斋售文玩、品泉斋是茶馆、芳雅斋是酒楼、通裕号作银号生意、芬芳楼卖花、鸣佩斋卖乐器等等,民间市上五行八作几乎面面俱到,但是买卖街由太监扮商人,宫女扮顾客,甚至鞋靴、果菜等商品俱是木制假品。宫市只是假作买卖、供帝王嫔妃感受江南风物,玩味江南民情而已,并无实际的商业功能。

  咸丰十年(1860年)万寿买卖街被焚,光绪年间重修颐和园时曾绘制出一张《颐和园万寿山内后山长河添建点景房间游廊等图样》,拟将买卖街改为园林建筑,但此图样并未落实,买卖街任其荒残。至1949年解放时,此处荒草丛生。1987年开始,经过4年的复建,完成了现在的景区。

  苏州街的中心是一座三孔石桥,跨越在后溪河的南北两岸,汉白玉栏杆,花岗岩桥基,桥面中央有御路石。60余家店铺,就分布在石桥两侧的湖岸上。

20140326_044
位于后溪河中段的苏州街

  西宫门 如意门 德兴殿 位于后溪河以北。西宫门是清漪园的一座园门,专为清代帝后去玉泉山、香山游览时出入方便和临时休息所修。宫门坐东朝西,面阔3间,门外有南北朝房,均面阔3间。门前广场南、北、西三面各建一座木牌楼。宫门东边建有一座如意门和3间值房。咸丰十年(1860年)被毁,光绪时重修如意门和值房。

  德兴殿位于如意门西南面,始建于光绪年间,是一所东西向的四合院,院内主体建筑德兴殿面阔5间,其南建有朝房。

  绮望轩遗址 看云起时遗址 绮望轩位于后溪河西部第一个峡口的南岸,原为万寿山后山又一处别致的“园中之园”。建筑群三面环山,北面临水,轩内有石洞通下后溪河岸。主体建筑为轩南的2层小楼——停霭楼,东、西有2个八角小亭,四周环有64间游廊,庭院中有用灰瓦砌筑的花墙。这组建筑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建在假山石堆之上、异峰怪石之间,与对岸的“看云起时”隔水相望。这两组建筑夹峙在后溪河的南、北两岸,互为对景。咸丰十年(1860年)年,绮望轩和看云起时全部建筑毁于英法联军之火,现基址上遗存殿基、花式瓦墙、石洞及汉白玉雕栏板。

  通云城关 位于看云起时以北,后溪河北面的人工假山上,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城关坐西朝东。南面拱门上方题有石额“通云”。

20140326_045
后溪河北面假山上的通云城关

  澹宁堂 位于苏州街东中御路北侧的山脚下,始建于乾隆年间,是一组深长而封闭的建筑群。“澹宁”二字取意于《诸葛亮·诫子书》中“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句。乾隆12岁时跟随祖父康熙在畅春园居住,康熙皇帝赐给他一处书屋名“澹宁居”,澹宁堂即是仿澹宁居修建的一处书斋。建筑群南接山路,北连水路。前后2进院落,依山势南高北低,北面为2层,南面为1层,南北落差4余米。堂南距中御路不足3米,堂北抱厦突出于后溪河的水面,同时兼顾两种不同的外部环境,处理的极为巧妙。北院三面是2层的楼阁,一面是叠落廊和敞厅,高低错落,富于变化。澹宁堂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英法联军,现正处于复建中。

  与澹宁堂隔河相对,后溪河的北岸,有一座平台亭,坐北朝南,六脊攒尖圆宝顶。

20140326_046
位于苏州街东的澹宁堂

  眺远斋 位于平台亭以东,紧邻颐和园的北园墙,始建于光绪年间,是一座面阔5间的穿堂殿。眺远斋地基较高,可以眺望园外的景色。慈禧太后驻园时,每年的阴历四月初八在这里观看民间的香会。建筑坐北朝南。眺远斋西接爬山游廊5间,与3间硬山顶值房相连,值房名为“嘉木树庭”。眺远斋建 于光绪十七年,其建筑级别和质量都相当高。

  霁清轩 位于眺远斋的东北面,颐和园的东北角,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是一所独立的庭院。霁清轩的南入口为垂花门。正殿霁清轩坐落在垂花门内北侧,面阔3间,硬山顶。西殿名清琴峡,坐西朝东,面阔3间,硬山顶。清琴峡的西侧南有硬山顶西房3间、北有2间。北侧有西北房3间。清琴峡与霁清轩用11间转角廊相接。院中的山顶上,还有1座四方亭。霁清轩东有29间游廊,与两侧建筑、前后廊相接。轩北有10间爬山廊(位于院内土山北侧),廊间有1座八角亭。东院墙的西侧有3间硬山顶东房。南套院南、北各有3间硬山顶建筑。八角亭的东侧还有3间歇山顶南房。庭院的中心有天然石峡清琴峡,随山势下有游廊,廊间有小亭1座,并连建有多处房屋。霁清轩的北门在颐和园的东北角,有两扇穿带式大门。门南侧有2间硬山顶北房,还有3间硬山顶东北房。

  

Comments are closed.